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号

搜索文档
“我的铁路风景”文学征文 | 枕木上的年轮
新华网· 2025-10-05 11:17
晨雾未散时,我总爱站在泰山站的天桥上看铁轨。那些泛着冷光的钢轨向远方延伸,像被风吹直的绸 带,消失在青灰色的剪影里。站台上方"泰山站"三个红字还亮着,和祖父制服上的路徽是同一种颜色。 曾曾祖父的铜烟斗至今收在樟木箱里,烟嘴残留着百年焦油。1920年他参与修建津浦铁路时,铁轨要二 十四人抬,道钉是抡圆了膀子一颗颗砸进去的。老照片里的钢轨旁堆着花岗岩,那些开山采石的痕迹, 后来都变成了泰山脚下蜿蜒的玉带。 曾祖父的玻璃信号灯我一直珍藏着,铜质灯座已生出孔雀绿的铜锈。20世纪70年代他提着这盏灯在张夏 站值班,煤油火苗在寒夜里跳成橘色星星。父亲说那时的列车员要钻到车底敲击轮轴,靠声音判断零件 是否松动,叮叮当当的敲击声里藏着蒸汽时代的密码。 祖父的春运故事总在除夕夜飘满茶香。20世纪90年代绿皮车挤得像沙丁鱼罐头,他得踩着座椅靠背从人 潮里挤过去送开水。有年大雪封路,他在滞留的列车上给乘客分了自家带的煎饼,车窗外纷纷扬扬的雪 花和热气腾腾的大碗茶,成了异乡人记忆里的年味。 现在我坐在复兴号里看电子屏上车速跳到350km/h,青檀树在窗外连成流动的绿瀑。乘务员推着智能餐 车经过,玻璃幕墙外闪过曲阜孔庙的金色鸱吻。包里 ...
普天同庆迎华诞,团结奋斗正当时
环球网· 2025-10-01 15:24
美好生活的获得要靠奋斗。无论是在科研攻关的前沿阵地,还是在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都有无数人在默默奉献、辛勤耕耘。他们是科学家、工程师、 农民、工人、教师、医生……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奋斗的意义,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正是因为每一个人的不懈奋斗,我们的祖国才能不 断发展进步,我们的生活才能越来越好。 中国航天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国庆佳节。当五星红旗在晨光中冉冉升起,当《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响彻神州大地,亿万中华儿女心中 涌动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也激荡着对新时代的无限豪情。佳节逢盛世,奋斗正当时,在这举国同庆的日子里,我们当以奋斗为笔,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76载风雨兼程,76载砥砺奋进,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自力更生、艰苦奋 斗。从"两弹一星"的惊天伟业到"嫦娥探月"的飞天梦想,从"蛟龙号"深潜海底到"复兴号"驰骋神州,一项项发展成果,凝聚着无数人的汗水与心血,彰显着 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力量。中国人民正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以"千锤百炼、迎难而上"的韧劲,在新时代的道路上不断书写新的辉煌。 如今的中国,正 ...
漫评|普天同庆迎华诞,团结奋斗正当时
环球网· 2025-10-01 12:21
中国航天行业成就 - 行业在嫦娥探月工程中实现飞天梦想 [2] - 行业通过76载砥砺奋进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 国家科技创新与基础设施 - 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5G、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3] - 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高铁、高速公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一 [3] 行业发展驱动力 - 行业发展依靠无数人在科研攻关前沿阵地等领域的默默奉献和辛勤耕耘 [3] - 行业人员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和千锤百炼、迎难而上的韧劲书写新辉煌 [2]
中国首座高铁主题探索科技馆在青岛开馆
中国新闻网· 2025-09-29 12:17
项目概况 - 中国中车首个工业文旅项目"中车四方文化科技馆"于9月28日在青岛正式启幕 [1][3] - 项目为中国首个以高铁为主题的探索互动型科技展馆 [1] - 青岛市政府表示该项目是展示中国高铁创新力量的新载体和青岛工业旅游新地标 [1] 展馆构成 - 展馆由历史文化馆与科技体验馆两部分组成 [1] - 历史文化馆以四方机厂百年发展历程为线索系统呈现中国铁路工业发展脉络 [1] - 科技体验馆以高铁科技为主题设置六大展厅涵盖研发制造运行全环节 [3] 体验内容 - 观众可模拟驾驶高速列车并参与列车设计车体焊接列车组装试验验证等虚拟体验 [3] - 通过问答闯关角色扮演方式展示高铁又快又稳又安全的技术特性 [3] - 中车文创长鸣火车模型俱乐部以一带一路主题场景提供操控复兴号模型等互动体验 [3] 社会功能 - 展馆面向社会推出爱国主义大国重器劳动实践工业科技社会责任等主题研学活动 [3] - 科技体验馆以点燃少年探索之火为目标将复杂工程原理转化为生动互动体验 [3] - 通过玩中学学中悟形式使科普教育更具趣味性和感染力 [3]
国务院国资委:将继续用好EVA考核,引导企业强化“先算再投”意识
新华财经· 2025-09-17 15:02
第五个是品牌价值。这是衡量企业内在价值的综合指标。中央企业不仅要做产品、更要创品牌,近年来 通过不懈努力,打造了"华龙一号""复兴号"等一批享誉世界的"国家名片",涌现出"红旗""Cosco- Shipping"等一批声名远扬的"金字招牌"。根据中国质量协会评价模型测算,2024年度,中央企业的品牌 价值总额达到8.6万亿元,近3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5%。下一步,国务院国资委将指导企业深入实 施品牌战略,不断提高品牌的附加值、含金量、美誉度,加快塑造与企业规模体量、地位作用、发展愿 景相匹配的一流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第三个是经济增加值,也就是EVA。和利润指标相比,经济增加值主要是考虑了资本成本,去掉了资本 成本,更能反映企业真实的价值创造能力。从2010年起,国务院国资委就开始探索实施EVA考核,10多 年来,中央企业每年创造的经济增加值(EVA)从3800多亿元增长到现在约1.2万亿元。下一步,将继 续用好EVA考核,引导企业强化"先算再投"的意识,不断提高发展质效。 第四个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中央企业必 须抢抓发展机遇 ...
国资委最新发声!资产破90万亿 年均增速7.3%成经济“压舱石”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11:46
智通财经APP获悉,9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玉卓介绍砥砺奋进"十四五",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并答记 者问。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袁野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央企业有效投资进一步扩大。企业自身的高质 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运行提供了更好支撑。 数据显示,2021—2024年,中央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万亿元,年均增速达到6.3%;去年四季 度以来,以市场化方式发行稳增长扩投资专项债,拟发行总规模达5000亿元,有力促进了"两重""两 新"项目投资,带动效应比较明显。 在基础产品供应方面,中央企业承担了约80%的原油、70%的天然气、60%的电力供应,在能源保供、 粮食保障、物流运输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又比如,在产业协同带动方面,近年来,中央企业 平均每年的采购量超过15万亿元,直接拉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约200万户,间接辐射上下游企 业近700万户;同时,通过扩大项目合作、及时支付账款、减免房租费用等方式,努力为上下游企业、 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李镇提到,"十四五"以来 ...
“开学第一课”种下科学梦,院士现场解密中国高铁发展如何逆袭
新京报· 2025-09-04 21:45
行业技术发展 - 高铁营业里程达4.8万公里 为其他国家总和两倍以上并保持世界最快高铁纪录 [2] - 发展经历三阶段:从无到有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自主创新 其中自主创新阶段技术进步最快 [2][3] - 京沪高铁全长1318公里 是技术体系管理体系验证体系全面建立的关键项目 获2015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2] - 建成世界首条风沙地区高速铁路兰新高铁 世界首条环海岛高速铁路海南环岛高铁 [3] - 智能高铁示范线京张高铁建成 为冬奥会交通保障线 [3] 技术优势与创新 - 高铁关键技术包括线路 动车组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牵引供电四项基本要素 [4] - 具备安全 节能环保 运输能力 全天候运行 高效快捷 舒适等优势 [3][4] - 未来发展方向为更安全 更高效 更便捷 更智能 更绿色 [4] 行业影响与成就 - 高铁创新服务于交通强国建设 满足美好出行需求 非单纯商业竞争行为 [6] - 技术团队发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实现核心技术自主突破 [5][6] - 通过团队协作与经验传承 实现技术创新周期长难度高的突破 [6]
变“遇见”为“预见”(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8-27 06:22
核心观点 - 强调"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的预防性理念在提升系统可靠性和安全竞争力中的核心价值 [1][3] - 通过机制创新和技术赋能实现精准高效的应急准备 [2] - 将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融入各行业可持续发展中塑造核心竞争力 [3] 行业实践案例 - 湖南沅江政务服务中心通过"潮汐窗口"机制实现10多名储备专员5分钟内快速响应民生需求 [2] - 重庆渝中区接入25万多个消防感知资源实现立体实时监管 使火情处置时间提前2-3分钟 [2] - 复兴号列车在多种工况下完成60万公里运用考核 测试标准严于欧洲同类产品 [3] - 汽车行业设计兼容触控/电容/机械拉手3种开启方式的车门系统提升安全冗余 [3] 技术应用领域 -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操作培训提升科学急救效率 [1] - 消防感知系统整合生命通道监控和水压监测技术 [2] - 极端工况测试技术应用于轨道交通设备验证(正负40摄氏度温度跨度) [3] 系统优化方向 - 避免形式主义准备 强调应备尽备和能用好用的实际需求导向 [2] - 通过细节优化和技术挖潜发现补短板与延长板的可能性 [2] - 从安全冗余设计着手将潜在损失最小化并提升系统可靠性 [3]
今天的西藏,有什么?257秒视频见证雪域高原新跨越
央视网· 2025-08-21 11:05
基础设施建设 - 拉林铁路开通结束西藏东南地区无铁路历史 复兴号动车组投入运营[6] - 电力供应改善 居民用电更充足稳定 推动新家电购置和住房条件提升[8] - 城市化进程加速 昌都市出现高楼大厦和繁华商业片区[23] 教育医疗发展 - 建立完整现代教育体系 包括异地办学模式让高海拔地区学生共享拉萨优质资源[16][18] - 2012年至今免费救治先心病患儿近7600名 患者康复后成功就业[10][13] - 政府支持学业发展 学生可获得家庭全力支持报考大学[14] 农牧业与特色产业 - 选派上万名科技特派员推动高原特色农牧业高质量发展[19] - 青稞种植享受各种补贴政策 为农民提供定心丸[21] - 葡萄酒产业从小作坊发展到参与国际顶级比赛 实现产业升级[23] 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 - 居民收入提升带动消费升级 国际品牌入驻满足高质量产品需求[23] - 生态旅游发展使嘎拉村群众吃上生态饭 走上致富路[27] - 更多高原特色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和国内大城市[21][23] 社会发展与民族团结 - 拉萨城市活力提升 商业环境呈现大家庭式和谐氛围[25] - 边境地区坚持守边卫国传统 形成守边即守家的国家安全意识[27] - 民众对国家发展充满信心 期待国家持续强大[31]
青春沈阳 英伦回响——记沈阳学子中英青少年人文交流营活动
人民网· 2025-08-08 10:29
教育国际化战略 - 沈阳市教育局组织51名低年级中学生参与"中英青少年人文交流营"研学活动 为期15天 旨在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 [2] - 活动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指导策划 是沈阳建设教育强国 打造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的重要实践 [2] - 未来将持续推进教育对外开放 打造可复制的"沈阳样本" 为中外人文交流提供示范 [15] 跨文化教育实践 - 学生入住英国寄宿家庭 体验当地生活 通过烹饪中国菜等方式进行文化交流 [5] - 在伦敦本地学校插班学习 数学表现突出引发国际学生对中国的兴趣 [8] - 中英教师开展教育理念研讨 英国校长计划11月参加中国世界校长论坛 [9] 城市形象传播 - 学生通过迷你"复兴号"模型 沈阳故宫绘画 冬季滑雪宣传片等多元形式展示沈阳工业历史与现代发展 [10][11] - 在哈罗公学公开展演扇子舞 水墨画 中国功夫等十余个节目 展现中华文化魅力 [13] - 英国教育工作者对沈阳的印象从"工业城市"转变为"有历史厚度 发展速度 生活温度"的城市 [15] 学生成长与能力建设 - 学生主动承担"城市形象大使"角色 用英语 影像 美术作品等媒介传播沈阳文化 [11] - 通过独立生活 跨文化沟通等实践 展现出新时代青少年的国际视野与文化自信 [2][13] - 教务人员观察到学生在文化输出过程中的显著成长 深化了对文化自信的理解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