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玑·独行单车智能无人驾驶系统
搜索文档
获百度、启明创投支持,深向科技递表港交所,剑指重卡新势力第一股
财富在线· 2025-11-12 17:32
公司定位与战略 - 公司定位为以AI驱动、以全球公路货运智能化为使命的工业机器人公司[3] - 通过正向定义重卡产品和创新智能化技术打造颠覆性解决方案[3] - 采用渐进式发展路线,高度重视商业化落地,终极愿景是实现货运无人驾驶[3] 技术与产品能力 - 作为全球首家以正向定义方式实现智能新能源重卡批量交付的企业,通过软硬件一体化研发构建核心系统能力[3] - 核心技术模块包括电驱动平台、热管理架构、智驾系统及运营平台,形成完整的工业机器人底座[3] - 组合辅助驾驶系统“天玑·随行”已实现全系标配,在2000多台已交付车辆上搭载,涵盖十余项辅助驾驶功能[3] - 开发了智能编队运输系统“天玑·雁行”和单车智能无人驾驶系统“天玑·独行”,后者已获得多地测试牌照[4] - 自研“深向·天枢”智能化运营解决方案,打造面向智能商用车的全栈式运营平台[4] 市场进展与运营数据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累计交付新能源重卡超过6300台,市场份额居行业领先[3] - 成为首家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新能源重卡新势力企业[1] 行业意义与发展前景 - 公司上市标志着智能物流与工业智能化融合发展的新阶段[1] - 以正向定义突破传统燃油车架构束缚、以全栈自研三电系统构筑技术壁垒、以渐进式智驾实现场景化落地、以全球化布局验证方案适配性[4] - 在新能源重卡行业加速发展的浪潮中,公司的上市之路值得市场期待[4]
DeepWay深向递表港交所,打造公路货运“工业机器人”
智通财经· 2025-11-06 21:21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DeepWay深向于11月6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成为首家冲击港股的重卡新势力企业[1] - 公司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分别交付新能源重卡509台、3002台及2873台[5] - 按2024年销量计,公司在全球正向定义新能源重卡市场排名第一[5] 全球化业务布局 - 公司是中国首家在海外实现正向定义新能源重卡交付的企业[6] - 截至2025年9月,公司已在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阿联酋、澳大利亚等国家建立销售渠道网络[6] 财务与盈利状况 - 公司目前尚未产生利润,但毛利已经实现转正[6] - 随着交付规模持续增长,规模效应将逐步显现,最终迎来盈利拐点[6] 核心技术优势 - 公司采用正向定义方式突破传统燃油车架构,实现智能新能源重卡批量交付[5] - 全栈自研电子电气架构实现高速通信能力,高度集成元器件提高控制效率并降低成本[7] - 首创卡车电池底盘一体化集成方案,使货箱容积率较油改电重卡提升9.6%[7] - 实现新能源重卡核心"三电"系统(电池系统、电驱桥及电控制器)的全栈自研自产[8] 智能驾驶技术进展 - "天玑·随行"组合辅助驾驶系统已实现全系标配,在2000多台已交付车辆上搭载[10] - "天玑·雁行"智能编队运输系统已完成核心功能开发与技术验证[10] - "天玑·独行"单车智能无人驾驶系统已获得北京、天津、合肥等多地区测试牌照[10] 行业市场前景 - 2024年全球新能源重卡年销量达9.55万台,市场规模达98亿美元[11] - 预计到2030年销量将激增至70.3万台,市场规模达到806亿美元[11] - 2024年中国新能源重卡销量达8.48万台,销售收入达455亿元,贡献全球销量的88.8%[14] - 2025年9月中国新能源重卡渗透率达28.9%,预计2030年将达53.5%[14] 公司未来增长潜力 - 业务场景从短途大宗运输向快递快运、冷链运输等中长途场景延伸[15] - 交付的重卡最大续航里程为660公里,是目前市场上续航最长的已批量交付新能源重卡车型之一[15] - 公司长期坚持智能化技术布局,推进RoboTruck开发及IPTS大规模应用[15]
新股前瞻|DeepWay深向递表港交所,打造公路货运“工业机器人”
智通财经网· 2025-11-06 21:16
公司上市里程碑 - 公司于11月6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成为首家冲击港股的重卡新势力企业 [1] - 上市标志着智能新能源重卡从技术验证迈向资本市场认可的新阶段 [1] - 此举或为行业新势力阵营打开资本化通道,推动行业转向技术、资本、生态的综合竞争 [1] 公司市场地位与交付表现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重卡及智能公路货运解决方案科技公司 [3] - 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分别交付509台、3002台及2873台新能源重卡 [3] - 按2024年销量计,公司在全球正向定义新能源重卡市场排名第一 [3] - 公司是中国首家在海外实现正向定义新能源重卡交付的企业 [4] 全球化布局与盈利能力 - 截至2025年9月,公司已在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阿联酋、澳大利亚等国家建立销售渠道网络 [4] - 公司目前尚未产生利润,但毛利已经实现转正 [4] - 随着交付规模持续增长,规模效应将逐步显现,最终迎来盈利拐点 [4] 技术创新与核心优势 - 公司采用正向定义方式突破传统燃油车架构束缚,区别于行业常见的油改电模式 [3][5] - 全栈自研电子电气架构实现高速通信能力,高度集成元器件提高控制效率并降低成本 [5] - 空气动力学低风阻车身方案实现行业领先风阻系数,电池底盘一体化集成方案使货箱容积率较油改电重卡提升9.6% [5] - 公司实现新能源重卡核心三电系统的全栈自研自产,包括电池系统、电驱桥及电控制器 [6] 智能驾驶技术进展 - 组合辅助驾驶系统天玑·随行已实现全系标配,在2000多台已交付车辆上搭载 [6] - 智能编队运输系统天玑·雁行已完成核心功能开发与技术验证,开展用户适配测试 [8] - 单车智能无人驾驶系统天玑·独行已获得北京、天津、合肥等多地区测试牌照,开展常态化测试 [8] - 公司自研深向·天枢智能化运营解决方案,实现对公路货运全流程的智能化管控 [8] 行业市场前景 - 2024年全球新能源重卡年销量达9.55万台,市场规模达98亿美元,预计2030年销量激增至70.3万台,市场规模达806亿美元 [9] - 2024年中国新能源重卡销量达8.48万台,销售收入达455亿元,贡献全球销量的88.8%及销售收入的71.4% [11] - 2025年9月中国新能源重卡渗透率达28.9%,预计2030年渗透率达53.5%,年销量达54.25万台,市场规模达2558亿元 [11] 未来增长潜力 - 公司业务从短途大宗运输向快递快运、冷链运输等中长途场景延伸,已与申通、顺丰等企业合作验证中长途运营能力 [12] - 公司交付的重卡最大续航里程为660公里,是市场上续航最长的已批量交付新能源重卡车型之一 [12] - 公司长期坚持智能化技术布局,持续攻坚无人驾驶技术,推进RoboTruck开发及IPTS大规模应用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