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泌体
icon
搜索文档
报名!外泌体 · 水凝胶:促进皮肤损伤修复的材料新路径
思宇MedTech· 2025-07-08 17:42
活动概述 - 2025第三届中国整形外科创新转化大赛持续报名中 包含验证中心项目启动会、动物实验与创业、医疗器械创新、医美行业交流等多领域专题活动[1] - 成果路演环节将展示八大处整形医院专场推介项目 涵盖八大处整形美容产业论坛、医美投资分论坛、注册与申报分论坛等专业板块[1] 技术前沿 - 外泌体与水凝胶结合成为皮肤组织再生关键技术路径 外泌体具有生物活性与信号调控功能 水凝胶具备生物相容性与可控递送能力 两者融合为慢性创面、术后修复、医美损伤干预提供新材料解决方案[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军歌博士团队在外泌体与智能水凝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等顶尖期刊发表30余篇论文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已授权4项)[5] 核心议程 - 14:00-14:15由八大处整形集团副总经理姚贵金介绍概念验证中心及转化成果 该中心是国内首家专注整形外科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平台 聚焦材料、器械、药械结合类创新[4][5] - 14:45-15:30陈军歌博士进行主题分享 内容涵盖外泌体在皮肤再生中的作用机制、水凝胶递送系统的材料设计逻辑 以及科研成果如何转化服务于临床与市场[5][6] 活动详情 - 时间定于2025年7月11日14:00-16:30 地点在北京朗诚大厦线下举行 无线上直播[7] - 主办方为八大处整形医学概念验证中心 采用免费报名+限额审核机制 目标参会者包括皮肤修复、生物材料、医美产品开发等领域的医生、科研人员及投资人[7][10] - 自由讨论环节设置六大核心议题 包括外泌体技术挑战、水凝胶应用差异、医美产品路径区分、产业转化关键环节等[9][10]
诺斯贝尔首推“植物智造”平台,双核技术引领原料研发升级
FBeauty未来迹· 2025-07-05 20:26
行业趋势 - 国内植物原料备案快速增长,2025年1-4月达23件,占整体备案数的50% [2] - 政策持续鼓励植物原料创新,推动中国特色植物资源与现代生物科技融合 [2] - 全球护肤新品创新主要由韩国、日本及欧美市场驱动,聚焦外泌体护肤和植物愈伤组织/干细胞概念 [3] 消费者需求 - 中国消费者对成分关注度高,功效与安全是核心诉求,植物提取物好感度较高但功效是短板 [9] - 41%中国面部护肤品用户认为促进吸收渗透技术可有效修护皮肤 [11] - 医美及非医美人群均偏好植物提取成分和生物合成成分 [9] 技术突破 - 诺斯贝尔推出"植物细胞智能制造平台",含GreenCall™定向培养技术和PhytoExo™ PLUS+外泌体递送技术 [4][22] - GreenCall™技术解决透皮和活性难题,已开发罗勒毛状根提取物等多项成果 [23][25] - PhytoExo™技术中植物源囊泡细胞摄取效率达80%,远超脂质体的40%,且更安全环保 [28][30] 公司战略 - 诺斯贝尔母公司青松股份2024年净利润同比大涨180.02%,布局原料研发形成产业矩阵 [39] - 公司从代工制造向"智造定义者"转型,构建全链路综合实力 [41] - 平台具备可扩展性,为整合更多前沿生物技术提供产业化接口 [41] 专家观点 - 植物类原料是化妆品产业特色,培养技术产业化将造福行业 [36] - 植物外泌体满足安全与功效双需求,可协同新兴成分打造差异化 [11] - 产学研体系需打通以实现植物成分产业化 [14]
“一喷一吸”就能治疗肺纤维化?
科技日报· 2025-07-01 07:44
肺纤维化疾病现状 - 肺纤维化被喻为"不死的癌症",目前临床治疗手段有限,仅能延缓纤维化进程及降低并发症风险[1] - 肺纤维化分为特发性(病因不明)和继发性(有明确诱因)两大类,新冠后涌现的感染相关性肺纤维化属于后者[2] - 患者早期症状隐匿,后期表现为持续性干咳、活动后呼吸困难,严重时静息状态下也会呼吸困难[2] - 近40%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疾病晚期即使吸氧也常感到难以缓解的憋气和呼吸困难[3] 现有治疗手段局限性 - 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是常见治疗药物,但只能维持稳定无法逆转纤维化,长期服用成本昂贵且有副作用[5] - 肺移植是唯一根治手段,但供体短缺和术后并发症大大限制了其应用[5] - 传统干细胞疗法存在肺栓塞、免疫排斥风险,且干细胞保存运输困难,给药精准性不足[6] 外泌体雾化疗法创新点 - 选择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内含上千种蛋白质、mRNA和miRNA[5] - 雾化给药使1-5微米颗粒直达肺泡,局部药物浓度比静脉注射高3-5倍[6] - 外泌体表面CXCR4受体可靶向富集于肺纤维化病灶,增强治疗精准性[5] - 动物实验显示治疗组小鼠生存率由20%提升至80%[6] 临床试验进展 - I期临床试验纳入24名患者,采用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设计[7] - 联合治疗组(药物+外泌体)肺功能和呼吸健康状态显著改善[7] - 2例肺炎引起的肺纤维化患者治疗后影像学显示病灶显著好转,纤维化进程逆转[7] 未来发展挑战 - 需开展更大样本的II期、III期临床试验全面验证临床有效性[8] - 外泌体成分复杂,传统药物监管体系评价面临困难[8] - 干细胞治疗后的患者进行外泌体雾化治疗需谨慎评估免疫反应风险[8]
近5000万!空心微针企业完成两轮融资
思宇MedTech· 2025-06-09 17:25
公司融资与并购 - 公司完成种子轮及天使轮融资,总金额近5000万元,种子轮由昕成投资、爱康创坛联合投资,天使轮由陕投成长基金、中科创星、金资基金联合投资 [1] - 融资资金将用于中国首家空心微针医疗器械生产基地建设、三类器械证申报、细胞与外泌体中试车间建设、西北首个自动化生物组织样本库建设及人才队伍完善 [1] - 公司宣布完成对上海揽微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的并购重组 [3] 公司背景与技术优势 - 公司成立于2023年,总部位于陕西,是国内首家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空心微针研发生产企业 [5] - 通过微针自主设计、微纳3D打印、光固化等核心工艺,开发出可量产的全链条生产平台,打破国外垄断 [5] - 核心产品为空心微针,具有中空通道的微米级针状结构,应用于药物递送、疫苗注射、医美注射、生物传感等领域 [6] - 空心微针在设计和制备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备无痛、微创、载药量大且可控性强等优势 [6] - 已布局皮内注射空心微针、脉络膜上腔注射空心微针、头皮注射空心微针等多款产品 [6] 产品研发与创新 - 推出首款具备生发功能的基因编辑工程化干细胞,依托西北首个自动化生物组织样本库实现细胞与基因资源的长期保藏和研究 [8] - 研发外泌体裹挟药物靶向传递技术,可治疗多种脱发类型 [8] - 在Ⅱ型糖尿病和眼科领域探索外泌体及基因编辑工程化干细胞的应用 [8] 行业活动与大会 -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首届全球骨科大会、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已召开 [1] - 即将召开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2025年6月12日)、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2025年7月17日)、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2025年9月4-5日) [1][9]
新突破!广州科研团队用莲藕接骨“塑肉身”,冻豆腐、枸杞、油柑都在研究之列
环球网资讯· 2025-06-04 13:55
再生医学材料创新 - 莲藕因其天然多孔中空结构被证实为理想骨修复支架材料 显微镜下显示完美导管结构 可促进血管神经生长及养分交换[4][6] - 经冻干矿化处理的莲藕支架强度达人体骨骼水平 生物相容性优异且降解速度可调控 相比骨水泥材料减少炎症风险[6][7][9] - 小鼠实验中莲藕支架治疗组颅骨缺损愈合率达50% 显著高于未处理对照组 证实其加速骨再生能力[13] - 团队计划推进羊等大动物实验 目标攻克人体大段骨缺损修复难题[14][16] 食源性生物材料应用扩展 - 冻豆腐蜂窝结构可制成创伤敷料 实验显示其能促进组织愈合并减少疤痕形成[17] - 枸杞油柑外泌体提取物正研究用于皮肤修复及美白 潜在化妆品产业应用价值[17] - 研究理念源于自然仿生学 团队筛选进化成熟的植物材料进行生物医学开发[17] 干细胞技术突破 - 广州健康院首创尿液细胞重编程技术 实现无创获取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 周期短且安全性更高[19][20] - iPS细胞可分化多种功能细胞 团队已构建血液免疫细胞技术体系 包括NK细胞巨噬细胞等[21] - 两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成果聚焦重编程机制 推动干细胞临床应用转化[20]
瑛泰医疗盘中最低价触及25.000港元,创近一年新低
金融界· 2025-05-22 17:01
股价表现 - 截至5月22日收盘,瑛泰医疗报25.500港元,较上个交易日下跌0.78% [1] - 当日盘中最低价触及25.000港元,创近一年新低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4.70万港元(流入43.007万港元,流出67.706万港元) [1]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6年,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HK1501) [1] - 在国产心内介入器械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1] - 拥有自主模具开发、产品研发、设备开发、自主灭菌等完整产业能力 [1] - 通过ISO13485、CE和FDA认证,产品销往全球70多个国家及地区 [1] 业务布局 - 下辖16家子公司,覆盖心内、外周、神经、骨科、泌尿、耳鼻喉、外泌体治疗、超声聚焦无创治疗等多个领域 [2] - 主要生产基地位于上海市嘉定区 [3] - 拥有超过1700名员工 [3] 研发实力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拥有国内注册产品85项,CE认证产品25项,FDA认证产品20项 [2] - 已授权专利364项,待审批专利199项,软件著作权16项 [2] - 坚持"团队是创业基石,创新是发展源泉,执行是取胜关键"的企业文化 [2] 荣誉资质 - 获得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 [2] - 获得70余项政府项目支持 [2] - 入选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2024》 [2] 发展战略 - 发展愿景:成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全球知名介植入医疗器械集团 [3] - 秉承"创新服务健康,品质铸就非凡"的发展理念 [3] - 致力于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提供助力,为全球人类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3]
合成生物中试平台的建设
synbio新材料· 2025-05-21 14:41
行业概述 - 合成生物学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近年受到政产学研用金各方广泛关注,多地政府将其写入工作报告[1] - 该领域被视为理解生命的新钥匙和颠覆性技术,对推动中国生物经济由大转强具有战略意义[15] - 产业发展面临规模化生产实现、产品价值体现、市场推广等挑战[15] 展会信息 - SynBio China第三届博览会将于2025年8月1-2日在苏州举办,规模超20000人,包含7个子会议覆盖食品大健康、蛋白制造、功能护肤等细分领域[3] - 同期举办第七届CMC-China博览会,预计吸引20000人、450家参展企业,设置4个专业展馆[36] - 主办方synbio深波致力于打造产学研交流平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落地[15] 技术应用方向 **食品健康领域** - 开发"食药同源"功能性原料、HMOs天然产物、老年靶向食品等[9] - 微生物蛋白技术推动粮食增长,包括菌丝体发酵、气体发酵蛋白等技术突破[10] - 新蛋白应用覆盖零食、宠物食品、代糖甜蛋白、母乳替代品等领域[12] **美妆医疗领域** - 重组胶原蛋白、麦角硫因等生物合成成分在护肤领域应用[13] - 医美方向聚焦聚乳酸填充剂、外泌体原料、再生医美产品等临床创新[16] **产业赋能** - 中试平台建设、发酵纯化解决方案、自动化应用、高通量反应器等制造环节技术[6] - AI加速健康食品创新,与合成生物学结合驱动食品添加剂突破[9][12] 产业生态建设 - 设立新锐项目路演专场,面向初创企业、孵化项目、底层技术企业等四类参与者[18][22] - 往期活动显示行业活跃度:2023-2024年已在杭州、苏州、深圳等地举办超15场大型会议[48][49][50] - 支持单位涵盖新农食、新美护、新材料等产业链关键环节[4]
医疗与消费周报:外泌体行业:产业化初期阶段,想象空间大-20250512
华福证券· 2025-05-12 17:55
报告核心观点 - 本周医药指数关注的6个子行业全部录得正收益;外泌体行业处于产业化初期,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将快速增长,国内已有46家企业入局,新进入者机会大 [2][3] 各部分总结 医疗新观察 - 外泌体是细胞外脂质纳米囊泡,大小约30 - 150nm,存在于多种体液中,在肿瘤进展等方面有重要功能,可用于癌症检测等 [8] - 2022年全球外泌体市场规模为1.1225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以32.75%的复合年增长率扩张,近30%应用于肿瘤领域,近50%收入被生物制药公司获得 [3][8] - 国内不少于46家企业入局外泌体赛道,聚焦多项业务,产业化处于萌芽阶段,疾病诊断有少部分产品上市,载药治疗尚处研发早期,新进入者机会大 [8][9] 医药板块行情回顾(5.5 - 5.9) - 申万一级行业医药生物下6个二级行业中,医疗器械涨幅1.67%、中药Ⅱ涨幅1.52%排名靠前,医疗服务涨幅0.54%、医药商业涨幅0.36%排名靠后 [10] - 本周二级行业估值水平前两位为化学制药78.81倍、生物制品61.33倍,后两位为中药Ⅱ31.93倍、医药商业20.77倍 [10] - 重点关注的三级相关指数中,医疗服务涨幅2.42%、医疗设备涨幅1.98%、医疗耗材涨幅1.68%排名靠前 [14] - 三级行业估值水平排名前三为疫苗93.99倍、化学制剂87.44倍、其他生物制品78.76倍 [14] 医疗产业热点跟踪 - 5月6日中国生物制药与京东健康深化战略合作,围绕多领域合作,同日两款新品首发,希望借数字医疗打破信息壁垒 [17][21] - 腾讯微保携手两家保险公司升级“微医保”系列医疗险,增加院外药品及器械保障,拓展私立医院就医场景 [22] - 传闻世卫组织计划将减肥药纳入基本药物目录,世卫组织回应自2022年起制定肥胖相关新指南,预计2025年8月或9月出台最终方案 [23]
Cell子刊:秦川/田代实/王伟团队揭示动脉粥样硬化通过外泌体加剧大脑损伤
生物世界· 2025-05-09 11:55
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机制研究 - 动脉粥样硬化(AS)是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其机制此前尚不明确 [2] - 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巨噬细胞来源的泡沫细胞产生的外泌体,可传递氧化还原失衡和代谢缺陷至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小胶质细胞,从而加剧缺血性白质损伤和血管性认知障碍 [2] 外周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远距离联系 - 研究揭示了外周巨噬细胞与大脑内小胶质细胞之间存在远距离联系 [3] -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循环系统中的外泌体加剧了缺血性白质损伤和血管性认知障碍 [5] 外泌体的作用机制 - 泡沫细胞通过外泌体中的miR-101-3p-Nrf2-Slc2a1信号轴将葡萄糖代谢缺陷传递给小胶质细胞 [5] - 抑制miR-101-3p或激活Nrf2能对抗动脉粥样硬化外泌体并改善血管性认知障碍 [6] 研究的核心发现 - 动脉粥样硬化循环外泌体加剧缺血性白质损伤 [7] - 泡沫细胞通过外泌体中的miR-101-3p将葡萄糖代谢缺陷传递给小胶质细胞 [7] - Nrf2转录激活Slc2a1并增强葡萄糖代谢 [7] 潜在治疗靶点 - 研究为动脉粥样硬化诱导的血管性认知障碍提供了新见解和潜在治疗靶点 [10]
融资近亿元!外泌体企业汇芯生物完成A轮
思宇MedTech· 2025-03-05 11:51
公司融资与股东信息 - 汇芯生物完成近亿元融资 未披露投资机构 [2] - 工商变更显示新增股东珠海横琴同誉致远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 持股方主要为长春圣博玛 [2] - 长春圣博玛为2007年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 员工500余人含2名院士及75名高学历人才 [2] 公司核心技术与产品 - 汇芯生物专注外泌体分离纯化技术 开发全球首创的膜震动分离设备 [3] - EXODUS平台采用负压振荡+双耦合谐波振荡技术 配备纳米超滤芯片 [4] - 产品线包含科研级H300/H600和工业级T-2800型号 后者符合GMP标准 [4] - 技术指标:杂蛋白去除率>99% 外泌体回收率>90% 最快10分钟完成纯化 [5] 市场应用与客户覆盖 - EXODUS平台全球装机超200台 覆盖美亚欧顶级机构 [6] - 用户包括哈佛医学院、牛津大学、清华大学及外泌体上市公司Capricor等 [6] - 应用领域涉及神经疾病、肿瘤、心脑血管、医美等七大方向 [6] 融资历史 - 2024年10月A轮由浩悦创投领投 金额未披露 [7] - 2023年1月Pre-A+轮获中南创投数千万人民币独家投资 [7] - 2022年11月Pre-A轮获苇渡资本/凯风创投等数千万人民币投资 [7] - 2021年9月天使轮获凯风创投千万级人民币投资 [7] 行业会议动态 - 2025年将举办全球骨科大会 由骨未来/思宇MedTech主办 [9][10] - 同期规划首届全球眼科/心血管大会 含奖项评选环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