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果园
icon
搜索文档
共建规则 织链成网 中国—东盟合作为区域经济提供稳定性
新华社· 2025-10-11 15:23
中国—东盟博览会与区域合作 -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商务与投资峰会吸引60个国家3200余家企业参展,举办近百场经贸对话与投资活动 [1] - 博览会助推中国与东盟国家全方位交流合作,为构建更紧密的命运共同体注入动力 [1] - 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及友谊关口岸实现中国与东盟货物的高效“双向奔赴” [1] 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已全面完成并将于年内签署议定书,实现从“降关税”、“便利化”到“共建规则”的转变 [2] - 3.0版包含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等9个新增章节,致力于打造包容、现代、全面、互利的自贸协定 [5] - 中国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4] - 2024年前8个月,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达4.9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7% [4] - 截至2025年7月,中国同东盟累计双向投资超过4500亿美元,中国企业在东盟累计完成工程承包额达4800亿美元 [4]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合作 - 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从“产品出海”转向“产业链协同出海”,通过属地化生产满足东盟市场需求 [6][8] - 上汽通用五菱带领17家中国产业链企业“走出去”,并开发超100家印尼本土供应商 [6] - 比亚迪泰国工厂于2023年7月投产,涵盖冲压、涂装、焊接和总装全流程 [6] - 国轩高科向越南出口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及电芯产品,支持当地能源转型 [6] - 中国与东盟在电子、汽车、纺织服装等产业链上下游协作紧密,区域产业链韧性持续增强 [8] 人工智能与高科技合作 - 本届东博会首次创设1万平方米人工智能专馆,近200家高科技企业参展,展现从传统商品贸易向高科技合作的重要蝶变 [12] - 中国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和《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帮助全球南方国家在人工智能发展中平等受益 [12] - 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吸引3300多支参赛队伍,其中329支来自东盟,涉及跨境电商、文旅、汽车、农业等9个子赛道 [14] - 首次举办中国—东盟人工智能部长圆桌会,成立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为合作提供机制性保障 [14] - 中国科技企业如腾讯云与新加坡协会合作,将“腾讯云智能数智人”推向东南亚中小企业 [16] 区域产业链供应链融合 - 柬埔寨金港高速、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等基建工程由中国企业如中交集团、中国能建参与建设 [5] - 广西加快建设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和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加速构建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 [9] - 广西引进比亚迪、华谊等龙头企业200多家,推动形成“东部研发设计+广西制造+东盟市场”的产业链模式 [9] - 中国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与东盟的自然资源、年轻劳动力形成“强耦合” [8]
城乡融合发展重在补短板
经济日报· 2025-07-18 06:06
城乡融合发展现状 -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4188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119元 城乡收入比为2.34∶1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 [1] - 浙江安吉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数字经济结合 引入电商服务中心 智慧物流站点等设施 带动农民转型为"数字新农人" [1] - 德清依托地理信息小镇技术优势 实现"科技下乡 产品进城"双向流动 [1] - 广东省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带动农民参与生产 包装 销售全链条 [1] 政策支持体系 -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畅通城乡要素流动 [2] -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 [2] -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出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 双向流动 [2] 发展短板问题 - 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短缺问题在县域产业升级中愈加凸显 部分偏远地区面临"引才难 留才难"困境 [2] - 部分地区存在土地撂荒 低效利用现象 [2] - 城乡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农村信用体系与城市资本下乡的对接机制仍需健全 [2] - 教育 医疗 养老等领域的服务质量仍有差距 农村居民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有待提升 [2] 县域经济发展路径 - 支持县域发展农产品加工 农村电商 文旅融合等新业态 构建"城市研发 乡村生产 全域销售"的产业链 [3] - 四川蒲江建成县级柑橘大数据中心 整合种植 加工 销售全链条信息 帮助农户调整种植结构 [3] - 山东寿光引入自动化种植设备和冷链物流体系 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3] 经营主体培育 - 鼓励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参与城乡融合 [4] - 安徽砀山引入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数字果园" 为农户提供种苗培育 技术指导 品牌营销等全流程服务 [4] - 云南元阳支持文旅企业开发"梯田研学"项目 将传统村落改造为"活态文化体验区" 引导村民参与民宿经营 非遗展示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