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产汽车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破解“不敢用、不会用”难题 国产汽车芯片认证审查技术体系升级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1-19 07:22
编辑:尹杨 会议强调,要推动技术体系持续迭代升级,加快认证审查中心建设,深化国际合作与标准互认,助力国 产汽车芯片在更广阔市场实现应用,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贡献更大力量。 新华财经北京11月19日电 11月18日,国产汽车芯片产业化应用及质量提升"质量强链"成果交流推进会 在京召开。会议总结了"质量强链"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正式发布升级版的"汽车芯片认证审查技术 体系2.0",同步上线国产汽车芯片认证审查专家库和认证审查数字化平台。据介绍,这标志着我国在构 建自主可控的汽车芯片质量保障体系方面取得关键进展。 记者了解到,"质量强链"项目是市场监管总局推动我国汽车芯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举措。项目实 现了从初步探索到系统推动、从技术研究到产业验证的重大转变。通过建立完整的认证审查体系、突破 关键标准、构建数字化平台,有效破解国产汽车芯片"不敢用、不会用"的产业化困境,聚焦国产汽车芯 片产业化应用的瓶颈,创新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和产业实际的技术体系。 ...
中再产险总经理王忠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好更全面的风险保障
中国证券报· 2025-10-24 08:36
中再产险的战略重点与行业机遇 - 公司加强能力建设、提升风险管理服务水平、强化网络建设,以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1] - 再保险行业面临因中国企业全球布局带来的机遇,需主动作为以织密中国海外利益安全网[2] - 行业通过引入国际承保技术、强化海外风险评估、打造预警体系、搭建服务网络来应对机遇[2] 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实践与挑战 - 截至2024年底,中国境内投资者在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企业5.2万家[2] - 公司助力新能源车险“出海”,例如与现代保险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建数据驱动的海外新能源汽车保险解决方案[3] - 行业面临服务能力挑战,如海外业务团队以国内孵化为主,缺乏针对“走出去”风险的专业化体系建设[2] 科技保险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 科技保险分为承保“创新过程”不确定性的科技活动保险和承保“创新组织”运营风险的科技主体保险[4] - 公司推出“再·擎”、“再·安”、“再·途”、“再·耘”等行业服务平台及国产汽车芯片、无人驾驶航空器等定价模型[4] -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全球再保险人共识,能提升风险定价、客户响应、运营及资本效率[5] 参与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 - 公司于2024年7月在上海临港成立中再产险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助力上海再保险中心实现信息集成、交易集中、标准提升[7] - 2024年5月,公司与太保产险、大地保险完成场内交易签约,签约金额超过50亿元[7] - 公司计划加强北京、新加坡、伦敦三大国际业务平台与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的协同联动,推动境内外再保险交易[7]
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好更全面的风险保障
中国证券报· 2025-10-24 04:12
中再产险的战略重点与行业机遇 - 公司认为中国企业加速全球布局为再保险行业带来机遇 截至2024年底中国境内投资者在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5.2万家境外企业 [1] - 行业通过引入国际承保技术、开发产品弥补保障空白、强化海外风险评估、打造预警体系、搭建海外服务网络来强化对出海企业的风险保障 [1] 服务能力建设与创新实践 - 公司面临服务能力有待加强的挑战 特别是在海外业务人才方面 当前团队以国内孵化为主 缺乏针对走出去风险的专业化体系化队伍 [2] - 公司计划通过加强能力建设、提升风险管理服务水平、强化网络建设来提供更好更全面的风险保障 [2] - 公司正借助新能源车险出海赋能险企 例如与现代保险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共同打造数据驱动的海外新能源汽车保险解决方案 构建直再融合加产业融合的新模式 [2] 科技保险的发展与挑战 - 科技保险分为承保创新过程不确定性的科技活动保险和承保创新组织自身运营风险的科技主体保险 这两类业务在风险特质上与传统保险有显著区别 对数据积累和模型构建提出新挑战 [3] - 公司深切感受到科技创新发展对保险业提出的全新要求 正积极探索创新路径 通过深化创新发展和数字化转型 推出多个行业服务平台和定价模型 为行业输出风险减量管理技术 [3] 技术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 人工智能技术、机器学习方法、自动化系统等热门技术的应用将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全球再保险人共识 [3] - 新兴技术应用将提升风险定价水平与效率、客户响应速度、运营效率、资本周转效率并缩短结算周期 [3] 参与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 - 公司深度参与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 于2024年7月在上海临港成立中再产险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 旨在助力实现信息集成、交易集中、标准提升 [4] - 公司积极开展业务交易并加快系统对接与功能优化 例如今年5月与太保产险、大地保险完成场内交易签约 金额超过50亿元 [4] - 公司计划加强北京、新加坡、伦敦三大国际业务平台与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的协同联动 推动境内外再保险交易 加速特定业务线上交易和清结算 [4][5] - 设立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是公司服务保险业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实践 未来将利用上海的政策便利和平台优势拓展国际业务 参与全球风险治理 并吸收境外经验反哺国内市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