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重卡
icon
搜索文档
东风屠榜!三一第二 远程/庆铃同比暴涨 9月氢能重卡亮点看这里 |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10-28 16:52
新能源重卡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9月国内新能源重卡整体销量达2.41万辆,创下纪录,同比增长206% [1][4] - 9月纯电动重卡销售2.35万辆,环比增长35%,同比增长210% [4] - 9月混合动力重卡销售78辆,环比增长3%,同比增长212% [4] 氢燃料电池重卡市场表现 - 9月氢燃料电池重卡销售565辆,环比暴涨249%,同比增长96%,终结了连续5个月的同比下降势头 [4][11] - 2025年1-9月氢燃料电池重卡累计销售2267辆,同比下降20%,但累计降幅较前8月缩窄14个百分点 [15][19] - 1-9月氢燃料电池重卡在新能源重卡市场中占比仅为1.65%,纯电动车型占比高达97.83% [7] 氢燃料电池重卡竞争格局 - 9月氢燃料电池重卡市场仅有6家企业实现销售,东风公司销售304辆,排名第一,为年内首次摘得月榜冠军 [11] - 2025年1-9月累计销量排名前三的企业为中国重汽(592辆,市场份额26.11%)、三一集团(573辆,市场份额25.28%)和东风公司(407辆,市场份额17.95%) [15][18] - 市场竞争激烈,1-9月已诞生5位月榜冠军,包括长征、中国重汽、创维、三一和东风 [13][19] - 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态势,三一、庆铃、长征、创维等企业累计销量同比分别暴涨355%、433%、338%和457%,而部分企业出现大幅下滑,有前十企业销量同比下降94% [15]
虞明远:货车尤其是重卡的新能源化,是实现物流集约高效绿色化发展的关键与基础
凤凰网财经· 2025-10-24 17:48
峰会核心主题 - 峰会主题为“十年共识·五年同行”,旨在探讨气候治理新格局下的战略与行动,助力中国碳中和愿景及全球减排目标实现 [2] 行业政策背景 - 大规模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交通运输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成为未来工作重点 [4] - 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于今年4月印发《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作为系统性纲领文件将加速新能源运输装备推广 [4] - 交通运输部已成立工作专班,研究部署“十五五”期间新能源重卡规模化应用相关工作 [5] 新能源重卡市场表现 - 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 [4] - 今年1-9月国内新能源重卡累计销量达13.78万辆,同比增长184%,接近2024年全年销量的1.7倍 [4] - 新能源重卡渗透率已达到24.2% [4] 行业发展关键与基础 - 重卡保有量不足汽车总量3%,但却是柴油消费主力军和城市空气污染重要来源,发展新能源重卡至关重要 [4] - 牵引车作为重卡主力车型,日均行驶里程达370公里,是交通碳减排关键场景和新能源重卡的蓝海 [5] - 突破中长途干线运输是全面新能源化的关键 [5] 基础设施与场景拓展 - 国家正积极布局专用大功率充换电设施,打造示范性大功率补能高速走廊 [4] - 电网企业加强用电保障,交通运输部推动新能源重卡由封闭场景向干线运输等多场景转变 [4] - 需构建高效补能、标准统一的开放生态,要求路经营企业、物流企业、充换电设施运营方等多方深度协同 [5]
第一创业晨会纪要-20251010
第一创业· 2025-10-10 12:58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后续市场走势可能以震荡为主,主要因A股创新高后存在获利了结情绪,且中美关税谈判交锋激烈[2] - 看好分立和模拟类半导体产业的景气度复苏,主要基于扬杰科技强劲的业绩增长[3] - 新能源重卡领域景气度较高且具备可持续性,9月销量创历史新高,渗透率显著提升[6] - 长期看好潮玩集合品牌TOPTOY的成长潜力,其为中国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潮玩品牌[8] 产业综合组 - 昨日A股上证指数突破3900点,再创近10年新高,成交量较上一交易日明显增加[2] - 中芯国际、佰维存储等半导体龙头公司股价出现明显高开低走,港股调整幅度大于A股,市场存在较大的新高后获利了结情绪[2] - 商务部等发布对稀土、锂电材料、超硬材料等的出口管制措施,总体可影响14nm及以下半导体生产[2] - 中国在今年5月以后停止了每年约150亿美元的美国大豆采购,显示近期中美关税谈判交锋激烈[2] 扬杰科技业绩分析 - 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93,675.41万元-100,366.5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50%[3] - 扣非后净利润为86,570.86万元-93,261.9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41%-42.64%[3] - 第三季度单季度净利中值3.4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7%[3] - 业绩增长主要因素在于半导体行业景气度持续攀升,汽车电子、人工智能、消费类电子等领域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带动公司主营业务显著增长,毛利率呈现逐季提升态势[3] 先进制造组 - 9月份新增新能源重卡2.16万辆,同比增长252%,环比增长37%,创造该细分市场月度销量历史新高[6] - 9月单月行业渗透率达到20.6%左右[6] - 销量爆量原因包括以旧换新和地方细则全面落地、季节性与交易节奏、电池与车型供给更加充裕且TCO优势明显、换电和大功率充电网络深入货运走廊[6] - 新能源重卡经济性优势明显,以40L/百公里柴油,1.5-1.5KWh/公里电耗计算,每公里可节约1-1.6元[6] - 换电模式5-10分钟补能,在高周转场景可显著降低停机成本[6] - 电池成本与残值不确定性下降,叠加以旧换新补贴,投资回收期缩短[6] 消费组 - TOPTOY分析 - 公司为中国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潮玩集合品牌,2022-2024年GMV复合年增长率超50%[8] - 构建"自有+授权+他牌"三轮驱动IP矩阵,截至2025年9月有17项自有IP、超40项授权IP、超600项他牌IP[8] - 授权IP表现强劲,三丽鸥搪胶毛绒累计销售额超1.68亿元,"拿铁宝宝"系列GMV超5700万元[8] - 自有IP通过收购与明星营销破圈,糯米儿五个月销量破亿[8] - 他牌IP含机动战士高达等独家产品,丰富品类[8] - 公司聚焦手办、3D拼装模型、搪胶毛绒三大核心品类,2024年手办收入12.56亿元,占比68.8%[8] - 搪胶毛绒2025年上半年收入1.46亿元,同比增4537%[8] - 自研产品占比从2022年39.6%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47.2%[8] - 公司采用"直营+加盟+经销"多渠道模式,截至2025年9月有299家门店,含15家海外店,覆盖多国[8] - 国内门店分旗舰店、潮玩集合店、快闪店,融入咖啡厅、手作工坊等场景,上海南京路店日均销售超23万[8] - 海外通过"潮玩中国年"活动与本地化产品拓展市场,推动文化输出[8] - 背靠名创优品,共享供应链、渠道与数字化资源,2024年名创优品为其贡献9.23亿元经销收入[8] - 创始人孙元文深耕零售8年,团队注重用户运营,私域积累近200万用户,会员体系完善,客单价长期保持200元以上[8]
华为明年将在大湾区建设500座重卡超充站
高工锂电· 2025-09-20 18:15
倒计时59天 2025(第十五届)高工锂电年会 暨十五周年庆典&高工金球奖颁奖典礼 主办单位: 高工锂电、高工产研(GGII) 协办单位: 卡洛维德 总冠名: 海目星激光 年会特别赞助: 大族锂电 专场冠名: 英联复合集流体、逸飞激光、华视集团、欧科工业空调 金球奖全程特约赞助: 思客琦 时间&地点: 2025年11月18-20日 深圳前海华侨城JW万豪酒店 会议合作: 陈女士 13560731836(微信同号) 2025年1-8月新能源重卡销量超11万辆,同比增长约179%。新能源重卡销量的快速增长,同步 带动了补能方式的多元发展。 其中,兆瓦级超充方案成为新能源重卡补能方式的焦点。 近日,华为在超充联盟2.0的基础上集中签约,并宣布预计 年内在深圳建成落地建成20个兆瓦超 充场站,明年计划在湾区拓展至500座。 此前,华为兆瓦级超充方案已联合11家车企开发30余款4C超充重卡,覆盖港口、矿山等高频作业 场景,并与顺丰、京东等物流企业达成战略合作,首批部署5000辆适配车型。 更进一步,华为联合多家车企成立的"超充联盟2.0"计划年底前推出59款兆瓦超充重卡, 目前, 该联盟已实现交付22款。 不仅如此,华 ...
超充VS换电,到底谁将打赢新能源重卡的终局之战?
36氪· 2025-09-19 13:49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1-8月中国新能源重卡累计销量达11.36万辆,同比增长191% [1] - 新能源重卡渗透率在2025年6月快速攀升至26.07%,接近30%临界点 [1] - 行业曾因载重低、续航短、价格高被认为是最不可能电动化的领域 [1] 市场驱动因素 - 技术进步使新能源重卡成熟度显著提高 [2] - 政策强力驱动,包括国家补贴、地方补贴及部分地区的强制使用政策 [3] - 经济效益显现:49吨电动重卡百公里能耗成本约180元,比同吨位柴油重卡便宜37% [4] - 动力电池成本下降推动新能源重卡售价从70-80万元/台骤降至40万元/台左右,与燃油重卡(35-45万元/台)基本持平 [4] 补能技术路线竞争格局 - 市场主要分为两大阵营:以宁德时代、启源芯动力、协鑫能科为代表的换电阵营,以及以华为、欣旺达为代表的快充阵营 [5] - 竞争本质是成本、场景和生态的三位一体较量 [8] 成本结构分析 - 换电模式:车辆购买可采用“车电分离”模式,降低一次性投入成本 [10] - 换电站建设成本约500万元,配备28块电池,需利用率达20.83%(即60辆/天)才能实现收支平衡 [11] - 高建设成本最终通过换电服务费分摊给用户 [12] - 充电站建设成本约200余万元,投入相对较低,补能价格更具竞争力 [14] - 出现部分用户购买换电重卡但使用普通充电桩补能的现象 [16] 适用场景对比 - 换电模式适合相对封闭、超高频度周转的场景,如港口、矿山、钢厂及中长距离干线高速(如沧榆高速运煤通道) [16][17] - 换电补能速度快(5-10分钟满电),对运输时长有苛刻要求的场景(如总距离1000公里以上,限时18小时)至关重要 [21][23] - 充电模式更适合周转频度不高、对价格敏感的场景,如城市群区域内运输、城市渣土运输等 [16] - 以京能唐山充电站为例,拥有60把充电枪,2024年1-10月累计充电量达1983万度,最高单日充电量12万度,效益显著 [25] 生态体系挑战 - 超充技术需车辆配备成本更高的5C认证高标准电池,对电网冲击大(单桩峰值用电相当于300台家用空调) [25][26] - 干线高密度布局超充站需重点协调电网承载能力 [27] - 换电模式面临标准不统一(仅服务指定规格重卡)、收入来源单一(无法服务私家车)等挑战 [13][27] - 换电模式宣传的作为分布式储能节点参与电网调峰以获得额外收益目前难以兑现 [27] 未来竞争关键 - 胜负取决于体系竞争力,需综合考虑车价、电池价格、设备价格、回收价格等经济因素 [27] - 同时需评估电网冲击、补能时间、标准化程度、技术迭代速度、设备适配性等非价格因素 [27] - 布局需紧密结合实际用户群体和具体场景,用户对成本核算极为细致 [28]
观车 · 论势 || 给高速发展的新能源重卡泼点冷水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8 10:12
市场表现 - 上半年新能源重卡累计销量达7.9万辆 同比增长186% [1] - 市场渗透率超过26% 行业呈现高速发展态势 [1] - 存在"渗透率3年破50%"的乐观预测 [1] 技术瓶颈 - 续驶能力仍不足 难以满足长途运输需求 中长途干线物流场景渗透率偏低 [2] - 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 缺乏针对细分市场的定制化方案 [2] - 快递快运领域适配的4×2大电量电动重卡车型稀少 [2] - 技术标准不统一 充电标准和换电接口多样 兆瓦级超充缺乏国家标准 [2] - 不同品牌车型无法通用充电桩 换电站兼容性差 [2] 行业竞争态势 - 用户采购决策以价格为首要因素 延续燃油车"低价优先"逻辑 [3] - 部分企业基于燃油车平台"油改电" 缺乏底层技术创新 [3] - 大电量电动重卡售价大幅下滑 出现"赔钱卖车"现象 [3] - 部分车企在车身 底盘 安全配置上减配降质 [3] 发展模式转型 - 需从政策主导转向市场驱动和技术引领的发展阶段 [4] - 需在经济性 可靠性和适用性方面比肩甚至超越燃油重卡 [4] - 应避免单纯堆叠电池容量导致车身增重和成本攀升 [4] - 应聚焦提升系统能量效率 通过优化技术降低综合能耗 [4] 生态体系建设 - 需构建"能源运营商+车辆制造商+金融机构"协同模式 [5] - 车企应推动电池尺寸 充电接口 通信协议等标准统一 [5] - 用户需关注长期运营价值而非单纯初始购车成本 [5] - 低能耗和低维护成本可提升全生命周期性价比 [5]
“矩石”破局!电桥专家零一汽车如何重新定义智能电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9-17 15:45
近日,零一汽车在湖北楚能新能源全球总部召开以"矩石力场开,小满好运来"为主题的新车发布会,正式推出纯电重卡"小满好运来"。 这不仅是一款新车的亮相,更代表着零一汽车在新能源重卡领域技术积累的集中爆发,也预示着智能电动重卡正从"可用"迈向"好用、 耐用、省钱"的新阶段。 那么,对于一款重新定义智能电动重卡的标杆式产品,小满好运来如何塑造电桥专家的角色,并以"极致产品、极致技术、极致效率"实 现对传统电动重卡的全方位超越?让我们深入产品内核,一探究竟。 高可靠与超省电 矩石2.0成就电桥专家 犹如传统重卡发动机对于整车性能带来的影响,小满好运来的核心竞争力,便来源于其搭载的矩石2.0集成式电驱桥。有别于市面上采用 外挂方式的电驱桥方案,矩石2.0是行业内唯一真正实现量产的全集成电驱系统,通过将电机、变速箱、取力器和车桥融为一体,不仅大 大节省了底盘空间,更从根本上重构了重卡动力传动的逻辑。 性能的背后是硬核技术的支撑,矩石2.0电驱桥采用油冷扁线电机,六层扁线绕组和油冷直喷技术的应用,使得电机温升比水冷电机低 39℃,高效区占比提升20%,寿命和可靠性均显著增强。而特殊齿轮材料与拓扑修形工艺的使用,增加了齿轮啮合 ...
融资已超10亿!这家重卡新势力总部落地厦门,剑指全球市场 |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9-11 19:30
行业背景 - 2025年1-8月新能源重卡销售9.8万辆 累计同比大涨188% 连续六个月销量破万[2] - 新能源重卡需求迅速增长 受益于环保政策推进、油电价差扩大及电池成本下降[2] 公司战略与布局 - 速豹科技在投洽会宣布将总部设立于厦门 明确"三位一体"全球产业布局战略[1][11] - 依托溧阳研发实验室与动力总成制造基地设立长三角研发创新中枢[13] - 依托厦门总部及整车智造基地打造东南沿海前进基地 协同香港数字智能中心推动AI智能化产品开发[13] - 以榆林为智造基地与欧洲布局为核心开启亚欧枢纽全球化加速引擎[13] - 首款欧洲车型eTopas已通过准入认证 即将进入场景试用阶段[16] 技术优势 - 自研高集成电驱桥采用三电机方案实现轮端分布式驱动 可根据载荷和工况需求灵活输出动力[7] - 电驱桥系统使车辆可输出最大1175马力超强动力 0-80公里/小时满载加速仅需24秒[9] - 搭载414度电量实现超300公里满载实际续航 中桥双电机+后桥单电机组合保障故障时正常运营[9] - 采用准900V电压平台(实际876V峰值电压)降低线路电流热损失 解决高压环境下控制器难题[9] - 自研一体化热管理系统运用新一代热泵技术和高效冷媒确保电池性能最优[9] - 自研底盘域控制器及整车能量管理系统协调动力、能耗与舒适性统一[9] - 基于全栈自研使每公里综合能耗低至1度电以下[10] 产品与运营 - 纯电重卡旗舰车型黑金刚作为首批量产交付车型已在榆林、邯郸、鄂尔多斯等多地投入运营[5] - 产品攻克重载长坡、寒区和长途运输等多个复杂场景运输难题[5] - 搭载宁德时代高功率长寿命电池[9] 资本与市场认可 - 年内累计完成超10亿元战略融资 新一轮数亿元战略融资后迈向产业化、国际化驱动的规模化发展阶段[13] - 融资体现投资方对技术路线与市场潜力的认可 并从产业资源、区域协同等维度提供战略赋能[16]
全生态经销体系助力!零一汽车三年销量目标剑指1万辆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9-06 19:43
公司产品发布与核心优势 - 零一汽车发布全新平台产品“小满好运来”,其核心优势被定义为更省、更强、更可靠 [1] - 公司自创立三年内累计投放车辆超1000台,实际运营里程突破3000万公里 [1] - 新产品旨在重新定义智能电动重卡,以技术迭代和生态协同应对行业同质化竞争 [1] 公司市场进展与运营数据 - 公司惊蛰、小满两大平台车型已进入全国31个省份、75个地市 [4] - 单车最长行驶里程达到22万公里 [4] - 公司在能耗表现、车辆可靠性、服务响应速度方面获得合作伙伴和终端客户认可 [4] 产品技术升级与性能指标 - 小满好运来采用四合一集成式电驱桥,效率较传统油改电中央驱动桥提升15%-30% [11] - 400度电版本车型自重压缩至9.16吨,比竞品轻900公斤以上 [11] - 星环集成热管理系统降低空调能耗34%-40% [11] - 主动飞溅式润滑系统将传动阻力降低15%,桥油用量减少3升 [11] - 斯凯孚轮端支持50万公里免维护 [11] - 双桥驱动最大马力达857匹,爬坡度轻松达到30% [13] - 球墨铸铁电驱桥承载能力强,可应对百吨以上重载运输 [13] - 保险杠离地高度500mm,电池离地间隙430mm,提升场景适应能力 [13] 产品质量控制与可靠性保障 - 关键零部件全部自控采购和驻厂把控工艺、质量,确保车辆出厂一致性 [15] - 控制器接口防尘防水等级达行业最高IP68 [15] - 电池提供10年160万度电的超长质保 [15] 市场营销策略与生态构建 - 新能源重卡市场2025年上半年销量达7.92万辆,渗透率突破20% [17] - 公司破局同质化竞争需以产品为基础,构建“生态竞争力” [17] - 营销路径分三步:强化大客户开发树立标杆、赋能经销商网络、围绕全生态渠道建设协同创造价值 [19] - 公司已在全国发展70家经销商,年底目标100家,服务网络达150家 [21] - 推动“全生态经销商”模式,涉足物流、充电站、售后服务、二手车及电池回收,构建运营闭环 [21] - 公司设定2025年销量目标1500辆,明年翻番,2028年破万辆 [21] 行业背景与市场表现 - 8月新能源牵引车销量超1.3万辆,同比增长196% [29] - 重卡市场呈现八连涨态势,新能源与出口销量亮眼 [29]
零一汽车发布小满好运来,放出狠话:每月要卖500台!|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9-02 10:41
公司战略与愿景 - 公司愿景是成为全球领先的运输机器人公司而非传统重卡制造商[9] - 战略分三阶段:第一阶段成为全链条能力的新能源重卡新势力 第二阶段实现智能化初步落地 第三阶段实现无人驾驶大规模应用[9] - 计划到2028年实现1万台全无人重卡目标 通过数百细分场景部署布局智慧运输生态[16] 市场定位与机遇 - 电动重卡在中短途运输市场具有碾压性优势 燃油重卡每公里成本约3元 燃气重卡约2元 电车成本可低至0.3-0.6元[3][4] - 电动重卡在中短途渗透率将超50% 对应市场容量达400-500万辆[4] - 燃油重卡将在未来三年逐步淘汰 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6] 产品与技术优势 - 拥有全栈自研技术能力 重点布局三电系统、热管理系统和控制技术[11] - 自主研发"矩石"电驱桥系统 实现电机、变速箱、取力器和车桥高度集成 比传统中央驱动节能25%[11] - 通过快速产品迭代解决行业同质化问题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9] 渠道与服务体系 - 渠道建设注重质量而非数量 目标设立100家经销商 单家年销300-500台可实现年销3-5万台规模[13] - 服务策略以自建服务站为主 确保覆盖客户运营区域 不依赖第三方供应商[14] - 完善金融解决方案、车联网系统、远程OTA诊断等生态支持[14] 新品规划与目标 - 新车型"小满好运来"匹配楚能电池 在轻量化、节能、可靠性与舒适性方面提升用户体验[14] - 预计至明年5-6月该车型月销量目标达500台[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