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鹏人形机器人IRON
icon
搜索文档
马斯克点赞小鹏人形机器人:特斯拉和中国企业将主导市场,“中国有很多聪明人”!相关企业股价大涨,专家:目前仍以概念炒作为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3 15:32
行业前景与市场空间 - 人形机器人被行业专家视为继PC、智能手机、智能汽车之后的第四代智能终端,未来市场比汽车更大,是一个万亿元级甚至更大的市场[16] -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预测,机器人全球市场规模将达20万亿美元,远超汽车产业的10万亿美元,并预计年销量将超过100万台[4] -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称人形机器人Optimus将是"史上最庞大的产品",预计市场规模达数十亿台[3] - 机器人指数ETF(560770)连续13日获得资金净流入,累计"吸金"近5.7亿元,截至11月7日规模达24.5亿元,创上市以来新高[3] 主要参与者与技术进展 - 小鹏汽车发布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具备82个自由度仿生结构,步态误差控制在2毫米内,并搭载3颗自研图灵芯片提供2250TOPS算力[6] - 特斯拉计划在2026年投产Optimus V3版本,其外观"看起来就像一个人穿着机器人服装"[9] - 宇树科技发布新一代仿生人形机器人Unitree H2,能够流畅完成武术和舞蹈动作[6] - 小鹏IRON采用骨骼、肌肉和皮肤三位一体仿生结构,并设置了性别,相比其他产品更具拟人化[7] 技术挑战与商业化路径 - 行业普遍认为"灵巧手"是进入家庭场景的关键障碍,其面临成本高昂(造价约8000美元)和性能不足(使用寿命约6至8个月)两大核心问题[12] - 小鹏汽车认为"手"的量产难度远高于造车,但公司全力以赴,期待明年看到量产[13] - 商业化路径预计从高端制造等需要灵活操作的服务场景入手,再进入半开放的公共服务领域,最后逐步走向复杂的家庭场景[12][16] - 当前人形机器人主要应用于租赁展演市场,例如宇树G1、U1、U2机器人的单日租金在3000至5000元,用于婚礼、展销会等场合[15] 产业链协同与竞争格局 - 智能汽车与人形机器人在软硬件底层技术、供应链体系、生产环节有高度协同,产业链重合度达到60%至70%[16] - 除小鹏和特斯拉外,奇瑞汽车、广汽集团、长安汽车、比亚迪等主机厂也通过自研、投资或合作方式进入具身智能领域[15] - 车企在硬件方面具有先发优势,但在软件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软件优势企业应从具体应用场景切入构建差异化竞争壁垒[17] - 中国人形机器人技术近一年多来以5倍甚至10倍的速度提升,已形成"代级差"的领先优势[18] 资本市场反应与行业现状 - 小鹏汽车在发布机器人展示后美股不涨反跌,但在何小鹏发布一镜到底回应视频后,港股股价盘中拉升超5%,美股一度大涨14%[18] - 高盛发布的实地调研报告引发对供应链"产能过剩"的担忧,调研的九家产业链企业均未证实获得确定性大额订单或清晰量产时间表[18] - 当前国内市场仍以概念预热为主导,产业处于萌芽期,市场需求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存在泡沫化风险[19]
又一个万亿级赛道 马斯克说只有特斯拉和中国企业能主导 专家:目前人形机器人以概念炒作为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3 12:50
公司动态与产品发布 - 小鹏汽车于11月5日科技日发布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该机器人具备82个自由度仿生结构,步态误差控制在2毫米内,并配备3颗自研图灵芯片提供2250TOPS算力 [1][4] -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11月7日年度股东大会上宣布,人形机器人Optimus V3版本将在2026年投产,并称其看起来像人穿着机器人服装 [1][8] - 小鹏汽车计划在2026年底实现人形机器人IRON的规模化量产,并为其设置了男性和女性两种性别,采用骨骼、肌肉和皮肤三位一体仿生结构 [1][6] -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通过一镜到底视频回应外界对IRON机器人拟人步态的质疑,证明其内部没有真人操作 [1][2] 市场前景与行业共识 - 人形机器人被普遍认为是万亿元级别的市场,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预测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20万亿美元,超过汽车产业(10万亿美元)[2] - 行业专家认为人形机器人是继PC、智能手机、智能汽车之后的第四代智能终端,未来市场比汽车更大,其通用性将覆盖千行百业 [2][15] -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称人形机器人Optimus将是史上最庞大的产品,预计市场规模达数十亿台 [1] - 资本市场对机器人领域反应积极,机器人指数ETF(560770)连续13日获得资金净流入,累计近5.7亿元,截至11月7日规模达24.5亿元,创上市新高 [1] 技术发展与核心挑战 - 实现高度拟人化步态的关键在于机械结构、传感器和控制算法的突破,小鹏IRON机器人通过谐波关节实现1:1人手尺寸,具备22个自由度以执行精细抓取 [4][6] - “灵巧手”被视为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场景的核心障碍,目前面临成本高昂(造价约8000美元)和性能不足(负载能力弱、寿命约6至8个月)两大问题 [11][12] - 小鹏汽车认为“手”的量产难度远高于造车,但公司全力以赴,期待明年看到量产成果 [12] - 真正的具身智能需拥有“人形”身体并实现智能与身体的深度协同进化,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是整体进步的关键 [6][16] 商业化路径与当前应用 - 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路径被认为应从高端制造等需要灵活操作的服务场景入手,再进入半开放的公共服务领域,最后走向复杂多变的家庭场景 [11][15] - 在进入家庭场景前,租赁展演市场是当前主要应用,例如宇树G1、U1、U2机器人单日租金在3000至5000元,用于婚礼、展销会才艺展示和引流 [14] - 小鹏IRON机器人将优先进入导览、导购、导巡等商业场景,专家预计机器人正式进入人类生活成为伙伴可能需要5至10年时间 [11] - 行业强调务实落地,认为机器人企业应抓住具体落地场景发力,通过真实应用获得反馈以驱动硬件形态和优化方向的进化 [16] 产业链协同与车企布局 - 智能汽车与人形机器人在软硬件底层技术、供应链体系、生产环节有高度协同,产业链重合度达到60%至70% [14][15] - 除小鹏和特斯拉外,奇瑞汽车、广汽集团、长安汽车、比亚迪等主机厂也通过自研、投资或合作方式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14] - 车企进入人形机器人赛道的优势在于硬件供应链可复用,以及其在电子电器、硬件和三电系统研发量产方面的人才和经验储备 [15] - 人形机器人业务被视为车企探索全新盈利赛道和开辟新增长曲线的一大举措,智能汽车厂商未来可能同时也是智能机器人厂商 [15]
科技周报|小红书拿下支付牌照;影石回应大疆“价格战”
第一财经· 2025-11-09 11:11
小红书获取支付牌照 - 小红书通过全资子公司宁智信息科技收购东方电子支付有限公司,从而间接获得支付牌照 [1] - 东方支付持有的支付业务许可证类型为储值账户运营Ⅰ类,有效期至2026年5月2日 [1] - 外界分析认为,获取支付资质有助于小红书本地生活及电商业务发展,是补齐商业闭环的关键步骤 [1] 影石创新应对市场竞争 - 影石创新董事长回应大疆价格战时表示,市场竞争有助于市场扩容和提升增量 [2] - 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但若剔除芯片定制及战略项目的大额投入,利润指标同比均实现提升 [2] - 大疆推出的全景相机起售价为2999元,并随后进行限时降价,部分产品降价近千元 [2] 中国游戏产业全球影响力 - 全球去年收入规模最高的10款游戏中,7款与中国公司相关,其中4款由中国团队研发,3款有中国公司投资或参与 [3] - 游戏科学制作的《黑神话:悟空》被指缓解了部分玩家的“游戏羞耻” [3] - 中国已成为全球游戏用户数最多、市场规模最大的市场,并积累了大量的行业人才 [3] 饿了么与淘宝闪购业务整合 - 饿了么APP正在进行内测更名,应用图标已显示“双11 淘宝闪购”字样 [4] - 阿里巴巴正为淘宝闪购和饿了么进行多个“同岗位招聘”,显示两者关联加深 [4] - 分析认为阿里意在加速远近中场业务融合,饿了么与淘宝闪购将承担到店、到仓取货及非餐饮到家配送等新任务 [4] 小鹏发布人形机器人IRON - 小鹏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首发搭载全固态电池、3颗图灵芯片及物理世界大模型 [5][6] - 该机器人在展示环节完成了“猫步”姿态展示,外观设计突出拟人化曲线 [5][6] - 外界评价此举更像营销事件,其造型吸睛但超出了工程功能需求范围 [6] 折叠屏iPhone市场展望 - 苹果公司预计将于2026年9月发布折叠屏iPhone,与iPhone 18系列同台亮相 [7] - 该产品预计由三星显示提供屏幕,采用横向内折设计,外屏约5.5英寸,内屏7.8英寸,搭载A20芯片 [7] - 群智咨询预测,2026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400万台,苹果的加入被视为市场重新增长的拐点 [7] TCL科技参与杉杉重整遇阻 - TCL科技公告其参与杉杉集团及其子公司合并破产重整的计划未获债权人会议通过 [7][8] - TCL科技原计划通过旗下TCL厦门产投投资不超过5亿元,获得杉杉股份1.94%的股权 [7] - 杉金光电在全球偏光片市场份额显著,2024年为33.8%,2025年为31.6%,其竞争对手恒美光电同期份额分别为15.9%和33% [8] 科大讯飞发布AI大模型 - 科大讯飞发布星火大模型X1.5版本,采用MoE架构,总参数量293B,激活参数30B,推理效率较前代提升100% [9] - 公司同步发布覆盖办公、翻译等多场景的软硬一体AI解决方案 [9] - 讯飞开放平台开发者总数达968万,近一年新增200万,其中大模型企业开发者增长125% [9]
小鹏人形机器人一日内两次“自证清白”,被迫剪开了机器人的腿
凤凰网· 2025-11-08 17:52
事件概述与公司回应 -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对关于其人形机器人IRON“内藏真人”的广泛质疑做出激烈回应,称团队感到“委屈”并一夜未眠,其本人感到“心酸”[1] - 为自证清白,团队紧急补拍了一条“一镜到底”的视频,但质疑声浪未平息,转而质疑视频细节如“后背的拉链”和“猫步”,甚至怀疑是“AI合成”[1] - 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在机器人通电状态下,用剪刀剪开其腿部皮肤和“肌肉”,以展示内部机械“骨骼”结构,何小鹏将此举动类比为电影《让子弹飞》中的情节[1] 管理层观点与行业背景 - 何小鹏指出,这种质疑反映了部分人“心中的成见”,并将其与十年前外界不相信中国企业能造好新能源汽车的情况相比[4] - 他认为,如果同款机器人来自海外企业,收到的反馈可能是“鼓掌和欣喜”而非“质疑”[4] - 此次风波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积极效应,即吸引了更多供应链企业主动联系,表示愿意共同推动机器人量产[4] 公司未来目标 - 小鹏汽车重申其目标,期待在2026年年底将真正的高等级人形机器人实现量产[4]
小鹏IRON“脱皮证非人”、字节豪掷800多亿,人形机器人竞争太激烈啦
36氪· 2025-11-07 15:41
行业融资与市场热度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融资总额突破140亿元,其中中国企业融资额达84亿元,占比高达60%,已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4] - 今年以来,国产机器人订单合计超30亿元,对应近2万人形机器人本体[4] - 字节跳动正以月薪12万招聘人形机器人专家,并传出今年将投入1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54.5亿元)开发AI芯片[2] - 优必选作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在港股的支持已超过600亿元[18] 主要参与者与技术进展:小鹏汽车 - 小鹏最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的步态逼真自然,其核心在于“大脑”系统,包含物理世界大模型和3颗自研的图灵芯片[6][8] - 小鹏图灵芯片于2024年8月23日流片成功,3颗芯片组成的系统总算力高达2250 TOPS,是支撑机器人“全身智能”的核心算力单元[8] - IRON机器人全身共有60个关节和200个自由度,双手具备15个自由度,可灵活操控物体[8] 主要参与者与技术进展:宇树科技 - 宇树科技发布人形机器人Unitree H2,具备走秀、跳舞、会功夫的能力,并拥有仿生人脸[8] - H2机器人身高180厘米,采用宽肩窄腰设计,全身共有31个自由度,在商业化通用型定位下实现了动作流畅性与系统可靠性的平衡[10] 主要参与者与技术进展:银河通用与智元机器人 - 银河通用的Galbot机器人已在零售场景(如北京海淀中关村的小卖部)担任售货员,其亮点在于泛化能力强,拥有一套自研的端到端具身智能大模型[12][14] - Galbot搭载的GraspVLA是全球首个端到端具身抓取基础大模型,GroceryVLA则专为零售场景优化,能在紧密货架上实现跨形态抓取[14] - 智元机器人的精灵G2是工业级交互式具身作业机器人,已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生产车间,完成安全带锁芯压紧、物料搬运等操作,并能在一小时内学会内存条插接等精密任务[14][15] - 精灵G2在物流分拣场景中可用于包裹供包上料,能适配95%以上的工厂地面,并具备在博物馆等场景进行讲解的交互能力[15][16] 主要参与者与技术进展:字节跳动 - 字节跳动在具身智能领域早有布局,其机器人团队于2023年7月归入AI Lab,并于2025年4月整体并入Seed大模型体系,成立Seed Robotics[21][24] - 公司在技术层面密集发布多项成果,包括2023年11月与清华大学联合发布的RoboFlamingo、2024年10月的GR-2模型、以及2025年7月的Seed GR-3模型和Robix模型,共同组成机器人“大脑矩阵”[21] - 在“身体”层面,字节于2025年7月推出拥有20个自由度的灵巧手ByteDexter,并通过投资宇树科技、星尘智能等企业形成完整闭环[22] 主要参与者与技术进展:阿里巴巴 - 阿里巴巴通义千问团队已成立具身智能专项小组,其多模态模型正向具备长时序推理能力的“基础智能体”演进[25] - 阿里云在2024年9月宣布与英伟达在Physical AI(物理AI)领域合作,结合“算力大脑”与“仿真肌肉”[26] - 蚂蚁集团旗下的灵波科技已推出人形机器人Robbyant-R1,具备多模态感知与交互能力,可胜任导览讲解、药品分拣等任务,并已在部分场景试点[26] 主要参与者与技术进展:京东 - 京东自2024年5月起密集投资智元机器人、千寻智能、逐际动力等多家公司,覆盖从机器人本体到大脑模型的完整产业链[27] - 公司发布自有具身智能品牌JoyInside,主打高情商对话体验与多场景适配,已被数十家品牌接入[27] - 京东宣布“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计划”,未来三年将投入超百亿资源,目标扶持100个机器人品牌年成交额破10亿元[27] 主要参与者与技术进展:百度 - 百度与优必选合作,其人形机器人Walker S通过百度智能云千帆AppBuilder平台接入文心大模型,实现任务规划与执行[28] - 公司还投资了智元机器人,双方基于“灵犀”平台共建可二次开发的人形机器人底座[28] 主要参与者与技术进展:腾讯 - 腾讯早在2018年成立Robotics X实验室,先后推出多模态四足机器人、轮腿式机器人、灵巧手等原型机[29] - 2024年9月,实验室公布人居环境机器人“小五”,能在真实家庭环境中完成行走、搬运、取物等任务[29] - 2025年3月,腾讯领投智元机器人B轮融资,估值约150亿元;7月,其Robotics X实验室与越疆机器人联合发布国内首个模块化具身智能平台Tairos[31] 主要参与者与技术进展:小米 - 小米通过自研与投资构建生态,其网红机器狗“铁蛋”将成本拉至万元级,仅为波士顿动力同类产品的1/60[32] - 公司于2022年发布首代人形机器人CyberOne,二代产品集成灵巧手与强化运动控制,第三代产品已完成美术著作权登记,业内推测将主攻轻量化与成本控制[32] - 小米计划五年投资20亿元在亦庄建设仿人机器人研发与制造基地,并联合优必选等共建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推出“天工”机器人[34] - 公司通过旗下基金累计投资近50家具身智能企业,金额超150亿元,覆盖核心零部件、整机系统与应用场景[34][36] 主要参与者与技术进展:车企与其他 - 除小鹏外,长安汽车与海尔共建“人车家”生态,上汽联合逐际动力成立具身智能实验室,比亚迪则与港科大共研具身智能大模型[37] - 小米通过顺为资本等机构投资了宇树科技、千寻智能、斯坦德机器人、隆深机器人、小雨智造、首形科技、法奥机器人等一系列产业链公司[36]
小鹏IRON“脱皮证非人”、字节豪掷800多亿,人形机器人竞争太激烈啦!
AI前线· 2025-11-07 14:41
行业融资与市场热度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融资总额突破140亿元,其中中国企业占比高达60%,融资额达84亿元,已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6] - 今年以来,国产机器人订单合计超30亿元,对应近2万人形机器人本体[7] - 字节跳动正以月薪12万的高薪招聘人形机器人专家,并传出今年将豪掷1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54.5亿元)开发AI芯片[3] - 优必选作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在港股的市值已超过600亿元[26] 主要公司技术进展 - 小鹏最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步态逼真,其“大脑”具备物理世界大模型和3颗自研图灵芯片,总算力高达2250 TOPS,全身共有60个关节和200个自由度[9][11] - 宇树科技发布的Unitree H2机器人身高180厘米,全身有31个自由度,具备舞蹈、武术等动作能力,并拥有仿生人脸[12][14] - 银河通用的Galbot机器人拥有强大的泛化能力,其自研的GraspVLA是全球首个端到端具身抓取基础大模型,可在紧密货架的零售场景中自主识别并抓取商品[16][17][19] - 智元机器人的精灵G2是工业级交互式具身作业机器人,在汽车零部件生产车间完成精密操作,并能在物流分拣场景中适配95%以上的工厂地面[20][21][23] 互联网巨头布局 - 字节跳动在具身智能领域早有布局,其机器人团队于2023年7月归入AI Lab,并在两年内密集推出RoboFlamingo、GR-2、Seed GR-3、Robix等一系列模型,还推出了拥有20个自由度的灵巧手ByteDexter[28][29][30][32] - 阿里通义千问团队已成立具身智能专项小组,其多模态模型正向具备长时序推理能力的“基础智能体”演进,阿里云还与英伟达在Physical AI领域展开合作,蚂蚁集团旗下的灵波科技已推出人形机器人Robbyant-R1[33][35][36] - 京东通过投资智元机器人、千寻智能、逐际动力等多家公司覆盖完整产业链,并发布自有具身智能品牌JoyInside和“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计划”,宣布未来三年投入超百亿资源[37] - 百度与优必选合作,其人形机器人Walker S通过百度智能云千帆AppBuilder平台接入文心大模型,百度还投资了智元机器人,双方基于“灵犀”平台共建机器人底座[38][39][40] - 腾讯早在2018年就成立Robotics X实验室,2024年9月公布其人居环境机器人“小五”,2025年领投智元机器人B轮融资,并与越疆机器人联合发布国内首个模块化具身智能平台Tairos[41][43] 科技公司与车企动态 - 小米通过自研与投资构建生态,其网红机器狗“铁蛋”将成本拉至万元级,并已发布两代人形机器人CyberOne,第三代产品主攻轻量化与成本控制,公司计划五年投资20亿元建设研发制造基地,并通过旗下基金累计投资近50家企业,金额超150亿元[45][46][47][50] - 除小鹏外,长安汽车与海尔共建“人车家”生态,上汽联合逐际动力成立具身智能实验室,比亚迪则与港科大共研具身智能大模型[54]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由小米机器人、优必选、京城机电等共同持股成立,小米机器人、优必选和京城机电持股均占比28.57%[53]
山姆APP更新遭吐槽;小鹏机器人“女性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7 08:09
山姆超市APP图片更换事件 - 核心问题为APP商品展示图从白底实拍改为高饱和度精修图或熟食成品图,同时商品详情页的关键信息如配料表、供应商被隐藏或打码,引发会员强烈不满和抵制 [2] - 舆情爆发后,公司迅速将果蔬、肉类等生鲜类商品头图改回实拍图,但详情页内仍保留部分精修图,综合舆警评分56/100 [3] - 此次事件反映了会员对山姆长期积累的不满,包括品控下降、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等,而公司正加速扩张,计划2025年新开10家门店,为入华30年来新增最多,对团队和供应链提出更高要求 [4][7] - 公司付费会员数已突破900万,仅会员费一年收入超过23亿元 [6] 小鹏汽车人形机器人发布事件 - 公司在科技日发布新一代女性形态人形机器人IRON,其高度仿生外观和流畅行走被部分网友质疑为“真人假扮” [8] - 公司董事长何小鹏通过发布一镜到底无剪辑视频展示机器人内部构造进行回应,并阐述产品具备82个自由度、计划2026年底规模量产 [9][10] - 机器人明显的女性化设计引发公众关于“恐怖谷效应”和营销噱头的讨论,但公司对此问题未作直接回应 [10] - 回应发布后,小鹏汽车港股股价一度涨超5%,收盘报89.4港元/股,市值达1707亿港元,涨1.94% [11]
需要撕衣验证?全网都吵疯了!小鹏的人形机器人,是不是真人
自动驾驶之心· 2025-11-07 08:05
公司战略转型 - 小鹏汽车在AI Day 2025上正式宣布从造车公司转型为AI公司[10] - 公司基于自研的Xpeng VLA 2.0大模型衍生出一整套AI定义的应用[10] - 小鹏在机器人领域已深耕7年,从四足形态进化到完全类人阶段[11] 人形机器人IRON技术规格 - IRON身高约1.78米,体重70kg,比1X的NEO等机器人更高[12] - 双手拥有22个自由度,仅比人类少5个,能完成叠衣服、擦桌子等精细任务[14] - 全身共有65个自由度,具备类人脊柱运动能力,比NEO多出10个自由度[15] - 机器人采用全新的类人骨骼结构、仿生肌肉系统和全覆盖柔性皮肤,机械感大幅降低[11] - 头部采用3D曲面显示屏作为交互界面,实现更自然的人机交流[25] - 使用全固态电池,但未公布容量或续航数据[27] 人工智能与动力系统 - IRON的灵魂来自小鹏自研的AI大脑,由三颗图灵AI芯片驱动,总算力高达2,250 TOPS[24] - 系统整合了VLT+VLA+VLM三大认知模型,实现视觉感知、语言理解与动作决策的一体化[24] - 机器人背后有运动"小脑"支持,虽然官方未给出更多信息[17] 外观设计与定制化 - IRON外观可定制男性或女性特征,通过柔性3D网格结构与软质皮肤材料实现拟人身体曲线与触感[21] - 采用3D打印的蜂窝网格织物,既提供结构强度又具备柔韧性,触感温柔[22] 商业化计划与应用场景 - 官方计划2026年实现IRON量产,但只会在自有商业场景中使用,如展厅导览员、接待员或销售顾问[31] - 明年在全球小鹏展厅就能看到IRON作为门店员工上岗[33] - 公司将推出IRON SDK,开放开发接口,邀请第三方共创应用场景,首批合作方包括宝钢集团等大型企业[33] - 此前尝试让IRON上生产线拧螺丝,但发现效率低、维护贵、易损坏,暂时不适合规模化生产[31] 行业发展趋势 - 相比特斯拉、1X等公司喊出2026年量产口号,小鹏显得更为克制[31] - 人形机器人进入工厂预计需要3-5年,家庭普及约需5-10年[32]
【钛晨报】事关安世半导体、稀土、美光公司等,商务部最新回应;智元机器人完成对上纬新材收购交割,“稚晖君”将任新职;小鹏汽车再回应机器人里藏真人质疑
钛媒体APP· 2025-11-07 07:37
商务部新闻发布会要点 - 中方已批准安世半导体相关出口许可申请并予以豁免,以促进其恢复供货 [2] - 中方指出荷方不当干预安世半导体内部事务造成全球半导体产供链动荡,荷方应承担全部责任 [2] - 中方希望荷方停止干涉企业内部事务,为安世半导体问题找到建设性解决方法 [2] - 中方依法依规开展稀土等物项许可审查,对符合规定申请予以许可,将优化流程保障全球产业链稳定 [3] - 中美双方已就关税调整发布官方文件,中方愿与美方共同落实元首会晤共识和经贸磋商成果 [3] - 中方注意到欧盟正积极商签自贸协定,愿同欧盟深化互利合作,探讨商谈包括投资协定在内的各类经贸协议 [3] 国内公司动态 - 上纬新材完成要约收购,智元恒岳现持有公司58.6232%股份,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63.6232% [5] - 上纬新材提名彭志辉(稚晖君)等人为第四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5][6] -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发文确认东方甄选前CEO孙东旭因个人原因离职 [7] - 小鹏汽车发布视频及现场演示,回应人形机器人IRON藏真人质疑,展示内部机械结构 [8] - 鹏华基金基金经理闫思倩、王子建在朋友圈澄清网传"互殴"谣言为不实信息 [9] - 周大福2025年净关闭905家内地门店,总零售点从2024年的7,407家缩水至6,501家 [9] - 宏胜集团法定代表人由祝丽丹变更为郑群娣 [10] - 华虹半导体第三季度销售收入创历史新高,达6.352亿美元,同比增长20.7%,环比增长12.2% [10] - 华虹半导体预计第四季度销售收入约在6.5亿美元至6.6亿美元之间,毛利率约在12%至14%之间 [10] - 新希望拟与央企基金等共同设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28.7亿元,公司出资21亿元占比73.17% [11] - 字节旗下豆包PC端产品负责人齐俊元已离职,消息称多家美元基金曾积极接触 [11] 国外企业动态 - 谷歌推出其最强大AI芯片Ironwood,速度比前代快四倍多,Anthropic计划使用多达100万个新TPU [12] - 礼来实验性肥胖治疗药物eloralintide在二期临床试验中,最高剂量组实现平均减重20.1% [12] - 日产汽车将以970亿日元(约45亿元人民币)出售其全球总公司大楼,出售后回租 [13] 政策风向 - 教育部要求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持续挖掘各类岗位潜力,促进2026届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13] - 农业农村部强调要健全农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机制,支持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发挥主体作用 [14] - 国家医保局通知开展医保经办全流程智能审核试点工作,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经办审核中的应用 [14] 金融市场与行业数据 - 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10月全球黄金ETF吸金82亿美元,总资产管理规模达5030亿美元月末新高 [15] - 10月黄金市场日均交易额达561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环比增长45% [15] - 普华永道调查显示今年持加密货币的传统对冲基金比例从2024年的47%升至55% [16] - 在有加密货币敞口的对冲基金中,67%使用了加密衍生品,现货交易比例从25%升至40% [17] - 摩根大通策略师表示散户资金强劲流入有望支撑美国股市直至年底 [17] - 合富中国发布风险提示公告,公司股票11月6日换手率突增至31.50%,股价涨幅与业绩严重偏离 [17] - 深圳核心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为首家适用重启后第五套标准的创新医疗器械企业 [18] 宏观经济与调查 - 毕马威报告显示超过半数受访跨国企业对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持乐观态度,64%对未来3-5年展望乐观 [19] - 英国央行维持基准利率在4.00%不变,符合市场预期 [20] - 美国10月挑战者企业裁员人数同比激增175.3%,达153,074人,创七个月新高 [21]
小鹏机器人太像人被网友「打假」,何小鹏回应了:感谢认可
36氪· 2025-11-06 18:31
智能驾驶技术突破 - 公司自研第二代视觉语言动作模型,打通智能辅助驾驶覆盖的“最后一公里”,在郊区、城乡结合部等场景下,平均接管里程提高了13倍 [10] - 第二代VLA模型使城市NOA能力提高10倍,高速辅助驾驶安全能力提高100倍,并能自主完成挥手停车、红绿灯起步蠕行、极限窄路通行等高度拟人化操作 [12] - 新VLA模型摒弃外挂大语言模型,转向以物理世界模型为核心,直接从视觉到动作,减少信息损耗并提高推理效率,训练使用了接近1亿个视频Clips,相当于普通人驾驶65000年遇到的极限场景之和 [14][16] - 为实现物理世界模型能力,公司使用了阿里云超3万张卡的云端算力集群及720亿参数的基础大模型,明年算力需求预计达5万至10万张卡 [17] Robotaxi战略与规划 - 公司计划于2026年为新车推出Robo版智能化SKU,其算力、传感器、软件版本与量产Robotaxi完全一致,旨在模糊L4与L2的壁垒 [23][25] - Robotaxi版本采用四颗图灵芯片提供总计3000TOPS算力,其中2250TOPS用于运算,750TOPS用于冗余和安全增强,并训练注重极致安全和零接管体验的驾驶风格 [27] - 2026年内预计投入3款与量产车同源的Robotaxi车型,并与高德地图合作提供Robotaxi服务,目标用一年时间走完传统L4玩家近10年的路 [27] 人形机器人进展 - 公司最新人形机器人IRON在物理形态上实现仿人脊椎设计,可完成站、坐、蹲、躺、爬、摔倒等自主动作,并配备单手22个关节自由度、直径16毫米的灵巧手及仿生皮肤 [30][31] - 机器人集成3D曲面显示头部,具备听说、看表情等交互能力,其AI大脑由VLT、VLA、VLM三个大模型构成,由三颗图灵AI芯片共2250TOPS算力支撑 [31][34] - 机器人已在小鹏4S店作为导购投入应用,并与宝钢集团合作探索工业巡检等复杂场景,计划于2026年底实现量产 [36][38] 飞行汽车业务发展 - 公司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已获得全球7000辆订单,其首创六轴六桨双涵道安全构型,即使单桨失效仍能安全飞行,舱内设计简化至1块屏幕和1个操作杆 [39][41] - 另一款全倾转混电飞行汽车“A868”支持最多6人乘坐,续航超500公里,最高航速超360公里/小时,目前已进入试飞阶段 [41][44] - 公司执行“高管先飞计划”,管理团队需在量产交付前累计飞行超5000公里以验证安全,并与敦煌当地合作建立至少5个飞行营地用于空中游览 [41][43] - 公司正在筹建全球首家飞行汽车6S店,集展示、销售、交付、培训、服务为一体,并为用户提供“飞行驾校”一对一专班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