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底盘域控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经纬恒润(688326):Q2扭亏为盈 智驾业务成长驱动业绩持续向好
新浪财经· 2025-10-13 14:2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08亿元,同比增长43.48%,归母净利润为-0.87亿元,亏损同比缩窄73.91% [1]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80亿元,同比增长38.90%,环比增长18.98%,归母净利润为0.33亿元,同环比实现扭亏为盈 [1] - 第二季度公司毛利率达到24.6%,同比提升3.7个百分点,环比提升3.3个百分点,研发、销售、管理费用率同比分别下降9.6、2.7、2.2个百分点 [1] 业务驱动因素 - 公司业务以汽车电子为核心,涵盖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等6大类、100多种电子产品,覆盖汽车电子行业80%以上零部件品类 [1] - 汽车电子产品量价齐升带来规模效应,核心客户如吉利、小米、小鹏等销量高增带动域控类产品放量,产品单车价值量较高 [1] - 公司拥有4个现代化工厂,44条SMT产线,90条组装产线,年总体产能超过4800万个控制器,国内产能充裕支撑业务拓展 [2] 新产品与新客户进展 - 智能驾驶域控制器与头部物流公司达成合作,车身域控、底盘域控、新能源多合一控制器等多款新产品获得定点,将于下半年量产 [2] - 在国际市场持续获得多个OEM/Tier1产品定点,包括Stellantis、Scania、Magna等,马来西亚工厂规划产能500万个控制器支撑全球化 [2] - 公司布局L4级无人运输业务,港口无人集卡实现无安全员运营,并与白犀牛合作推进Robotruck/RoboBus,战略性孵化大总成及特种载具业务 [2] 行业政策与市场机遇 - 工信部就L2级智能驾驶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并带动市场规模扩容 [3] - 2025年1-7月中国具备L2级功能的乘用车渗透率达62.58%,但驾驶员监测系统渗透率仅为21%,新标有望推动其标配带来渗透率快速上行 [3] - 公司广泛布局DMS、域控、摄像头等智能驾驶零部件产品,作为行业龙头有望充分受益于政策带来的市场扩容机遇 [3][4]
经纬恒润(688326):25Q1业绩符合预期,汽车电子业务带动营收高速增长
国投证券· 2025-04-29 12: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评级,6 个月目标价 95.8 元 [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业绩符合预期,汽车电子产品高速增长;25Q1 营收端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毛利率企稳回升;汽车电子产品布局完善,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收 55.4 亿元(同比 +18.46%),归母净利润 -5.5 亿元(同比亏损扩大),扣非归母净利润 -6.18 亿元(同比亏损扩大);2025Q1 实现营收 13.28 亿元(同比 +49.34%),归母净利润 -1.2 亿元(同比亏损收窄),扣非归母净利润 -1.34 亿元(同比亏损收窄) [1]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72、90 和 108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5、1.8 和 4.9 亿元 [4] 业务分析 - 分产品看,2023 年电子产品业务营收 44.06 亿元(同比 +28.89%),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营收 10.6 亿元(同比 -14.03%),高级别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业务营收 0.65 亿元;汽车电子业务增长强劲,得益于高价值量产品配套新客户项目量产 [9] - 公司已基本完成整车电控产品的全覆盖布局,物理区域控制器产品出货超十万套,中央计算平台量产配套主流新能源车型,车身域控获新定点;底盘域控获客户认可,定点新一代车型项目并启动国产芯片方案规划;智能辅助驾驶产品覆盖智能传感器、L2 + 级别、高速 NOA,城市 NOA 综合解决方案 [3] 盈利能力 - 2024 年公司毛利率 21.51%(剔除会计准则变动影响同比 -3.11pct),主要因产品结构变化,低毛利率的汽车电子产品增速更快;2024 年研发费用 10.39 亿元,同比 +7.3%,研发费用率达 18.8%(-1.94pct) [9] - 25Q1 毛利率 21.4%(剔除会计准则变更的影响,同比 -2.09pct,环比 +0.59pct),同比下降因产品结构改变,环比提升因汽车电子业务销量提升带动规模效应;25Q1 研发费用 2.48 亿元,与 24Q4 基本持平 [3] 财务指标预测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主营收入(亿元)|46.8|55.4|72.0|90.0|108.1| |净利润(亿元)|-2.2|-5.5|0.1|1.8|4.9| |每股收益(元)|-1.81|-4.59|0.04|1.53|4.09| |市盈率(倍)|-43.0|-17.0|1,796.8|50.9|19.0| |市净率(倍)|1.9|2.2|1.7|1.7|1.4| |净利润率|-4.6%|-9.9%|0.1%|2.0%|4.5%| |净资产收益率|-4.4%|-13.2%|0.1%|3.3%|7.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