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分子制剂业务

搜索文档
博腾股份: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21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8-28 16:1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21亿元[2] - 基石业务小分子原料药收入占比93%且同比增长约20%[2] - 新业务(含小分子制剂、基因细胞治疗、新分子)收入占比7%且同比增长约22%[2] 业务板块分析 - 小分子制剂业务收入同比下降7%[2] - 国内仿制药制剂CDMO业务受集采政策影响导致需求下滑[2] - 公司关注行业趋势与市场发展以平衡短期增长与中长期发展[2]
博腾股份(300363) - 2025年8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5 23:42
财务表现与年度目标 - 上半年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利润扭亏为盈 [1] - 全年目标维持年初既定计划 [1] 业务板块发展 - 新分子业务具备实验室小试至中试产能,支持小规模商业化项目 [2] - 基因细胞治疗业务自2024年起持续减亏,2025年上半年保持减亏趋势 [8] - 小分子制剂业务上半年实现减亏 [8] - 新分子业务收入高增速但亏损扩大,减亏需时间 [8] 市场与客户策略 - 临床阶段项目数同比减少,NDA及商业化项目数增长 [3] - 欧美市场收入增长因后期项目备货/上市及大客户份额提升 [5] - 欧美市场呈温和复苏趋势 [6] - 中国市场客户管线逐步推进至后期阶段 [3] 产能与全球布局 - 整体产能利用率较去年提升 [10] - 美国J-STAR业务自2017年收购后成倍增长,团队规模从50人增至170人 [9] - 欧洲基地完成首个项目交付,持续引入业务机会 [9] 技术发展与行业环境 - CGT行业回暖:技术发展(in-vivo CAR/MSC/IPS/外泌体)及融资环境改善 [4] - 博腾生物在细胞治疗、病毒、核酸及mRNA技术有进展并完成项目储备 [4] - AI技术应用于排产、物流发运等流程,前端实验室与生产管理AI应用处于探索阶段 [7] 运营与人力资源 - 上半年员工总数增长约40人,资源向技术及营销前端倾斜 [9] - 直接销往美国货物较少,关税对业务影响较小 [11]
博腾股份:一季度实现大幅减亏 阶段性达成年度经营目标
中证网· 2025-04-27 14:22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8.01亿元,同比增长18%,归母净利润-428万元,同比大幅减亏 [1] - 海外市场收入6.09亿元,同比增长30%,国内市场收入1.92亿元,同比下降8% [1] - 小分子原料药业务收入7.61亿元,同比增长20%,新业务收入4059万元 [1] - 新业务对归母净利润影响-0.58亿元,其中小分子制剂业务、基因细胞治疗业务、ADC业务分别减少归母净利润0.27亿元、0.16亿元、0.15亿元 [1] - 公司以收入恢复增长和扭亏转盈为重要经营目标,通过提升管理能力和核心业务能力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8.01亿元,同比增长18% [1] - 归母净利润-428万元,同比大幅减亏 [1] - 海外客户收入6.09亿元,同比增长30%,占总收入76% [1] - 国内客户收入1.92亿元,同比下降8%,占总收入24% [1] 业务板块表现 - 小分子原料药业务收入7.61亿元,同比增长20%,占总收入95% [1] - 新业务合计收入4059万元,占总收入5% [1] - 小分子原料药业务盈利能力明显改善 [1] 战略方向 - 提升管理人才、组织、流程/数据的系统管理能力 [2] - 加强营销、工艺研发技术和集成交付的核心业务能力 [2] - 加固客户关系和服务质量的护城河 [2] - 以"确定性的强身健体"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2]
博腾股份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全景路演】
2024-10-31 08:57
**公司及行业概述** - 公司:博腾股份(CDMO行业,小分子原料药、基因细胞治疗、新分子业务等)[1] - 行业:医药研发外包(CXO),聚焦化学药、生物药及细胞治疗领域[6][7] --- **财务业绩关键数据** 1. **收入与亏损** - 2024年营业收入30.1亿元,同比下降18%(2023年36.7亿元),主因23年大订单一次性交付影响;剔除大订单后收入增长14%[2][3] - 归母净利润亏损2.88亿元(首次年度亏损),主因大环境压力及新业务投入[2] - 季度趋势:收入逐季上升,亏损收窄(除四季度因减值准备影响)[2] 2. **分业务收入** - 基石业务(化学药):剔除大订单后增长13%[3] - 新业务(核酸大分子/ADC/制剂/CGT):整体增长35%[3] - 分地区: - 美国区剔除大订单后增长,中国区因单一品种下降略降,亚太区增长35%[4] 3. **毛利率与费用** - 毛利率整体上升,但新业务(CGT/制剂/ADC)因产能闲置拖累[4] - 国内化学药基石业务毛利率16%[4] - 费用压缩:总费用同比下降20%,管理/销售/研发费用率均优化[5] 4. **新业务亏损细分** - 基因细胞治疗:亏损5800万元 - 小分子制剂:亏损9100万元 - 抗体/ADC:亏损4300万元[6] --- **经营亮点与战略进展** 1. **客户与订单** - 客户满意度9.2分(满分10分)[7] - 在手订单增长30%,新签订单中API项目数增25个,收入增7%[9][10] - 小分子制剂:新签订单2.68亿元(+19%),DSDP协同客户达52家[11] 2. **新业务突破** - 基因细胞治疗:海外首单落地,累计16个R&D批件,新增3个临床项目[12] - 新分子业务(多肽/核酸/ADC):订单9000万元,海外客户7家[12] - 产能建设:上海奉贤ADC车间、外高桥车间投用[13] 3. **全球化布局** - 美国区收入增9%,新增GMP高活API生产线[13] - 欧洲(斯洛文尼亚):B31实验室投用,团队38人(研发占比66%)[14] 4. **管理优化** - 组织变革:全球一体化营销+交付体系,提升协同效率[8] - 流程改革:M2L(市场到线索)、L2O(线索到订单)流程优化[9] --- **2025年战略规划** 1. **业务目标** - 推动API商业化:17个工艺验证项目转化为收入[10] - 小分子制剂:预计3-5个生产批件落地[11] 2. **全球化深化** - 强化欧美子公司运营,三地(中/美/欧)协同交付能力[16] 3. **管理重点** - 成本管控:持续降本增效,提升财务健康度[15] - 文化组织:以业务为导向优化人才与流程[16] --- **风险提示** - 新业务亏损持续(CGT/制剂/ADC合计亏损1.92亿元)[6] - 产能利用率不足(新业务产能闲置)[4] - 海外拓展不确定性(欧美子公司初期投入阶段)[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