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图迈腔镜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机器人康复师、导诊员上岗,这家具身智能企业让AI康养提速
南方都市报· 2025-05-16 09:44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与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合作打造国内首个"人形+康复"概念应用场景,包括人形机器人引导患者进行手眼协调训练等[1][2] - 公司已推出超过30款智能康复产品,覆盖上肢、下肢、平衡训练等全产品矩阵,服务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家医疗机构[1][7] - 公司2017年推出国内首款商业化下肢外骨骼机器人,2023年发布首款全尺寸人形机器人GR-1,2024年发布GR-2人形机器人产品[3] - 公司智能康复港项目配备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三维上肢康复机器人等设备,可替代传统需要2-3位治疗师完成的工作[2] 技术研发与战略 - 公司以"立足康养、聚焦交互、服务于人"为下一个十年核心战略,未来围绕导览互动、康养陪伴、效率赋能、科研创新四个维度推进[3][4][5] - 公司在技术方面具备力反馈技术、高性能核心零部件研发能力,算法上构建了类似小脑的运动能力,交互方面积累百万级康复案例数据[9][10] - 公司认为康复领域与人形机器人是一体两面,未来机器人形态将多样化但都需具备交互、感知、决策等共性技术[4][8] 行业应用与前景 - 具身智能在康复场景可提升治疗师效率,从一对一训练转变为一名治疗师管理多个机器人,解决中国治疗师数量缺乏问题[6][7] - 人形机器人在医疗领域应用包括导诊、病房巡逻、搬运等功能,可延伸至社区、养老院和家庭场景[9] - 上海政策支持医疗机器人产业发展,目标到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重点发展养老科技和医疗机器人[12] 合作与生态建设 - 公司与同济大学、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等签署战略合作,推进具身智能技术在康复医疗领域的创新应用[10] - 公司牵头发起"具身智能康复技术发展倡议",整合全球康复与机器人领域资源加速临床转化[11] - 上海聚集了微创机器人、傲鲨机器人等医疗康养场景厂商,形成产业集群[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