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号

搜索文档
大国总师一席谈|中国中车冯江华:为中国高铁铸造“奔腾之心”
新华社· 2025-06-17 20:48
中国高铁技术发展历程 - 中国中车首席科学家冯江华主导了从"中华之星""和谐号"到"复兴号"的牵引技术迭代,实现中国高铁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1] - 1997年国家立项支持高速列车自主研制,"中华之星"项目创造当时中国铁路第一速321.5公里/小时,冯江华团队打造中国第一代交流牵引与控制系统平台 [1] - 2004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实施后,公司基于"中华之星"技术积累攻克电机控制等难题,实现高铁自主动力技术从无到有 [2] 关键技术突破 - 2012年启动"复兴号"牵引系统研发,2017年实现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树立全球高铁新标杆 [2] - 永磁牵引技术布局始于2003年,2011年首次应用于地铁,2015年完成时速350公里装车考核,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3] - 2023年永磁动力试验列车创造双向交会时速891公里世界纪录,2024年时速400公里CR450样车发布 [3][4] 未来技术布局 - 当前团队正攻关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技术,探索人工智能在轨道交通应用 [4] - 公司提出"更高速、更智能、更绿色"的CR450八大顶层要求,持续巩固世界领跑优势 [3][4] - 技术研发坚持前瞻性布局,如永磁牵引系统提前18年启动研究 [3][4] 行业地位与影响 - 中国成为全球少数掌握高铁永磁牵引系统技术的国家 [3] - 高铁网络覆盖国内外多地,技术输出体现国际话语权提升 [4] - 牵引系统作为高铁"心脏"和"大脑",直接决定列车性能上限 [1][2]
北摩高科: 关于选举职工董事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3 21:48
公司治理变动 - 北京北摩高科摩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选举赵翔先生为公司第四届董事会职工董事,将与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3名非独立董事共同组成董事会 [1] - 赵翔先生现任公司副总工程师,持有公司股份260股,与公司大股东及高管无关联关系,无违法违规记录 [2][3] 新任董事专业背景 - 赵翔先生为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2016年入职后主导高速动车组闸片、多型号飞机刹车盘副、装甲车辆刹车系统等核心项目研发 [2] - 任职期间累计获得13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领域覆盖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军事装备三大方向 [2] 业务技术能力 - 公司技术团队具备跨领域研发实力,产品线涵盖和谐号/复兴号动车组闸片、波音/空客民航飞机刹车盘、歼击机/轰炸机军工制动系统 [2] - 在军用领域实现特种战车、主战坦克、火炮车等重型装备刹车系统及湿式离合器片的技术突破 [2]
为中国高速列车发展护航
中国青年报· 2025-06-02 09:30
高铁技术发展 - 中南大学轨道交通空气动力与碰撞安全技术创新团队在高速列车流线型外形及碰撞吸能结构设计中发挥关键作用 [1] - 团队组建国内首个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研究团队并承接我国首个列车空气动力学外形设计任务 [1] - 团队手绘中国首台准高速机车的三维轮廓并自主建成国内首套高速列车动模试验系统 [2] 技术创新与成果 - 团队创建我国铁路空气动力学理论、方法及技术体系完成各类型高速列车气动外形优化设计 [2] - CR400复兴号气动阻力相比既有车型降低10%以上支撑高速列车350km/h不减速穿越长大隧道 [2] - 团队自主研建国际首套实际运营轨道车辆撞击/测力试验系统填补国内空白整车吸能指标显著优于国外 [5] 极端环境下的安全保障 - 团队攻克复杂极端环境下的列车行车安全保障难题包括大风、高原、高寒等恶劣条件 [3] - 新疆铁路最大瞬时风速达64米/秒局部路段8级以上大风天气年均160天以上团队创建大风环境下行车安全保障系统 [4] - 团队在兰新高铁开通前试验中遭遇15级大风仍坚持完成试验获得宝贵数据 [3] 新一代动车组发展 - 2024年年底时速400公里的新一代动车组样车发布中国速度再次提升 [4] - 团队研发的车端吸能结构在碰撞时产生稳定、有序、可控溃缩变形最大限度吸收碰撞能量 [5] - 团队解决空气动力制约高铁发展、列车碰撞安全保护以及大风行车安全综合防护三大世界性难题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