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广州地铁十二号线
icon
搜索文档
“江心岛”上建车站 揭秘广州地铁十二号线建设技术创新
中国新闻网· 2025-07-02 18:20
广州地铁十二号线开通运营 - 广州地铁十二号线东段(二沙岛—大学城南)和西段(浔峰岗—广州体育馆)开通运营,两段共长28.8公里,设18座车站,其中换乘站7座 [3] - 该地铁项目由中国交建牵头成立联合体,全面参与土建、铺轨、机电安装、装饰装修等施工任务 [3] - 线路6次下穿珠江、15次跨越河涌、13次穿越高架桥,途经断裂带、采空区及文物保护区,建设过程困难重重 [3] 工程建设技术创新 - 二沙岛站位于"江心岛",地质条件复杂,建设者优化施工方案,取消地连墙两侧槽壁加固,提升施工效率,提前35天完成211幅地连墙施工 [5] - 赤岗站深度达41米,是全线唯一三线换乘车站,创新采用"盖洞法"密贴技术和模袋混凝土工艺,解决高风险暗挖难题 [6] - 广州体育馆站至景泰站隧道采用外径11.71米的泥水平衡盾构机"榕通号"施工,是广州在建地铁线路中最大直径盾构机 [6] 施工难度与解决方案 - 隧道穿越多种地层,溶洞见洞率高达42.5%,下穿、侧穿管线多达68条,施工风险极大 [6] - 采用地质雷达与地震波跨孔CT法超前探测,确保最大直径盾构机顺利贯通 [6] - 建设者引入多种创新工艺,在提升施工效率的同时降低对周边环境影响 [6]
广州地铁十号线、十二号线开通运营
广州日报· 2025-06-30 16:45
轨道交通建设进展 - 广州地铁十号线和十二号线于6月29日正式开通运营 [2] - 两条新线路以对角线形式串联越秀、荔湾、天河、白云、海珠、黄埔、番禺7个行政区 [2] - 十号线是广州地铁首条开通即实现最高自动化等级运营的线路 [2] - 十二号线应用新一代牵引节能技术,列车节能超15% [2] - 广州在大湾区运营的轨道交通总里程超过1100公里 [2] 线路网络规划 - 新线路将加强广佛两市地铁衔接 [2] - 完善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环形+十字+X形"的骨干网络 [2] - 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 [2] 未来发展目标 - 广州将持续加强轨道交通战略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建设 [3] - 推进城市交通深度融合,构建便捷、高效、绿色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3] - 巩固提升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 [3] - 加速构建"轨道上的大湾区",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贡献力量 [3] 开通仪式活动 - 广州市市长孙志洋出席十二号线广州体育馆站开通仪式并与市民试乘列车 [2] - 中国交建董事长宋海良、市领导赖志鸿参加活动并致辞 [2] - 广州地铁集团负责人介绍线路建设及运营准备情况 [2] - 与会嘉宾搭乘十二号线首发列车前往广州白云站,考察接驳、运营服务保障等情况 [2]
广州地铁十二号线东、西段开通在即 地铁广州白云站预留六线换乘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13 15:52
广州地铁十二号线开通进展 - 广州地铁十二号线东段(二沙岛—大学城南)和西段(浔峰岗—广州体育馆)即将开通,分段运营后东段全程约23分钟,西段全程约21分钟 [1] - 线路全长37.6公里,设25座车站,东段长15公里设9站,西段长12.9公里设9站,中段及赤岗站暂不开通 [1] - 开通后将实现7座换乘站,包括与六号线、八号线、二号线、十一号线、四号线、七号线的衔接,大学城南站升级为三线换乘站 [1] 广州白云站地铁工程特色 - 广州白云站为地下四层岛式结构,柱跨24米,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本次开通面积约9万平方米 [2] - 该站是广州市首座六线换乘站,未来将接驳国铁和城际客流,设计融合白云山地层、珠江水系及交通流线元素 [2] - 站点创新引入自然光和园林景观,通过"天窗"设计体现"云山珠水"城市意象 [2]
广州地铁十二号线今年内开通
中国青年报· 2025-05-09 18:28
广州地铁十二号线建设进展 - 广州地铁十二号线将于年内开通 该线路是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至关重要的"X"形对角线 [1] - 线路全长37 6公里 共设25座车站 1座车辆段 1座停车场 串联广州白云 越秀 海珠 黄埔 番禺5个行政区 [3] - 线路覆盖金沙洲 白云火车站 白云新城 二沙岛 大学城等核心区域 [1] 线路功能与意义 - 建成后将加强广州金沙洲 白云新城与中心城区的联系 填补二沙岛区域轨道交通空白 [3] - 对提高广州轨道交通线网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 线路设计与特色 - 全线装修结合岭南城市特点 车站整体空间简洁大气 承载城市文化底蕴 [5] - 打造"会呼吸的地下廊道" 极简车站空间 提升视觉美感 为后期运维提供便利 [5] 建设难度与技术方案 - 沿线地质复杂多样 穿越灰岩 砂岩 混合花岗岩等地层 [8] - 线路6次下穿珠江 15次跨越河涌 13次穿越高架桥 [8] - 途经断裂带 采空区及文物保护区 施工难度极大 [8] - 针对不同区段特点 量身定制施工方案 采用多种创新技术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