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都一号

搜索文档
向无垠深空挺进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2 06:50
国际月球科研站概念图。 深空探测实验室供图 深空探测实验室展厅内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 本报记者 康 朴摄 研究人员在月壤3D打印系统前进行科研工作。 深空探测实验室供图 在月球盖房子,要从地球运建材吗? 长期留驻月球,饮用水也要地球"发货"、飞船"快递"吗? "有望在月球上就地取材!"走进位于安徽合肥的深空探测实验室,记者从科研人员口中听到令人振奋的 消息。 2022年,国家航天局、安徽省、中科大三方共建深空探测实验室。3年多来,从无到有、从"0"到"1", 深空探测实验室产出一批未来感十足的科技成果,镌刻下一个又一个探索无垠星空的时代坐标。 日前,记者来到深空探测实验室探访。 建房饮水月球上就地取材 科研人员的底气,来自两项创新成果。 先看盖房子。 "这是我们3D打印的模拟月壤砖。"深空探测实验室未来院高级工程师、"月壤3D打印系统"技术负责人 杨洪伦指着一块黑色方砖说,"用'月壤打砖机'实现'月球自建房',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储备。" 此前,记者见识过各式各样的3D打印,小到工业构件,大到各类建筑物,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没想 到,在月球上也将看到这项技术。 杨洪伦带记者来到"月壤3D打印系统 ...
向“新”而行 以“质”致远——安徽高质量发展样本观察
新华网· 2025-07-24 20:41
安徽省经济发展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安徽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5723亿元 同比增长5 6% [1] - 第二产业增加值9938亿元 增长6 4% [1] - 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585 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5 2% [1] - 进出口总值保持全国第9 中部第1位 进出口增速位居全国第6 长三角第1位 [1]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安徽省通过一体推进传统产业升级 新兴产业优化 未来产业培育来发展新质生产力 [1] - 深空探测实验室加大科研投入 加速科技成果诞生 包括研制天都一号 二号通导技术试验星和"月壤3D打印系统"等 [4] - 量子科技产业集群在合肥高新区崛起 数十家量子科技企业集聚 [8] - 全省人工智能规上企业894家 产业链关联企业1 2万家 智能算力从2023年初800P跃升至3万P [10] - 新材料产业构建"集群+基地+集聚区"格局 已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4个 获批数居全国第三 [12] 重点企业与项目 - 江淮汽车与华为合作建设尊界超级工厂 [3] - 科大国盾量子推出多款量子产品 包括国盾密邮 国盾密盘等 [10] - 科大讯飞获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讯飞星火大模型综合性能位居全国前列 [10] - 安徽丰原集团打造从农业废弃物到高端生物材料的绿色产业链 生产聚乳酸类 氨基酸类等系列产品 [12][14] - 安徽移动建设全国首个通智超量"四算合一"算力调度平台 牵头制定全国首部《低空智联网建设指南》 [14] 产业创新模式 - 合肥打造骆岗公园 量子城域网等标杆示范场景 吸引150多家科技型企业参与共建 [6] - 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推动车机人协同计划 将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导向机器人 低空经济等领域 [8] - 认知大模型"智能涌现"带来新机遇 对内降本增效 对外业务赋能 [12] - 场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推动"产业+科创"深度融合 [6]
记者手记:从零跃迁向深空进发
新华社· 2025-06-08 21:45
深空探测实验室概况 - 公司由国家航天局、安徽省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三方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 [1] - 公司于2022年6月8日正式开启实质运行,迄今已运营三周年 [1] - 公司已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天都一号、二号地月通导技术试验星正在进行多项在轨新技术试验 [1] 核心技术研发进展 - 地外资源利用研究团队自主研发月壤原位3D打印系统,模拟月壤高温熔融并逐层打印月球基地构件,为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2] -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政国团队围绕月基环境下新物理粒子搜寻等前沿基础科学问题开展技术攻关 [2] - 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增谦团队开展天问三号任务"火星着陆点遴选关键技术"研究 [2] - 中国工程院院士童小华团队开发月面机器人,将在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2] 人才与科研实力 - 公司汇聚7名两院院士、10余名工程总师和首席科学家为代表的高端领军人才 [2] - 公司拥有50余名长江学者、国家杰青、海外优青等核心骨干人员 [2] 国际合作与开放 - 公司已与64个国际科研机构签署合作协议,支撑国家航天局拓展深空探测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 [2] 体制机制创新 - 公司获得共建三方授予的充分自主权,开创全新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式和人才激励机制 [3] - 公司营造"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生态,实现科研资源精准匹配与创新活力充分释放 [3] 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 公司面向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以中国速度和中国智慧推动深空探测领域发展 [3]
中国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昼夜限制
新华社· 2025-04-29 15:38
技术突破 - 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 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 [1] - 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相当于万米外瞄准一根头发丝 并实施精密跟踪与信号捕获 技术难度极高 [1] - 白天受太阳光影响 卫星回波信号容易被淹没在强烈背景噪声中 此次试验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 [1] 技术意义 - 有效拓展了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技术的可观测窗口 为技术应用提供了工程实践基础 [1] - 有助于提升地月空间导航定位能力 将有力支撑国际月球科研站等后续深空探测重大工程任务论证与实施 [1] 任务背景 - 天都一号、二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是深空探测实验室的首发星 于2024年3月发射升空 进入24小时环月大椭圆冻结轨道 [3] - 核心任务是验证未来地月通导综合星座系统建设中的通信导航新技术 [3] 试验成果 - 此前已完成环月大椭圆冻结轨道编队飞行、环月轨道星间微波测距、月地高可靠传输与路由等多项技术试验 [3] - 此次试验由深空探测实验室牵头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山大学及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等单位共同参与完成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