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成创业板人工智能ETF联接
icon
搜索文档
科创、港股成为公募基金重点布局方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10:24
基金发行市场概况 - 10月计划发行新基金92只,其中10月9日单日发行23只,10月13日至17日当周集中发售54只 [1][6] - 9月公募基金发行份额达1675.38亿份,创年内单月新高,平均发行份额为8.29亿份,为年内第二高 [9] - 2025年前9个月全市场新发基金1138只,较2024年同期的863只增长31.87%,发行规模合计8955.96亿份,同比增长约5% [11] 产品结构特征 - 权益基金是发行主力,10月计划发行的92只产品中权益基金占比76%(70只),包括35只被动指数基金、24只主动权益基金和11只增强指数基金 [3][6] - 被动指数型产品在权益基金中占比50%,在全市场今年新发的644只股票型基金中,指数型股票基金占比高达96.74%(623只) [6][11] - 非权益类产品包括10只债券型基金、7只混合型FOF以及债券型FOF、Reits和QDII等 [7] 重点布局方向 - 新基金布局重点围绕科创领域和港股市场,主题聚焦信息产业、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科技创新细分赛道 [4][7][8] - 10月新发基金中包含多只细分赛道指数产品,如大成创业板人工智能ETF联接、汇添富国证通用航空产业ETF联接等,另有9只指数基金名称包含“港股”字样及1只恒生指数增强基金 [7] - 指数基金布局呈现主题聚焦化、市场多元化、类型细分化三大趋势,重点覆盖科技创新、高端制造、金融服务等政策驱动明确的主题 [8] 发行主体格局 - 前9个月有128家公募机构发行新产品,其中61家新发基金数量不少于5只,37家不少于10只 [11] - 头部公司发行数量领先,富国基金新发51只居首,华夏基金和汇添富基金各发45只,易方达基金发行42只 [12] - 头部机构凭借品牌、渠道和投研优势快速响应市场,中小机构则聚焦细分领域或特色产品 [12] 市场驱动因素与展望 - 下半年发行提速得益于市场行情回暖、政策利好及基金业绩良好等因素 [10] - 科创领域受偏爱与产业政策驱动相关,政策重点聚焦半导体、国产替代芯片、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细分赛道 [8] - 港股市场因估值处于历史较低区间,对南下资金吸引力显著提升 [9] - 四季度权益类基金仍是发行重点,产品结构将更多元,投资主题可能集中在科技成长、内需、反“内卷”等领域 [12]
公募基金新发市场火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07:25
10月基金发行市场概况 - 10月计划发行新基金92只,其中本周(10月13日至10月17日)集中发售54只产品 [1][3] - 9月公募基金发行份额达1675.38亿份,创年内单月新高,平均发行份额为8.29亿份 [6][7] - 今年前9个月公募基金发行规模合计8955.96亿份,较去年同期增长约5% [11] 产品结构分析 - 10月计划发行的92只基金中,权益基金数量达70只,占比76% [3] - 权益基金以被动指数型产品为主,共35只,占权益基金的50%;另有主动权益基金24只、增强指数基金11只 [3][4] - 今年以来全市场新发行权益基金823只,占新基金发行总量的72.32% [10] - 今年新发的644只股票型基金中,指数型股票基金达623只,占比高达96.74% [10] 投资布局方向 - 新发行基金重点布局方向围绕科创领域和港股市场展开 [1][4] - 科技创新领域聚焦信息产业、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政策驱动明确的细分赛道 [4][6] - 10月发行的基金中包含多只聚焦细分赛道的指数产品,如大成创业板人工智能ETF联接等;另有9只指数基金名称包含“港股”字样,还有1只恒生指数增强基金 [4] - 指数基金布局呈现“主题聚焦化、市场多元化、类型细分化”三大趋势 [4] 发行市场趋势与驱动因素 - 公募基金发行自6月起回暖,6月、7月、8月发行份额分别为1221.24亿份、956.89亿份、1020.22亿份 [6] - 发行提速得益于市场行情回暖、政策利好、基金业绩表现良好等因素 [9] - 政策驱动是成长风格占优的关键因素,重点聚焦半导体、国产替代芯片、商业航天等细分赛道 [6] - 港股估值处于历史较低区间,对资金南下的吸引力显著提升 [6] 发行机构格局 - 今年以来近八成(128家)公募机构发行了新产品,但发行数量分化明显 [12] - 前9个月有61家公募机构新发基金数量不少于5只,其中37家不少于10只 [13] - 头部公司发行领先:富国基金新发51只,华夏基金、汇添富基金各发45只,易方达基金发42只 [13] - 头部机构凭借品牌、渠道和投研优势更快响应市场,中小机构更多聚焦细分领域 [13] 四季度展望 - 权益类基金仍将是发行重点,产品结构将更加多元化 [14] - 四季度发行主题可能聚焦科技成长、内需、反“内卷”、地产及传统制造业等方向 [14]
单周超50只发售!公募基金新发市场火热,有何玄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20:41
公募基金发行市场概况 - 10月公募基金发行持续火热 继9月发行规模创下年内单月新高后 10月计划认购新基金达92只 [1] - 10月9日单日有23只新基金发行 10月13日至10月17日当周有54只新基金集中发售 [3] - 自6月起市场呈现回暖迹象 9月发行份额达1675.38亿份 创年内单月募集规模最高纪录 平均发行份额8.29亿份为年内第二高 [7] - 截至2025年9月30日 今年以来全市场共计发行新基金1138只 较2024年同期的863只同比增长31.87% [9] 产品结构分析 - 10月计划发行的92只基金中 权益产品数量达70只 占比76% 为发行市场主力军 [1][3] - 70只权益基金包括35只被动指数基金 24只主动权益基金和11只增强指数基金 [3] - 被动指数型产品在权益基金中占比50% [4] - 今年以来全市场共发行权益基金823只 占新基金发行总量的72.32% 股票型基金新发数量占权益基金总量的78.25% [9] - 在今年新发的644只股票型基金中 指数型股票基金达623只 占比高达96.74% [10] - 其他22只产品覆盖债券型基金 混合型FOF 债券型FOF Reits和QDII [3] 投资布局方向 - 新发行基金布局方向重点围绕科创领域和港股市场展开 [2] - 以信息产业 人工智能 高端制造为代表的科技创新领域成为重点布局方向 [4] - 指数基金对科创领域 港股市场的偏好明显 包含多只聚焦细分赛道的指数产品 如大成创业板人工智能ETF联接等 [5] - 有9只指数基金名称包含"港股"字样 还有1只恒生指数增强基金 [5] - 指数基金布局呈现主题聚焦化 市场多元化 类型细分化三大核心趋势 重点布局政策驱动明确 长期成长逻辑清晰的细分主题指数 [5] 市场驱动因素 - 政策驱动是成长风格占优的关键因素 当前政策重点聚焦半导体 国产替代芯片 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等科技创新细分赛道 [6] - 港股估值处于历史较低区间 对资金南下吸引力显著提升 公募基金成为投资者布局港股的重要渠道 [6] - 下半年发行提速得益于市场行情回暖 政策利好 基金业绩表现良好等因素 [8] 行业竞争格局 - 今年以来近八成(128家)公募机构发行了新产品 但各家发行数量分化明显 [10] - 有61家公募机构新发基金数量不少于5只 其中37家新发基金数量不低于10只 [10] - 头部基金公司发行数量领先 富国基金以51只新发数量居首 华夏基金和汇添富基金均发行45只 易方达基金发行42只 [10] - 永赢基金 鹏华基金 南方基金和万家基金等多家机构年内新发基金数量均不少于30只 [10] - 头部机构凭借品牌影响力 渠道优势和投研实力能更快响应市场需求 中小机构更多聚焦细分领域或特色产品 [10] 四季度展望 - 权益类基金仍将是发行重点 产品结构会更加多元化 包括指数 指数增强 传统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等 [11] - 科技成长 内需 反内卷 地产以及传统制造业等方向可能成为四季度公募基金发行的重点主题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