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专用高镍正极
搜索文档
当升科技(300073):固态深度布局 三元正极加速出海
新浪财经· 2025-11-21 16:3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73.99亿元,同比增长33.92%,归母净利润5.03亿元,同比增长8.30%,扣非净利润3.87亿元,同比增长20.38%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29.67亿元,同比增长49.54%,归母净利润1.92亿元,同比增长8.02%,扣非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29.36% [1] - 在行业调整期,公司业绩展现出较强韧性,盈利能力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1] 产品与技术布局 - 产品种类丰富,已在高镍、中镍高电压、磷酸铁锂及下一代固态电池材料等领域形成完整产品布局 [2] - 高镍、超高镍NCM/NCA及中镍高电压等多元材料技术持续领跑,产品已批量供应全球高端电池客户 [2] - 固态电池材料取得关键突破,行业首创的氯碘复合硫化物电解质可将全固态电池工作压力显著降低至5MPa以内,样品在多家头部企业评测效果显著,并已建成数吨级固态电解质小试线 [2] - 配套的固态专用高镍正极和富锂锰基正极已实现10吨级出货,支持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的电池 [2] 客户拓展与市场渗透 - 海外市场与LGES、SK on、三星SDI、Murata、欧美大客户等国际巨头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3] - 与LGES、SK on两大锂电巨头签订未来三年上百亿元订单,产品配套进入大众、现代、戴姆勒、宝马等海外高端新能源车企 [3] - 国内市场成功批量导入国内主流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企业,深度绑定中创新航、瑞浦兰钧、宜春清陶等客户 [3] - 产品配套用于理想、蔚来、长城、广汽等国内高端车企,市场渗透率持续上升 [3]
当升科技(300073):固态深度布局,三元正极加速出海
华安证券· 2025-11-21 14:51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买入(维持)[1] 核心观点 - 公司技术研发领先,固态电池材料取得关键突破,已建成数吨级固态电解质小试线,配套正极材料实现10吨级出货[5] - 公司持续开拓海内外高端客户,与LGES、SK on等国际锂电巨头签订未来三年上百亿元订单,为未来销量和盈利奠定坚实基础[6] - 在行业调整期,公司业绩展现出较强韧性,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9.54%至29.67亿元,盈利能力保持行业领先水平[4] - 基于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5/26/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9/10.91/13.19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40倍/29倍/24倍[7] 财务业绩与预测 - 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实现营业收入73.99亿元,同比增长33.92%;归母净利润5.03亿元,同比增长8.30%;扣非净利润3.87亿元,同比增长20.38%[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业绩:营业收入29.67亿元,同比增长49.54%;归母净利润1.92亿元,同比增长8.02%;扣非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29.36%[4] - 盈利预测: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为107.45亿元,同比增长41.5%;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为144.51亿元,同比增长34.5%[10] - 盈利能力指标:预计2025年毛利率为11.7%,2026年回升至12.2%;预计2025年净资产收益率为5.6%,2026年提升至7.3%[10]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产品布局完整:已在高端多元材料、磷酸铁锂及下一代固态电池材料等领域形成完整产品布局[5] - 多元材料技术领先:高镍、超高镍NCM/NCA及中镍高电压等技术持续领跑,产品已批量供应全球高端电池客户[5] -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行业首创的氯碘复合硫化物电解质可将全固态电池工作压力显著降低至5MPa以内,解决了行业关键痛点[5] - 高端产品出货:配套的固态专用高镍正极(支持>400Wh/kg电池)和富锂锰基正极已实现10吨级出货[5] 市场与客户拓展 - 海外市场深度合作:与LGES、SK on、三星SDI、Murata、欧美大客户等国际巨头建立深度合作关系[6] - 海外高端车企配套:产品配套进入大众、现代、戴姆勒、宝马等海外高端新能源车企[6] - 国内市场渗透率提升:成功批量导入国内主流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企业,深度绑定中创新航、瑞浦兰钧、宜春清陶等客户[6] - 国内高端车企配套:产品配套用于理想、蔚来、长城、广汽等国内高端车企,市场渗透率持续上升[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