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山东省古籍数字资源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数智技术重塑版权产业生态
经济观察网· 2025-10-17 13:29
行业核心观点 - 数智技术正从创造、保护、交易三大维度重塑版权产业的发展逻辑 [1] - 本届版博会以"数智引领未来、版权创新发展"为主题,吸引了1100余家单位参展,为历届最多 [1] AI赋能内容创作 - 青岛领客文化利用AI作为重要设计工具进行创作,但创意、风格等方面仍需人工介入 [2] - AIGC抗战微短剧《坐标》采用全AI制作模式,将AI短剧打磨周期大幅缩短60%以上 [2] - 芒果超媒自研芒果大模型,其AIGC内容创作平台等产品已应用至6档综艺节目 [2] - 阅文集团推出"妙笔通鉴"功能,可实时分析千万字级网文内容,辅助细节回顾与剧情总结 [3] 数字化版权交易平台 - 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涵盖来自6处遗址地、448幅壁画的11130个素材,构建在线版权确权、授权、维权新模式 [4] - 山东省古籍数字资源平台整合全省804808筒子叶数字资源,涵盖17家单位的收藏 [4] 版权保护技术体系 - 中国版权协会运用区块链等新技术,为北京冬奥会、巴黎奥运会等重大活动提供网络传播版权保护 [5][6] - 中国版权协会今年以来已成功处置超过4600个境外非法盗版网站 [6] - 全影版权保护体系依托大数据与区块链,为全国超30万摄影师提供服务,登记版权作品80余万件 [6] - 黄河国际版权综合服务平台提供涵盖版权存证登记、侵权监测到版权交易的全链条服务 [6] AI生成内容的版权界定 - 对于AI生成内容,著作权法应秉持谨慎开放立场,纯AI生成作品难以获得版权,但辅助性创作可进行版权登记 [7]
山东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儒风传千载,海岱弦歌新
大众日报· 2025-09-27 09:33
文化传承与学术研究 - 山东省古籍数字资源平台于今年6月正式开通,整合省图书馆及地方馆藏资源,提供古籍影像和全文检索功能[2] - 山东深入推进“山东文脉”工程,领衔担纲全球汉籍合璧工程、《永乐大典》等国家重大项目,成果包括《齐鲁文库》《儒典》等[2] - 整合孔子研究院、孟子研究院等资源,与教育部共建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16所知名高校合办研究生院,累计招收培养2553名研究生[3] - 山东广饶傅家遗址实证4750年前存在母系社会组织,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自然》发表[3] - 山东推进“海岱考古”工程,累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2个,构成完整的史前文化谱系[3] 文化普及与社会治理 - 山东在全国率先全面开设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推出“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大赛”等系列文化节目[4] - 微山县打造“湖上宣讲”特色模式,将“固定讲台”变为“流动课堂”[5] - 济宁市构建以“和为贵”为品牌的社会治理体系,打造市县乡村四级“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中心[5] - 山东围绕“忠诚”“担当”“廉洁”等理念,打造孔庙弘道门、孟庙等政德教学点[5] 文旅融合与国际交流 - 济宁市以“孔子家乡 你好济宁”为核心品牌,开展“十城百企千里”巡回旅游推介,上半年接待入境游客实现翻倍增长[7] - 山东各地景区开设汉服体验馆,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年轻人生活[7] - 连续举办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来自7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参与[1][8] - 启动实施齐鲁访学驻研计划,成立“中国孔子基金会·全球文明对话交流中心”,邀请国际专家学者对话交流[8] - 山东统筹各类资源,实施国际友城、友校、友企、友媒、友人“五友”外宣,深化“视听山东”等项目建设[8]
戴綦宏:为“山东省古籍数字资源平台”点赞
经济观察报· 2025-06-08 16:01
平台功能优势 - 实现古籍数字资源的全文检索功能 提供书内目录和全文检索框 支持图文对照 显著提升检索效率 [1] - 检索系统设计接近学界主流古籍全文检索数据库标准 未来资源扩充后有望成为核心学术工具 [1] 资源覆盖特色 - 整合山东省图书馆及地方馆藏资源 包括烟台慕湘藏书馆 威海市文登区图书馆等12家机构 展现地域文献体系 [1] - 重点收录山东地方文献 如《灵岩志》《潍县金石志》等 突出齐鲁文化特色 具备文化传播潜力 [1][2] 技术质量表现 - 采用彩色高清扫描技术 影像质量全国领先 完整保留纸张颜色 墨色层次等版本学研究关键要素 [2] - 经横向对比 相同古籍的影像质量优于其他省级平台 建议增加常见典籍以提升平台使用率 [2] 发展规划 - 计划分阶段公开珍稀古籍资源 建设全省联合目录 持续完善平台功能 [2] - 战略定位为展示山东古籍保护成果的窗口 强化"嘉惠学林"的公益属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