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安宫牛黄丸

搜索文档
中医智领健康,服务创新未来 —— 北京同仁堂第三届中医大会圆满落幕
央广网· 2025-09-15 15:26
大会概况 - 北京同仁堂于2025年9月12日-14日举办第三届中医大会 作为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健康卫生服务专题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 聚焦"传承 创新 发展 惠民"主题 搭建"学术价值+服务输出"双通道 [1] - 大会以"中医智领健康 服务创新未来"为主题 紧扣服贸会"数智领航 服贸焕新"年度主题 汇聚行业精英共谋中医药传承创新之路 [1] - 现场参会人员包括1300余名中医同仁 线上参会观众超过5万名 参与人员涵盖院士 国医大师 岐黄学者及海外嘉宾 [1]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公司作为中医药行业领军企业和中华老字号代表 秉持"同修仁德 济世养身"初心 坚守工匠精神 深入挖掘中医药精华 [4] - 公司践行"三医联动"机制与医药圆融理念 构建名医 名药 名店结合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加强科技 数字赋能与绿色创新 [4] - 公司致力于推动传统中医药与现代技术融合 打造更多名品名药 推进"有健康需求的地方就有同仁堂"愿景实现 [4] 行业创新与数智化转型 -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中医药进入智慧化时代 专家提出应坚守传承守正 主动融合 面向未来的核心观念 [5] - 大会探讨AI为中医药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分享AI赋能中医发展新成果 新经验 新路径 为中医数据挖掘和分析提供基础 [5][7] - 数智中医成为热议焦点 AI辅助中医诊疗和生成中医处方提供新方向 推动中医药数智融合进程 [5][7] 学术体系与研究成果 - 大会组织"1个主论坛+1个分论坛+9个中医专题论坛"立体议程体系 覆盖学术研究 临床实践与产业发展全链条 [7] - 专题论坛聚焦中医经方 脑病 妇科 肿瘤 肾病 内分泌等9大领域 围绕"传承经典 活用经方 实践创新"主题开展病案分享 [7] - "中医疫病化瘀解毒理论创新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正式启动 汇聚科研力量深入挖掘中医疫病防治理论 [6] 传承体系与人才培养 - 专家强调中医师承要"先正心——以仁德为立身之本""再精术——以经典为根 以临床为刃""敢开新——以古韵为弦 奏时代新声" [6] - 大会聚焦名医传承与人才培养 以守正创新为指导 以技术方法为支撑 以临床为基础推进名医传承成果惠及大众 [6] - 非遗传承人展示安宫牛黄丸炮制及药酒制备技艺 通过"学术+非遗"模式强化公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 [7] 行业合作与国际化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国际嘉宾肯定公司"三位一体"诊疗体系是深化"三医联动"改革的有力实践 [3] - 大会强调要开放与共享共赢 拓化全球发展新蓝图 为增进人类健康福祉贡献力量 [3][8] - 公司将以大会为契机深化各方战略合作 为健康中国建设和人类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4]
2025系列研究框架培训 - 医药研究框架
2025-07-25 08:52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涉及医药生物行业,细分有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血制品、中药、医疗器械、CXO、医疗服务等领域;提及公司有智飞生物、万泰生物、天坛生物、博雅生物、迪安诊断、金域医学、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医药板块整体优势**:受益于本土消费和医疗卫生支出稳健增长,在宏观经济疲软时可能有相对优势,估值有望提升;历史数据显示,在收入加速增长或经济环境疲软时有超额收益,与内需配置价值提升相关 [1][2] 2. **医保情况** - 收支保持稳步增长,结余率从 08 年前 25%-35%降至 15%-20%,整体可控,对内需后续增长有支撑;国家医保覆盖率稳定在 95%以上,有助于评估行业增速及潜力 [1][5] - 医疗卫生总费用由政府、社会和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构成,社会和个人现金占比逐年提升,预计未来继续增加;若商业保险体系发展好,可缓解个人开支压力 [4] 3. **政策影响** - 国家医保局通过集采、创新药谈判等降低药品和耗材价格,推行 DRG 和 DIP 遏制过度诊疗,使资金使用更合理 [1][10] - 国家药监局自 2015 年改革提升仿制药质量、鼓励创新,2020 年起注重临床价值导向,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11] - 国家卫健委负责医疗卫生体系平稳运行,政策多为宏观指导性 [12] - 分级诊疗、医联体等政策中长期利于行业创新发展和供给端改革 [13] 4. **各细分领域情况** - **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投资逻辑与科技股类似,隐含研发管线 DCF 估值;国际化尤其是 BD 出海受关注,可增加海外市场增量 [1][21][30] - **CXO 板块**:受益于全球产能转移和工程师红利,2023 - 2024 年产能过剩,2025 年迎来周期性拐点,海外投融资复苏带来新动力 [1][36] - **血制品行业**:政策壁垒强,供给端集中化;头部企业通过收并购增强竞争力;不同厂家制造工艺和产品种类差异是体现差异化的重要指标 [3][31] - **医疗器械行业**:兼具制造业和科技属性,细分品类多,需通过收并购扩大规模成平台型公司;新兴领域如手术机器人、脑机接口受关注 [3][35] - **中药板块**:分为处方药和 OTC 两类,处方药市场规模稳定在 2500 亿以上,行业格局分散,头部企业提升份额;OTC 具消费品属性 [34] - **医疗服务行业**:包括连锁化率提升等方面,部分赛道复制性好,需轻资产运营和消费升级,关注细分赛道及公司经营管理效率与业务结构 [37] 5. **投资相关** - 医药生物板块分化学制剂、生物制剂、中成制剂和其他四类,不同细分领域投资逻辑不同 [16] - 评估医药公司估值方法多样,有盈利公司常用 PE,早期有收入无利润公司常用 PS,创新药领域常用 DCF [2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老年人医保缴纳**:未参加过城镇职工医保的老年人需自行缴纳城乡居民医保,个人承担约 1/3,财政补贴 2/3,结余率相对低但收入端稳健增长 [7] 2. **原料药板块**:业务模式偏向 ToB,有较强制造业属性,竞争体现在规模效应和工艺优化;部分需海外认证,价格波动大,有周期性投资机会 [23] 3. **疫苗板块**:一类苗毛利率低,二类苗是核心发展方向;成人市场如带状疱疹、流感疫苗接种率提升空间大,新传染病疫苗有潜力 [31] 4. **血制品行业升级**:免疫球蛋白领域不断优化供应格局,生物发酵技术带来新产品,缓解人血来源供应不足;头部公司表现出色,国产比例有望提升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