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收入分成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时隔14年,港交所迎来特殊IPO,滴灌投资的现金流收益投资模式引争议
新浪财经· 2025-07-10 07:17
上市申请与协调人变更 - 滴灌投资于7月2日新增中金香港和德意志银行为整体协调人,此前6月18日提交上市申请时保荐人及整体协调人为汇丰银行 [1] - 公司本次上市需符合港交所《上市规则》第21章的特殊要求,这是港交所14年来再次收到此类申请 [1] "21章"上市规则背景 - 港交所上世纪90年代初允许无实际业务、仅以投资为目标的公司通过"21章"上市,此类公司无需满足盈利、市值或现金流要求,但仅限专业投资者参与且需每月披露资产净值 [3] - 2014年前后部分公司利用该规则进行借壳炒作,导致监管部门收紧审查,最近一家符合该规则上市的是2011年1月上市的中国新经济投资,其股价从上市首日1.12元跌至不足0.1元 [3] 公司背景与商业模式 - 滴灌投资2025年5月23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董事会主席为前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公司尚未开展任何运营和业务 [5] - 公司首创非股非债的现金流收益投资模式,通过澳门特区政府批准的滴灌通澳交所发行每日收入分成产品(DROs/DRPs),为小微企业提供境外融资渠道 [5] - 截至2024年底,滴灌通澳交所累计发行规模达46.1亿元人民币,挂牌RBO数量超13000家,为投资者回收分成收入24.4亿元 [6] 收入分成模式特点 - 核心模式为每日收入分成合约(DRC),小微企业每天从经营收入中按5%-15%比例返还资金,分成比例可随已返款数额降低 [7] - 该模式被部分业内人士质疑为"监管套利"和"升级版P2P",但公司强调资金通过FDI合规进入内地,投资链条透明且无刚性兑付 [7] 财务表现与风险 - MCLF基金年化回报从2022年8-12月的18.11%降至2023年12.1%,2024年1-7月断崖式下跌至0.51%,Class C份额同期从27.17%跌至-1.51% [8] - 公司2023年仅拦截69起流水造假事件,在小微企业数量庞大的情况下存在系统性造假风险 [9] - 商业模式是否触及澳门金融监管红线尚不明确,境外资金监管政策变化可能对模式产生重大影响 [10]
李小加“闯关”港交所!
证券时报· 2025-06-21 22:43
滴灌通国际投资公司上市申请 - 滴灌通集团旗下滴灌通国际投资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汇丰为独家保荐人 招股书长达300页 [1] - 上市主体为2025年5月23日在开曼群岛注册的滴灌投资 法定股本初始为30亿股股份 目前尚未开始运营 [3] - 李小加强调此次上市并非滴灌通集团自身上市 标志着滴灌通3.0阶段开始 [4] 业务模式与市场机会 - 首创收入分成产品 为投资人提供直接投资机会 同时支持小微企业获得低成本资金 [3] - 通过滴灌通澳交所(MCEX)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流动性 截至2025年6月20日累计融资55.45亿澳门元 累计收入分成34.13亿澳门元 [3] - 核心业务模式为"现金流投资"(Cashflow Based Investing) 为股东创造收入并分配股息 [3] - 聚焦三大市场机会:资产型现金权(为PE/VC提供流动性) 生意型现金权(支持实体经济) 企业型现金权(支持早期创业者) [5] 上市方式与行业意义 - 拟以香港上市规则第21章方式上市 可不上传中文版文件 无需公布具体业绩数据 [7] - 香港已有近15年无第21章上市公司 最近一家为2011年的中国新经济投资 [8] - 若成功上市 将实现资金标准化配置到传统债股市场无法触及的领域 为实体经济注入非稀释性资本 [8] 发展历程与团队架构 - 滴灌通1.0阶段:用自有资金在中国200多个城市投资1万多家小店 累计超40亿元人民币 [4] - 2.0阶段系统总结1.0经验 3.0阶段通过滴灌投资上市开启 [4] - 李小加担任董事会主席兼唯一执行董事 另有7名独立非执行董事 [3]
滴灌投资提交港股IPO申请 李小加“闯关”港交所
证券时报网· 2025-06-20 22:58
公司上市申请 - 滴灌通集团旗下滴灌通国际投资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汇丰为独家保荐人,招股书长达300页 [1] - 上市主体滴灌投资于2025年5月23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授权股本最初由30亿股组成 [2] - 滴灌投资是一家尚未开始运营的封闭式投资公司,由李小加担任董事会主席兼唯一执行董事 [2] 业务模式与市场机会 - 公司首创收入分成产品,为投资人提供直接投资机会,同时帮助小微企业获得低成本资金 [2] - 通过滴灌通澳交所累计融资55.4亿澳门元,累计收入分成34.08亿澳门元 [2] - 业务模式为"现金流投资",旨在为股东创造收入并分配股息 [2] - 聚焦三大市场机会:资产型现金权、生意型现金权和企业型现金权 [4] 发展阶段与投资规模 - 1.0阶段:自有资金在中国200多个城市投资1万多家小店,累计投资超40亿元人民币 [3] - 2.0阶段:系统总结1.0阶段经验教训 [3] - 3.0阶段:通过上市开启"现金权"投资新范式 [3] 上市方式特点 - 采用香港上市规则第21章方式上市,可不上载中文版本上市文件 [5] - 21章公司上市案例稀少,香港已有近15年没有此类公司上市 [6] - 最近一家21章上市公司是2011年的中国新经济投资 [6] 战略意义 - 实现上市公司资金标准化配置到传统债股市场无法触及的资产 [7] - 为实体经济注入非稀释性资本,推动香港金融中心发展 [7]
罕见!李小加创办的滴灌通以“第21章”递交港股IPO申请,商业模式曾引发争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9 20:38
上市申请与模式创新 - 滴灌通提交赴港上市初步申请文件,采用罕见的香港上市规则第21章方式,港交所近15年无此类案例,能否破冰受关注[1] - 公司未披露拟发行股份、募集资金等具体数据,上市文件仅英文版[1] - 商业模式为创新收入分成模式,通过滴灌通澳交所挂牌小微企业DRO产品,全球首家持牌DRO交易所[7] - "滴灌之星"系统包含五大数字化投融资载体(RBO、SPV、SPAC、ETF、RBU),区别于传统股票市场实体结构[8] 高管团队与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李小加曾任港交所行政总裁,主导LME收购、沪港通/深港通推出等重大战略,并推动生物科技公司上市规则改革[3] - 李小加曾任职摩根大通中国主席、美林证券中国总裁,拥有法律与金融复合背景[4][5] - 管理团队包括独立董事方晓明(Helport AI总裁)及经济学家金刻羽博士等经验丰富人士[5][6] 融资进展与争议 - 2023年8月完成4.58亿美元C轮融资,股东涵盖全球长线机构、风投基金及消费集团[9] - 商业模式曾被质疑为高利贷,李小加回应称是联营模式(业主出店铺、公司出资金、运营者出力)[9] - 招股书提示投资小微实体风险,包括现金流波动、行业挑战及对标的资产无控制权[10] 业务模式特点 - 市场结构创新:数字化重构传统股票市场,降低成本[8] - 市场准入创新:高频分红、精准披露机制提升小微投资安全性[8] - 市场交易创新:"先滴后灌、柔性定制"模式简化融资流程[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