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都一号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高考试卷中的科技元素
科技日报· 2025-06-11 16:18
6月10日,2025年高考正式落下帷幕。 过去4天里,高考试卷频频登上热搜。科技日报记者整理发现,和往年一样,今年的试题中同样出 现不少科技元素。 英语阅读介绍中国学者的科研发现,物理试题展示我国的"世界首个",语文试卷以"令人惊艳"的方 式应对人工智能热潮……前沿科技和人文关怀融合,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并重,在强调基础能力的同 时,试题还注重情境设计,加强对创新能力的考查。 原标题:2025年高考试卷中的科技元素 编者按 2025年高考落下帷幕,然而对于广大考生而言,人生新征程才刚刚拉开序幕。本报推出专 题策划,深入解析高考试卷里的科技元素,感受科技魅力;分享院士的高考故事,汲取奋进力量;送上 实用小贴士,助考生规划假期生活。 中国方案彰显责任担当 科学界约定俗成地把5毫米以下的塑料称为"微塑料"。如今,它已经无处不在。 2021年,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环境科学家阿尔伯特·库尔曼斯发表论文称,儿童和成人每天可能摄入 10到10万颗微塑料颗粒。在最严重的情况下,人体一年摄入的微塑料总量大概相当于一张信用卡的重 量。 此次高考英语全国一卷阅读D篇聚焦微塑料污染这一全球性环境问题,特别介绍中国科研人员提出 的解决方案。 ...
记者手记:从零跃迁向深空进发
新华社· 2025-06-08 21:45
这是从无到有的实验室,天都双星绕月刻下宇宙地标。3年来,记者见证实验室从无到有、 从"0"到"1"的科技成果竞相涌现,天都一号、二号地月通导技术试验星正持续进行多项在轨新技术试 验。 在深空探测实验室的科研实验区,地外资源利用研究团队正紧张开展试验,团队自主研发的月壤原位 3D打印系统将模拟月壤高温熔融,逐层打印出月球基地构件,这相当于在月球上"就地取材盖房子", 为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铺路。 在月球上"就地取材盖房子",从月壤提取水冰……每每走进位于安徽合肥的深空探测实验室,记者总能 感受到航天人心怀壮阔寰宇,以科技创新为锚,步履坚定地叩问着无垠深空。 深空探测实验室是由国家航天局、安徽省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三方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实行理事会领 导下的主任负责制。2022年6月8日,深空探测实验室召开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正式开启实质运行, 迄今三周年。 这是聚集了中国深空探测智囊团的实验室,让中国深空探测力量握指成拳。中国科学院院士赵政国团队 联合实验室围绕月基环境下新物理粒子搜寻等前沿基础科学问题开展技术攻关;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增谦 团队正在开展天问三号任务"火星着陆点遴选关键技术"等相关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 ...
天都一号成功进入地月往返3:1共振轨道
快讯· 2025-05-27 18:41
金十数据5月27日讯,记者5月27日从深空探测实验室获悉,经过约一周的持续测试,天都一号地月通导 技术试验星在近地点成功实施关键变轨操作,顺利完成向地月往返3:1共振轨道的精准转换。此次轨道 机动标志着天都一号成为首个进入地月往返3:1共振轨道的探测器,其飞行数据将为复杂引力环境下航 天器的轨道维持与控制、自主导航等技术攻关提供重要支撑。 (新华社) 天都一号成功进入地月往返3:1共振轨道 跟踪中国航天动态 +订阅 ...
这面太空超强“反射镜”,实现新突破!
环球网资讯· 2025-05-01 18:08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还利用地基测轨数据形成了"天都一号"卫星的高精度轨道预报,用于引导激光观 测站准确跟踪瞄准卫星,该项工作也是本次试验成功的关键一环。 (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褚尔嘉)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制的新一代地月空间激光角反射器:角反射器本体(左)和遮光筒(右) 据介绍,新一代地月空间激光角反射器如同一面超强反射"镜面",确保激光信号能高效原路返回地面激 光站,其具有反射能力强、精度高、轻量化等优点。此次试验成功表明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地月空间 激光角反射器综合性能达国际领先水平,有效拓展了该技术的观测窗口,将有力支撑我国地月空间和深 空探索,以及国际月球科研站等深空探测重大工程任务论证与实施。 记者今天(5月1日)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获悉,2025年4月27日,"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科研 团队成功开展了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技术试验,这是全球首次在白天对新一代 地月空间激光角反射器实现卫星激光测距,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天都一号"卫星激光测距示意图 据了解,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距离远,白天受太阳光影响,如星载激光角反 ...
中国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昼夜限制
新华社· 2025-04-29 15:38
记者4月29日从深空探测实验室获悉,由深空探测实验室牵头研制的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 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由于地月空间尺度极大、卫星运动速度极快,对地月空间卫星进行激光测距相当于万米外瞄准一根头发丝,并实施精密跟踪与信号捕获。深空探 测实验室天都星任务总指挥陈晓介绍,白天受太阳光影响,微弱的卫星回波信号容易被淹没在强烈的背景噪声中,难以被准确识别和提取。所 以,以往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只能在夜间无光干扰条件下进行。此次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试验的成功实施,有效拓展了 该项技术的可观测窗口,为技术应用提供了工程实践基础,有助于提升地月空间导航定位能力,将有力支撑国际月球科研站等后续深空探测重大 工程任务论证与实施。 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试验示意图。 (受访者供图) 天都一号、二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是深空探测实验室的首发星,于2024年3月发射升空,进入24小时环月大椭圆冻结轨道,其核心任务是验证未来地 月通导综合星座系统建设中的通信导航新技术。此前,天都一 ...
全球首次 我国在白天完成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
快讯· 2025-04-29 10:02
记者今天(4月29日)从深空探测实验室获悉,"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 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这是全球首次在白天进行的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标志着我国在深空 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地月空间卫星进行激光测距相当于万米外瞄准一根头发丝,并实施 精密跟踪与信号捕获,白天受太阳光影响,微弱的卫星回波信号容易被淹没在强烈的背景噪声中,难以 被准确识别和提取。以往,这项试验只能在光干扰较少的夜间进行。此次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地月空间 卫星激光测距试验的顺利实施,有效拓展了该技术的观测窗口,将有力支撑国际月球科研站等深空探测 重大工程任务论证与实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于2024年3月与鹊桥二号一同发射升空,其核心 任务是验证未来地月通导综合星座系统建设中的通信导航新技术。目前,"天都一号"试验星已在轨完成 了多项新技术的试验。(央视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