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龙产品

搜索文档
沪市主板年内首家!长裕集团IPO获受理,拳头产品毛利率走低
北京商报· 2025-05-22 19:14
IPO申请概况 - 长裕集团主板IPO于5月21日获上交所受理 为沪市主板年内首家获受理企业 [1] - 公司主营锆类产品、特种尼龙产品、精细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1] - 拟募集资金7亿元 用于超纯氧氯化锆及深加工(4.5万吨)、高性能尼龙弹性体(1万吨)、生物陶瓷及功能陶瓷(1000吨)三大项目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69亿元、16.07亿元、16.37亿元 其中2023年同比降3.7% 2024年回升1.9%但仍低于2022年水平 [4] - 同期归属净利润分别为2.57亿元、1.88亿元、2.05亿元 2023年同比降26.8% 2024年回升9% [4] - 锆类产品收入占比逐年下降 2022-2024年分别为12.63亿元(76.17%)、11.58亿元(72.43%)、11.54亿元(70.85%) [4] 产品竞争力分析 - 锆类产品毛利率持续下滑 2022-2024年分别为30.65%、23.05%、22.41% 同期行业均值为35.76%、31.74%、30.48% [5] - 锆类产品售价逐年下降 2022-2024年分别为2.4万元/吨、2.02万元/吨、1.8万元/吨 累计降幅25% [5] - 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 2022-2024年为3.39%、3.19%、3.3% 同期行业均值为5.02%、5.22%、4.63% [5] 行业前景 - 锆制品行业处于从传统材料向战略性新材料转型阶段 具备资源稀缺性、应用多元化、价值链上移三大驱动力 [4] - 中长期机会集中于中高端技术壁垒领域 而非原材料初加工环节 [4] 股权结构 - 实控人刘其永、刘策父子通过直接持股(38.9%+9.36%)及三家合伙企业(4.94%)合计控制53.2%股权 [6]
台华新材(603055):Q1毛利率环比改善 差异化占比将逐步提升
新浪财经· 2025-05-01 10:28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5Q1受益于政府补贴利润表现优秀,盈利能力环比改善,现金流良好但存货天数小幅上升,化学法再生尼龙产品有望释放增量,考虑贸易摩擦影响小幅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1][2] 财务表现 - 25Q1实现营业收入14.78亿元,同比+0.38%;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8.9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22.62% [1] - 25Q1政府补贴(税前)为7068万元,同比增加4569万元 [1] - 25Q1毛利率同比-1.07pp至22.33%,环比+2.13pp;销售净利率同比+1.06pp至11.23%,环比+5.7pp [1] - 25Q1期间费用率同比+1.22pp至12.2%,其中销售费用率+0.28pp至1.16%,管理费用率同比+1.2pp至4.28%,研发费用率同比-0.92pp至4.52%,财务费用率同比+0.66pp至2.23% [1] - 25Q1锦纶长丝销量4.72万吨,平均售价2.13万元,同比-8.5%;原材料尼龙切片25Q1均价1.21万元/吨,同比-16.08% [1] - 25Q1实现经营现金流0.73亿元,同比+147.35%;经营现金流/经营活动净收益比值为66.11% [2] - 25Q1存货周转天数195.65天,同比上升27.17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67.57天,同比上升6.07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66.45天,同比下降22.78天 [2] 投资建议 - 公司化学法再生尼龙产品PURECO已获得GRS认证,随着客户对接及产能爬坡有望于25年充分释放增量 [2] - 中长期公司差异化产品占比持续提升,新增产能充裕,成长路径清晰 [2] - 考虑贸易摩擦对终端需求的潜在影响小幅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8、10.5、12.2亿元,前值为9.2、11.1、12.7亿元,对应PE10、8、7X,维持“买入”评级 [2]
隆华新材20250421
2025-04-22 12:46
纪要涉及的公司 隆华新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绩表现** - 2024 年营收 56.24 亿元,同比增长 12.01%;净利润 1.71 亿元,同比下降 30%;全年销售量接近 60.66 万吨[2] - 2025 年第一季度营收 15.09 亿元,同比增长 11.52%;净利润 5,712.47 万元,同比增长 19.52%;聚醚系列产品总销量达 19.68 万吨,同比增长 30.07%[1][2] 2. **扩产计划** - 2025 年计划扩产 33 万吨聚醚,含 4 万 - 10 万吨端氨基聚醚技改项目,年底完成[1][5] - 推进尼龙 66 二期 8 万吨扩产项目,建成后聚酰胺树脂系列总产能达 12 万吨[1][5] - 4 万吨特种尼龙项目 6 月技改,产能提至 10 万吨,预计增加投资两三千万,总投资近 4 亿元[3][17] 3. **市场前景** - 看好 POP 和高回弹泡沫市场,汽车行业高端车内饰升级和入门车型豪华化推动化工材料需求增长[1][6] - 预计今年完成 80 万总销量目标,一季度完成 20 万吨,大概率超预期[4][32] 4. **现金流与成本** - 一季度经营性现金流流出 6000 多万,因环己烷价低,为匹配订单大量采购原材料[1][9] - 原料价格下跌因供需失衡,已接近底部,预计反弹[9] 5. **毛利率与盈利** - 2025 年一季度聚醚多元醇毛利率约 7%,公司整体毛利率约 4.65%,较 2024 年三四季度回升[1][15] - 单吨盈利略高于去年四季度,但波动快[1][16] 6. **出口情况** - 2024 年出口量 8.67 万吨,同比增长 19.42%;2025 年一季度出口量 2.75 万吨,同比增长 18.92%,毛利率 12%,今年总体增速预计平稳[3][29] 7. **尼龙项目进展** - 处于前期验证阶段约六个月,有几十吨销售订单用于客户实验[24] - 调整 4 万吨建设工艺设备,分 1 万吨尼龙 66 和 3 万吨特种尼龙,工业化生产四种特种尼龙并送样[24] - 大订单预计下半年实现,今年销量预期难估计,特种应用单吨盈利预计 2000 元以上,毛利约 40%[24][2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非经常性损益**:一季度约 900 多万,由远期结售汇业务收益和技改项目申报国家债券奖励构成[8] 2. **环氧丙烷价格影响**:历次大幅下跌对公司总体影响偏负向,不利于利润率实现,行业利润水平低[10] 3. **行业产能整合**:近期行业内小规模产能整合趋势明显,福建、山东部分企业经营困难[11] 4. **关税影响**:对公司直接出口美国影响不大,但未来出口有潜在影响,原料端丙烷脱氢装置受关税影响可能致环氧丙烷成本上涨[12] 5. **终端设备运营**:去年运营不到一季度,全年销量约 3000 吨,今年一季度约 4000 吨,未发货订单近 1 万吨,开工率六成[17] 6. **技术改造影响**:6 月开始技改持续半年,影响生产和销售,部分产品盈利预期或受影响[21] 7. **客户群体**:主要客户为风电行业和环氧固化剂领域头部企业,如东方电气、道盛天和等[22] 8. **销售团队架构**:尼龙领域有独立销售团队,约二三十人,产品通过工厂合作、小型贸易商和工厂代理分销[28] 9. **特种化学品规划**:已做重大调整,将实验室成果嫁接到车间,性能优异,有望成行业领先者[31] 10. **销量走势**:理论二季度淡季,三季度需求增加,近年各季度销量环比增长[33] 11. **市场份额预期**:计划在民生日化行业达 100 - 150 万吨市场份额,预计三年左右实现[34] 12. **新增产能**:化工新材料行业内公司和行业最近一年新增产能不多[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