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恒·智储
icon
搜索文档
政策红利“退潮”后,储能产业怎么走
科技日报· 2025-05-13 08:56
政策调整与市场驱动 - 《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取消"强制配储"要求,标志着政策红利退潮,储能行业需直面市场考验 [1] - 新能源存量项目采用差价结算机制保障收益,增量项目通过市场竞争定价,企业加速推进项目赶在6月1日前并网以锁定预期收益 [2] - 短期出现"抢装潮",但后续可能进入观望期,等待地方实施细则出台和投资收益模型重建 [2] 行业规模与竞争格局 -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预测2025年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超30吉瓦,2030年累计规模保守场景236.1吉瓦,理想场景291.2吉瓦 [3] - 2024年行业高速发展但竞争加剧,市场从规模化向全面商业化转变,超20省份通过分时电价等机制引导"新能源+储能"联合运营 [3] - 主流企业如深圳鹏程无限新能源、中车株洲所等正加速生产应对需求,但未执行订单存在搁置风险 [2] 技术突破与产品升级 - 大容量储能系统成为趋势,20尺集装箱容量从3-5兆瓦时提升至6-9兆瓦时,实现翻倍增长 [5] - 500安时以上大容量电芯规模化应用推动系统升级,如远景储能EN 8 Pro系统单舱容量达8.3兆瓦时,循环寿命超15000次(行业平均提升50%) [5] - 力神电池高压刀片技术降低土地占用40%,交直流一体化设计普及率超60%,提升能量转换效率并降低运维成本 [6] AI技术融合与智能化转型 - 2025年成为"AI+储能"转折点,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等推出AI管理系统,如"天恒·智储"平台实现智能预警和运维,阳光电源AI模型使热失控预警准确率超99% [7] - AI技术覆盖项目规划、预测运维、智能调度全链条,但面临数据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的瓶颈,需构建全产业链数据闭环 [8] - 远景科技等企业认为AI是储能成为新型电力系统"智能体"的关键,需整合电芯设计、制造与运营数据以优化安全模型 [8] 商业模式与价值重构 - 政策调整迫使企业从依赖补贴转向市场化场景验证价值,需通过辅助服务等证明盈利能力 [4] - 技术迭代带来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化,大容量电芯与集成技术降低初始投资和运维支出,成为招标竞争核心 [6] - 行业从"价格比拼"转向"技术赋能",技术领先企业如远景储能、力神电池通过创新重塑竞争优势 [1][5][6]
21新能说丨“136号文”发布满两月,新型储能行业正在经历价值觉醒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12 08:37
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 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136号文 取消强制配储政策 被视为新能源行业重要变革[1] - 短期影响表现为531节点抢装潮 电池厂商和集成商产线全开 但伴随低价竞争困局[1] - 中期将引发行业洗牌 低质产能面临出清 当前处于政策真空期 央国企招标节奏放缓[1] 储能行业市场动态 - 取消强制配储政策推动行业转向市场化竞争 价格战将升级为价值战[2] - 资本趋于理性 电芯环节出现392Ah中间态规格创新 反映二线厂商寻求差异化竞争[2] - 头部企业战略转型 宁德时代发布智慧储能管理平台 阳光电源聚焦电池管理技术 行业进入精耕细作阶段[2] 技术路线与产品发展 - 314Ah电芯确立主流地位 600+Ah产品尚未成熟 厂商推出392Ah过渡规格[2] - 行业竞争维度转变 从硬件比拼转向软件系统和管理技术升级[2]
12大电池企业新品齐发!
起点锂电· 2025-04-11 18:12
行业动态 - ESIE 2025展会吸引几乎所有储能企业齐聚北京,头部企业如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远景动力等均亮相并发布新品[2] - 储能电池企业密集发布大容量电芯和系统新品,容量普遍突破6MWh,部分达7MWh以上[2][6][9][11][13][14][16][17] - 多家企业在展会期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订单规模显著,如亿纬锂能达成11GWh合作、力神(青岛)签单超3GWh[6][13][18] 技术创新 - 宁德时代推出"天恒·智储"智慧管理平台,整合大数据+AI大模型+机理算法,实现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5] - 亿纬锂能6.9MWh系统采用CTP集成设计,Pack成本降10%,能量密度升20%,支持百兆瓦时项目标准化配置[6] - 远景动力发布530Ah/700Ah电芯,单颗超1.6度电,循环12000次,能量效率95%,2025-2026年量产[7][8] - 楚能新能源全球首发472Ah电芯,支持15000次循环,35℃高温不衰减,6.28MWh集装箱容量较同规格提升38%[9] - 鹏辉能源600Ah+电芯采用三重防护技术,温控效率提升40%,循环破万次,分常规/高温/低温三版本[10] - 赣锋锂电6.25MWh系统搭载587Ah电芯,循环15000次,温差≤3℃,工作温度覆盖-40℃~60℃[11] - 瑞浦兰钧392Ah电芯能量密度415Wh/L,6.26MWh系统较5MWh能量密度升20%,占地降16%[12] - 力神(青岛)8+系列580Ah电芯实现2000V高压突破,8.3MWh系统效率96%,初始成本降20%[13] - 中天储能ENERGRID NA7系统单舱7.58MWh,直流2000V,较5MWh占地节省40%[14][15] - 海辰储能587Ah电池能效94.5%,循环超万次,6.25MWh系统体积能量密度升6.5%[16] - 中创新航392Ah电芯容量较314Ah升25%,6.25MWh系统占地降14.9%,度电成本降15%[17] - 欣旺达600+Ah"欣岳"电芯体积能量密度升20%,搭配智能温控技术[19] 产品进展 - 宁德时代天恒储能系统与智储平台同步亮相,构建智能预警、运行分析等标准化能力[5] - 亿纬锂能6.9MWh系统采用顶置液冷设计,集装箱空间利用率提升15%[6] - 远景动力530Ah电芯2025年量产,700Ah电芯2026年跟进,累计交付超40GWh[7][8] - 楚能新能源472Ah电芯预计6月全球交付,适配光伏25年使用寿命[9] - 鹏辉能源600Ah+电芯计划2024年Q4量产,通过严苛安规测试[10] - 瑞浦兰钧6.26MWh系统分4h/2h版本,支持主被动均衡配置[12] - 力神(青岛)6+/7+/8+系列覆盖6.25-8.3MWh容量区间,7+系列获三重国标认证[13] - 海辰储能587Ah电池2025年4月送样,6.25MWh系统下半年量产[16] - 中创新航392Ah电芯实现量产即交付,与多家企业签供货协议[17][18] - 欣旺达314Ah电芯循环12000次,初始RTE超94.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