可持续柴油

搜索文档
LG化学、三菱化学,加码生物燃料赛道
DT新材料· 2025-08-11 00:47
可持续燃料发展动态 国内政策与企业布局 - 国家能源局2024年4月启动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试点,涵盖SAF、可持续柴油、生物燃料乙醇、绿色甲醇、绿氨五大方向 [2] - 首批9个试点项目公示,涉及国投生物(3万吨纤维素燃料乙醇)、金风绿能(50万吨绿色甲醇)、远景零碳(绿氨)等企业,绿色甲醇项目占比最高(5/9)[2] 国际企业技术突破 - **三菱化学**:通过风投部门DEV投资澳大利亚Licella公司,利用Cat-HTR™技术将木质残留物转化为SAF/可再生柴油,加速化学回收设施规模化 [4][5][6] - **LG化学**:韩国首座HVO工厂开工(年产30万吨),以废弃食用油为原料生产SAF/生物石脑油,合资方Eni集团在欧洲拥有200万吨HVO产能 [7][8][10][11] 合成生物与绿色制造大会 会议核心议题 - 聚焦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四大方向,探讨"十五五"产业趋势及AI技术赋能路径 [12][18] - 设置《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制造蓝皮书》闭门研讨会,征集工信部典型应用案例 [29][31] 重点议程与参与方 - **头部企业参与**:宁波酶赛生物、蓝晶微生物、恒鲁生物等企业高层出席产业座谈会 [20] - **技术专题**: - 绿色化工专场:涵盖聚酰胺单体生物制造、非粮秸秆糖应用等 [26][27] - AI赋能专场:华东理工大学展示工业生物过程智能制造技术 [31] - 未来食品专场:伊利分享益生菌产业转化,恒鲁生物探讨HMO生物制造 [33] 产学研合作 - 主办方联合北京大学宁波研究院等机构,覆盖合成生物全产业链资源,包括原料(聚维元创)、设备(梅特勒托利多)、终端应用(伊利)等 [13][20][33]
启动试点,浙江如何借势突围绿色液体燃料赛道?
势银能链· 2025-05-19 12:15
绿色液体燃料技术发展 - 浙江省能源局发布首批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通知,试点方向包括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可持续柴油、生物燃料乙醇、绿色甲醇和绿氨 [2][3][4][5] - 截至2024年底,中国SAF项目累计达45项,总规模超800万吨/年,已建成107万吨/年,其中浙江省镇海炼化已建成10万吨/年产能并获民航局认证 [7] - 国内绿氨项目119个,披露产能合计2017.49万吨/年,绿色甲醇项目165个,总产能超5257万吨/年,项目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和沿海区域 [10][11] 浙江省绿色燃料产业布局 - 中石化宁波工程已执行14套合成氨装置设计(总产能450万吨/年),并开发10万吨/年CO₂加氢制甲醇工艺包,中试装置于2023年投产 [11] - 吉利创新中心形成甲醇循环经济闭环,技术涵盖CO₂加氢合成甲醇、生物质气化制备甲醇及车载碳仓技术 [11] - 浙江省海上风电规划装机容量2025年达1041万千瓦,光伏装机全国前列,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30.7%,为绿氢生产提供电力支撑 [12] 浙江省产业优势与挑战 - 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具备4000万吨/年炼化能力,可延伸至绿色甲醇和SAF领域,巨化集团布局氢能装备及碳捕集技术 [12] - 宁波舟山港开展生物燃料加注试点,2023年完成全国首单海上生物燃料加注,航运和航空业需求迫切 [13] - 浙江理工大学开发多元拓扑合金ALK催化电极技术,中国能建浙江院研发"绿氢及二氧化碳耦合技术"通过验收 [13]
国家能源局发文,江苏迅速跟进,绿色液体燃料将迎来新发展
势银能链· 2025-05-16 14:45
政策动态 - 国家能源局于4月28日发布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通知,江苏省发改委于5月12日跟进发布类似通知,成为首个响应国家政策的省份 [1][2] - 试点方向包括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可持续柴油、生物燃料乙醇、绿色甲醇和绿氨五大类,要求使用农林废弃物、生物基二氧化碳、可再生能源制氢等为原料 [3][4] - 试点项目需在2026年底前建成,首批项目需在2027年6月底前实现高负荷稳定生产,2027年12月底前完成试点工作 [5] 技术路径 -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通过气化、加氢、催化合成、醇制喷气燃料等工艺生产 [3] - 可持续柴油通过气化、加氢、催化合成等工艺生产 [3] - 生物燃料乙醇通过生物发酵工艺生产 [4] - 绿色甲醇通过气化、加氢、催化合成等工艺生产 [4] - 绿氨通过催化合成工艺生产,以可再生能源制氢和氮气为原料 [5] 行业政策 - 国家能源局近两年发布多项绿色液体燃料政策,构建生物柴油、SAF、绿色甲醇、绿氨等多领域协同推进的政策体系 [7] - 《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将绿色液体燃料产业化试点纳入能源科技创新体系,支持制定相关国家标准 [7] - 《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示范通知》批准22个试点项目,年需求72-96万吨,并纳入CCER机制 [8] - 《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要求煤电机组掺烧10%以上绿氨,预计催生3亿吨/年需求 [8] 市场应用 - 生物柴油试点覆盖车用、船用等场景,包括舟山自贸区B24船用生物燃料油试点和北京、山东的餐厨油脂预处理中心 [8] - 鼓励绿色液体燃料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扩大应用,与石油销售企业"定向销售、产需衔接" [8] - 推动绿色甲醇在化工、航运领域的应用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