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米V8S超级电机
icon
搜索文档
雷军揭秘小米SU7 Ultra纽北挑战内幕:项目曾被砍,邮件石沉大海
凤凰网· 2025-09-25 20:50
公司战略与目标 - 小米汽车自2021年9月启动之初便设立打造全球最强纯电性能车的宏大计划 [1] - 项目由一群对汽车充满热情的工程师驱动 包括首席测试车手阿灿(任周灿)从业余车手成长为冠军得主 [1] - 团队选择自研自产小米V8S超级电机以实现性能目标 [1] 项目发展历程 - SU7 Ultra项目在2022年春节后因资源聚焦一度被取消 [1] - 三个月后工程师团队内部会议提出"在纽北上干翻保时捷"的提议使项目重启 [1] - 2023年8月首次联系纽北官方遭遇三个多月已读不回 官方质疑中国手机公司为何刷纽北赛道 [1] - 团队用详尽计划和雄心打动赛道官方获得测试机会 [1] 测试挑战与突破 - 团队预定了2023年10月9日和10日连续两天包场时间但因下雨全部取消 [2] - 经过不懈争取最终在10月28日获得仅十分钟的跑圈机会 [2] - SU7 Ultra原型车抓住唯一机会创下惊人纪录 [2] 赛道成绩表现 - 小米SU7 Ultra原型车在纽北官方圈速总榜名列历史第三 [2] - Ultra量产车成为全球量产电动车在纽博格林赛道榜首 [2] - 成绩正在改变全球汽车工业对中国汽车的固有印象 [2]
雷军:Model Y确实做得不错,但小米要敢于亮剑不能以新手自居
钛媒体APP· 2025-06-27 08:12
小米YU7上市及市场表现 - 小米旗下首款SUV车型YU7正式上市,标准版售价25.35万元、Pro版27.99万元、Max版32.99万元 [2] - YU7起售价比特斯拉Model Y便宜1万元,续航多200公里,全系标配英伟达Thor车载计算平台及多项高端辅助驾驶硬件 [2] - 发售2分钟大定突破19.6万台,锁单12.2万台;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1小时达28.9万台 [2][4] - 采用BOM成本定价策略,通过规模效应分摊边际成本并获取利润 [2] 财务数据与商业模式 - 2025年一季度智能电动汽车收入181亿元,环比增长10.7%,经营亏损5亿元环比收窄28.57% [4] - 汽车业务毛利率达23.2%,环比提升2.8个百分点,高于比亚迪同期20.07%的毛利率 [4] - 2024年创新业务单季度净亏损18亿元,按交付量计算单车亏损超6万元 [3] - 商业模式在SU7上已验证成功,现复制至YU7 [4] 产品与技术布局 - 自研V8S超级电机在自有工厂生产,未采用代工模式 [7] - 已完成24小时耐力测试,强调安全、品质、耐久度等核心指标 [7] - 玄戒O1芯片表现超预期,第二代芯片计划应用于汽车领域 [18] - 自主研发四合一域控制器,为芯片上车做好技术储备 [18] 市场竞争策略 - 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Y,采取"敢于亮剑"的竞争态度 [2][8] - 通过科技创新、质量提升和高端化三方面应对行业"内卷" [7] - 选择向高端市场挺进而非参与价格战 [11] - SUV与轿车用户群体存在差异,预计YU7销量将高于SU7但不会显著影响后者销量 [17] 供应链与区域布局 - 京津冀地区供应商占比达30-40%,含电池后预计提升至60-70% [13] - 武汉布局大家电业务并建设首座智能工厂,研发团队规模已达4000-5000人 [15] - 优先选择北京经济系供应商以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13] 行业认知与发展展望 - 智能电动汽车是中国汽车产业换道超车的机会,在芯片、AI等领域具备全球竞争力 [9] - 中国汽车工业需补足机械素质和高端化能力短板 [9] - 特斯拉Model Y的成功不仅依赖品牌效应,在能耗和FSD等方面有实质性优势 [10] - 汽车行业面临复杂舆情环境,需谨言慎行并坚持科技创新路线 [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