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滴灌之星
icon
搜索文档
滴灌投资闯关港股IPO,创始人李小加回应四个市场疑问
南方都市报· 2025-06-24 15:32
6月18日,滴灌通旗下滴灌通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滴灌投资")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汇丰为独家保荐人。 滴灌通由前港交所CEO李小加创立,创立以来一直在尝试基于现金流的企业投融资服务,其产品模式曾引发市场广泛讨论。 此次,滴灌投资闯关港股IPO,为市场揭开了滴灌通运营模式的一角,然而市场对于其运作模式仍需进一步理解。 面对市场争议,李小加于6月23日召开媒体线上交流会,回应了产品运营逻辑、滴灌通3.0阶段做什么等核心问题。 投资者的收益通过企业现金流分配实现,累计收益达标后投资终止。如果企业没有产生现金流,风险由投资者承担,投资者没有索取刚性兑付的权利。 如何理解滴灌通产品的"非股非债"属性,李小加用简单的举例解释道,模式上就是A给B一笔钱, B需要在本金的基础上加一个双方谈好的回报返还给 A,这种表述方式是一种"债"的方式。但从本质上看,A需要承担风险,这是一种"股"的形式。 李小加进一步总结,滴灌投资使用的现金权,形式简单尤如债权、实质风险定价尤如股权,具体执行方式采用YITO机制:"Yield in, Term out",即 "收益 到,期限到"。 滴灌通3.0到底要做什么? 公司创始人李小加 ...
罕见!李小加创办的滴灌通以“第21章”递交港股IPO申请,商业模式曾引发争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9 20:38
上市申请与模式创新 - 滴灌通提交赴港上市初步申请文件,采用罕见的香港上市规则第21章方式,港交所近15年无此类案例,能否破冰受关注[1] - 公司未披露拟发行股份、募集资金等具体数据,上市文件仅英文版[1] - 商业模式为创新收入分成模式,通过滴灌通澳交所挂牌小微企业DRO产品,全球首家持牌DRO交易所[7] - "滴灌之星"系统包含五大数字化投融资载体(RBO、SPV、SPAC、ETF、RBU),区别于传统股票市场实体结构[8] 高管团队与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李小加曾任港交所行政总裁,主导LME收购、沪港通/深港通推出等重大战略,并推动生物科技公司上市规则改革[3] - 李小加曾任职摩根大通中国主席、美林证券中国总裁,拥有法律与金融复合背景[4][5] - 管理团队包括独立董事方晓明(Helport AI总裁)及经济学家金刻羽博士等经验丰富人士[5][6] 融资进展与争议 - 2023年8月完成4.58亿美元C轮融资,股东涵盖全球长线机构、风投基金及消费集团[9] - 商业模式曾被质疑为高利贷,李小加回应称是联营模式(业主出店铺、公司出资金、运营者出力)[9] - 招股书提示投资小微实体风险,包括现金流波动、行业挑战及对标的资产无控制权[10] 业务模式特点 - 市场结构创新:数字化重构传统股票市场,降低成本[8] - 市场准入创新:高频分红、精准披露机制提升小微投资安全性[8] - 市场交易创新:"先滴后灌、柔性定制"模式简化融资流程[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