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米CyberDog
icon
搜索文档
“小米系”人形机器人创企,又融资了!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6-11 01:42
公司融资与股东背景 - 阿米奥机器人于2025年5月30日完成新一轮融资,新增股东欣旺达(全球锂离子电池领军企业),但尚未官宣 [1] - 2025年3月10日完成约亿元种子轮融资,由安克创新领投,Z基金(智谱生态基金)、险峰长青跟投 [2] - 股东方涉及头部消费电子上市公司、头部大模型创企和制造业龙头,三个月内累计完成两轮融资 [2] 创始人及团队背景 - 创始人刘方为小米汽车原自动驾驶产品技术负责人和量产交付负责人,小米造车业务17位核心成员之一 [3] - 刘方本硕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曾任职谷歌中国搜索业务部门,后加入小米并主导MIUI生活黄页业务 [3] - 公司于2024年9月成立,2025年2月刘方正式担任法人,定位为规模化商业场景中的机器人应用 [4] 产品与技术路线 - 产品聚焦半身机器人,专注于制造类企业的柔性生产,强调机器人手的柔性和通用性 [4] - 采用双系统架构技术路径,将VLA模型拆分为VLM(视觉语言模型)和动作执行模型,与行业主流趋势一致 [6] - 依托智谱提供的基础大模型,不自研大模型,专注于动作理解和操作模型的开发 [5] 行业竞争与趋势 - 具身智能赛道2025年掀起融资狂潮,自动驾驶领域技术人才纷纷入局创业 [8] - 国内具身智能初创公司如它石智航(1.2亿美元天使轮融资)、星海图(三轮累计1亿美元A轮融资)表现突出 [8] - 行业“攒局”模式:挖角头部车企/科技公司智驾负责人、引入量产经验技术骨干、包装市场概念 [9] 车企与产业链动态 - 全球15家知名车企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其中国内11家,小米和小鹏为目前仅有的双足产品亮相车企 [9] - 小鹏人形机器人Iron频繁曝光,有望率先实现商业化量产 [9] - 智驾产业链企业通过战略合作或切入上游零部件方式布局具身智能 [9] 技术合作与风险 - 阿米奥机器人与安克创新合作开发机器人底层工具链,结合产业资源推动B端应用 [5] - 依赖智谱大模型存在潜在风险,因智谱同时投资竞品逐际动力 [7] - 行业观点认为自研大模型是初创公司掌握核心技术主动权的关键 [7]
「教父」谢幕,铁人登场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5-29 23:20
人形机器人行业概览 - 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27.6亿元,2030年有望达千亿元级别[4] - 全球主流车企如特斯拉、宝马、奔驰、比亚迪等均已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4] - 车企布局方式包括与行业团队合作或收购机器人团队以提升控制效率[4] 小鹏机器人发展历程 - 2020年12月收购四足机器人企业"多够机器人"并成立鹏行智能[4] - 2021年9月推出首款四足机器人"小白龙",承重100kg,主打娱乐陪伴功能[5] - 2023年发布首款双足人形机器人PX5,身高1.5m,负载3kg,行走速度1.2km/h[7][8] - 2024年推出升级版IRON机器人,身高178cm,搭载自研图灵芯片和智驾视觉系统[3][26][27] 小鹏机器人技术团队 - 核心人物赵同阳主导谐波关节等技术攻关,2020年携团队加入小鹏[15][17] - 团队包括产品设计负责人孙兆治和运动控制专家达兴烨[21][22] - 2023年团队重组,赵同阳离职创办众擎机器人,小鹏成立AI委员会整合资源[25] 竞品动态 - 比亚迪2023年入股智元机器人,推出"远征""灵犀"系列商用机器人[10] - 奇瑞2024年推出人形机器人"Mornine",已在马来西亚4S店应用[12] - 特斯拉计划2025年工厂部署千台Optimus,2030年目标年产百万台[30] 技术突破与商业化 - IRON机器人实现自研AIOS 2.0系统,支持语言理解与任务规划[27] - 2024年底计划完成小鹏内部小规模部署,2026年目标工业级量产[28][30] - 轻量化骨架和仿生算法提升步态协调性,接近量产形态[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