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帮卖
icon
搜索文档
信任难题与流量困局:转转关停起家业务的无奈与转型
搜狐财经· 2025-09-24 23:21
转转业务模式转型 - 转转在成立第十年决定战略性撤退,逐步关停其起家的C2C“自由市场”业务,全面转向C2B2C模式 [2] - C2C业务关停时间线为:9月29日上午10点起下线商品浏览和购买功能,10月31日正式关闭客服和售后通道 [2] - 关停C2C业务的原因包括该模式为网络诈骗和灰色交易提供了空间,且平台难以妥善解决交易纠纷,同时该业务占集团份额已不足3% [2] 行业竞争格局 - 闲鱼是二手交易领域的领先者,注册用户数已突破6亿,日均GMV超过10亿元,并于2023年跻身淘天集团一级业务 [4] - 转转曾与闲鱼、爱回收形成“三足鼎立”格局,其重要基础之一是曾成功入驻微信支付“九宫格”,获得腾讯的流量支持 [4] - 随着转转关停C2C业务,业内普遍认为闲鱼将在自由市场赛道“一家独大”,但转转未来将更多地与模式相似的爱回收展开直面竞争 [14][15] 转转融资与营销策略 - 转转自2017年起获得多轮融资,包括腾讯的2亿美元A轮投资、腾讯和58同城的3亿美元B轮投资,以及2021年共计3.9亿美元的C轮和D轮融资 [6][7] - 资本注入后,转转曾于2019年大举进行广告投放,但一旦停止“烧钱”,用户留存便大打折扣,其活跃用户数在2020年一度出现腰斩,从2019年底的约3500万下滑 [7] 业务拓展与模式挑战 - 转转频繁切换业务赛道,曾推出球鞋交易平台“切克”、战略合并“找靓机”聚焦手机品类、全资收购“红布林”扩展奢侈品品类 [8] - 全面转向“官方验”的C2B2C模式意味着更重的资产和更高的成本,平台需要投入重金建立标准化的服务体系,这是一个“苦活、累活” [11][14] - C2B2C模式下平台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官方质检”的信誉面临挑战,例如2023年11月曾陷入“阴阳检测报告”的信任危机 [11][12] 线下布局与新竞争态势 - 线下市场竞争激烈,爱回收领跑,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其线下门店覆盖全国291座城市,门店总数达2092家 [17] - 转转正在奋力追赶,其官网显示已有超过1000家转转二手循环商店开业,覆盖100个省会城市 [17] - 闲鱼也开始布局线下,在杭州开出首家社区店,计划向全国百城推广,二手交易平台的“三国杀”竞争已延伸至线下领域 [17]
转转变“重”
北京商报· 2025-09-23 00:18
业务模式转型 - 转转集团宣布逐步关停C2C模式的“自由市场”业务,该业务在平台整体GMV中占比不足3% [1][3] - 公司业务重心彻底转向以质检和服务为核心能力的C2B2C模式,标志着运营模式将越来越“重” [1][4] - C2B2C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并已连续多年实现规模化盈利 [3] 关停C2C业务的具体安排 - 自9月24日上午10时起关闭个人商品发布入口,9月29日上午10时起逐步下线商品浏览和购买功能,并于9月30日零时正式关停交易服务 [3] - 过渡期订单的客服和售后通道将延长1个月,至10月31日彻底关闭 [3] - 业务下线不会影响公司整体经营 [3] C2B2C模式的核心能力建设 - 公司自2019年起将发展重心转向C2B2C模式,七年前推出“官方验”服务,通过自有质检团队和标准化流程对二手商品质量进行系统化管控 [4] - 在3C等重点品类引入365天质保、七天无理由退货等售后保障机制,以解决信任缺失、信息不对称等痛点 [4] - 公司将二手非标品尽可能地标准化,使买卖双方的信任建立在服务平台之上 [5] 行业竞争动态 - 闲鱼等平台逐步纳入更多B端商家,并深度介入质检环节,行业竞争导向已从流量转变为服务与效率 [1][6] - 闲鱼于2023年9月上线“帮卖”服务,平台介入后成交效率平均快近10天,用户出售商品收益能高出15%以上 [6] - 截至今年9月,闲鱼注册用户数超过5亿,日均闲置商品发布量超过400万件 [6] 重资产运营投入 - 公司已在全国设立深圳、成都、青岛三大质检中心,质检工程师超过2500名 [9] - 上门回收业务覆盖全国超1300个区县城市,拥有近3000名上门回收工程师,线下品牌门店数量超过千家,覆盖全国超300座城市 [9] - 今年6月在北京开出首家占地面积超3000平方米的二手多品类循环仓店“超级转转” [9] 公司财务状况与经营理念 - 自2022年7月至今,公司已进入良性发展阶段并实现盈利,始终将正现金流视为经营底线 [10] - 公司强调在保持财务健康的同时,不放弃对关键领域的战略投入 [10] - 盈利证明消费者愿意为服务付费,使公司有能力持续优化服务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