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敦煌莫高窟
icon
搜索文档
山河共织千载梦 薪火相传焕新颜
新华社· 2025-09-21 18:12
编者按: 大河发源地,文明衍千年;丝路纵横间,薪火永相传。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文化传承发展气象万千。新华社开设的"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栏目进入调研第四阶段,记者走进陕 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西藏等西部11个省区市。 从秦兵马俑到敦煌飞天,从丝绸之路驼铃到茶马古道蹄印,从延安窑洞里的星星灯火到桂林山水间的"文化抗战"……每一座山川都镌刻着 文明印记,每一条江河都奔涌着创新活力。 让我们以大地为卷、以奋斗为笔,在探寻文明根脉中守护历史记忆,在赓续红色血脉中淬炼精神信仰,在激活文化基因中筑牢精神家园, 共同谱写文化强国建设的新篇章。 在中国辽阔的版图上,山河壮美的西部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遗存璀璨夺目,各民族文化交融共生。 如今,广袤西部活力无限。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千年文韵赋能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正在西部大开发的壮阔征程中 纵深铺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探寻文明根脉 守护民族瑰宝 秋日的青海玛多县扎陵湖,风景如画。 距离湖畔不远处,一块沉睡了2200多年的石英砂岩刻石近日被确认为秦代遗存,定名为"尕日塘秦刻石"。 ...
普鸣 李义天丨敦煌对话
新浪财经· 2025-09-21 11:59
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是为了促进知识和信息的有效传播,更是为了增进不同文化与文明的彼此了解。因此,不断创新 人文交往的体制机制,开展更加生动灵活的交流形式,实现更加丰富充实的互鉴成果,成为中国学者与国际同仁共同面对的课 题。2025年6月11-15日,清华大学李义天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陶涛教授、美国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普鸣教授(Michael J. Puett)一行前往河西走廊,围绕中华文明的历史融合与伦理意义开展调研考察。本次活动途经兰州、武威、张掖、敦煌等地,力 求立足文化现场,摆脱抽象叙事,打破思想与现实、东方与西方之间的界限,探索一条兼具历史体验与时代感受的人文交流之 路。2025年6月14日下午,普鸣教授与李义天教授围绕此次考察的收获与感受,在敦煌书局展开对话。我们综合整理了对话记录, 以飨读者。 关于河西走廊 李义天:普鸣教授,这几天我们从兰州出发,一路向西,经过武威、张掖、酒泉,既参观了鸠摩罗什寺、大佛寺和嘉峪关等重要 的物质文化景观,也体验了凉州"贤孝"演唱、固裕族传统表演等非物质文化节目,更重要地,我们在今天上午终于近距离地一睹 敦煌莫高窟的千年风采。您对这趟考察调研的行程,整体感觉 ...
总书记关心的世界文化遗产|万里丝路颂长歌
新华社· 2025-06-10 21:01
丝绸之路历史与文化价值 -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于201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包含33处遗产点如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悬泉置遗址、麦积山石窟等 [1] - 汉武帝时期张骞从长安出使西域,推动丝绸之路成为综合性商路、官道和文明交往之路 [2] - 汉代从长安到敦煌设有80多个驿站,作为枢纽设施构建跨洲际丝绸之路路网 [3] 文化遗产保护与科技应用 - 国内22个遗产点申遗成功后保护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新兴科技手段使保护达到新高度 [4] - 莫高窟第323窟北壁生动记录张骞出使西域故事,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考察时强调丝绸之路对"一带一路"的灵感价值 [3] - 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麦积山石窟,肯定文化遗产激发民族自豪感的作用 [4] "一带一路"与全球化发展 - 古丝绸之路开启东西方交流大时代,现代"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国家间互联互通与全球化新进程 [5] - 共建"一带一路"实践延续丝路精神,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与融合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