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域控制器

搜索文档
豪恩汽电: 深圳市豪恩汽车电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06 00:21
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10,493.91万元,将全部用于深圳产线扩建、惠州产线建设和研发中心升级三个项目 [1] - 若募集资金不足,公司将通过自有或自筹资金补足差额,并优先保障重点项目 [1] - 在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先行投入项目 [1] 深圳产线扩建项目 - 拟投入募集资金30,446.26万元,建设周期36个月,重点提升雷达、摄像头及域控制器产能 [2][10] - 项目响应国家智能汽车产业政策,顺应自动驾驶感知硬件优先受益趋势 [3][4] - 2024年1-11月国内高速NOA渗透率仅7.2%,城市NOA渗透率1.5%,车载摄像头需求面临量价齐升 [5][6] - 公司已通过IATF16949等国际认证,客户覆盖大众、比亚迪等头部车企,2024年营收增长17.25%至14.09亿元 [7][9][10] 惠州产线建设项目 - 拟投入47,187.65万元,改造3万平米厂房,实现雷达与域控制器产品集中生产 [12][20] - 项目依托广深佛惠莞中智能网联产业集群优势,促进产业链协同 [12][19] - 通过多传感器(超声波/毫米波雷达、摄像头)产能协同布局,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14][15]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286.6万辆(+35.2%),全球智能驾驶市场规模2030年将超4,500亿元 [17][18] 研发中心升级项目 - 拟投入32,860万元建设智能驾驶实验场,强化算法与感知技术融合能力 [21][24] - 2024年L2+辅助驾驶渗透率达47.9%,新能源车达56.9%,技术迭代压力显著 [21][22] - 公司拥有专利277项(含发明专利49项)、软件著作权160项,研发投入占比10.34% [27][28] - 项目将支持与主机厂同步研发,缩短高阶智驾方案市场化周期 [23][26] 战略影响 -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深圳(摄像头)、惠州(雷达/域控)的差异化产能布局 [15] - 助力公司从硬件供应商向智能驾驶系统解决方案商转型 [25][29] - 预计提升净资产规模,优化财务结构,增强抗周期能力 [31][32]
天准科技:天准星智布局了智能驾驶域控制器 可服务于Robotaxi领域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19:02
公司动态 - 天准科技全资子公司天准星智布局了智能驾驶域控制器 [1] - 该产品可服务于Robotaxi领域 [1]
涉及车载显示、G8.6金属掩膜版,2个项目迎新进展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15 13:56
TCL实业与华晨中国智能座舱生产基地项目 - 项目工程建设进度已过半 [2] - 项目由TCL实业与华晨中国联合投建,总投资14亿元人民币,建设规模约2.5万平方米 [4] - 将建设多条智能化产线,主要生产车载显示屏总成、智能座舱系统及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等汽电子产品 [4] - 五年累计产值有望突破百亿 [4] - 合资公司总资本14亿元,双方各持股50%,金杯汽控以现金注资7亿元,TCL宁波以现金结合资产形式完成对等出资 [4] - 合资企业专注于开发人工智能软件、提供云计算装备技术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技术咨询服务、软件外包服务以及销售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汽车软硬件及电子零部件等 [4] - TCL实业加速拓展智能汽车领域,其孵化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已与多家国内外头部车企达成合作 [4] 全洋G8.6金属掩膜版项目 - 项目主厂房首根立柱完成吊装,标志着项目正式从地下基础施工转向地上主体结构建设 [5] - 项目总投资5亿元,占地约40亩,计划分为两期建设,建立两条生产线 [7] - 一期计划于2026年6月建设完成,一期达产后预计年产值3亿元,项目整体达产后预计年产值6亿元 [7] - 计划于今年11月份进入生产设备调试阶段,力争明年2月份投产 [7] - 全洋光电专注于OLED显示用蒸镀金属掩膜版的生产制造 [7] - 寰采星FMM产品一期建设初代卷式制程量产线已量产,产能36000条/年;二期建设第二代卷式制程量产线(含G8.6产线),投产后产能可达10万条/年 [7] - 2024年12月,寰采星实现了第8.6代线OLED用FMM产品的试量产 [7]
计算机“智能驾驶”系列专题二:域控制器研究框架
国海证券· 2025-06-24 19: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计算机行业“推荐”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自动驾驶时代临近,域控制器核心地位确立,可解决分布式架构问题,实现功能模块数据共享和系统控制,形成智驾/座舱/车身三大主流域控制器,产业链涵盖上中下游,主流商业模式为合作开发 [11] - 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迎装机加速期,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是高阶自动驾驶核心部件,全球和中国市场规模及渗透率预计大幅提升;智能座舱重要性提升,全球和中国市场规模高速增长,中国座舱域控制器市场规模有望快速提升 [12] - 域控硬件架构中高性能SoC地位稳固,硬件架构包含通讯、计算、存储单元,计算单元通常由SoC和MCU组成,座舱芯片“一芯多功能”趋势明确,智驾芯片向一体化、大算力、先进制程发展 [13] - 域控软件架构松耦合趋势明确,软件价值量加速提升,汽车软件向软硬件解耦、服务导向发展,形成系统/功能/应用三大软件格局,国产厂商在各领域积极布局,软件价值量占整车价值比重预计上升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自动驾驶时代临近,域控制器核心地位确立 - 域控制器是汽车架构由分布式向集中式演进的必然选择,可解决分布式架构问题,实现功能模块数据共享和系统控制,按整车架构分为智驾/座舱/车身域控 [30][34] - 域控制器架构可拆分为硬件、系统软件、算法、应用软件,产业链涵盖上游软硬件供应商、中游域控总集成商和下游主机厂 [38][41] - 域控制器主流商业模式为多方合作开发,包括主机厂委托代工、Tier1供应商提供、Tier1.5与Tier1/0.5合作、Tier0.5提供、系统集成商委托ODM/OEM代工等模式 [45] 二、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迎装机加速期 - 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是智能驾驶决策核心,承担数据处理运算力和安全保障,ADAS主要集中在L2及以下,AD多搭载于L3及以上,高阶自动驾驶渗透率将快速提升,全球和中国市场规模及渗透率预计大幅提升,国内市场竞争格局中德赛西威领跑,高阶ADAS成本下探有望带动渗透率加速提升 [49][52][56] - 智能座舱是人机交互系统,在汽车销售领域重要性显著提升,全球和中国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中国座舱域控制器市场规模有望快速提升,2025年1 - 3月德赛西威装机量位居榜首 [67][68][75] 三、域控硬件架构:高性能SoC地位稳固 - 域控制器硬件架构涵盖通讯、计算、存储单元,计算单元采用异构单元设计,一般由SoC和MCU构成,SoC在汽车芯片中的重要性大幅提升 [78][81][87] - 座舱芯片“一芯多功能”是未来趋势,可解决多芯片通信问题,降低硬件成本,通常为“SoC + MCU”架构,2025年1 - 3月高通在国内市场份额领先 [92][97] - 智驾芯片发展趋势为一体化、大算力、先进制程,全球车载SoC公司不断提升芯片制程,市场竞争多元化,英伟达、特斯拉头部优势明显 [102][103] 四、域控软件架构:松耦合趋势明确,软件价值量加速提升 - 汽车软件向软硬件解耦、服务导向发展,形成系统/功能/应用三大软件格局,中国在各领域均有相关企业布局,形成完整产业链 [109][111] - 操作系统是汽车走向软件驱动转型的重要前提,不同功能域有不同操作系统,内核有望成为国产汽车软件重点突破领域,国产厂商纷纷发力布局操作系统 [115][117][122] - 中间件是实现软硬件解耦的关键,主流中间件是AUTOSAR汽车开放架构,ROS 2逐渐应用于自动驾驶中间件,海内外厂商加码布局,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增长 [125][128] - 功能软件将共性需求软件化、模块化,加速汽车软件部署,算法层分为模块化和端到端两大路径,端到端或将迎来大规模量产上车,OTA可实现汽车软件升级和服务创收,以太网有望取代传统车内通信网络 [129][134][141] - 应用软件是差异化竞争的核心模块,占据汽车软件价值高地,包括智能驾驶算法、地图导航等软件,2022年价值量占比50%,预计2030年维持在50%以上 [145] - 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到来,汽车软件价值量持续攀升,网联汽车规模及渗透率高速增长,单车代码量和软件价值量预计大幅提升 [149] - 汽车软件商业模式将迎来变革,C端收费趋势加速,当前主要盈利来源为To B商业模式,特斯拉开启C端收费新模式 [162] 五、相关标的 - 德赛西威聚焦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网联服务三大领域,国内和国际市场均获新项目订单,收入稳定增长,智能座舱贡献主要收入,归母净利润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167][175] - 经纬恒润聚焦汽车电子、研发测试、高级别自动驾驶三大领域,收入稳定增长,电子产品贡献主要收入,归母净利润暂时承压,维持高研发投入 [176][185] - 均胜电子业务分布在汽车电子、汽车安全两大板块,提供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新能源管理、汽车安全等领域产品 [186]
摩根士丹利:从轮式到步式⸺汽车如何跨足人形机器人
摩根· 2025-06-23 10: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观点为In - Line,即分析师预计该行业未来12 - 18个月的表现与相关广泛市场基准一致 [8] - 三花评级上调至超配(OW),目标价30元;旭升评级上调至平配(EW),目标价12元;维持拓普超配评级,下调目标价至63元 [3][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汽车公司利用行业经验进入人形机器人市场,看好有订单可见性或业务协同性的公司 [3][7] - 人形机器人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带来第三波增长,此前汽车行业有电动化和智能化两次机遇 [22][23] - 识别潜在参与人形机器人的汽车公司,了解业务协同性,用SWOT框架评估竞争并形成投资结论 [2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概要 - 推动人形机器人讨论,探索中国汽车行业机遇,设定识别潜在公司、了解业务协同性、评估竞争和形成投资结论四个目标 [21]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增长机遇 - 过去十年汽车行业电动化推动三电系统供应商发展,智能化推动汽车电子供应商成长,人形机器人带来第三波增长 [22][23][24] 汽车公司优势应用 - 车企用智能驾驶基础模型训练人形机器人“大脑”,机器人可先在车间工作,主机厂有机会抢占全球市场份额 [4][23] - 零部件商生产机电零部件和传感器,组装执行器模块,有机会取得47 - 60%的人形机器人成本份额,中国供应商有成本优势 [4][23] - 汽车经销商可能销售和维修人形机器人 [4][25] 有利地位公司 - 相比二级供应商,更看好一级供应商如三花、拓普把握增长潜力 [4][26] - 看好有业务协同性但未公布计划的供应商,如德赛西威、伯特利 [4][30] 评级调整原因 - 上调三花评级至超配,因其2025年收入强于预期,全球电动车渗透率上升,供应人形机器人执行器模块有增值潜力 [5][27][28] - 上调旭升评级至平配,预计其收入随理想汽车纯电车型推出复苏,供应人形机器人铸件和躯干结构件有增值潜力 [5][27][28] - 维持拓普超配评级,下调目标价,反映其对特斯拉出货量低于预期,供应人形机器人执行器模块和灵巧手电机有增值潜力 [5][27][28] SWOT框架评估 - 优势包括自动驾驶算法、大规模制造经验、销售服务网络和财务实力等;劣势有调整策略不灵活、决策慢等 [14] - 机会有人形机器人全球市场大、零部件供应商易全球化;威胁有地缘政治限制合作、参与者多带来利润压力 [14] 其他公司评级情况 - 报告还列出众多汽车相关公司的评级和价格,如比亚迪、吉利汽车等,评级有超配、平配、低配等 [103][104][105]
14亿,TCL实业与华晨中国智能座舱生产基地项目开工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3-28 18:01
TCL实业与华晨中国智能座舱生产基地项目 - 3月27日TCL实业与华晨中国智能座舱生产基地项目在沈阳开工 总投资达14亿元人民币 [1][3] - 生产基地将建设多条智能化产线 主要生产车载显示屏总成 智能座舱系统及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等汽车电子产品 [3] - 项目预计5年内累计产值突破百亿元 为区域产业链升级注入新动能 [3] - 合作基于2024年12月31日签署的合资协议 双方各持股50% 合资公司总资本14亿元 [3] - 华晨汽车间接全资子公司沈阳金杯汽车工业控股有限公司以现金注资7亿元 TCL宁波以现金结合注入资产形式完成对等出资 [3] - TCL实业首席执行官杜鹃表示 该项目是公司在东北地区的首次产业落地 具有里程碑意义 [3] TCL实业业务拓展 - TCL实业作为TCL集团旗下专注智能终端业务及生态链布局的科技产业集团 近年来加速拓展智能汽车领域 [3] - 公司孵化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已与多家国内外头部车企达成合作 [3] - 未来汽车智能化业务将立足沈阳 借助东北产业基础 持续探索创新之路 助力沈阳市汽车产业智能升级 [3] 项目合作细节 - 生产基地产品将面向国内外主流主机厂 [3] - 合资企业由华晨汽车间接全资子公司与TCL实业旗下TCL恒时天瑞投资(宁波)有限公司共同组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