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元货币储蓄保险
icon
搜索文档
每3份港险就有1份卖内地客,港险是馅饼还是陷阱?
搜狐财经· 2025-10-04 10:01
市场趋势与表现 - 2024年香港保险市场新单保费达到2198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大幅增长22% [4][7] - 内地访客贡献新单保费628亿港元,同比增长6.5%,占全港新单保费的29%,相当于每3份新单中就有1份来自内地客户 [4][7] - 储蓄型保险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按新单保单数计算占比62.1%,其中终身寿险占58.5%;从保费贡献度看,约91%的新造保单保费来自储蓄型产品,平均每张保单年缴保费高达40.9万港元 [7] 产品结构与优势 - 香港保险侧重预期收益,遵循"买定离手"原则,预期收益率具竞争力,主流产品预期收益率最高可达6.5% [8][19] - 产品持续创新,主流多元货币储蓄保险支持七到九种货币选择,并允许每三年转换一次保单货币 [8] - 产品支持无限次变更受保人、后备持有人和受益人,实现财富无损传承,并可分拆多份以满足灵活需求 [10] - 香港保险业拥有180多年历史,监管体系完善,要求保险公司每年公开分红实现率,目前多数产品分红实现率维持在95%~105%区间 [8] 收益结构与风险 - 香港保险的高收益建立在牺牲保证收益基础上,2023年后预期收益率拉升至7%以上,但保证收益率被压缩至不足0.5% [13] - 收益实现具有长期性,10年左右的预期收益率通常为3%~4%,要获得宣传中的高收益需承受长达数十年的资金锁定 [16] - 2023年数据显示约四成香港分红险产品未能100%达成收益目标,实际分红实现率在85%~107%间波动 [15] - 产品采用英式分红机制,用时间换收益,代价是流动性差,提前支取将按折现率兑换现金,实际到手金额大打折扣 [15][16] 销售渠道与行业隐患 - 高佣金诱惑催生庞大无牌销售网络,存在支付超过九成佣金的异常高额转介费以诱使无牌人员违规销售的情况 [18] - 无牌销售行为使销售过程处于监管真空,客户权益保障面临跨境维权困境 [18] - 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管理层更关注短期业绩,行业暗藏长期风险 [28][29][30] 目标客群与配置策略 - 产品适合追求长期稳健收益的投资者,特别适合养老规划、子女教育金储备和财富传承等长期财务目标 [19][22] - 具备全球化资产配置需求的家庭是潜在客群,产品提供便捷的"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全球投资"的通道,并具备美元资产属性 [22] - 对高净值人群而言,香港保险的重要价值在于资产隔离,能在法律框架内规避境内债务风险,并防范婚姻关系变动导致的财产分割风险 [23] - 选择产品时应优先考虑投资能力强、财务稳健、分红记录良好的大型保险公司,并通过官网查询其公开的分红实现率数据 [25][26]
每3份港险就有1份卖内地客,港险是馅饼还是陷阱?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0-03 12:57
市场趋势与规模 - 2024年香港保险市场新单保费达2198亿港元,同比增长22%,创近十年新高 [5][8] - 内地访客贡献新单保费628亿港元,同比增长6.5%,占全港新单保费29%,相当于每三份新单中有一份来自内地客户 [5][8] - 储蓄型保险占据主导地位,按保单数计算占比62.1%,其中终身寿险占58.5%;按保费计算,约91%的新造保单保费来自储蓄型产品,平均每张保单年缴保费高达40.9万港元 [8] 产品吸引力与优势 - 香港保险预期收益率最高可达6.5%,相较于内地储蓄险约2%的综合收益率更具竞争力 [9][20] - 产品支持七到九种货币选择,包括英镑、美元、人民币等,并允许每三年转换一次保单货币,具备全球化资产配置功能 [9][22] - 产品支持无限次变更受保人、后备持有人和受益人,可实现财富无损传承,并提供多种身故赔偿支付方式 [11][23] - 香港保险业拥有180多年历史,从未出现寿险公司破产记录,监管要求公开分红实现率,多数产品维持在95%-105%区间 [9] 收益结构与风险 - 香港保险高收益建立在牺牲保证收益基础上,当前保证收益率已压缩至不足0.5%,预期收益率则拉升至7%以上 [13] - 2023年约四成香港分红险产品未能100%达成收益目标,实际分红实现率在85%-107%间波动,长期产品如友邦"充裕未来"分红实现率从97%降至93% [13] - 主流产品采用英式分红机制,以牺牲流动性换取长期复利,10年左右预期收益率通常仅3%-4%,要获得宣传高收益需承受数十年资金锁定 [13][14][16] - 高佣金诱惑催生无牌销售网络,存在销售过程监管真空和跨境维权困境 [18] 目标客群与适用场景 - 适合追求长期稳健收益的投资者,用于养老规划、子女教育金储备和财富传承,20年后累计收益可能高出内地产品几十万至上百万元 [20][22] - 适合具备全球化资产配置需求的家庭,提供便捷的"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全球投资"通道,并具备美元资产属性和货币转换功能 [22] - 适合有海外发展计划的人群及高净值客户,可有效对冲单一货币贬值风险,并在法律框架内实现资产隔离和防范婚姻财产分割风险 [22][23] 产品选择考量因素 - 需审视收益结构,保证收益与复归红利/周年红利占比较高的产品确定性更强,终期红利占比较高的产品预期综合收益潜力更大但波动也更大 [24][25] - 应优先考虑投资能力强、财务稳健的大型保险公司,例如友邦75款分红产品平均总现金价值比率为95.8%,安盛42款产品平均为98.4%,宏利37款储蓄类产品平均为96.8% [26] - 需警惕信息不对称与市场过热风险,激烈的市场竞争可能埋下长期隐患,建议选择持牌且经验丰富的顾问并仔细核对合同条款 [28]
港险,卖爆了!
搜狐财经· 2025-06-25 15:13
香港保险市场动态 - 香港保监局将分红保险产品的演示利率上限设定为6.0%(港元计价)及6.5%(非港元计价),7月1日起生效 [1] - 内地客户蜂拥赴港投保,赶在6月底前锁定7%收益分红储蓄险,部分保险公司宣布6月客户服务中心"无休" [3][4] - 2024年香港新造保单保费总额达2198亿港元,同比激增22%,创10年新高 [9] 内地客户投保趋势 - 内地访客2024年贡献保费628亿港元,同比增长6.5%,占全港新单保费29% [9] - 终身寿险、储蓄寿险等储蓄型险种占内地访客新增保单保费超九成 [6] - 内地客户投保动机从保险保障转向投资,主因家庭多币种配置需求及内地投资收益不佳 [6][7] 产品结构变化 - 香港保险产品中重疾险占比显著下降,保单数量占比不足30%,保费占比不到3% [6] - 储蓄型保险以62.1%的保单数占比主导市场,终身寿险独占58.5% [10] - 多元货币储蓄保险成为主流,可选货币达7-9种,每三年可转换保险货币 [10] 市场风险因素 - 香港分红保单大部分收益为非保证,提前支取可能按折现率兑换现金导致损失 [12] - 部分已完成5年保费的客户发现保单现金价值出现回撤,去年宣布红利今年减少 [12] - 无牌销售问题突出,部分保单佣金逾九成,涉嫌违规推销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