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圆柱型锂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超370亿元!7大锂电项目落地浙江
起点锂电· 2025-08-23 17:37
浙江锂电池产业发展概况 - 浙江是经济大省和新能源大省,培育了瑞浦、万向一二三、天能等电池厂,以及容百、杉杉、华友、金鹰、永太等产业链上市公司 [3] - 产业覆盖正负极材料、电芯制造、回收等全链条,三元材料及前驱体产能占全球相当比重,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铜箔制造及回收基地均有布局 [4] - 近一个月有七大锂电池项目取得新进展 [5] 具体项目进展 - 太湖能谷5GWh储能铅碳电池PACK项目总投资50亿元,一期建设总部、产线及算力中心(30亩),二期规划储能示范和电力交易中心 [7] - 零跑汽车湖州电池厂总投资15亿元,建设8条动力电池模组/PACK产线及4条电源线,达产后年产38.4万套车载电池和72万套电源,预计年收入64亿元 [10] - 宇恒电池3GWh磷酸铁锂储能电池项目总投资11亿元,投产后年产值20亿元;子公司杭州凯歌涉足BMS/EMS、仓储机器人、储能系统等领域 [11] - 巨江电源低压钠/锂电池项目总投资2.2亿元(占地53亩),建设4条pack线,达产后年产200万只车用电池 [12] - 欣旺达20GWh锂电项目总投资213亿元,二期占地19万平方米,新建电极材料库、电芯等车间 [13] - 比亚迪绍兴15GWh电池项目总投资60亿元;浙江三大基地(绍兴、台州、温州)总规模130亿元,绍兴一期70亿元/15GWh,三期50亿元/15GWh [14] - 安高特电固态电池项目总投资21.2亿元,分三期建设5年达3.5GWh产能;一期投资2.8亿元,携手清华、北航建设干法层压产线,2026年5月投产 [15][16] 区域产业布局 - 锂电产业集中于嘉兴、衢州、温州、杭州;材料企业多位于宁波、杭州;湖州、绍兴、嘉兴有钠电池企业 [18] - 衢州为锂电支柱产业,依托化工新材料布局正负极、隔膜、电解液,吸引华友、巨化、杉杉、永正、天硕及吉利"三电"项目 [18] - 湖州形成锂电新材料产业集群(正负极、电解液、隔膜等),钠电池产业成为新能源赛道黑马 [18] - 嘉兴嘉善汇聚超30家锂电企业,2024年新能源产业规模达61亿元 [19] 产业发展背景与目标 - 浙江省电源装机达1.65亿千瓦(截至6月底),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超50% [19] - 依托光伏产业体系,推动锂电与光伏组件制造联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新三样出海" [19] - 长三角与珠三角为国内锂电重点区域,浙江与江苏协同打造全球一流电池产业集群 [19]
人形机器人热潮下 电池企业订单显现
高工锂电· 2025-05-14 18:30
行业会议预告 - 2025高工钠电产业峰会将于6月9日在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举办 主办单位为高工钠电和高工产业研究院 总冠名为众钠能源 [1][2] - 2025高工固态电池技术与应用峰会将于6月10日在同一地点举办 主办单位为高工锂电、高工储能和高工产业研究院 总冠名为利元亨 [2] 人形机器人电池行业动态 -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掀起热潮 锂电池作为核心能源系统直接影响机器人的续航、负载和稳定性 政策扶持和订单增长推动产业资本加持 [3] - 多家锂电池企业布局机器人电池赛道:亿纬锂能已向头部机器人客户交付样品 蔚蓝锂芯产品应用于宇树科技 盟固利正极材料通过验证 赣锋锂业研发全地形机器人电池 宁德时代组建机器人研发团队并计划投资 [3] - 伴随机器人出货量增加 产业链企业已收获批量订单 相关企业正加大研发和产能投入 [3] 人形机器人电池市场需求 - 人形机器人锂电池需满足高能量密度、高功率、高倍率、高安全和长寿命要求 当前主要采用圆柱型锂电池 系统电压为48-58V 电池组结构以13-16串3-9并为主 充放电倍率超2-3C 单台带电量0.5-2kWh [5] - GGII数据显示 按单台配备2kWh计算 2025年具身机器人锂电池出货量预计达2.2GWh 2030年需求超100GWh 2025-2030年复合增速超100% [5] - 机器人应用场景涵盖科研、医疗、工业和消费端 消费端产品逐渐增多 [5] 人形机器人电池技术瓶颈 - 锂电池面临续航不足和充放电频次高的问题 能量密度限制导致续航时间不足 提高容量会增加成本并影响轻便性 [6] - 高频动作对电池热管理和循环寿命要求更高 人形机器人因场景复杂和外观设计限制 难以像二轮车携带大容量电池 轻便化是突出需求 [6] 固态电池发展前景 - 固态电池具备更高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循环寿命 有望成为机器人替代电源 国内厂商研发已进入中试阶段 [7] - 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集中在2027年前后 将率先应用于机器人、高端数码和航空飞行器等成本不敏感领域 推动动力系统革命性提升 [8] 企业竞争格局 - 中小电池企业更热衷布局机器人电池赛道 因产线改造和产品规划变更更灵活 大型电池企业更聚焦动储等大赛道 机器人电池容量与中小企业出货能力更匹配 [8] - 短期内人形机器人电池将为中小电池企业带来显著转型效益 在行业降本增效背景下 该赛道将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