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业电影小镇
搜索文档
中部小城,凭什么成为全国主题乐园第一县?
36氪· 2025-11-12 14:41
中牟县主题乐园集群的成功模式 - 中牟县凭借8大主题乐园在2024年接待游客约3,600万人次,成为“中国主题乐园第一县”[3] - 该模式以“更野、更精准、更高性价比的沉浸体验”区别于国际IP和长三角地区的标准化运营,尝试改写文旅市场规则[3] - 2024年实现旅游收入180.7亿元,同比增长19.3%,并推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11.7亿元,同比增长8.3%[31] 乐园集群的精准分工与协同效应 - 8大主题乐园形成精准分工的团战矩阵:方特通过“飞越黄河”等河南元素创新将客群延伸至18-35岁年轻群体;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以沉浸式剧场深耕黄河文明与农耕传承;郑州海昌海洋公园填补中原大型海洋馆空白;建业电影小镇和郑州绿博园主打影视场景沉浸互动[8][9] - 杉杉奥特莱斯作为流量转化枢纽,凭乐园门票可抵扣消费的策略构建引客、留客、消费的完整闭环,并催生出14家“全国第一柜”[11] - 小而精的集群模式通过客群互补和消费承接实现1+1>2的效果,避免了拼土地规模和高端消费的竞争[11] 本土内容创新与持续迭代策略 - 乐园吸引力内核在于持续的内容创新和情绪价值,游客不再为单纯IP标签买单,更看重体验价值与成本的匹配[12] -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开园四年持续新增剧目,方特每年对乐园20%的画面和内容更新迭代,电影小镇每季度更新主题活动,吸引年轻人反复打卡[16] - 中牟夜场游客占比已超30%,是复游驱动的直接体现,通过非遗展演、露营市集、老字号美食等场景化商业内容延伸文化体验[17] 独特的区位优势与资源禀赋 - 中牟位于郑州、开封之间的黄金中点,背靠超千万人口的郑州都市圈,辐射整个中原地区的一亿级消费市场,具备密集的高速、高铁、机场等基础交通设施[22] - 自身拥有大量集中可开发的低成本土地,以及河南省在郑开同城化战略下的持续政策倾斜[22] - 丰富的黄河文明、农耕记忆、戏剧叙事等文化资源为“文化+体验”的融合提供了坚实土壤[22] 动态进化与系统协同的运营能力 - 核心逻辑是边接客、边补短板,用客流倒逼配套升级,而非先砸钱建完美配套再迎客[25] - 通过加快对接国际知名酒店、发展主题民宿解决游客留宿问题,并推进低运量T1线路改善交通,开发景区联动小程序提升跨园体验[25] - 海昌海洋公园二期、方特中华复兴之路四期等新项目持续丰富内容层次,官渡之战、潘安文化等本土资源被持续发掘打造[25] 文旅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 - 打破文旅=景区的边界,将主题乐园融入产业打造:只有河南与河南博物院合作打造麦田里的博物馆,鼎革影视基地开辟微短剧+文旅赛道[28] - 更长远的规划是用主题乐园组织起县域第二产业的引擎,在家门口建设玩具制造、游乐设施等生产线,目标是成为乐园产业之都[28] - 2026年的明确目标是实现4,000万游客、200亿元收入,通过系统运营让乐园从单打独斗转向全域联动的目的地[26]
光影绘假日 文旅显活力
河南日报· 2025-10-09 07:27
假期文旅市场总体表现 -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河南文旅市场在连绵秋雨中仍保持热潮和蓬勃活力 [1] - 各类文旅消费场景展现出欢乐氛围和活力十足的文旅图景 [1] 传统景区客流与活动 - 洛阳洛邑古城、开封清明上河园、郑州建业电影小镇等传统景区人声鼎沸游客络绎不绝 [1] - 景区内创新场景如汉服游园和天女散花表演凸显传统文化魅力 [1][3] - 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在夜晚华灯璀璨门前车水马龙呈现热闹繁荣之景 [5] 文博场馆受欢迎程度 - 河南博物院成为假期顶流吸引全国各地游客每日参观人数屡创新高 [1][9] - 博物院内人流如织妇好鸮尊等国宝级文物展柜前围满观众 [1][9] 乡村旅游发展态势 - 信阳杉屿森林露营地及周边民宿人气高涨成为都市人寻觅宁静的首选 [1][8] - 乡村旅游与生态保护特色农业深度融合丰富了文旅体验并带动当地村民增收 [1] 其他文旅活动亮点 - 郑州市动物园提供游客与动物亲密互动的体验 [11]
自觉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全省文旅系统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河南日报· 2025-05-23 07:55
文化繁荣与文艺创作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指出文旅融合前景广阔,要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1] - 第14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壁画作品展在河南举办,接待观众约16万人次,网络点击量突破2.2亿次 [2] - 河南画家丁志伟获得第四届"中国美术奖"银奖,是河南首次获得该奖项银奖 [2] - 豫籍作家共10位获得茅盾文学奖,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2] - 河南曲剧演员李晶花凭借曲剧《信仰》摘得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2] - 豫剧《大河安澜》、曲剧《鲁镇》荣获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 [2] 文博事业发展 - 2024年河南各级各类博物馆达到409家,接待观众8500万人次,举办各类展览2700多场 [4] - 依托贾湖、大河村、二里头等大遗址建成17家遗址博物馆 [4] - 河南博物院、殷墟博物馆成为全国博物馆"顶流" [4] - 殷墟博物馆自2024年2月开馆以来参观人数已近200万人次 [10] 文旅融合发展 - 鸡公山景区以"自然+潮玩"吸引游客,今年以来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均创新高 [5] - 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营造沉浸式文旅消费体验场景,节假日期间营收额多次位居河南景区榜首 [5] -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累计吸引超4000万人次观演,其中80%是省外观众,"85后"年轻观众占比达85% [6] - 建业电影小镇入选"2025年城市旅游休闲集聚区创新十佳案例" [8] 文化遗产保护 - 洛阳现有世界文化遗产3项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1处,博物馆纪念馆总数达112家,馆藏文物60余万件(套) [9] - 三门峡市加快推进仰韶村考古圣地"七个一"项目,推动仰韶文化遗址群申遗工作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