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恐龙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喝奶茶吃煎饼 还能听脱口秀 全球首家机器人4S店和机器人主题餐厅开业
央视新闻· 2025-08-09 08:52
机器人消费场景创新 - 全球首家智能机器人4S店及机器人主题餐厅在北京正式开放,标志着前沿机器人技术从实验室进入日常生活 [1] - 机器人主题餐厅提供科技体验、美食享受与消费互动的一体化服务,包括迎宾机器人、送餐机器人、奶茶机器人等多样化应用 [1] - 餐厅设置互动娱乐项目,如恐龙机器人、雕刻机器人、机器人脱口秀及乐队表演(含键盘手、吉他手、鼓手、贝斯手),增强消费体验 [1] 机器人4S店业务模式 - 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面积达4000平方米,覆盖工业搬运、分拣、医疗手术、药房分拣等机器人的销售及售后服务 [2] - 4S店同步销售机器人主题文创产品(冰箱贴、水杯、手提袋、玩偶等),与餐厅形成"边吃边逛边买"的沉浸式消费联动 [2] 市场反馈与政策支持 - 游客反馈机器人主题餐厅"充满科技感、很新鲜",认可其创新尝试 [1] - 北京经开区商务金融局表示消费节折扣力度大,整体消费情况良好 [2]
破局千亿市场 北京机器人走出实验室
北京商报· 2025-08-07 23:39
行业动态 - 全球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与机器人主题餐厅"机器人焰究所"相继开业,标志着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 [1] - 北京亦庄采用"商业场景先行"策略,通过真实场景验证机器人性能,缩短技术转化周期 [1][4] - 产业链已形成"1+6"体系(核心零部件+6类机器人),集聚300余家生态企业,规模超百亿 [5][6] 商业模式创新 - 4S店构建"场景体验-即时销售-服务交付"闭环,工业机器人可模拟流水线工作,医疗机器人演示精准操作 [4] - 主题餐厅成为ToC场景试错场,验证出餐稳定性、运动姿态、巡航路径等实际应用能力 [5] - 生态密度加速商业化,核心零部件商、整机企业、场景方协同降低研发试错成本 [5][8] 政策支持 - 布局25万平方米机器人产业园,推出万台机器人应用计划,设立百亿产业基金 [6] - 2023年出台16项措施推动技术创新、产业集聚、场景应用和要素保障 [8] - 2025-2027年行动计划提出17项措施,聚焦技术前沿、创新平台、场景示范和生态优化 [9] 市场前景 - 高工机器人预测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1.24万台,市场规模63.39亿元,2035年将超4000亿元 [9] - 通过马拉松赛事验证技术短板,制定国内首个综合任务执行能力分级标准 [7][8] - 形成需求反哺技术、数据优化算法、政策调整方向的正向循环 [8]
世界机器人大会|破局千亿市场,北京跑出机器人“第一程”
北京商报· 2025-08-07 21:56
机器人商业化应用 - 全球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Robot Mall"与机器人主题餐厅"机器人焰究所"相继开业,标志着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场景[1][2] - 餐厅采用全机器人服务模式,涵盖迎客、送餐、回收等全流程,目标实现"真正能变现的商业化"[1][5] - 4S店通过"场景体验—即时销售—服务交付"闭环,让企业当场验证机器人性能,缩短技术转化周期[4][5] 技术与场景协同 - 北京亦庄采用"场景验证+生态协同"模式,通过真实商业场景验证机器人稳定性(如出餐节奏、控温精度)和实用性(如送餐路径效率)[2][5] - 餐厅作为"商业化试错场",核心验证机器人能否解决餐饮行业效率与成本问题[5] - 4S店收集企业需求反哺技术迭代,餐厅运营数据优化算法,形成技术-场景正向循环[7] 产业链生态建设 - 北京亦庄集聚300余家机器人生态企业,形成"核心零部件+6类机器人"的"1+6"产业体系,产业链规模超百亿[5][6] - 政策支持包括:25万平方米机器人产业园、万台机器人应用计划、百亿产业基金,打通研发-应用全链路[6] - 生态密度优势显著,区域内传感器企业、算法公司、场景方协作降低研发试错成本[7] 市场前景与政策推动 -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预测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1.24万台(市场规模63.39亿元),2035年将超4000亿元[8] - 北京市2023年推出16项措施促进机器人产业创新,2025年再推17项具身智能行动计划,强化技术攻关与场景应用[7][8] - 通过举办人形机器人马拉松、足球联赛等赛事,在极限环境中验证技术能力,并制定国内首个综合任务执行能力分级标准[6][7] 商业化模式创新 - "机器人焰究所"餐厅与4S店采用"需求牵引+技术攻坚"组合拳,重构机器人产业商业链路[4][5] - 科方得智库指出生态密度决定商业化速度,亦庄案例证明核心零部件商、整机企业、场景方协同可缩短技术市场化距离[5][7] - 北京模式为全球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提供"场景承载技术落地、政策托举生态建设"的中国方案[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