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级32位MCU
icon
搜索文档
格力突发,董明珠罕见地「松手」了关键业务
36氪· 2025-06-17 18:08
核心观点 - 董明珠卸任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职务,由李绍斌接任,标志着格力可能正在进行一场深层次的权力交接[7][8][9] - 格力芯片业务已成为公司第二大盈利来源,2024年收入150亿元(同比增长50%),净利润35亿元(同比增长75%),占总利润近11%[15][16] - 董明珠的卸任并非简单人事变动,而是格力从"强人驱动"向"制度与梯队"治理模式转型的关键信号[43] 格力芯片业务发展 - 零边界公司成立于2018年,注册资本10亿元,专注工业级32位MCU、AIoT SoC与功率器件研发,采取Fabless模式[11][12][13] - 出货量从2019年开始快速增长:2019年破千万颗,2021年超7000万颗,2022年突破1亿颗[15][28] - 2024年碳化硅芯片工厂落地,建成全球第二大、亚洲最大全自动化化合物芯片工厂[31][32] 战略转型特征 - 格力坚持全栈自研芯片路径,与美的、小米等企业采用外部投资模式形成差异[30] - 董明珠自2023年起陆续退出多个子公司法人/董事职务,呈现渐进式权力交接特征[39][40] - 接任者李绍斌为格力体系培养的技术官僚,历任研发部门、总裁助理至副总裁[41][43] 治理模式演变 - 公司正在构建"平台协作"新治理逻辑,从创始人意志转向制度化运营[43] - 此次人事调整被视为格力制度韧性的压力测试,而非衰落信号[43] - 未来格力可能更注重组织治理而非个人影响力,实现可持续发展[44]
董明珠卸任,格力芯片公司换帅
财联社· 2025-06-12 14:21
公司管理层变更 - 董明珠卸任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职务 由李绍斌接任 [2] - 李绍斌为硕士研究生学历 正高级工程师 历任商用空调设计与开发部部长助理等职 2025年4月起任格力电器副总裁 [6] - 自2023年以来 格力钛 零边界等平台相继完成管理层调整 董明珠逐步退出法定代表人职务 [7] 芯片业务发展 - 零边界成立于2018年8月 为格力电器全资控股子公司 是其切入半导体产业的重要平台 [2] - 公司采取Fabless模式 专注于工业级32位MCU AIoT SoC与功率器件研发 产品覆盖消费电子 工控 智能机器人等场景 [3] - 2019年芯片出货量突破1000万颗 2020年累计3800万颗 2021年累计7200万颗 2022年累计超1亿颗 年均出货量3600万颗 [3] - 碳化硅芯片工厂于2024年投产 年产能24万片6英寸晶圆 关键工艺国产化率超70% [3] - 业务拓展至可穿戴 智慧医疗 新能源与车规芯片市场 工业级MCU和功率半导体出货量超3000万颗 国内车规级 工控类MCU市场位居前三 [4] 半导体业务财务表现 - 2024年半导体业务收入达150亿元 同比增长50% 净利润35亿元 同比增长75% 占格力电器总净利润10.9% 成为仅次于空调的第二大利润来源 [5] - MCU与功率半导体进入比亚迪 长安等车企供应链 2025年预计配套10万辆新能源汽车 对应收入约10亿元 [5] - 碳化硅模块已应用于格力钛新能源汽车 实现电驱系统效率提升5% [5] 公司战略布局 - 围绕"核心科技自主可控"目标 在芯片 新能源 工业自动化等领域设立多个业务平台 [7] - 通过格力钛推进储能与电池产业链布局 通过金投平台投资半导体材料及先进封装项目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