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夫茶
icon
搜索文档
超级黄金周,“老外”也会玩!
上海证券报· 2025-10-07 17:11
今年的国庆中秋双节,不仅是国人的"超级黄金周",也是"老外"们玩起劲、买得欢、逛个够的假期。 带着空行李箱来到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将最新潮的智能眼镜、中国耳机等电子产品"拿下",满载而归;带着文化探索的心情走进潮汕地区,品味英歌舞 的铿锵与工夫茶的香蕴,体验浓厚而地道的广东"节味"。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记者实探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与潮汕民俗文化博览会,看到了不少"老外",他们在广东过节也挺"有滋有味"。 淘货华强北:"打包"带走 10月1日下午3点,华强北电子市场热闹非凡。顾客的询价声、商家在计算器敲下价格的"啪嗒"声、打包胶带的"嘶啦"声充斥着每一个角落,沸腾的声浪、 攒动的人潮,展现着"中国电子第一街"的火热。 记者来到华强北电子世界第二店看到,在熙熙攘攘的"淘货"人群中,有不少来自欧美、日韩、南亚、南非的"老外"身影。在他们中,有专门从事电子产品 国际贸易的采购商,有科技产品爱好者,也有来到深圳旅游的普通旅客,而此刻,他们共同的目标,就是在这里淘到最新、最酷、最具性价比的电子产 品。 外国游客在华强北挑选电子产品。林铭溱摄 近年来,华强北已逐渐成为不少"老外"来深圳的"必打卡点"。 据多家媒体报道,202 ...
让古城古镇更好“活”在当下(人文茶座)
人民日报· 2025-07-14 05:57
古城古镇开发失败案例 - 湖南张家界大庸古城耗资24亿元建成 营业4年累计亏损超10亿元 主要因仓促立项且缺乏文化底蕴支撑 [1] - 行业普遍存在盲目跟风现象 仿古项目同质化严重 业态单一且生搬硬套成功模式 导致大量"速成古城"难以持续 [1] 成功开发案例特征 - 云南丽江古城通过纳西民居建筑和特色美食形成独特体验 打造"一种叫云南的生活"IP [1] - 四川阆中古城保留"唐宋格局明清风貌"的井字形街巷 实现山、水、城相融的历史场景活化 [1] - 浙江嘉兴乌镇连续举办11届戏剧节 将传统水乡与现代艺术结合形成文化地标 [1] 历史文化保护核心原则 - 需尊重发展规律进行保护性修缮 避免大拆大建 关键在挖掘本地特色文化并追溯历史文脉 [2] - 广东潮州古城通过牌坊街非遗展馆和传承人常态化展演 实现文化遗产与百姓生活的深度融合 [2] 现代运营创新方向 - 江苏苏州古城采用"重点保护普遍改善"原则 在保留传统风貌同时升级电网燃气等基础设施 [3] - 行业需开发沉浸式演艺和多主题旅游线路 在严格保护前提下创造新场景新业态 [3] - 成功项目需平衡历史真实性(真)、生活烟火气(味)与现代需求(需)的有机融合 [3]
守护潮州古城 传承千年文脉(神州看点)
人民日报· 2025-05-15 06:41
古城保护策略与规划 - 公司提出“建设新城、保护古城”思路,清晰划定保护与开发边界 [2] - 公司出台多项规划与条例,明确保护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及“三山一水一洲”的城市空间环境 [2] - 古城完好保留“外曲内方,四横三纵”及“三山一水一洲”的历史空间格局,践行整体性保护原则 [3] 城市更新与文物修缮 - 公司在古城区118条街巷启动“微更新”项目,坚持最小干预原则,采用“一墙一策”方法进行小规模渐进式更新 [5] - 公司创新启动“百家修百厝(祠)”文物修缮保护机制,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方式多渠道筹资 [6] - 古民居经匠心修复后改造为特色客栈、茶舍,古城内居住着5万多居民,保持鲜活生命力 [6] 非遗文化与旅游融合 - 牌坊街设有工夫茶、木雕、潮瓷等非遗展馆及大师工作室,常态化邀请非遗传承人在景点进行技艺展演 [6][7] - 公司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7项、省级47项,数量位居广东省前列,非遗成为文旅发展“流量密码” [7] - 公司探索文化、商业、旅游融合模式,打造文创IP并举办国际茶日、花灯会等活动优化文化供给机制 [7]
潮汕为何掉队?
投资界· 2024-12-07 15:14
潮汕商帮与经济发展 - 潮汕商帮被誉为"东方犹太人",诞生了多位中国首富及亚洲富豪,如黄光裕、马化腾、李嘉诚、吴清亮等[4][5] - 潮汕人口呈现"三个一千万"分布:本地1000万、全国各省1000万、海外1000万[3] - 正大集团业务覆盖泰国人全生命周期,从作物种子到银行房产[5] 潮汕地区经济变迁 - 1990年前汕头为广东第二大城市,外贸出口全国第六,工业产值占GDP82%[11] - 1991年汕头拆分后GDP排名从全国前20跌至50名左右,现跌出100名外[12][16] - 2023年三市GDP总和仅相当于泉州单个城市的一半(汕头3158亿、潮州1357亿、揭阳2445亿 vs 泉州11304亿)[43][44] 产业发展瓶颈 - 纺织服装产业规模超2000亿但缺乏知名品牌,以代工为主(汕头占全国内衣产量70%、潮州年产婚纱2000万件)[28] - 土地资源极度匮乏:汕头2205平方公里(全国倒数第10)、潮州3160平方公里(倒数第18)[21][22] - 人口密度高企:汕头2463人/平方公里(全国第8)、揭阳1072人/平方公里[24][25] 区域竞争格局 - 三市产业同质化严重,无法形成类似广佛/深莞的"辐射-承接"模式[26][27] - 关键基础设施分散:机场在揭阳、首座高铁站在潮州、港口在汕头[33][36][38] - 对比厦漳泉都市圈,缺乏厦门这样的绝对龙头城市(厦门GDP为泉州2.5倍)[45][46] 特色产业潜力 - 汕头被誉"中国美食孤岛",拥有生腌、肠粉、鱼饭等特色饮食文化[52] - 保留大量古汉语词汇及传统习俗(英歌舞、营老爷、四点金民居等)[54] - 工夫茶文化形成独特的社会联结纽带[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