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开胜系列通用处理器
icon
搜索文档
3年亏损24亿,兆芯集成:技术不受限,募资超40亿研发新CPU
观察者网· 2025-06-23 16:11
公司上市与融资 - 上海兆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申请于2025年6月17日获受理 拟募资41.69亿元 [1][2] - 募集资金将用于新一代服务器处理器项目、新一代桌面处理器项目、先进工艺处理器研发项目和研发中心项目 [1] 公司背景与业务 - 公司成立于2013年 国资控股 总部位于上海 在北京、西安等地设有子公司 [2] - 主营业务为高端通用处理器及配套芯片的研发、设计及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开先"系列桌面/嵌入式处理器和"开胜"系列服务器处理器 [3] - 实控人为上海市国资委 联和投资持股50.07% 威盛公司合计持股7.89% 国泰君安持股5.13% [10]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4亿元、5.55亿元和8.89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1.71% [9]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27亿元、-6.76亿元和-9.51亿元 累计净亏损23.54亿元 [9] - 扣非净利润分别为-9.45亿元、-9.35亿元和-10.65亿元 累计扣非净亏损29.45亿元 [9] - 研发投入分别为9.84亿元、9.88亿元和8.13亿元 占营收比例分别为289.50%、178.00%和91.44% [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 2022-2024年分别为-6.58亿元、-4.87亿元和-10.94亿元 [10] 产品与市场 - "开先"系列处理器是主要收入来源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87亿元、5.02亿元和7.61亿元 占比87.76%、90.58%和86.32% [13][14] - "开胜"系列服务器处理器收入快速增长 从2022年301.66万元增至2024年7599.98万元 [14] - 配套芯片收入相对稳定 2022-2024年分别为3704.16万元、4045.23万元和4465.25万元 [14] 技术实力 - 掌握通用处理器全平台实现技术 具备六大自主创新突破 包括自主指令集拓展与内核微架构设计等 [6] - 完成五代内核微架构演进升级 产品兼容X86指令集及Windows等国际主流操作系统 [6][7] - 与超过3000家合作伙伴形成超过20万个软硬件适配和优化项目 [7] 行业估值与对比 - 据胡润研究院《2024全球独角兽榜》 兆芯集成估值为185亿元 [4][6] - 相比已上市国产CPU厂商 海光信息市值3105亿元 龙芯中科市值484亿元 [4] GPU行业动态 - 摩尔线程于2024年11月启动科创板上市辅导 估值达255亿元 实际控制人张建中持股44.07% [15] - 沐曦股份同样瞄准科创板上市 专注于高性能GPU芯片研发 控股股东为上海骄迈企业咨询合伙企业 实控人为陈维良 [15][16]
又见“硬科技”未盈利企业冲刺科创板 CPU厂商兆芯集成IPO获受理
上海证券报· 2025-06-18 03:32
科创板新增受理未盈利硬科技企业 - 科创板新增受理上海兆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IPO申请 兆芯集成是国内六大CPU厂商之一 可同时面向桌面PC、服务器、工作站等多领域并持续兼容x86指令集 [1] - 联和投资持有公司50.07%股份 为公司控股股东 上海市国资委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1] - "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已陆续有4家未盈利企业IPO申请获受理 其中2家为6月新增受理 [1] 兆芯集成业务与财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端通用处理器及配套芯片的研发、设计及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开先"系列通用处理器和"开胜"系列通用处理器 [2] - 2024年在联想开天等头部桌面PC厂商的国产终端出货中 搭载兆芯CPU的产品占比位列第一 [2]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亿元、5.55亿元和8.89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61.71% [2] - 研发投入分别为9.84亿元、9.88亿元和8.13亿元 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89.50%、178.00%和91.44% [3] - 研发人员占比75.97% 拥有已授权专利1434项 其中应用于主营业务并能够产业化的发明专利500余项 [3] 兆芯集成IPO计划 - 公司选择科创板第四套上市标准 预计市值不低于30亿元 2024年营业收入8.89亿元满足条件 [3] - 拟募资41.69亿元 投向新一代服务器处理器项目、新一代桌面处理器项目、先进工艺处理器研发项目等 [3] 未盈利企业科创板上市趋势 - "科创板八条"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上市 [4] - 近期获受理的未盈利企业包括半导体硅片厂商上海超硅、西安奕材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昂瑞微 [4][5] - 西安奕材为境内最大的12英寸硅片厂商 市场份额排名境内第一、全球第六 [5] - 昂瑞微在国内率先实现L-PAMiD产品对主流品牌客户大规模量产出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