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版权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文化新观察丨这场国际博览会,透露版权产业新动向
新华社· 2025-10-25 01:26
从经典荧屏动漫形象到新锐游戏角色,从非遗艺术品到"顶流"文创,更有高科技企业携最新创意成果亮相……日前在山东青岛落幕的第十届中国 国际版权博览会上,版权产业链上的各方力量齐聚一堂,带来发展新气象。 版权护航,传统手艺绽放新光彩—— "这不仅仅是一张证书,更是对我们创意作品的认可和保障。"本届版博会青岛市版权保护协会专属服务区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高谊长体验了一 场"版权速度"——提交申请后短短半小时,便拿到了其原创非遗作品的纸质版权作品登记证书。 据最新统计,中国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达7.44%;今年9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在全球创新 指数排名中第一次跃升到了第10位。文化资源优势借版权东风,日益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 走进第十届版博会现场,人们可以深深感受到:版权,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激活文化创新的一池春水。 "有了它,我们的作品在进行展示、传播和商业开发时,底气更足了。"高谊长说。 越来越多的传统手艺人逐渐建立起"创作完成即应确权"的现代版权意识,从源头上为文化传承创新保驾护航。 湖南展区,张家界织锦技艺制作成的围巾、袜子、提包等做工精湛,吸引不少参观者驻足观 ...
当AI与艺术碰撞:机器写歌作画,版权如何守护人类创意火花
南方都市报· 2025-10-19 10:48
10月18日,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以下简称"版博会")在山东青岛落幕。从剪纸、木雕等指尖上 的非遗互动,到借助VR穿越"古今"的视觉狂欢,与会者沉浸式感受版权如何玩出"新花样"。 第十届版博会现场,南都N视频记者李玲/摄。 作为我国版权领域唯一的综合性、国际性、国家级专业盛会,版博会是人们近距离感触版权魅力的重要 平台,也是国际版权领域的交流高地。 南都记者观察发现,新技术变革如何重塑版权行业,是与会者普遍关注的议题。随着AI在游戏、数字 音乐、动漫等领域的深度应用,人类与机器的创造界限也变得模糊。当机器人能写诗作曲、设计艺术品 甚至创作电影剧本时,触及了一系列版权的核心难题:机器能被视为作者吗?由AI生成的内容归谁所 有?大模型训练语料的版权之争何解? 版权关乎的不仅是过去,也是未来。有专家提到,版权的未来取决于能否平衡两个当务之急,即保护和 创新——如果限制过多会扼杀创造力,限制过少也会摧毁创造力。也有学者呼吁,面对技术的变革,版 权制度应作出回应与调整。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既要保持制度理性,也要具备科学智慧。 当传统文化与AI碰撞,沉睡的历史变得可感可及 为期三天的第十届版博会,于10月18日在 ...
第十届版博会在青岛落幕!齐鲁文化IP受追捧,多款产品热销
南方都市报· 2025-10-19 08:13
展会成果 - 展会期间山东展团推出17项新品发布和项目推介,并举办20多场订购签约活动,一批优质项目集中签约 [1] - 曹县汉服、淄博陶琉、肥城桃木雕刻等特色产品咨询不断,众多观众下单采购 [3] - 山东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平面陶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徐兵表示仅半天时间展出的产品就几近销售一空 [4] - 珞石书法机器人成为展厅内明星展品,不少企业主动抛出橄榄枝意向合作邀约,为后续市场拓展奠定良好基础 [4] 参展规模与展示内容 - 山东展团以齐鲁版权 向新而行为主题,共组织200多家优质企业集中参展,在1号馆打造山东展区 [3] - 展区通过四大板块全方位展示齐鲁版权的新生态、新成果,重点展示数智化的齐鲁版权全流程成果 [3] - 现场发布推介山东十大线上版权交易平台,覆盖动漫、音乐、体育、文博、工艺设计等领域 [3] 文化IP与数字技术应用 - 孔子数字人互动、沉浸式欣赏济南数字超然楼、体验VR《香山墓》成为很多观众的打卡点 [3] - 夫子的朋友圈系列文创、狮敢当·敢敢当当、河东东海营营、花花家的地宝中药玩偶、烟台八仙归来文创以及山东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亚醜钺等齐鲁文化新IP备受年轻观众欢迎,多款产品火爆热销、一品难求 [3] - 展会展示一批版权数智化新技术、新平台、新IP,从登记、创造、确权、保护到交易、应用全流程展示版权数智化全链条成果 [3]
数智技术重塑版权产业生态
经济观察网· 2025-10-17 13:29
行业核心观点 - 数智技术正从创造、保护、交易三大维度重塑版权产业的发展逻辑 [1] - 本届版博会以"数智引领未来、版权创新发展"为主题,吸引了1100余家单位参展,为历届最多 [1] AI赋能内容创作 - 青岛领客文化利用AI作为重要设计工具进行创作,但创意、风格等方面仍需人工介入 [2] - AIGC抗战微短剧《坐标》采用全AI制作模式,将AI短剧打磨周期大幅缩短60%以上 [2] - 芒果超媒自研芒果大模型,其AIGC内容创作平台等产品已应用至6档综艺节目 [2] - 阅文集团推出"妙笔通鉴"功能,可实时分析千万字级网文内容,辅助细节回顾与剧情总结 [3] 数字化版权交易平台 - 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涵盖来自6处遗址地、448幅壁画的11130个素材,构建在线版权确权、授权、维权新模式 [4] - 山东省古籍数字资源平台整合全省804808筒子叶数字资源,涵盖17家单位的收藏 [4] 版权保护技术体系 - 中国版权协会运用区块链等新技术,为北京冬奥会、巴黎奥运会等重大活动提供网络传播版权保护 [5][6] - 中国版权协会今年以来已成功处置超过4600个境外非法盗版网站 [6] - 全影版权保护体系依托大数据与区块链,为全国超30万摄影师提供服务,登记版权作品80余万件 [6] - 黄河国际版权综合服务平台提供涵盖版权存证登记、侵权监测到版权交易的全链条服务 [6] AI生成内容的版权界定 - 对于AI生成内容,著作权法应秉持谨慎开放立场,纯AI生成作品难以获得版权,但辅助性创作可进行版权登记 [7]
“柴犬馒头”“跳舞的瓦当”等优秀产品亮相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
南京日报· 2025-10-17 10:26
展会概况 - 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于10月16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1] - 南京展区作为江苏展区重要组成部分 展出近百件优秀版权产品 [1] - 南京已连续第五届参展 本届主题为“数智引领未来、版权创新发展” [1] 参展企业与产品 - 南京版权保护协会牵头组织南京设计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南京图益创意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参展 [1] - 共计展出97件IP衍生产品 涉及超过30个版权作品 [1] - 南京小朋友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的原创IP“柴犬馒头”成为现场最受年轻人喜爱的明星IP之一 [2] - 南京展区展出“文学之都——宁好”、“南京云锦”、“十竹斋笺谱”等城市文化IP衍生产品 以及“跳舞的瓦当”、“明朝那些城门”等文博IP好物 [3] - 南京设计廊一家企业就带来5款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系列产品 [3] - 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带来畅销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中国瓷”及国宴瓷系列产品 [3] IP运营与市场表现 - “柴犬馒头”IP创作于2016年 通过跨界授权、产品衍生、内容植入等方式与奇瑞汽车、真维斯、力士等品牌合作 [2] - 该IP系列产品已出口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泰国等16个国家 粉丝人数超千万 [2] - “柴犬馒头”衍生产品“好梦小柴”、“打工小狗”等毛绒玩具成为现场年轻观众争先购买的爆款产品 [2] - 越来越多的产品品牌与博物馆展开合作 助力城市文化传播 [3] 展会策略与未来规划 - 南京展区打造新消费场景 开设产品畅玩体验区 结合实物展示与互动体验 [3] - 搭建线上销售和沟通平台 为版权发展创造更多可能 [3] - 展区策展理念为“展陈+交易+服务” 通过多种形式展现版权转化成果 [4] - 未来将持续以多样化服务助力版权IP培育与转化 在IP转化数量、店面拓展、新消费场景培育及“人工智能+消费”集聚区建设等方面发力 [4]
版博会上,山东展区成版权保护科普课堂——“第一时间申请版权登记,心里踏实多了!”
大众日报· 2025-10-17 09:07
展会概况 - 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于10月16日在青岛开幕,主题为“数智引领未来、版权创新发展”,创纪录地吸引1100余家单位参展,展期至10月18日 [1] - 山东展区以“齐鲁版权 向新而行”为主题,组织50余家企业参展,通过数智化、时尚化、产业化、国际化四大板块呈现版权新生态 [5] 版权保护对农业品牌的赋能 - 潍坊郭牌西瓜通过为育种、培育、风味等生产标准和课程申请100多项作品著作权,建立全链条版权保护体系,有效遏制仿冒,实现“一瓜一码”可追溯 [1] - 版权保护助力郭牌西瓜2024年销售种子5900万粒,育苗5300万株,生产西甜瓜2.6万吨,实现年产值近3.4亿元,同比增长22.2%,种植户户均年收入达20万元 [1] - 王哥庄大馒头通过新产品第一时间申请版权登记,解决了创意被仿冒后维权举证难的问题 [2] 版权服务平台的数智化发展 - 山东省版权保护与服务平台实现线上受理作品登记超234万件,提供零见面、零纸化、零收费的高效服务 [2] - 山东省数字融合版权交易平台集聚注册用户超28万,汇聚电子文档、电子书、有声书等逾40万件新型出版形态数据资源 [3] - 中国(青岛)音乐版权交易平台为5万余首音乐作品建立“数字身份证”,服务音乐从业者逾3600人,累计交易额突破4000万元 [3] 版权保护的技术应用与创新 - 全影“鹰眼监测系统+全影tin链”版权保护体系登记版权作品80余万件,为全国超30万摄影师提供全网监测、侵权识别和快速维权保障 [3] - 山东出版集团创新推出“作品登记证书+区块链存证证书”双证护航服务模式,确保原创作品不可篡改 [2] - 金榜苑的新教育数智化生态系统在近5000所学校应用,日生成数据超300万条,以版权技术助力因材施教 [3] 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与版权转化 - 山东省古籍数字资源平台对14020种、24000余册古籍进行深度数字化加工,将纸质古籍资源转化为互联网可访问的数字资产 [3] - 齐鲁文化大模型、《齐鲁文库》数据库等平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将齐鲁文化底蕴转化为可溯源、可交易的数字资产 [3] - 版权被视作文化创新的“准生证”和价值转化的起点,是产品和服务“出圈”的关键 [4][5]
技术变革重塑版权生态 中外专家共议人工智能与版权保护新挑战
中国经济网· 2025-09-25 13:04
行业政策与法律趋势 - 前沿技术变革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正深刻重塑文化生态和版权业态[2] - 行业需加快完善针对新技术新领域的版权法律体系及相关法律制度[2] - 未来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版权治理的新趋势包括训练数据规范使用、创作过程可追溯、平台治理责任和跨境规则协调[2] 行业发展现状与机遇 - 中国版权产业发展迅速,其创意产品出口占货物贸易总额比重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2] - 以AI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可有效应用于版权的创作、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等全链条环节[3] - 行业各方正探索政产学研用联合创新路径,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3] 行业挑战与应对措施 - AI技术的隐蔽性和快速性会催生数据安全风险,并引发行业生态重塑下的利益分配及相关伦理问题[3] - 为应对新技术对网络影视版权保护的冲击,相关各方共同发起成立“网络影视反盗版联盟”[4] - 联盟旨在建立重点作品保护名单与快速响应机制,集中打击重点盗版模式,深化协同合作以构建共治格局[4] 机构与企业的战略重点 - 高校及研究机构致力于为行业提供理论支撑与解决方案,并主动参与推动AI技术在出版与版权领域的创新应用[3] - 行业需加强版权领域人才培养,并聚焦知识产权保护与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3] - 推动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包括加强原创精品创作生产引导、加强版权金融服务创新以及深化国际交流合作[2]
为全球版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人民日报· 2025-07-15 05:51
中国版权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7% [1] - 数字化转型推动游戏、电影、潮玩等创意产品风靡国内外 [1] - 版权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逐步加大,对游戏等产业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2] 版权保护与创新案例 - 中国首款3A游戏《黑神话:悟空》和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融合传统与现代科技,赢得国内外青睐 [2] - 景德镇通过创新版权工作促进陶瓷产业传承创新发展,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3] - VR影片《秦·兵马俑》将版权与数字技术融合,提供沉浸式互动体验,产品已在日本、韩国、美国等地申请专利 [6] 国际合作与输出 - "最美中国系列图画书"版权已输出至法国、韩国、约旦和阿联酋等国家 [4] - 人民教育出版社与美国国家地理学习联合出版《中国读本》,从国际视角讲述中国故事 [4] - 中国艺术家创作的舞剧《天工开物》将在澳大利亚、希腊展开海外巡演 [6] 传统文化与现代版权融合 - 苗绣纹样成为时尚品牌设计灵感,陕西秦腔被改编为游戏原声 [7] - 木活字印刷术等非遗项目通过版权保护实现现代转化 [6] - 版权推动民间文艺从"博物馆里的标本"变为"市场中的活水" [7] 国际评价与认可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高度评价中国版权事业发展 [2] - 非洲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称中国在利用知识产权推动国家发展方面树立典范 [3] - 国际商标协会首席执行官认为中国知识产权生态系统取得巨大进步 [3]
“优秀版权企业全省行”巡讲活动首站来苏
苏州日报· 2025-04-22 08:25
版权保护政策与活动 - 2025年江苏省启动"优秀版权企业全省行"巡讲活动 首站于苏州吴文化博物馆举行 旨在提升企业版权保护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版权服务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活动现场启动2025年度苏州市重大版权推广运用项目申报通道及"2025吴中区优秀版权作品展" 展出版权作品120余件 [1] - 江苏版权保护中心推出"正版护航"行动计划 与主流互联网及电商平台建立协作机制 实现侵权内容清除和盗版商品下架 首批10家重点著作权人企业已取得维权突破 计划年内服务范围扩大至50家企业 [1] 区域版权产业发展成果 - 吴中区2022年以来出台多项版权产业政策 进行版权登记奖励2510件 评选优秀版权奖46个 下拨扶持资金170余万元 [2] - 近三年吴中区入选省级优秀版权作品产业转化重点培育项目4个 获评江苏省版权示范单位2家 入选市级重大版权推广运用项目6个 获得市优秀版权奖7个 [2] - 2025年吴中区被列为苏州市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 苏州工匠园作为重要平台分享版权赋能非遗转化经验 [1][2] 企业版权实践案例 - 四家优秀版权单位代表就版权保护 运用和管理进行交流 苏州工匠园依托三大优势通过版权获取非遗转化新场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