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数字孪生管理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哈电集团:自主创新,创造280多项“共和国第一”
中国能源装备发展历程 - 1951年哈尔滨电机厂成功研制新中国第一台800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实现自主设计制造发电设备零的突破 [1] - 2021年哈电集团研制的全球首台百万千瓦水电机组在白鹤滩水电站投入商运,标志中国水电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1] - 70年间公司累计创造280多项"共和国第一",包括第一台2.5万千瓦火电机组和第一台舰船主动力装置 [3] 技术创新突破 - 2024年7月成功下线全球单机容量最大(500兆瓦)的冲击式水轮机转轮,实现全链条技术自主可控 [2] - 攻克671米高水头转轮焊接技术难题,通过数字仿真优化工艺参数,历时107天完成核心部件制造 [2] - "十四五"期间研发投入强度持续高于5%,建立"一中心四平台"创新体系,包括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 [3] - 全球首创5兆瓦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技术,核电主设备和重型燃气轮机国产装机占比均达1/3 [3] 数字化与智能制造 - 叶片分厂智能化改造后用工减少60%(45人→18人),产品一致性提升且年产量预计增长20% [4][5] - 冲剪车间采用45台机器人实现毫米级精度加工,大叶片产线智能化改造将于2024年底完成 [5] - 工业数字孪生管理系统应用于三峡等项目,实现故障1分钟内预警,运维成本降低25% [6] - 2018年以来数字化投资近90亿元,建成8个数字化车间,生产效率提升30% [6] 绿色能源转型 - 开发超低负荷稳燃技术,使煤电机组可在15%负荷下稳定运行,适应新能源调峰需求 [7] - 2024年投运全球首台660兆瓦超低能耗循环流化床锅炉,年处理低热值煤200万吨 [7] - 天津盘山项目通过改造实现煤耗降14%、供热能力提升2倍+、寿命延长30年 [8] - 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创新错流式翅片换热技术,应用于湖北应城300兆瓦级示范项目 [9] 全球市场布局 - 产品覆盖50多国800多座电站,包括迪拜哈斯彦电站等标杆项目 [3] - 抽水蓄能领域参与60座电站231台机组研制,光热发电市场占有率领先 [10]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及合同签约额同比增幅均超25% [10]
探访“一五”老厂:哈电集团自主创新,创造280多项“共和国第一”
人民日报· 2025-08-06 21:20
核心观点 - 哈电集团作为"一五"老厂代表,70余年深耕能源装备领域,实现从技术追赶到全球领先的跨越,创造280多项"共和国第一" [4][7] - 公司通过持续自主创新攻克多项"卡脖子"技术,如全球首台500兆瓦冲击式水轮机转轮,奠定行业技术领先地位 [6][7] - 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推动产业升级,生产效率提升近30%,运维成本降低25% [8][9] - 积极布局清洁能源与煤电灵活性改造,拓展新型电力系统市场,上半年营收利润等指标同比增长超25% [10][11][12] 技术创新 - 全球首台500兆瓦冲击式水轮机转轮下线,直径6.23米,攻克671米高水头焊接技术难题,实现107天技术突破 [6] - 研发投入强度连续4年超5%,搭建"一中心四平台"创新体系,拥有国家级实验室及工程中心 [7] - 世界首创5兆瓦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技术,核电主设备占国产装机总量1/3 [7] - 累计生产发电设备超5.5亿千瓦,覆盖50多国800余座电站 [7] 产业升级 - 中小叶片产线智能化改造后用工减少60%(45人→18人),年产量提升20%至30万片 [8] - 建成8个数字化车间,2018年以来投资近90亿元,生产效率提升30% [9] - 工业数字孪生系统应用于三峡等项目,实现故障1分钟预警,运维成本降25% [9] 市场拓展 - 煤电灵活性改造技术突破:660兆瓦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年处理低热值煤200万吨,天津盘山项目改造后煤耗降14%寿命延30年 [10][11] - 清洁能源布局:压缩空气储能(湖北应城300兆瓦项目)、抽水蓄能(60座电站231台机组)、光热发电(市占率领先) [12] - 2024年上半年营收利润及合同额同比增速均超25% [12]
自主创新,创造280多项“共和国第一”(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探访“一五”老厂)
人民日报· 2025-08-06 06:21
中国制造业发展历程 - 中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居世界第一 从"一五"到"十四五"用几十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 [3] - 哈电集团由"一五"期间6项重点建设项目发展而来 见证中国能源装备从追赶到领先的跨越 [4] - 公司创造了280多项"共和国第一" 包括新中国第一台水电机组、第一台2.5万千瓦火电机组等 [6] 技术创新突破 - 成功研制全球单机容量最大(500兆瓦)冲击式水轮机转轮 直径达6.23米 使中国成为首个掌握500兆瓦级全链条技术的国家 [5] - 攻克671米高水头转轮焊接技术 历经107天解决动态压力下的焊接难题 [5] - 2021-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持续高于5% 建立"一中心四平台"创新体系 [6] - 多项国际首创技术包括5兆瓦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 核电主设备和重型燃气轮机占国产装机总量1/3 [6] 数字化转型升级 - 叶片分厂智能化改造后用工从45人降至18人 生产效率提高20% 年产量达30万片 [7] - 累计投资近90亿元用于数字化改造 建成8个数字化车间 生产效率提升近30% [7][8] - 开发工业数字孪生管理系统 实现设备实时监控 运维成本降低25% [7][8] 能源装备市场拓展 - 开发超低负荷稳燃技术 使煤电机组在15%负荷下稳定运行 适应能源转型需求 [9] - 研制全球首台660兆瓦超低能耗循环流化床锅炉 年处理低品质燃料200万吨 [9] - 完成世界首个跨代升级改造项目 煤耗降低14% 供热能力提高两倍 寿命延长30年 [10] - 布局压缩空气储能、抽水蓄能、核电、光热等清洁能源领域 上半年营收利润增长超25% [11] 全球化发展 - 产品覆盖50多个国家 装备800多座电站 包括中东首个投融资总承包项目迪拜哈斯彦电站 [6] - 累计生产发电设备超5.5亿千瓦 核电和燃气轮机占国产装机1/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