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小侠

搜索文档
海拍客港股IPO:亏损扩大裁员降本 身背对赌协议已资不抵债 高管薪资却大幅上涨 董事王虹领薪超300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7-07 17:21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君 2025年6月30日,海拍客正式向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中信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 据招股书披露,海拍客拟将募集资金用于(1)加强公司与生态系统中其他参与者的合作;(2)增强公司科技能力及完善公司IT基础设 施;(3)有选择地在产业价值链中寻求战略联盟、收购及/或投资机会;(4)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2024年,海拍客陷入经营困境,收入减少且亏损扩大。具体来看,海拍客平台的注册卖家及买家数量虽逐年增长,但交易额却在逐年下 滑,导致公司数字平台业务(基于平台交易额的佣金获取收入)收入逐年减少。同时,2024年自营业务收入增长乏力,同比增速仅为个位 数。利润端,海拍客的毛利率逐年下滑,由2022年的43.9%大幅下滑至2024年的32.5%。毛利减少,叠加高昂的营运成本及开支,公司2024 年亏损同比扩大近四成。 更令人担忧的是,海拍客的财务状况严峻,截至2024年末负债净额高达20亿元,资产负债率攀升至350%,主要系24亿元可转换可赎回优先 股导致的。若海拍客无法在预期时间内成功上市,可能触发赎回危机,加剧公司债务压力。 毛利率持续下滑 亏损缺 ...
累积亏损18.5亿,“母婴下沉市场领头者”“带病”谋IPO
36氪· 2025-07-03 09:22
公司概况 - 海拍客成立于2015年,创始团队为阿里系精英,包括天猫国际创始人赵晨、淘金币创始人徐虹等[1][4] - 公司定位为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交易服务平台,通过整合供应链服务企业客户,聚焦低线市场消费升级[1] - 截至2024年已连接4200家注册卖家和29万家注册买家,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超3000个县村[4] 资本与融资 - IPO前完成6轮融资,总额达1.9359亿美元,主要资方包括顺为资本(持股16.37%)、复星国际等[3] - 资本助推下交易额快速提升:2016年突破10亿元,2019年达100亿元[3] - 当前面临20亿元净负债压力,主要来自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7] 市场表现 - 2024年在低线市场交易额86亿元,以10.1%市场份额居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领域第一[4]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8.95亿元、10.67亿元、10.32亿元,呈现停滞倒退趋势[6] - 同期从盈利101.2万元转为亏损5654万元、7882.5万元,毛利率从43.9%降至32.5%[6][8] 业务结构 - 自营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60.4%提升至2024年77.7%,成为核心增长引擎[6][8] - 自有品牌业务2021年启动,已孵化92个品牌(如喵小侠),与153家制造商合作采用代工贴牌模式[8] - 数字平台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39.5%降至2024年22.2%[6] 行业环境 - 母婴电商行业半年内已有海带网、KUB可优比、宝宝树3家平台暴雷[1] - 公司面临拼多多等竞品围堵,同时需求端走弱影响盈利平衡[8] - 上市目的包括缓解现金流压力、技术降本增效及形成渠道规模化效应[9]
29万小镇母婴店托举之下 海拍客“背债”闯关港交所
华尔街见闻· 2025-07-03 04:15
公司概况 - 海拍客是中国低线市场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行业最大的B端电商平台,2024年总交易额110亿元,市场份额10.1% [1] - 公司成立后5年内完成6轮融资,资方包括顺为资本、复星国际、高瓴等 [1] - 创始人团队具有阿里系背景,CEO为天猫国际创始人赵晨 [9] 业务模式 - 平台整合品牌方与母婴店,提供"厂家直供+跨境购"服务,覆盖29万家注册母婴店,遍布全国3000个县村 [12] - 收入来源包括交易额2.3%-2.6%的佣金和品牌营销服务5%-10%的佣金 [14] - 2024年自营业务交易额7亿元,SKU超1000个,贡献56%营收 [2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0.23亿元同比下滑3.3% [20] - 经调整净利润2577万元(剔除优先股影响) [7] - 毛利率从43.9%降至32.5%,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 [29] - 过去三年经营活动现金流累计流出2.5亿元 [36] 资本结构 - 2024年因对赌失败累计回购3500万美元股份并发行1.58亿美元承兑票据 [5] - 优先股账面价值24亿元计入金融负债,导致负债净额20亿元 [6] - 2024年新增1.15亿元银行贷款补充流动资金 [36] 行业挑战 - 2023年新生儿数量降至900万,母婴行业进入存量竞争 [22] - 综合电商平台价格战挤压垂直电商空间 [23] - 平台75%销售额依赖婴幼儿配方奶粉,10%来自纸尿裤 [18] 战略转型 - 推出自有品牌"喵小侠",曾进入15000家门店并在电商平台取得品类第一 [27] - 膳食补充剂品牌毛利率从30.1%提升至36.5%,2025年前四月营收增长85% [33][34] - 计划通过IPO募资深化奶粉品牌合作、扩大采购规模及IT基础设施建设 [32] - 探索东南亚市场出海机会 [34] 运营数据 - 注册买家从24万增至29万,但实际交易买家稳定在17万 [21] - 平台总交易额从150亿元缩减至110亿元,单笔订单减少70元 [27] - 2024年缩减营销投入,广告开支同比降60%至2244万元 [30]
资本大佬许达来连投5轮!这家公司成立四年突破100亿!
国际金融报· 2025-07-02 21:39
公司概况 - 海拍客成立于2015年,成立第二年交易额达10亿元,成立4年后交易额达100亿元,毛利率超32% [1][3][4] - 公司专注于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领域,整合供应链为企业客户提供产品组合,推动低线市场消费升级 [4][6] - 公司为中小母婴实体店提供平台,连接全球品牌方和供应商,帮助新品牌进入市场,并提供门店管理服务 [5][6] 业务发展 - 2019年推出基础自营业务,2021年推出自有儿童食品品牌喵小侠,截至2024年底已孵化92个自有品牌,与153家制造商合作 [4] - 2024年自有品牌业务拥有超38000名付费买家,销售SKU超1000个,2025年5月推出的双莓双蛋白营养剂15日内销售超2万个,销售额突破340万元 [4] - 2024年低线市场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交易额达86亿元,市场份额10.1%,覆盖全国31个省市的29万家注册买家 [6]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8.95亿元、10.67亿元、10.32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101.2万元、-5654万元、-7882.5万元 [7] -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43.9%、37.6%、32.5%,自营业务收入99%以上来自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 [7][8] - 截至2024年末负债净额达20.012亿元,主要因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 [8] 融资与股东结构 - IPO前完成6轮融资,披露初始投资金额合计1.9359亿美元,资方包括顺为资本、复星国际、九州通等 [9][13] - 顺为资本参与5轮投资,为第一大机构股东,持股16.37% [9][13][15] - 创始人兼CEO赵晨通过相关实体控制公司约42.62%投票权,为单一最大股东集团 [14] 上市计划 - 拟港交所主板上市,中信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募资用于加强生态合作、增强科技能力、寻求战略投资及营运资金 [1][15]
资本大佬许达来连投5轮!这家公司成立四年突破100亿!
IPO日报· 2025-06-30 22:21
公司上市申请 - 海拍客于6月30日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中信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 [1] 业务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2015年,推出海拍客平台v1.0 [3] - 成立第二年平台年交易额达10亿元 [2] - 2019年推出自营业务,当年交易额达100亿元 [4] - 2021年推出自有品牌喵小侠,截至2024年底已孵化92个自有品牌,与153家制造商合作 [4] - 2025年5月推出Doctor Jepson品牌产品,商业化15日内销售额突破340万元 [4] - 2024年前四个月自有膳食补充剂品牌收入同比增长85% [4] 商业模式 - 为中小母婴实体店提供平台,连接品牌方和供应商 [5] - 帮助新品牌通过平台和线下门店资源快速进入市场 [5] - 为母婴门店提供顾客管理、促销策划等服务 [6] - 整合全球母婴品牌和工厂货源,赋能线下母婴实体店 [6] 市场表现 - 2024年低线市场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交易额达86亿元 [6] - 按2024年交易额计,公司是中国低线市场该领域最大交易及服务平台,市场份额10.1% [6] - 已连接4200家注册卖家,覆盖31个省市区及3000个村县的29万家注册买家 [6] - 2024年平台拥有9.3万名核心买家,平均每名核心买家每月下单11次 [6]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8.95亿元、10.67亿元、10.32亿元 [6] - 同期毛利率分别为43.9%、37.6%和32.5% [6] - 自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占比99.5%以上 [6] - 截至2024年底负债净额20.012亿元,主要与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有关 [7] 融资情况 - IPO前完成6轮融资,披露初始投资金额合计1.9359亿美元 [9] - 投资方包括顺为资本、复星国际、九州通等 [9] - 顺为资本参与5轮投资 [8] - 2015年A轮融资337万美元 [10] - 2016年B轮融资500万美元 [11] - 2017年B+轮融资2293万美元 [11] - 2018年C轮融资2280万美元 [11] - 2018年C+轮融资2000万美元 [11] - 2019-2020年D轮融资1.1749亿美元 [11] 股东结构 - 创始人兼CEO赵晨通过多种方式控制约42.62%投票权 [13] - 顺为资本为第一大机构股东,持股16.37% [14] 募资用途 - 加强与生态系统中其他参与者合作 [14] - 增强科技能力并完善IT基础设施 [14] - 寻求战略联盟、收购及投资机会 [14] - 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