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上门服务
搜索文档
把专业助老服务送到心坎上
苏州日报· 2025-09-07 08:10
公司业务概览 - 公司是苏州首家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市属国企,以"专业为基、温情为魂"为理念,将服务从"家门口"送到"心坎上" [1] - 公司目前设有9个居家上门服务点位,服务超过1.1万名苏州老人,月均服务工时超过4万小时,覆盖吴中、相城及高新区 [1] 服务扩张轨迹 - 服务始于2024年7月承接狮山街道项目,以高龄、独居老人为主,重点围绕"基础家政+简单照护" [2] - 2025年3月承接吴中区4个镇5个点位项目,服务对象近8000人,并在吴中区设立多个区域站点,每个站点配备1名专职站长统筹30至40名护理员 [2] - 2025年5月服务延伸至相城区三个街道,新增服务人员3000余人,形成"吴中+相城+狮山"多区域服务格局,累计服务覆盖超1.1万人 [2] 服务运营数据 - 2025年1至6月在高新区狮山街道为376户老人完成1.07万小时服务,服务响应率100% [3] - 自2025年3月在吴中区承接服务以来,已有7365人享受上门服务,覆盖率达96%,累计服务时长超11.8万小时 [3] - 在相城区3个多月为3039名老人提供服务,服务时长达3.7万小时 [3] 服务策略与差异化 - 采用"一区一策"精准适配,每进入新区域前开展细致入户调研,摸清老人年龄结构、健康状况、服务偏好,再制定针对性服务方案 [3] - 针对吴中区部分失能老人增加上门擦浴服务,针对狮山横塘街道出行不便老人联动集团专业医护人员提供"送医上门"服务 [3] - 作为国企确立"惠民优先"核心定位,用"标准化建设"与"非盈利创新"打破民营企业"逐利导向"导致的行业痛点 [5] 标准化与培训体系 - 构建常态化培训体系,2025年6月起启动助老员服务标准及技能培训系列课程,围绕"专业技能、服务意识、沟通技巧"三大核心维度 [5] - 培训采用"理论+实操"模式,例如在相城区黄桥社区培训教室,40余名助老员反复练习助浴流程等规范动作 [5] - 公司加速推进居家上门服务标准化服务流程的制定,让"专业"成为服务的"硬底色" [5] 服务案例与人文关怀 - 服务案例包括为东山镇肩周炎老人提供上门电疗与关节松动训练,经过1个月定期服务老人手臂恢复活动能力 [6] - 在狮山横塘街道为受伤老人联动专业医护人员"送医上门",清洁伤口、指导照护 [6] - 开展"主动惠民"行动,如夏季为贫困、孤寡老人送上"清凉礼盒",在社区发起"爱脑行动"为老人做认知障碍筛查 [6] 未来发展规划 - 规模上计划2025年底前进入苏州工业园区、姑苏区等区域,将服务人群提升至2万人 [8] - 服务上除了加快制定标准化流程,还将联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将手工制作、健康讲座等活动"搬进"老人家中 [8] - 将深入挖掘老人需求,探索开发"陪诊就医"、"智慧监护"等创新服务,靶向解决高龄群体日常生活中的痛点难点问题 [8]
烟台建成家庭养老床位4749张,提供居家上门服务超26万人次
齐鲁晚报网· 2025-06-27 20:23
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内容 - 项目面向烟台市户籍的经济困难及中低收入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 [1] - 提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居家养老上门服务 [1] - 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包括适老化、智能化改造及配备设施设备 [1] - 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包括理发、助浴、助餐等高频服务及个性化服务 [1] - 组织600多名助老员提供服务 [1] 项目进展和成效 - 已建成家庭养老床位4749张,完成民政部绩效目标任务的187% [2] - 为8333名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26.3万人次,完成民政部绩效目标的191% [2] 行业影响 - 吸引中康养、山东健康、山东青鸟等养老领域知名企业参与 [2] - 带动本地7家中小型养老企业升级服务标准 [2] - 形成"以大带小、以优促强"的产业生态 [2] 未来规划 - 全面推动全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2] - 全力构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新格局 [2]
各地各部门精准施策 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 更好保障老有所养
央广网· 2025-06-23 08:37
养老服务政策与机制完善 - 各地各部门精准施策不断完善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加快建设适合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1] - 浙江省嘉兴市推出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老年人拨打电话可预约打扫卫生、买菜做饭、陪同就医、照料失能老人等服务[1] - 上海城区实现"15分钟养老服务圈"全覆盖湖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数量超过8500个[1] - 湘潭市雨湖区窑湾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入住60多位老人提供一日三餐和24小时响应服务[1] 农村养老服务发展 - 江西省建成农村"幸福院"880多个提供用餐、日间照料、文化娱乐等服务[2] - 江西省民政厅计划今年建成90家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和300个幸福院[2] - 农村养老服务是我国养老服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事关亿万农村老年人幸福生活[2] 银发经济与多元化服务 - 以银发专列、康养旅居等为代表我国养老多元化服务供给不断扩大[2] - 南京市发放首批养老消费券老人可免费享受33种专业化服务包括助浴、助洁、上门陪诊、送餐等[2] - 银发经济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产业可激发家庭养老消费[2] 养老服务发展规划 - 到2029年我国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基本养老服务供给不断优化[2] - 到2035年适合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成熟定型[2] - 民政部将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让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3]
养老服务业提升服务品质增强竞争力
中国经济网· 2025-06-05 13:52
人口老龄化与政策支持 - 2024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031万人,占全国人口22% [1] - 《意见》提出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 [1] - 保险业、房地产企业、民营企业及外资企业加速进入养老赛道,行业竞争加剧 [1] 机构养老发展现状 - 远洋集团旗下椿萱茂已运营10余年,覆盖8个城市19家老年公寓、4个城市4家长者社区及苏州2家医养结合护理院 [2] - 机构养老核心竞争力在于专业技术支撑,通过标准化运营实现可持续发展 [2] - 行业面临人才短缺问题,尤其是持有医护、康复等专业资格证书的专技人员,养老护理员缺口最严重 [2] 养老服务模式创新 - 椿萱茂建立完整培训体系,与地方政府合作完善养老人才培养模式 [3] - 居家养老业务成为战略重点,提供线上服务、到店服务和上门服务三类模式 [3] - 整合上下游服务提供商,通过设定服务标准进行质量管控 [3] 行业发展趋势 - 提升养老机构运营效能需精准供给和服务模式升级 [4] - 机构养老在养老服务改革中的专业支撑作用将更加突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