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测井产品

搜索文档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丨释放创新潜能!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新华网· 2025-08-27 08:09
科技体制改革进展 -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 [1] - "十四五"期间基本确立科技创新基础性制度框架并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 [1] 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强化 - 青岛市通过"云端研发"模式整合政产学研金服用等创新资源要素解决中小企业创新难题 [2] - 企业牵头和参与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量占比约80% [2] - 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 [2] - 高新技术企业超46万家 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企业达16.9万家 [2] - 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 占比近四分之一 [2] - 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 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创新联合体 [3]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 建设概念验证和中试验证平台 打通概念验证中试放大孵化加速全链路 [4] - 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等3项改革试点 向40家单位科研人员赋权超4000项成果 [4] - 科技金融体制加快构建 580余家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直接融资规模达9000多亿元 [4] - 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20年2.8万亿元提升至2024年6.8万亿元 提前完成5万亿元目标 [5] 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激发 - 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6] - 实施"揭榜挂帅"和"赛马制"支持科学家探索 [6] - 开展三轮减负行动优化科研生态 [6] - 加快青年人才经费资助选拔任用待遇支持等方面改革 [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首次为40岁以下青年科研团队单设赛道 [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5岁及以下科研人员获资助项目数占比约80% [7]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科研人员占比超80% [7] - 重大战略科技任务项目团队平均年龄30多岁 [7]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释放创新潜能!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新华社· 2025-08-26 23:20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 青岛市打造云端研发新模式 通过大数据平台和工业互联网整合政产学研金服用等创新资源要素 解决中小企业不想创新 不会创新 不敢创新问题 [2] - 企业牵头和参与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量占比约80% 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 并建立一批企业牵头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 [2] - 高新技术企业超46万家 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企业达16.9万家 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 占比近四分之一 [2] - 科技部将进一步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 支持企业与高校 科研院所共建创新联合体 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融通创新 [3] 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 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概念验证中心启动 打通概念验证 中试放大 孵化加速全链路接力环 助推科创成果转化落地 [4] - 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 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 科技成果评价3项改革试点 向40家单位的科研人员赋权超4000项成果 [4] - 科技金融体制加快构建 更多金融资本投早 投小 投长期 投硬科技 截至2024年底580余家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直接融资规模达9000多亿元 [4] - 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20年2.8万亿元提升至2024年6.8万亿元 提前完成十四五5万亿元目标 [5] 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 建立以创新能力 质量 实效 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通过揭榜挂帅 赛马制支持科学家探索 实施三轮减负行动松绑减负 [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首次为40岁以下青年科研团队单设赛道 45岁及以下科研人员获资助项目数占比约80% [7][8]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科研人员占比超80% 北斗导航 探月探火等重大战略科技任务项目团队平均年龄30多岁 [8]
释放创新潜能!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上海证券报· 2025-08-26 19:43
科技体制改革进展 - 科技创新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 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 [1] - "十四五"期间持续破除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藩篱 [1]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 - 高新技术企业超46万家 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企业达16.9万家 [2] - 企业牵头和参与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量占比约80% [2] - 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 [2] - 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 占比近四分之一 [2] - 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创新联合体 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融通创新 [3] 科技成果转化成效 - 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20年2.8万亿元提升至2024年6.8万亿元 [5] - 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期间向40家单位科研人员赋权超4000项成果 [4] - 580余家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直接融资规模达9000多亿元 [4] - 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加快布局建设 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4] 人才创新活力激发 - 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5岁及以下科研人员获资助项目数占比约80% [7]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科研人员占比超80% [7] - 青年科研团队单设赛道支持40岁以下科研人员 [7] - 三轮减负行动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 学风作风建设持续优化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