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眼镜

搜索文档
歌尔股份:智能眼镜升级周期下的首选标的,评级上调至买入
2025-09-16 10:03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公司为歌尔股份(Goertek) 一家领先的声学供应商和智能设备组装厂商 客户包括苹果、Meta、小米、华为、亚马逊等[1][12] * 行业涉及智能眼镜(包括AI眼镜和AR眼镜)、TWS耳机(如AirPods)、声学元件以及XR(扩展现实)设备制造[1][2][12][45] 核心观点和论据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上调** * 公司将投资评级从“弱于大盘”(Underperform)上调至“买入”(Buy) 目标价从17元人民币大幅上调至42元人民币[1][8][15] * 上调评级基于预期公司将从2026年开始出现结构性盈利复苏 主要驱动因素为智能眼镜起飞、AirPods市场份额恢复以及声学产品平均售价提升[1][13][15] **智能眼镜成为核心增长驱动力** * 智能眼镜行业正处于爆发边缘 预计出货量将从2024年的200多万台增至2025年的1000万台和2026年的1800万台 到2030年预计达到5500万台[2][27][30] * 公司是Meta、小米、亚马逊、华为等品牌的主要组装商 将成智能眼镜放量的关键受益者[2][27] * 预计更高价值的AR眼镜将从2027年开始起量 公司在核心部件(光波导、微显示器)方面的技术积累将助其从纯EMS转型为一站式服务商 从而支撑利润率扩张[2][29][37] * 分析显示 2025-27年智能眼镜业务将贡献9-17%的收入和9-15%的盈利[2][34] **传统业务状况改善** * 公司在2022-23年曾失去部分AirPods组装份额 但已与苹果重建关系 预计其市场份额将在新机型推出后于2026年下半年恢复至35%[3][35] * 高利润的声学业务正受益于规格升级周期 从麦克风到紧凑型扬声器设计 以适配轻薄/可折叠机型 支撑平均售价提升[3][38][40] **财务预测显著上调** * 将2025-27年盈利预测上调4-51% 以反映更强的营收能力和经营杠杆效应[1][16][22] * 预计2025-27年营收分别为965 3亿、1196 97亿和1373 26亿人民币 净利润分别为30 84亿、43 00亿和55 74亿人民币[4][10] * 预计每股收益(EPS)在2025-27年分别为0 88元、1 23元和1 60元 年增长率分别为13 8%、39 4%和29 6%[4][23] * 公司的估值(目标市盈率34倍)处于其历史平均水平 并与之前XR需求上涨周期(20-60倍)的估值相匹配[1][16][46] 其他重要内容 **与市场共识的差异** * 公司2025年的盈利预测(EPS 0 88元)比市场共识(0 96元)低8 7% 但对2026和2027年的预测(1 23元、1 60元)则比市场共识(1 13元、1 30元)高出4 2%和12 1%[4][24] **风险提示** * 下行风险包括:利润率恢复慢于预期、AirPods市场份额进一步流失、AR/VR业务增长不及预期、宏观经济状况恶化[47] * 上行风险包括:利润率改善快于预期、AirPods市场份额扩张快于预期、AR/VR业务增长超预期、宏观经济状况改善[47] **关键财务指标展望** * 预计运营利润率将从2024年的3 2%改善至2027年的4 7%[10][22] * 预计净资产收益率(ROE)将从2024年的8 3%上升至2027年的12 5%[10] * 净债务股权比在2024年末维持在1 4%的低位[9][10]
苹果后续产品计划曝光!首款无显示屏智能眼镜或明年亮相
国际金融报· 2025-09-15 21:44
iPhone17系列火热预售之际,苹果后续产品计划曝光。 9月15日,据知名苹果爆料记者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的最新披露,苹果计划在未来16个月内推出另外10款新品,包括可穿戴设备、平板、 智能家居及专业显示等多个品类。其中,一半新品在2025年底前亮相,另一半则计划于2026年初陆续上市。 不同于往年10月发布的惯例,苹果新一代MacBook产品预计于2026年春季推出。不过,马克・古尔曼透露,全新MacBook Pro和MacBook Air将延续 当前设计语言,核心升级为搭载全新M5芯片,预计为AI加速、图形性能和续航效率方面带来更好表现。外界传闻的"搭载OLED 屏幕+轻薄化设计"相关重 大革新或需等到2026年底发布。 另外,iPhone 17e也将在明年春季登场。作为iPhone 16e的继任者,这款中端机型将搭载性能更强的A19芯片,在性能与能效上与旗舰版看齐。届时, 新款Mac显示器和智能家居中枢(Smart Home Hub)也将一同亮相。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还预计在未来12到16个月内进入当下大热的智能眼镜市场。不同于笨重的Apple Vision Pro,苹果首款智能眼睛 ...
龙旗科技(603341):25H1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看好智能眼镜长期成长性
长城证券· 2025-09-15 21:26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预期未来6个月内股价相对行业指数涨幅介于5%~15%之间 [4][9][1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99.08亿元 同比-10.65% 归母净利润3.56亿元 同比+5.01% [1] - 单季度Q2营收105.29亿元 同比-11.85% 环比+12.27% 归母净利润2.01亿元 同比-4.31% 环比+30.71% [1] -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25H1毛利率8.14% 同比+1.64个百分点 净利率1.79% 同比+0.29个百分点 [2] - Q2毛利率达8.76% 同比+2.70个百分点 环比+1.31个百分点 净利率1.94% 同比+0.19个百分点 环比+0.33个百分点 [2] 业务板块表现 - 智能手机业务营收140.22亿元 同比-22.28% 受海外市场需求放缓影响 [2][3] - AIoT业务营收33.21亿元 同比+45.26% 主要受益于智能眼镜高速增长 [2][8] - 平板业务营收19.00亿元 同比+14.57% 高端旗舰产品持续上市 [2][3] - 其他业务营收6.64亿元 同比+125.56% [2] 研发投入与新品布局 - 25H1研发费用率6.02% 同比+1.80个百分点 主要投入AIPC 汽车电子和智能眼镜等新品类 [2] - AIPC领域已获得四家头部客户量产订单 目标2030年收入占比达30% [3] - 汽车电子多个品类实现量产交付 客户包括小米 江淮 赛力斯 蔚来等 [3][8] - 智能眼镜深度切入国际头部客户供应链 新增国内头部互联网客户量产项目 [8]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3亿元 9.45亿元 13.10亿元 [9][10] - 对应EPS分别为1.39元 2.01元 2.79元 [9][10] - 预测PE倍数分别为32X 22X 16X [9][10] - 预计ROE从2025年11.0%提升至2027年16.6% [1][10] 成长驱动因素 - 智能手机业务受益于ODM渗透率提升和竞争格局改善 [9] - AI智能眼镜具备高成长性 持续拓展客户及产品品类 [8][9] - 汽车电子及AIPC等新业务处于培育期 未来有望贡献收入及利润增量 [3][9]
扣非净利再跌九成、大股东纷纷离场后 佳禾智能控股股东也开始减持了
全景网· 2025-09-15 19:10
控股股东减持 - 控股股东文富投资计划减持600万股 占剔除回购账户后总股本1.59% 当前持股1.056亿股占比28.04% [1] - 减持时间为2025年9月30日至12月29日 通过集中竞价方式进行 [1] 股东结构变化 - 2025年中报前十大流通股东有7位持股超0.32%的大股东全部离场 包括长期股东文宏实业和文昇实业 [1] - 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比例从2024年中42.37%降至33.95% 第四大股东程庆华持股仅0.28% [1][2] - 香港中央结算公司(陆股通)持股79.16万股占比0.21% 位列第七大股东 [2] 财务表现恶化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跌90.6%至250.69万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跌38.12%至0.25亿元 [6] - 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跌68.85%至0.41亿元 扣非净利润同比下跌92.07%至879.57万元 [5] - 2023年归母净利润下跌23.58%至1.33亿元 净利率下降2.41个百分点至5.58% [4] 毛利率持续下滑 - 2025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降至14.07% 较2023年高点下降4.11个百分点 [5] - 2024年毛利率下跌3.3个百分点至14.85% 主要受低端订单占比上升和存货跌价影响 [5] - 毛利率远低于漫步者(40.36%) 也低于朝阳科技(22.35%)和共达电声(30.44%) [5] 业务结构问题 - ODM模式依赖国际品牌客户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高 主要服务Harman和Beats等品牌 [7] - 智能穿戴业务(智能手表/眼镜)2025年上半年收入占比10.08%约1.01亿元 [8] - 新型储能业务占比仅1.88% 对整体营收贡献有限 [8] 行业竞争压力 - TWS耳机出货量增速下滑 品牌商压价加剧 ODM厂商议价能力持续弱化 [7] - 核心技术储备不足 在双振膜喇叭、平面振膜等专利储备不充分 [7] - 智能眼镜领域缺乏操作系统和生态整合能力 主要为影目科技等小众品牌代工 [8] 研发投入削减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同比减少1492.65万元 可能进一步削弱产品竞争力 [6][7]
扣非净利再跌九成、大股东纷纷离场后 佳禾智能控股股东也开始减持了丨大A避雷针
全景网· 2025-09-15 19:08
控股股东减持 - 控股股东文富投资计划减持600万股 占剔除回购账户后总股本的1.59% [1] - 减持时间为2025年9月30日至12月29日 当前持股1.056亿股占比28.04% [1] - 2025年中报显示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比例降至33.95% 较2024年中的42.37%大幅下滑 [1] 财务表现恶化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大跌90.6%至250.69万元 [4] - 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跌68.85%至0.41亿元 扣非净利润同比下跌92.07%至879.57万元 [3] - 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跌23.58%至1.33亿元 净利率下降2.41个百分点至5.58% [2] 毛利率持续下滑 - 2025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降至14.07% 较2023年高点下降4.11个百分点 [3] - 2024年毛利率同比下跌超3.3个百分点至14.85% [3] - 毛利率远低于漫步者(40.36%) 也低于朝阳科技(22.35%)和共达电声(30.44%) [3] 营收增长乏力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10.82% [3]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3.76% [3] - 2023年营收小幅增长9.44% [2] 业务结构问题 - 智能穿戴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占比10.08%约1.01亿元 新型储能仅占1.88% [7] - 主要依赖耳机ODM代工 客户包括Harman、Beats等国际品牌 [3]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很高 存在客户集中风险 [5] 行业竞争压力 - ODM厂商议价能力孱弱 面临品牌商压价加剧 [5][3] - TWS耳机出货量增速持续下滑 行业进入"功能内卷"阶段 [6] - 核心技术专利储备不足 在双振膜喇叭、平面振膜等领域存在短板 [6] 研发投入削减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同比减少1492.65万元 [4] - 缺乏操作系统和生态整合能力 智能眼镜领域主要赚取组装加工费 [6] - 在智能眼镜领域仅为影目科技等小众品牌代工 单机价值量低 [7]
玩转服贸会丨服贸会大测评!你真的需要一副智能眼镜吗?
新华网· 2025-09-14 10:52
新华社技术局 联合出品 如果你看到有人戴着墨镜转圈,他可能是在用智能眼镜。记者来到2025年服贸会,进行了一次智能眼镜 大测评! 记者:刘洋、余佩璇 新华社音视频部 新华社北京分社 47号智媒实验室制作 【纠错】 【责任编辑:赵阳】 ...
“积极融进来,携手走出去”——2025年服贸会港澳台展亮点纷呈
新华网· 2025-09-14 00:28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 题:"积极融进来,携手走出去"——2025年服贸会港澳台展亮点纷呈 新华社记者褚萌萌、陈旭 跃动着彩虹渐变色的香港馆、布满葡式花砖图案的澳门馆、装饰有大红灯笼和城市地标建筑的台湾形象展……在北京首钢园的钢铁森林中,别具 特色的港澳台展区为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增添了一抹亮色。 9月12日在北京首钢园拍摄的2025年服贸会省区市及港澳台展入口。新华社记者 徐钦 摄 在香港馆的外立面上,"香港通道 连接全球"的醒目字样点明展馆主题,一块互动屏幕通过小游戏介绍着香港在金融、人才、市场、供应链等方面 的优势。 在4号展馆的省区市及港澳台展中央,数十家港澳台展商带来生物医药、先进制造、创意设计等众多领域的先进成果。 "希望向更多人推介我家乡的产品!""期待通过服贸会融入大市场,再一起走向世界!"港澳台展商们纷纷道出心声。 "香港通道 连接全球" 展示柜中,众多斩获国际大奖的设计产品涉及文化创意、创新科技、绿色可持续等前沿领域,凸显出香港的专业服务可以助力企业提升附加值: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系列卡通人物、通过茶渣再生技术研发的环保材料…… 9月12日在北京首钢园拍摄的2025年服贸会澳 ...
放眼全球,谁在跨界做具身智能?
环球时报· 2025-09-13 11:30
具身智能产业跨界布局现状 - 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推出智能人形机器人IRON"铁人"并进入工厂实训 自动驾驶技术与机器人技术存在高度同源性 物理世界大模型和AI基础能力可复用至机器人领域[9] - 比亚迪与香港科技大学成立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 未来数年投入数千万港元 聚焦机器人技术与智能制造前沿研究[9] - 博世集团旗下博原资本与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成立合资公司"博银合创" 专注于复杂装配和智能质检场景 研发灵巧型机器人推进工业端规模化落地[10] 互联网与科技企业战略投入 - 京东宣布"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计划" 投入超百亿资源 推出附身智能品牌JoyInside 已有数十家头部品牌接入陪伴、教育和产业领域[10] - 英伟达推出开源预训练模型Isaac GR00T N1 加速人形机器人开发与进化[15] - OpenAI采用分散投资策略 与Figure AI和挪威机器人企业1X合作 可能研发自主人形机器人硬件[15] 技术瓶颈与行业挑战 - 农业领域存在"数字农业基础设施"门槛 极飞科技建立2000多个北斗导航基站覆盖农田 需解决农田数据采集与导航网络问题[12] - 智能眼镜缺乏自主位移能力 产品依赖人体行动 研发重心集中于信息呈现沉浸感与人机交互优化[12][13] - 数据质量与多样性不足是核心瓶颈 生境科技通过空间生成技术创建3D虚拟场景提供标准化训练环境 例如毫米级精度的虚拟厨房[13] 全球跨界发展模式对比 - 特斯拉整合硬件与AI技术 机器人搭载xAI助手Grok 凭借供应链整合能力形成潜在优势[15] - 韩国现代汽车收购波士顿动力80%股份 计划2025年将人形机器人Atlas投入工厂生产 LG收购Bear Robotics51%股权强化家用与工业机器人业务[16] - 欧洲企业聚焦特定领域应用 宝马与Figure合作试点机器人装配零部件 英国奥卡多收购两家美国机器人公司提升自动化分拣技术[17] 未来生态与竞争格局 - 可能出现"少数超级巨头+大量应用型企业"生态 巨头掌控算力、传感器与执行器 应用型企业依托开放平台创造场景价值[19] - 硬件成本有望3至5年内进入下降通道 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替代加速 规模化生产效应显现[19] - 行业呈现"硬件趋同、软件为王"态势 传感器与机械臂逐渐通用化 竞争壁垒将集中于软件算法层[19][20] - 平台生态格局下将诞生"操作系统+大模型大脑"型巨头 通过开放平台为硬件制造商与开发者提供核心AI能力[20] 产业规模与战略意义 - 具身智能被视为继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后的下一个万亿级智能终端[11] - 技术栈与供应链高度重合 从电机、传感器到算力平台可共享研发成果与规模效益[11] - 战略卡位成为关键动力 企业通过布局抢占人工智能与物理世界融合的产业主动权[11]
【环时深度】放眼全球,谁在跨界做具身智能?
环球网· 2025-09-13 06:49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编者的话:具身智能正掀起一场跨越汽车、制造与互联网等产业的融合浪潮。无论是坐拥先进产业链的行业巨头,还是在细分领 域"初出茅庐"的初创企业,都纷纷"跨界布局"。这既是为了抢占新的增长曲线,也是在人工智能与物理世界深度融合的赛道上卡位谋篇。然而,诸多挑战仍 横亘眼前,参与具身智能的平台与企业,在未来生态下将呈现何种格局尚未露出端倪。在采访中,行业人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场竞赛没有既定模 板,唯有持续试错、深耕场景者,才能穿越迷雾,抵达真实的产业未来。 为企业"跨出"崭新增长曲线 "具身智能的核心,是靠 '身体'与环境交互产生智能,形成感知、决策、行动的闭环——就像人学游泳不能只在岸上练习,必须下水。"清华MBA具身智能 俱乐部主席、探月具身智能创始人王明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具身智能是涵盖硬件、软件、算法的"系统级"智能。2025年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最受关 注的应用形态,已在智能制造的多个领域投入应用。 汽车产业被视为具身智能技术最重要、最具潜力的的应用领域之一。在9日开幕的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上,中国新能源车企小鹏携旗下已进入工 厂实训的智能人形机器人IRON"铁人"亮相, ...
外滩大会首设“创投对接” 15分钟路演为创新项目精准把脉
搜狐财经· 2025-09-12 23:19
九合创投创始 人 王啸:第一个我们对大模型的应用,To C(消费端)的和To B(企业端)的应用都比 较关注。第二个我觉得AI Native的硬件或者AI赋能的硬件也是我们关注的部分。第三个我觉得还是希 望找到一些非常有创造力的年轻的创业者,伴随他们一起成长。 参与路演的32支队伍从百余个报名项目中遴选而出,覆盖多模态融合、具身智能及AR硬件等前沿方 向。其中,投资人王啸对智能穿戴设备兴趣浓厚,如何让智能眼镜成为人类的"新器官",解决运动数据 实时交互的痛点,未来有着巨大的商业空间。 光粒科技创始人 张卓鹏:重点交流商业上的打法,整个沟通过程还是蛮好的。因为现在智能眼镜行业 非常火爆,不同的公司有自己不同的打法。有些做通用的,像我们做垂直场景的。从游泳运动的品类 下,再给它复制到像骑行、跑步、滑雪、潜水等更广泛的运动场景下。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你想过在展会上直接推荐创业项目吗?也许现场就可以拿到投资。本届 外滩大会就首次设置了"创投Meetup",邀请创投机构和创新企业进行1对1项目路演,马上跟随记者去看 看这场特殊的供需见面会。 12日下午,2025外滩大会的又一项创新活动火热上演——首次设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