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实科技创新混合

搜索文档
这只浮动费率基金定位“成长共赢”,值得买吗?
市值风云· 2025-06-11 18:06
中国经济产业变革与成长机遇 - 中国经济每一次主引擎切换都带来巨大产业变革和财富机遇,资本市场助力普通人分享发展红利 [2] - 当前国家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引领第四轮科技革命,成长机遇显现 [2] - 嘉实基金推出锚定成长风格的嘉实成长共赢混合基金(A类024433;C类024434) [2] 移动互联网浪潮(2013-2015) - 4G网络普及推动移动互联网繁荣,用户从8.1亿增至9.6亿,市场规模从991.5亿元扩大至1750.3亿元 [3] - 中国完整制造产业链带动消费电子景气度上行,"互联网+"政策催生微信、直播等创新应用 [6] - TMT行业2013-2015年表现:电子营收增长20.19%/19.64%/14.49%,传媒净利润增长23.25%/23.71%/19.42% [7] - 嘉实基金17只主动偏股基金平均收益率97.1%,领先成长混合和成长收益混合分别达170.3%和154.1% [9] - 嘉实文体娱乐股票A(2016年成立)长期表现优异,多数年份跑赢基准 [10] 半导体新能源医药爆发(2019-2021) - 贸易摩擦后国内重视硬科技,半导体板块涨幅显著:模拟芯片设计1078.08%,半导体材料892.73% [13] - 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至超50%,新能源发电量占比逼近20% [14][16] - 生物医药板块2020年表现突出:体外诊断净利润增323.1%,医疗服务增419.5% [18] - 嘉实基金65只主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120.1%,42只净值翻倍 [19] - 嘉实科技创新混合成立以来收益率172.6%,长期表现居同批产品第一 [19] - 2019-2021年嘉实成立15只ETF,布局新能源、医药、芯片等领域 [21] 自主可控与AI应用(2023至今) - 自主可控产业链成为发展重点,半导体、AI、低空经济等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2] - 嘉实基金2017年提出科技成长五大方向:互联网平台、半导体、新能源、AI和创新药 [22] - 嘉实科创芯片ETF规模增至248亿,软件ETF规模从14亿升至28亿 [23] - 嘉实基金近1年权益类基金绝对收益在大型公司中排名第二 [24] - 中证800成长指数当前市盈率处于近5年偏低水平,或有均值回归可能 [30] 嘉实成长共赢混合基金特征 - 采用浮动费率机制,管理费与持有时间和收益率挂钩(0.6%-1.5%) [27] - 业绩基准为中证800成长指数70%+恒生指数10%+中债指数20%,覆盖A股和港股 [28] - 行业配置以科技为主(电力设备、电子等占比46%),成长风格显著 [29] - 拟任基金经理李涛为清华微电子博士,管理嘉实信息产业股票A期间净值上涨39.1% [35] - 投资风格专注成长股,聚焦AI硬软件、高端制造、医药等板块 [38]
突发利好!刚刚,央行重磅发声!
天天基金网· 2025-03-13 18:58
文章核心观点 - A股当日调整创业板指跌超1%煤炭板块逆势上涨,港股午后拉升,年内港股表现好于A股、美股,市场受多种因素影响,机构看好大科技核心板块中长期机会,投资者可均衡配置应对波动 [1][12][13] 市场行情表现 - A股当日午后拉升未能翻红,创业板指跌超1% [1][5] - 港股午后出现V型反转带动A股拉升,但最终未翻红,年内恒生科技指数上涨超28% [5][12] - 煤炭板块领涨,科技板块表现不佳 [7] 影响市场因素 宏观政策 - 央行表示根据形势择机降准降息,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1] - 2025年财政政策发力、货币政策宽松,消费刺激政策推动盈利修复 [18] 外围事件 - 俄乌局势和全球关税战使亚太市场集体承压,美国对俄乌施压并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征25%关税 [2] 港股消息 - 港交所探讨降低投资者购买部分高价股票门槛方案,刺激交易利于港交所股价短期表现,但政策未明确 [3][4][6] 板块轮动 - 经济回暖工业对煤炭需求增加价格回升,科技股前期涨幅大,市场有高低切换需求 [9] 市场风格分析 - 2 - 3月上旬高估值、小市值、亏损股胜率高,3月中下旬 - 4月上旬市场风格转向均衡,4月中下旬聚焦绩优股 [10] 不同市场吸引力 |市场|吸引力评级|核心逻辑| | ---- | ---- | ---- | |A股|★★★★|政策支持明确、估值修复空间大、内需复苏弹性高 [14]| |港股|★★★★|全球估值洼地、流动性改善、科技与消费双轮驱动 [14]| |美股|★★☆☆|结构性机会(AI产业链)、企业现金流稳健 [14]| 估值情况 - 港股恒生指数市盈率约8.8倍,恒生科技指数处于近十年极低分位,低于美股、日股等 [15] - A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市盈率和市净率低于五年及十年均值 [16] - 美股估值处于历史高位,七大科技股有潜在泡沫风险 [16] 资金流向 - 巴菲特减持美股,全球资本从高估值市场转向新兴市场,南下资金流入港股,国内居民储蓄转移和外资回流为A股提供增量资金,2025年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319亿元为去年同期5倍 [17] 投资建议 - 选择科技和周期等不同风格基金均衡配置,降低风险把握机会 [11] - 推荐部分A股、港股基金供参考 [12][19]
A股大奇迹日!刚刚,重磅利好来了!
天天基金网· 2025-03-11 19:30
A股市场表现 - A股午后拉升,三大指数集体翻红,上证指数涨0.41%至3379.83,深证成指涨0.33%至10861.16,创业板指涨0.19%至2204.03,两市成交额超1.5万亿[2] - 航天航空、白酒、小金属等板块涨幅居前,工程机械、医疗板块回调[2] - A股逆势收红,成为全球市场万绿丛中一点红,与美股道琼斯(-2.08%)、纳斯达克(-4.00%)、标普500(-2.70%)形成鲜明对比[2][3] 支撑A股的三大利好 - 花旗将中国股票评级上调至增持,认为中国科技行业实力强、政府支持力度大且估值低廉[5] - 高盛数据显示亚洲成为多头交易集中地,全球资本从美股科技股转向A股和港股科技股[6] - DeepSeek下一代AI模型DeepSeek R2或将于3月中下旬发布,可能提振市场信心[7] 两会后A股走势预判 - 历史数据显示两会后5个交易日市场震荡,15-20个交易日因一季报预期通常上涨,小盘成长风格占优[9] - TMT和消费板块在两会后涨幅较高,闭幕后5个交易日和20个交易日的胜率最高[9] - 科技仍是配置主线,政策导向和高景气行业持续占优,若经济修复预期强则顺周期板块可能补涨[11][13] 行业配置建议 - 科技领域聚焦新质生产力,包括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新兴产业[13] - 消费领域受政策支持,300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利好家电、汽车、消费电子等行业[13] - 均衡配置科技与消费,关注科技成长主线及顺周期板块补涨机会[8][14] 市场资金动向 - 美债利率下行导致中美利差收窄,为国内货币政策宽松腾出空间,吸引全球资金再配置A股[8] - 2月中旬以来A股科技板块显著跑赢美股科技板块,呈现"东升西落"行情[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