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加工产品

搜索文档
从中信集团上市公司矩阵看国际化布局中的协同效应与未来增长极
搜狐财经· 2025-05-21 15:36
中信集团概况 - 成立于1979年,总部位于北京,是中国改革开放后首批成立的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 [1] - 采用"金融+实业"双轮驱动模式,业务覆盖金融、资源能源、高端制造、工程承包等领域 [1] - 连续多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控股多家上市公司,在国内外市场具有显著影响力 [1] A股上市公司 中信银行 - 中国最早成立的新兴商业银行之一,注册资本556.45亿元 [3] - 提供公司银行、国际业务、零售银行等综合金融服务,2007年上市 [3] - 中央汇金持股2.67亿股,占流通股0.48% [3] 中信证券 - 国内规模最大的证券公司,投行业务份额连续五年第一 [5] - 业务涵盖证券、基金、期货等领域,2025年债券评级"A-1" [5] - 中央汇金持股2.05亿股,占流通股1.38% [5] 中信特钢 - 全球领先的特殊钢材料制造商,产品应用于军工、汽车、能源等领域 [7] - 拥有六大产品板块,在高温合金、超高强度钢领域全球领先 [7] - 中央汇金持股1037万股,占流通股0.21% [8] 中信重工 - 前身为国家"一五"重点工程洛阳矿山机器厂 [10] - 拥有18500吨自由锻造油压机组,市场覆盖全球68个国家 [10] - 2012年上市,注册资本45.80亿元 [11] 中信海直 - 中国最大通用航空运营商,业务覆盖南海、东海等海域 [13] - 主营业务包括海上石油、应急救援、低空经济等 [13] - 2000年上市,注册资本7.76亿元 [13] 中信国安 - 综合信息服务领域重要企业,子公司鸿联九五具有较强影响力 [15] - 聚焦信息技术与新材料,1997年上市,注册资本39.20亿元 [15] 中信金属 - 国内领先金属贸易商,经营铁矿石、铜、镍等产品 [17] - 拥有巴西矿冶公司、秘鲁邦巴斯铜矿等优质资产 [17] - 2023年上市,注册资本49.00亿元 [17] 中信出版 - 国内领先出版集团,经济管理类书籍市场份额领先 [18] - 运营200家中信书店,计划开发IP衍生品和AI荐书平台 [18] - 2019年上市,注册资本1.90亿元 [18] 港股上市公司 中信资源 - 从事石油、煤炭、锰矿等资源开发与贸易 [20] - 持有印尼、澳洲煤矿权益,1997年香港上市 [20] 中信股份 - 中信集团主要资产整合平台,持有中信银行、中信证券等股权 [22] - 业务覆盖金融、资源能源、制造业,1986年香港上市 [22] 中信国际电讯 - 亚太最大国际电讯枢纽之一,提供数据中心等服务 [24] - 2007年香港上市,业务包括国际话音、短信电信枢纽等 [24] 中信金融资产 - 中国四大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之一,前身为中国华融 [24] - 核心业务包括不良资产经营、金融服务,2015年香港上市 [24] 整体评价 - 中信系上市公司在"战略管控+市场化运营"模式下保持竞争力 [26] - 当前多数标的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具备低估值+高股息+战略稀缺性特征 [26] - 随着国企价值重估政策推进,有望迎来新的结构性机会 [26]
中信特钢(000708):公司首次覆盖:问鼎特钢之巅,品类丰富响应需求升级
银河证券· 2025-03-18 17: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中信特钢“推荐”评级 [3][6][5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信特钢是中信集团旗下专业化特殊钢制造企业集团,产品品类丰富,紧抓下游风口,推进数智化转型,业绩跑赢大势,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增长,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6][52][5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信特钢:问鼎特钢之巅、无缝钢管盈利能力坚挺 - 合纵连横问鼎特钢之巅,形成“沿江 + 沿海”产业链布局,具备年产2000万吨特殊钢材料能力,2023年兴澄特钢入选“灯塔工厂” [10] - 产品涵盖六大板块及深加工系列,品类超3000种、规格超5000个,2024年上半年棒材与无缝钢管营收占比高,应用行业能源、汽车、机械设备居前三 [13] - 2023年营收1140.19亿/+15.9%、归母净利润57.21亿/-19.5%,2024Q1 - Q3营收835.04亿/-3.4%、归母净利润38.36亿/-12.3%,无缝钢管与特种板材盈利能力相对坚挺,费用管控良好 [16][18] - 截至2024年9月前十大股东持股87.3%,第一大股东泰富投资持股75.1%,实际控制人中信集团间接持股83.8%,拥有参控股子公司48家 [25] 特钢生产工艺复杂,下游纵深发展推动品质提升 - 特钢生产工艺复杂,与普钢比产业链上游多合金元素,按合金含量分低、中、高端,生产流程分电炉、转炉、特种冶金三种 [29][31] - 全球特钢制品化趋势明显,海外龙头占高端市场80%左右,国内特钢产量占粗钢产量10.2%,与海外20%比有增长空间,附加值待提升 [33][35] - 风电特钢用量约21%,汽车特钢按强度分三类,新能源汽车特钢占比提升,机器人、船舶、航空航天等领域也需特钢 [37][41][44] 公司产品品类丰富,积极推进数智化转型 - 产品品类丰富满足多元需求,建立全过程质量把控体系,精细调控组织结构,“小巨人”项目特点突出,增强发展韧性 [46] - 技术过硬获授权专利2000余项,参与标准近200个,打破海外垄断,每年投资超10亿用于数智化转型,旗下工厂成效显著 [47] - 物流便捷覆盖广泛,产品畅销国内外,获高端客户青睐 [50] 盈利预测、估值分析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4 - 2026年特殊钢棒材等产品营收增速和毛利率有变化,整体营收分别为1122.55/1168.8/1230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91/57.55/65.04亿 [53] - 选取久立特材等为可比公司,2024 - 2026年可比公司PE均值为30.8x/15.9x/13.1x,中值为37.3x/16.7x/13.6x,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