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聊一聊手术机器人“融资小能手”
思宇MedTech· 2025-11-15 13:20
融资事件与投资方 - 康诺思腾完成约2亿美元超募融资 [2] - 未署名的两家投资方分别是美敦力和中东主权基金 [4] 美敦力的投资逻辑 - 美敦力自身的腔镜手术机器人Hugo在中国尚未获得NMPA批准,需要一个可立即落地的选项 [7] - 康诺思腾的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已上市,具备清晰的国际化发展策略和可规模复制能力 [7] - 美敦力全球布局的时间窗口与康诺思腾能力成熟的窗口重合,有望加速进入已成形市场 [7] - 投资表明康诺思腾已从有技术的年轻公司发展为具备工业级交付能力的体系型公司 [9] - 公司进入可复制、可交付、可规模化的阶段,获得对其持续演进的机器人外科体系的认可 [9] 中东主权基金的投资逻辑 - 中国腔镜机器人已实现实质性落地与商业化,术式线从泌尿外科、妇科向胃肠等扩展,临床共识形成 [12] - 中东主权基金的投资逻辑更关注区域能力建设、长期战略资产及可持续的产业转化能力 [14] - 腔镜手术机器人被视为能撬动区域医疗水平整体跃迁的关键环节,符合医生能力指数级提升和设备体系型技术的特征 [14] - 投资是体系共建、区域落地和手术中心复制的战略打法,旨在提升区域医疗能力 [15][16][17][18] - 这是一种医疗能力建设型投资,康诺思腾的可复制性和可落地性与此策略高度契合 [19] 公司能力与行业地位 - 康诺思腾成立6年,其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已上市 [7][10] - 公司具备持续、稳定、可复制地交付产品至不同医院并确保医生能放心使用的能力 [8] - 产品体系经得起手术室长期稳定运行,软件与机械架构具备未来3-5年可持续迭代的空间 [13] - 公司在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上获得手术机器人技术创新奖 [20] - 公司被誉为手术机器人赛道的希望之星,拥有强大的融资能力、全球化能力以及豪华的研发和临床团队 [23]
多家红杉中国成员企业“AI+医疗”加速落地|Healthcare View
红杉汇· 2025-09-26 08:04
微光医疗发布“麒光人工智能AI OCT基底模型” - 公司于9月20日在多个心血管学术大会上正式发布新一代腔内影像OCT辅助决策智能系统[3] - 该模型整合分散的腔内影像诊断信息,将管腔直径、罪犯病变、FFR、斑块性质等病变信息整合为治疗策略,形成辅助治疗方案[3] - 模型搭载在OCT平台上作为独立科研软件,与各医院联合开发形成不同版本,标志着腔内影像智能化诊疗进入“大模型”时代[3] 剂泰科技发布全球首个AI纳米递送平台NanoForge - 公司于9月16日发布全球首个人工智能驱动的纳米递送平台NanoForge[5] - 平台基于量子化学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结合自研专利高通量湿实验及筛选平台,集成全新合成脂质语言模型及生成算法[5] - 平台拥有目前全球最大规模的千万级LNP脂质库,可实现从分子生成、特性预测到最终确定剂型的闭环流程[5] - 基于NanoForge打造三大核心解决方案:AiLNP(AI核酸递送系统设计平台)、AiRNA(AI mRNA序列设计平台)、AiTEM(AI小分子制剂设计平台)[7] - 公司拥有超过1,000万种脂质结构,10万个可做模型训练的数据点,成功开发针对8个靶向器官或组织的LNP[7] - 公司已获得授权和已备案专利申请超过100项,成功开发超过10个管线项目,产出7个临床前候选药物,并行推进4个临床项目,最快管线已到达pre-NDA阶段[7] 维昇药业帕罗培特立帕肽落地博鳌 - 公司创新药物帕罗培特立帕肽于9月23日获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批准,作为临床急需药品用于治疗成人慢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9] - 该药物是全球首款也是目前唯一一款获批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激素替代疗法,填补了我国在HP激素替代治疗领域的长期空白[11] 杉翎医疗舌下神经刺激植入手术完成 - 我国首例舌下神经刺激植入手术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成功完成,该系统由公司研发[13] - 手术通过微创方式将舌下神经刺激系统精准植入患者体内,术后监测显示患者夜间打鼾和呼吸暂停明显减少,血氧饱和度显著提升[13] - 舌下神经刺激属于神经接口技术的典型临床应用,技术涉及运动功能重建、感觉修复、慢病治疗等多个领域[13] 数坤科技医疗AI获FDA认证 - 公司冠脉CTA及斑块分析人工智能辅诊系统正式获批美国FDA 510(k)认证,是公司在美获批的第三张FDA证书[15] - 公司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同时具备心脏+头颈+颅脑全管线AI辅助诊断能力且全部获FDA准入的医疗AI企业[15] 精锋医疗完成跨欧亚超远程手术 - 公司在第22届欧洲泌尿外科学会机器人学分会大会上展示跨越8200公里的超远距离手术直播[18] - ERUS主席在伦敦操作精锋手术机器人主控台,手部动作被精准转化为数字指令,实时传输到8200公里外的中国北京,成功为患者实施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20] - 从伦敦到北京双向通讯距离超过21000公里,手术双向延迟仅140毫秒,操作流畅,画面传输清晰稳定[20] 凌意生物戈谢病基因疗法进入II期临床 - 公司宣布其自主研发的LY-M001注射液用于治疗I型戈谢病的II期临床试验正式启动,是国内首个进入II期临床阶段的针对戈谢病的AAV基因治疗药物[22] - 该产品以重组腺相关病毒为载体,单次静脉输注给药后即可表达患者所需的葡萄糖脑苷脂酶,旨在达到长期治疗戈谢病的目标[22] - 产品已于2024年1月获NMPA和FDA的新药临床试验批准,并获得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认定与儿科罕见病资格认定[22] - 目前产品已完成临床I期试验所有患者入组,初步数据显示其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均表现良好[22] 红杉中国医疗健康领域投资布局 - 经过十余年深入研究与系统性投资布局,公司在医疗健康领域投资超过200家具有鲜明技术特征和高成长性的企业[24] - 投资范围覆盖创新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精准医疗、数字医疗等多个细分领域,其中超过45家已在A股、港股、美股完成IPO[24]
龙岗手术机器人“破圈”出海
深圳商报· 2025-08-14 08:54
公司技术突破 - 公司攻克多孔、单孔、经自然腔道三大手术机器人技术 [1] - 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实现直径0.3毫米血管缝合精度 [2] - 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完成全球首例远程手术(距离2000公里) [2] - 支气管镜机器人CP1000于2025年1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 [4] 临床与商业化进展 - 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完成超8000例人体临床手术 [2] - 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突破1000例临床手术 [2] - 远程手术系统累计完成超300例操作 [2] - 2025年前7个月在近20个国家获得25台商业化订单 [3] - 全球商业化订单总量突破30台 [3] 国际认证与出海战略 - 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于2025年3月通过欧盟CE认证 [2][3] - 与Dornier MedTech及波兰Meden-Inmed集团达成欧洲市场战略合作 [3] - 全球化布局覆盖30多个重点国家和地区 [3] 政府支持与产业协同 - 政府开放医院场景作为产品试炼场(如龙岗中心医院) [4] - 2023年建成国内首家智能扩容式移动手术平台"精锋号" [4] - 2024年在深圳市肿瘤医院启动腹腔镜及妇科单孔机器人注册临床试验 [4]
从技术追赶到全球领跑 龙岗手术机器人“破圈”出海
深圳商报· 2025-08-14 00:58
公司技术突破 - 公司是中国首个同时攻克多孔、单孔、经自然腔道三大手术机器人技术的创新企业 [1] - 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通过欧盟CE认证,填补国产空白 [2] - 独立掌握结构设计、系统控制、运动算法与人工智能算法等核心技术 [2] - 已完成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8000多例人体临床手术,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突破1000例 [2] - 完成全球首例单臂单孔机器人远程手术,远程系统完成超300例 [2] 全球化进展 - 与Dornier MedTech及波兰Meden-Inmed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开拓欧洲市场 [3] - 锚定30多个重点国家和地区推进本地化销售与技术支持 [3] - 7个月内在近20个国家斩获25台商业化订单,累计突破30台 [3] 产品研发与认证 - 支气管镜机器人CP1000取得国家药监局上市批准 [4] - 打造国内首家智能扩容式移动手术平台"精锋号" [4] - 启动深圳市首次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注册临床试验和首次妇科单孔机器人手术临床试验 [4] 行业地位 - 公司正从技术追赶者成为全球领跑者 [1] - 将中国方案铸成高端医疗新坐标 [1] - 在AI时代承载从病灶定位到创口缝合的全流程使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