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轧辊磨床

搜索文档
华辰装备:新产品发布会成功举办 多款高端精密装备亮相
证券时报网· 2025-06-29 22:21
新产品发布 - 公司于6月27日举行"高精高效,创新创赢"新产品发布会,发布精密数控直线导轨磨床、新型超精密曲面磨床、精密"内外"螺纹磨床、亚μ随动磨床等多款新产品 [2] - 新产品彰显了公司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创新成果 [2] - 多项自主核心技术落地,将打破国外在半导体、人形机器人、工业母机、航空航天等战略领域相关高端精密磨削装备的长期垄断局面 [2] - 新产品为我国国民经济关键产业核心零部件精密磨削加工实现自主可控提供国产高端关键装备支撑 [2] 技术实力与行业地位 - 公司实现从"跟跑追赶"到"并跑领跑"的实力跨越 [2] - 多项核心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多款产品引领国际先进技术水平 [3] -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会长表示,新产品展现了企业在研发上的硬实力和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 [3] - 公司作为行业内代表性企业,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革新注入创新动能 [3] 发展战略与理念 - 公司以在精密磨削装备领域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为企业使命 [3] - 公司以自主创新构建行业话语权为战略布局 [3] - 公司始终以技术创新为内核,搭建先进的智造管理平台,构建科学的质量管控体系 [3] - 公司秉承"专注、聚焦、只做第一"的理念,以"高精高效、创新创赢"为方向 [3] - 未来将继续以"创新驱动"为内核,以技术突破带动产业链协同升级 [3] 市场拓展与商业合作 - 发布会现场与成都豪能空天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成林数控刀具股份有限公司、鑫鑫直线(苏州)有限公司签署销售订单 [2] - 公司致力于让中国高端装备赢得更多的市场认可和信赖 [3]
磨床深度报告汇报
2025-06-24 23: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磨床行业 - **公司**:上海机床厂、无锡机床厂、津上机床中国、秦川机床、日发精机、华辰装备、日本京上公司、双林股份、恒尔达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市场规模与份额** - 全球磨床市场规模约 60 亿人民币,中国占 20%约 12 亿人民币,占全球金属加工机床总市场不到 10%[1][2] - 中国国产品牌占国内磨床市场 52%份额,进口品牌占 48%,中国磨床市场 CR5 仅 30%,平面磨床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头部公司市占率 20%-30%[1][2][3] 2. **进出口情况** - 中国磨床出口占比约 26%,远低于德国 80%和日本 56%,中国磨床净进口差额高达 5.9 亿美元,主要进口外圆磨和工具磨,占比 22%-23%,无心磨床出口表现突出[1][6][7] 3. **技术壁垒** - 磨床成本主要由结构件、数控驱动系统和主轴构成,主轴成本占比最高超 20%,对电主轴设计和模杆技术要求高[1][8] - 数控系统国产化进展缓慢,主要依赖西门子、发那科和三菱等外资品牌,磨床工艺复杂,国产公司难以快速突破[10] 4. **行业分类与市场现状** - 按加工方式磨床分为基础款(外圆磨、平面磨、内圆磨)和专用型(轧辊磨、轴承磨、螺纹磨等),基础磨床贡献 70%销售值;按加工精度分为普通、精密、高精密和超高精密级,工业常见精密级产品[2] 5. **企业动态** - 津上机床中国举办展销会展示外螺纹磨床,上海机床厂和无锡机床厂等老牌企业保持领先,上海机床厂年产值 5 - 6 亿元[5] 6. **螺纹磨床情况** - 螺纹磨占全球金属加工机床不到 10%,在所有螺纹中占比不到 17%,技术壁垒包括动态修整技术和主轴震动控制[14] 7. **人形机器人影响** - 人形机器人实现 100 万台量产时,对螺纹磨市场需求弹性增益可达 50%,量产前拉动有限,财务稳健型企业更具优势[2][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关键部件外采**:磨床行业关键部件如滚珠丝杠、工作台和直线导轨大多依赖外采,影响设备一致性和良品率,整机企业通过整体产品影响力建立壁垒[11] 2. **企业发展亮点** - 秦川机床专注滚动功能部件及磨床一体化,2025 年有 9 项年度投资计划[18] - 日发精机从轴承磨切入螺纹磨领域,2023 年营收 5.3 亿元,净利润率 13%,与多家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9] - 华辰装备掌握数控轧辊磨床全产业链核心技术,2024 年营收 3.8 亿元,毛利率 28.4%,2025 年向福立旺提供产品[20][21] - 双林股份 2025 年收购无锡科之新 100%股权,净利润复合增速目标 30%,科之新数控内螺纹磨床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25] - 恒尔达 2024 年滚动功能部件营收 3491 万元同比增长 60%,收购德国 SMS 公司强化研发与产业化能力[26][27] 3. **日本京上公司情况** - 成立于 1937 年,大中华地区主要经营公司是精密机床中国公司,平湖工厂总资产 37.5 亿元,产能年产 13000 台机床和 1 万吨部件,安徽工厂补充铸件产能[23] - 2024 年第 2、3 季度车床营收占比 87%,加工中心占比 4%,精密磨床占比 4%,预计 2025 下半年引入外螺纹磨床[24]
从上海机床厂,看我国磨床产业发展
2025-05-29 23:2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磨床行业 - 公司:上海机床厂、上海电气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上海机床厂 - **技术实力**:作为国内磨床行业龙头,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技术积累,是工具磨床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和磨床分会理事长单位,负责行业标准制修订,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产品规格超 600 种,涵盖多领域;在超重型数控轧辊磨床、大型船用曲轴磨床、纳米级精度超精密机床等高端设备有显著优势,还开发了 CNC 剪薄机和划片机等精密设备 [1][2]。 - **研发成果**:国家 04 重大专项期间(2009 - 2018)承担多个项目,开发数控轧辊磨床、高速高效数控外圆磨床等,提升研发能力;为通用机械生产线提供曲轴磨床稳定运行 3 - 4 年,成功开发 P1 级(已提升至 P0 级)内螺纹和外螺纹成套装备 [1][4][5]。 - **产品种类**:拥有九大类磨床产品,包括外圆、内圆、复合、轧滚、曲轴和螺纹等,在深孔内圆磨床保持技术优势,提供大规格复合膜解决方案 [1][6]。 - **技术升级与创新**:每年稳定推出新产品,如 2025 年展出的复合磨床和深孔内圆磨核心部件;研发人员占比高,研发投入可观,根据不同时期和产品特征匹配用户需求持续创新;与西门子深度合作,自开发兼容多品牌数控系统的虚拟平台和仿真平台 [2][7][9]。 - **市场需求影响**:下游市场需求变化促使公司不断创新与优化产品,船用柴油发动机曲轴需求增加使相关产品产业化效果显著,光学玻璃平面加工领域超精密水平设备受关注 [4]。 磨床行业 - **竞争格局**:竞争格局分散且整合速度慢,原因是应用工艺要求高,细分领域专业性强;研发制造门槛高,细分领域拓展依赖企业自身工艺沉淀及与用户粘性 [8]。 - **加工工艺转化**:加工工艺发展需结合历史和发展眼光,与数控系统厂家合作,深入了解下游产业需求,加强上游零部件及研发层面协作 [8]。 数控系统 - **功能要求**:需在驱动和控制层面实现多种功能,支持复杂工艺解决方案,整合机床企业、用户端相关方面为一个系统,面向自动化或整线的系统解决方案可能需第三方专业配合 [9]。 上海电气 - **产业重视与方案提供**:重视行星滚柱丝杠产业,致力于提供成套解决方案,数控机床能达高精度水平,未来聚焦效率与自动化水平提升 [11]。 - **功能部件与碳纤维应用**:拥有完备制造与供应链体系,核心功能部件自研自制;聚焦碳纤维内源模组应用,探索其在关键零部件上的轻量化及性能提升 [1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上海机床厂在内螺纹磨削设备品类有长期研发投入,该品类市场需求量不大,但国内能响应特定规格需求的基本只有上海机床厂,且内螺纹磨削比外圆磨削精度和专业性要求更高 [6]。 - 上海机床厂不会对某一款机床设立单独产线,而是利用核心制造能力及供应链进行打包生产,根据订单数量响应产能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