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

搜索文档
中国天眼FAST观测到星际气体云复杂结构,二季度GDP增长5.2%
搜狐财经· 2025-07-17 08:54
3、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5年7月25日发行大运河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9枚,其中金质纪念币1 枚,银质纪念币8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来源:央视财经 【今日#热点新闻一览#】#中国天眼FAST又传好消息# 1、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经初步核算,今年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绝对额为341778亿元,比上年同 期增长5.2%。 2、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开幕,举行了对接洽谈、新品发布等10多场活动, 来自全球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的170个境外团组观展洽谈,比上届增长1倍以上。 11、16日,2025年女篮亚洲杯小组赛收官战,中国女篮85比51击败新西兰女篮,取得三连胜锁定小组第 一,晋级半决赛。 12、中央气象台16日18时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17日白天,陕西关中至黄淮中西部以南大部地 区、新疆大部、内蒙古西部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重庆西部和北部、四川盆地中南部、内 蒙古西北部、新疆吐鲁番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区可达40℃以上。 【国际热点资讯一览】 1、本月13日以来,叙利亚南部德鲁兹人聚居的苏韦达省爆发武装冲突,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以色列14 日起介入,16日对叙 ...
北京力争到2030年市场总消费额年均增长5%左右
中国新闻网· 2025-07-11 13:27
北京市消费升级行动计划 总体目标 - 力争2030年北京市场总消费额年均增长5%左右 [1] - 打造2-3个千亿级文商旅体融合消费新地标 [1] - 提升全球消费市场辐射带动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创新引领能力 [1] 居民收入提升措施 -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城乡居民增收 重点保障高校毕业生和灵活就业群体 [2] - 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 科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2] - 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带动农业劳动力增收 [2] - 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重点扶持农业领军企业 拓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 [2] - 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支持林下经济中药材/花卉种植 [2] 服务消费升级 文娱消费 - 活化利用历史文化场所 建设新型文化空间 [3] - 发展线上演出/直播拍卖等新业态 繁荣演艺经济吸引国内外院团 [3] - 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创办网络文学赛事 支持优质网络微短剧创作 [3] - 引进国际电竞赛事 丰富"电竞+"消费场景 [3] 旅游消费 - 推进环球影城二期等重大项目 开发中轴线/大运河/长城主题旅游线路 [3] - 培育20项国际顶级赛事+30项高商业价值赛事+50项本土赛事 建设双奥赛事名城 [3] - 发展冰雪经济 扩大"8·8北京体育消费节"影响力 [3] 健康消费 - 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 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 [4] - 打造"未来美城"产业集聚区 聚焦化妆品/医美领域改革 [4] - 吸引国内外重点企业布局 加强"京妆"品牌培育 [4] 商品消费促进 - 开展"京彩四季"主题消费活动 规范发展"谷子经济"打造二次元聚集地 [5] - 支持国潮品牌出海 鼓励开设首店/旗舰店 举办全球首发节 [5] - 培育30条"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 推动"餐饮+"融合场景 [5] - 支持老字号创新 举办北京国际美食荟提升国际影响力 [5] 商业空间优化 - 推动闲置公共资源商业化运营 鼓励"前店后仓"模式创新 [7] - 植入"体育+/亲子+/文化+"等业态改造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 [7] - 提升"双枢纽"消费能级 拓展跨境电商即买即提试点 [7] - 建设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国际消费枢纽项目 [7]
提振消费24条| 千亿级融合新地标、30条特色餐饮街、打响“北京购物”品牌 北京消费市场迎来新目标
北京商报· 2025-07-10 16:07
消费增长目标与规划 - 北京市目标到2030年市场总消费额年均增长5%左右,打造2-3个千亿级文商旅体融合消费新地标 [1] - 具体措施包括打造30条"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培育30个特色直播电商基地、打响"北京购物"品牌 [1] - 重点推动服务消费升级、数字消费崛起、绿色消费普及、国潮消费盛行等新趋势 [1] 业态融合与消费场景建设 - 文商旅体多业态融合成为核心发力点,包括深化"演艺之都""博物馆之城"建设,支持线上演出、直播拍卖等新业态 [4] - 推进环球影城二期、"两园一河"等重大项目,开发中轴线、大运河等文化遗产旅游产品 [4] - 体育消费领域培育20项国际顶级赛事、30项高商业价值赛事、50项本土赛事,形成"双奥100"精品赛事体系 [4] - 湾里项目将整合奥特莱斯、酒店民宿、livehouse演出等,成为一站式文商旅体综合体 [6] 首店经济与线下消费拓展 - 东城区2021-2024年新引进首店、旗舰店470家,王府井聚集欧米茄、LE LABO四合院香氛实验室等高端品牌 [7] - 京东MALL北京南三环店端午期间销售额达8000万元,客流量近10万人次 [7] - 2022-2024年北京新开大型商业设施面积超450万平方米,2025年上半年新增75万平方米 [8] 特色消费资源整合 - 依托中轴线申遗、三大文化带旅游、"双奥"遗产等资源打造国际消费地标 [9] - 利用政治活动契机开发主题纪念品及文化体验,延长博物馆等场所开放时间发展夜间经济 [10] - 计划通过VR技术重现历史场景,结合文创周边销售实现文化与消费无缝对接 [11]
北京:打造旅游消费新场景 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
快讯· 2025-07-10 11:50
旅游消费新场景建设 - 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推进环球影城二期、"两园一河"等重大项目建设 [1] - 推出中轴线等世界文化遗产旅游产品以及大运河、长城、西山永定河三大文化带主题旅游线路 [1] - 加强旅游与百业融合打造工业旅游示范场景丰富"演出+旅游"等业态 [1] 乡村旅游发展 - 打造乡村旅游集聚区加力支持一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乡村旅游配套设施短板 [1] - 发展"民宿+"特色产品提升"长城人家"等民宿品牌影响力 [1] 城市空间与旅游服务优化 - 持续提高滨水空间开放共享和运营管理水平 [1] - 梳理公园存量空间设施资源引入连锁化、品牌化商业运营主体 [1] - 优化入境旅游服务用好"北京服务"机场服务点提供多样化便捷化服务 [1]
千年水道上的诗意、活力与烟火气
杭州日报· 2025-07-09 10:25
文商旅体融合活动概况 - "好运汇"跨界嘉年华在杭州大厦"好运湾"举行,包含大运河国际诗会、水上赛事、水上时装秀、水上运动集市等多元活动 [4] - 活动以水为媒、以诗为韵,融合皮划艇竞逐、AR科技船、非遗花伞展示、健身互动等元素 [4] - 持续三日的活动被形容为"文商旅体深度融合的交响诗",展现杭州动静皆宜的城市气质 [4][10] 赛事活动数据与参与情况 - 京杭大运河皮划艇马拉松系列赛吸引全国90余城435名选手,年龄跨度14-65岁,外地选手占比近半数 [5] - 杭州2025年赛历包括9月网球公开赛、10月高尔夫公开赛、12月汇丰世界羽联总决赛等国际赛事 [6] - 赛事吉祥物天团(含杭州网球公开赛吉祥物"杭拍拍")与浙江职业足球俱乐部球员共同点燃运动氛围 [5] 文化科技融合创新 - AR科技船作为全国首创大运河AR交互项目,打造"文旅体演"深度融合新范式 [8] - 大运河国际诗会通过《自河北放舟归江南》等诗作与AR光影结合,展现运河诗意与科技魅力 [7][8] - 活动通过"流动的诗会"形式,将历史遗产转化为"人民的运河",强化城市精神内核 [7][8] 商业消费提振效果 - "好运集"运动集市汇集53家展商,覆盖运动装备、科技、非遗等类目,配套西湖诗词行酒令等特色活动 [9] - 活动期间"好运湾"人流量同比激增8倍,杭州大厦C座滨水商业营业额环比增30% [9] - 水陆集团主题游船带动运河水上旅游消费环比增长5.5倍,实现"人气"向"财气"转化 [9] 城市发展战略 - 杭州通过"15分钟体验圈"整合滨水赛道、商业综合体、游船码头,激活传统CBD新生消费力量 [9] - "文商旅体"融合模式正催化赛事经济,成为打造国际"赛""会"之城的新动能 [9][10]
第十五届江苏书展在苏州开展
新华日报· 2025-07-04 07:31
行业活动概况 - 第十五届江苏书展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开展,同期举办中国版协2025馆藏图书展销会和中国少读工委2025全国少儿图书交易会 [1] - 书展汇聚全国400多家出版发行单位、500多家供应商和超10万种出版物参展 [1] - 苏州展场举办190余场阅读推广活动,全省220多家实体书店联动举办2025阅读推广和惠民售书集中活动 [1] 主题与内容 - 书展以"书香汇苏韵 阅读悦争先"为主题,设置主题馆重点展陈习近平总书记著作和党的创新理论读物 [2] - 举办《破解百年大党独有难题》等新书发布会、《昆山景象》《领读南京》阅读分享会等活动 [2] - 策划"典耀中华 赓续文脉"全省中小学生诵读大赛决赛、"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图书展陈等活动 [2] 展区与特色活动 - 增设"旧书新知展区""品质文化生活展区""全国出版单位与地方特色文创展区""文化主理人长廊"等 [3] - 做强"青少年阅读嘉年华""全国少儿图书交易会",设立专区展示展销精品力作 [3] - 推出优惠购书政策,线上线下均能享受实惠 [3] 本土原创与地方特色 - 突出本土原创,举办《金陵四十八景》《好天气》《苏州故事》《打卡苏州》等新书首发活动 [4] - 策划"'文'有读城、'武'有'苏超'——'文武双全'新江苏"专题展陈,集中呈现大美江苏的文化名片 [4] - 苏州展场专设江苏精品馆和江苏籍作家作品专柜,展陈推介江苏获奖图书和畅销书 [4]
“运河为媒”促交流 全球运河城市未来如何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7-03 00:18
运河城市发展现状 - 全球运河城市正通过2025世界运河古镇、精品景区交流互鉴活动探讨发展之道,活动由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主办,荷兰羊角村作为举办地 [1] - 中国大运河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安全具有战略意义,沿线城市如浙江、北京、扬州(WCCO总部所在地)参与活动,长江三角洲水网体现人水共生智慧 [1] - 荷兰以围海造田、运河网络和水管理系统闻名,爱尔兰水系网络具有经济、生态和历史价值 [1] 运河的综合价值 - 运河具备运输、经济、政治、军事、生态、文化、旅游等综合价值,是文明对话载体 [2] - 中国对荷兰、爱尔兰等国实施单方面30天免签政策,促进运河旅游交流 [2] - 爱尔兰运河曾为和平进程发挥作用,其香农河游船胜地与中国京杭大运河各具特色 [2] WCCO的全球影响力 - WCCO网络覆盖全球6大洲214个会员城市与机构,8年来促成50多个合作项目,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支持 [2] - 羊角村作为轮值主席单位,其水资源管理、低碳旅游(如电动"耳语船"、芦苇建筑)为全球运河古镇提供可持续发展方案 [3] - 中荷文化合作备忘录为双方深化合作提供契机,中国古镇愿分享非遗传承与文化空间再造经验 [3] 未来合作与活动规划 - 大会推选北京通州漷县镇榆林庄为2026年轮值主席单位,将承办世界运河古镇会议 [3] - 中国衡水湖旅游景区和宝泉旅游区加入运河城市精品景区合作机制 [3]
花样新“夜”态活跃“夏日经济” 特色文旅点燃消费市场新活力
央视网· 2025-06-30 15:29
上海夜生活节与文化场馆夜间开放 - 2025上海夜生活节于6月至9月举办,推出特色夏夜消费场景,部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通过加开夜场或延长开放时间丰富市民夜间文化生活[1] -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自7月起每日加开夜场至21时,展期最后一周将实行"7×24小时不闭馆"模式[4] - 徐家汇书院、和平书院等公共文化空间延长开放至深夜,其中和平书院为上海首个24小时开放图书馆[6] - 上海正试点博物馆、图书馆夜间开放,开发博物馆夜游项目以满足市民多样化文化需求[8] 洛阳古墓博物馆夜游活动 - 洛阳古墓博物馆推出夜游活动,精选25座不同时代古墓整体搬迁复原,游客可手持"探墓牒"穿梭于西汉至宋金的墓葬中体验探秘[8][10] - 夜游活动演绎十座古墓背景故事,融入任务卡挑战、解密等互动环节,挑战成功可兑换文创伴手礼[12] - 北宋壁画墓展示"妇人启门图"等宋代流行题材,砖雕墓以16朵斗拱设计展现古代工艺精妙[10][12] - 2024年洛阳古墓博物馆参观游客突破205万人次,被纳入河南15大主题精品旅游路线[12] 文旅融合创新模式 - 杭州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将戏剧舞台融入文博空间,每周轮演越剧、昆曲等传统戏曲选段,打造沉浸式演艺空间[17] - 广东惠州"蝶树溪谷"商场以"森林仙境"为主题,开创集自然景观、商业设施与文化空间于一体的"公园式"商场新模式[19][21] - 河北沧州大运河畔举办"音乐+非遗"音乐会,融合武术、杂技、西河大鼓等传统艺术与现代音乐,展现运河文化魅力[22] - 各地通过"博物馆+戏剧""公园+商场""音乐+非遗"等融合创新模式激发夏日文旅消费活力[14][15]
运河碧波漾万里 苏韵欧风共婵娟—— “文明遇·鉴:中国大运河文化江苏周”在欧洲绽放光彩
新华日报· 2025-06-17 07:16
文化交流活动 - "文明遇·鉴:中国大运河文化江苏周"在比利时、克罗地亚举办,作为中欧建交5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展示中国大运河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当代价值 [1] - 活动包括快闪表演、非遗展示、美食体验、文旅推介等多种形式,吸引当地民众和游客参与互动 [2][3] - 开幕式上举办"水韵江苏"文旅推介和无锡城市推介活动,展示江苏运河沿岸风光和文化成果 [3] - 专题展览"千年运河·水韵江苏"生动展现大运河历史画卷、自然风光与文化遗产 [3] - 中欧青年交流活动"运河风华·青春骑遇记"和"千年运河千里行"国际传播行动启动,促进青年对话 [4] 非遗展示 - 苏州刺绣、扬州雕版印刷、常州孟河医派、扬州剪纸、惠山泥人、宜兴紫砂等江苏非遗技艺精彩亮相 [3] - 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苏绣"一根丝线劈300份"的精微匠心和中医针灸推拿技艺 [3][7] - 常州孟河医派展位吸引外国观众体验推拿、针灸,对中医疗效表示赞叹 [8] - 中比艺术家文化沙龙围绕"中欧艺术与文化传承、保护、互鉴"展开深度对话 [8] 文旅合作 - 江苏推出10条入境旅游线路,优化旅游公共服务,提升入境旅游便捷性和体验感 [10] - 无锡与萨格勒布签署多项文化产业合作项目,包括文化产业协同创新、文旅路线开发、动漫IP运营等 [10] - "大运河—萨瓦河文化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正式启动,推动两地文化产业合作 [10] 国际反响 - 活动引发比利时《晚报》、法国《费加罗报》等国际主流媒体关注报道 [11] - 活动内容在20个国家以6种语言发布,被当地主流媒体广泛转载 [11] -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驻外使节等官方账号转发推荐活动内容 [11]
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不能“线性”(新知)
人民日报· 2025-06-06 06:02
蜀道考古阶段性成果 - 蜀道考古调查形成目前最准确的"蜀道数据",采用"以线串点"方法,记录道路遗产本体及两侧50米关联遗产信息[1] - 项目统一记录标准规范和道路分级标准,为古代道路及线性文物调查保护提供范例[1] - 跨区域、多单位联合考古模式为同类项目积累经验[1] 线性文化遗产特征 - 线性文化遗产包括运河、道路、铁路线等,具有历史跨度大、地域范围广、类型多样等特征[2] - 中国代表性线性文化遗产包括长城、京杭大运河、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2] - 分布跨越不同地理单元和行政区划,需协同联动开展调查保护[2] 保护实践案例 - 太行古陉专项调查由河北省牵头,联合北京、山西、河南文物部门共同参与[2] - 全国7500多名长城保护员负责15个省份长城资源的日常巡查[3] -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运用数字技术(如135米长卷、5G沉浸体验)实现遗产全景展示[3] 保护方法论 - 需构建立体保护网络,重视群众参与破解分布广难题[2] - 保护需结合法律制度完善、政策护航及群众意识提升[3] - 数字技术、创新展陈和交互体验可增强公众对遗产的整体感知[3] 文化价值 - 线性文化遗产浓缩历史变迁,持续进行历史与现实对话[4] - 当前保护实践将在未来产生深远影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