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床

搜索文档
丝杠行业深度:关注利润率、空间、设备潜在“超预期”机会
2025-08-21 23:05
丝杠行业深度:关注利润率、空间、设备潜在"超预期" 机会 20250821 摘要 丝杠技术分为滑动丝杠和滚珠丝杠,后者通过钢球滚动摩擦提高效率和 精度,行星滚柱丝杠通过更小间隙和更高负载能力实现更高精度,但制 造成本较高,需自产小型滚柱。 在机器人领域,丝杠尤其在人形机器人中优势显著,能实现较高负载能 力和节能,通过旋转运动转化为线性驱动,减少力臂效应,提高效率, 行星滚柱丝杠在高负载、高精度位置应用前景良好。 行星滚柱丝杠分为正向式、反向式和差动式,正向式最常见,差动式结 构简单成本较低,但可能打滑,适用于负载要求不高的场景,如灵巧手。 丝杠制造流程复杂,材料、热处理和设计均需极致,高端丝杠制造技术 壁垒高,利润率潜力大,需根据行业需求定制化设计,如人形机器人、 汽车、注塑机及半导体设备等。 确保丝杠寿命和性能稳定性需具备完整的正向设计体系,通过用户端测 试和优化提升质量,开发成套检测设备,监控长期使用中的传动效率、 精度及稳定性。 Q&A 请介绍一下丝杠行业的市场空间和利润率情况。 丝杠行业整体来看,市场空间和利润率均有较好的前景。首先,丝杠行业壁垒 较高,因此能够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的企业相对有限,这些企业 ...
双林股份:公司此前已与无锡市惠山经开区签署了投资协议
证券日报· 2025-08-20 17:12
公司动态 - 双林股份全资子公司无锡科之鑫已完成投资搬迁并与无锡市惠山经开区签署投资协议 [2] - 无锡科之鑫磨床生产基地已正常投入生产 [2] - 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产能布局 [2]
全球产能周期或已进入“购设备”阶段
招商证券· 2025-08-18 09:34
全球产能周期阶段 - 全球产能周期已进入"购设备"阶段,部分经济体如美国、印度、马来西亚、罗马尼亚率先启动[4] - 厂房建设四个阶段中,"打地基"和"建楼体"已基本完成,"铺水电"接近尾声[4][10] - "购设备"阶段设备进口在2024年放缓后,2025年多数经济体二次上升[4][5] 打地基阶段数据 - 挖掘机进口:发达国家2023H2见顶回落,新兴国家斜率放缓,印尼/罗马尼亚仍上升[2][11] - 打桩机进口:发达国家均回落但时间差异大,罗马尼亚2024年中明显上升[2][15] - 压土机进口:美国回落最晚(2023年初),加英韩次之[2][17] 建楼体与铺水电阶段 - 起重机进口:仅日本/罗马尼亚/印度/印尼仍在上升,其余国家见顶回落[3][25] - 水管进口:发达国家2024年中触底回升,新兴国家增幅更高(如波兰+罗马尼亚)[3][28] - 电缆进口:发达国家2024H2触底回升,新兴国家分化(越南/印度/马来西亚仍上升)[5][29] 购设备阶段数据 - 铣床进口:2024H2加/美/德/印度/墨西哥金额上升[5][32] - 磨床进口:2024H2美/罗马尼亚/印度/马来西亚/越南快速增长[5][33] - 发电机进口:2021-2023年放量,2025年二次上升(美国+220% vs 2017基准)[5][38]
乔锋智能(301603) - 301603乔锋智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08
2025-08-08 16:38
产品经营表现 - 立式加工中心2024年收入14.04亿元,占营业收入79.81%,同比增长23.42%,毛利率提升1.18个百分点 [2] - 卧式加工中心2024年收入6106.50万元,同比增长42.24%,毛利率同比下降6.55%,主要因子公司福思泰初期生产效率低且核心部件外购成本高 [2] - 龙门加工中心收入同比下滑39.30%,占营业收入比重降至5.49%,毛利率下滑,受工程机械、能源行业景气低迷影响 [3] - 磨床、车床等其他数控机床产品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24.76%,毛利率提升6.64个百分点,规模效应显现 [3] 战略合作与业务拓展 - 参股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基于数控机床在精密金属硬件加工中的核心作用,合作推动人形机器人领域技术迭代 [3] - 2021年起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3C、航空航天等领域,2024年相关领域收入占比显著提升,客户结构改善 [3] 未来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行业层面:政策扶持、智能制造升级、设备更新换代、国产替代深化及数控化率提升提供增长空间 [4] - 公司层面:品牌竞争力提升、东莞/南京新基地突破产能瓶颈、高端产品(卧加/五轴加工中心等)进入批量销售阶段 [5]
WAIC见闻更新及机器人产业链标的推荐
2025-08-06 22:45
行业与公司 * 人形机器人行业处于初步量产阶段 特斯拉下调产量目标 国内厂商宇树出货符合预期 智源 银河通用等仅达预期一半[3] * 订单主要来自车企 地方政府和科研机构 车企采购量低于预期因技术成熟度不足[1][3] * 工业机器人应用具备弹性 中长期大部分将由人类遥控操作[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技术挑战** * 工业应用主要挑战在于任务执行成功率和智能化水平 长链条任务尚未实现 模型端不成熟[4][5] * 数据采集量不足 远低于上亿条需求 影响模型训练效果[4][5] * 工厂端应用需提高成熟度 当前抓放操作成功率与工业要求仍有差距[4] **硬件与零部件变化** * 特斯拉第三代人形机器人设计变化将影响市场方向 硬件定型是关键 时间点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初[6] * 核心零部件变化:上肢可能用摆线替代部分肩部谐波 腰部可能采用行星加摆线结合[7] * 谐波减速器向轻量化 高减速比发展 摆线和行星减速器存在投资机会[7] * 滚柱丝杠寿命为滚珠丝杠5-10倍 丝杠精度从C5提升至C3 磨床需求增加[10] **供应链动向** * 特斯拉自2025年6-7月停止向哈莫纳科下单 谐波产业链可能转移至中国 国内厂商迎机遇[8] * 轻量化成为核心发展主线 镁合金等材料逐步导入 宇树 智元等推动小型轻量化机器人[9] 重要但易忽略内容 * 手部零组件更看好零件而非整手 因整手差异性小[10] * 具备遥操能力的协同工作机器人值得关注 夏夏精密是舍弗勒链条龙头 通过验证并计划收购电机标的[12][13] * 舍弗勒入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有团队对接特斯拉 入股多家公司并通过国产代工降低成本[12] 推荐标的 * **新坐标**:主业燃油车气门组产品 预计2025年增长10-20% PE 26-27倍 布局冷断工艺小丝杠及磨床业务 8月底送样[11] * **华辰装备**:磨床龙头 受益精度提升至C3 布局半导体精密零部件 与长光所合作[12] * **当红科技**:视频数据压缩回传业务拓展至机器人遥操场景 与宇树 智元云深处合作 预计2025年收入[12] * **夏夏精密**:舍弗勒链条龙头 丝杠和柔轮代工 被市场低估 处于价值重估阶段[12][13] 潜力细分领域 * 百线减速机 轻量化技术 灵巧手中的小丝杠设备[13]
机械行业周报:看好燃气轮机、机器人、工业母机和工程机械-20250727
国金证券· 2025-07-27 15:2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GEV中报燃机订单高增,看好应流股份后续出口订单爆发 [5] - 特斯拉更新人形机器人三代进展,国内外机器人产业节奏将如期共振 [5] - “工业母机+”活动推进,关注工业母机需求爆发机会 [5] - 雅下水电站动工,看好工程机械内销加速恢复,关注相关企业 [5] - 细分行业景气指标:通用机械持续承压、工程机械稳健向上、船舶下行趋缓、油服设备底部企稳、铁路装备稳健向上、燃气轮机稳健向上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上周(2025/07/21 - 2025/07/25)SW机械设备指数上涨2.56%,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分类中排第16,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1.69% [2][14] - 2025年至今SW机械设备指数上涨16.43%,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分类中排第5,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4.89% [2][15] 核心观点更新 - GEV燃机订单高增加剧产能紧缺,应流股份进入收获期 [25]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三代量产进展超预期,产业进程如期推进 [25] - “工业母机+”活动推动国产替代和产业升级,关注相关需求爆发机会 [25] - 雅下水电站动工有望拉动工程机械内销加速恢复,看好行业营收利润双增 [25] 重点数据跟踪 通用机械 - 景气度持续承压,6月制造业PMI为49.7%,连续3月低于荣枯分界线 [23] - 1 - 5月工业车辆(叉车)销量601,764台,同比增长9.33%,其中国内销量392,490台,同比+6.66%,出口209,274台,同比增长14.7% [23] 工程机械 - 景气度稳健向上,25年6月挖机总销量18804台,同比+13.3%,内销8136台,同比+6.2%,外销10668台,同比+19.3% [30] 铁路装备 - 景气度稳健向上,2025年以来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保持6%左右的稳健增长 [39] 船舶 - 景气度下行趋缓,截至2025年6月,全球新造船价格指数为187.11,环比+0.22% [41] 油服设备 - 景气度底部企稳,6月全球钻机数量站上1600部,OPEC+原油实际增产低于预期,油价有一定支撑 [42] 工业气体 - 前期检修收货对气体价格带来持续利好,看好Q3低基数情况下气体价格表现 [48] 燃气轮机 - 景气度稳健向上,全球燃气轮机行业景气度从2024年开始拐点向上,25H1 GEV新签订单12.2GW,同比增长35.6% [50] 行业重要动态 通用机械 - 垦利10 - 2油田群开发项目(一期)投产 [54] - 永球科技中标中石油2025工业泵集中采购项目 [54] - 蜀道装备为福建中沙古雷乙烯项目研发CO冷箱成功发运 [54] - 豪顿华中标11台高性能压缩机 [54] 机器人 - 北京加速进化科技完成超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54] - 字节跳动发布通用机器人模型GR - 3 [54] - 众擎机器人完成两轮融资 [54] - 魔法原子推出轮式四足机器人MagicDog - W [54] 工业母机&3D打印 - Carlsmed拟纳斯达克上市并融资1.01亿美元升级钛金属3D打印脊椎植入物 [58] - MGIEngineering为一次性无人机平台SkyShark批量生产3D打印A300微型涡轮发动机 [58] - TANIOBISGmbH推出铌基AMtrinsic粉末 [58] -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和乌普萨拉大学开发出新的光固化技术 [58] 科学仪器 - 阿美特克完成对FARO的9.2亿美元收购 [58] - 珂睿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 - B轮融资 [58] - 泰坦科技拟收购英国试剂公司 [58] - 上海科技大学发布1.47亿元仪器采购意向 [58] 工程机械&农机 - 雅下水电工程破土动工 [58] - 山东临工交付临工起航非洲区域首批300台设备 [59] - 曼尼通集团和杭叉集团将成立锂电池合资企业 [61] - S50陇县至循化高速公路马鹿(陕甘界)至张家川段确定中标人 [61] 铁路装备 - 哥伦比亚西部有轨电车项目模型车交付 [60] - 中车四方为圣保罗地铁提供GoA4新车队 [60] - 中车长客氢能市域列车完成运行试验 [60] - 阿尔斯通斩获41亿欧元订单 [60] 船舶海工 - 地中海航运订造6艘LNG双燃料22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 [60] - 南通中集太平洋海工获50000立方米级LPG/液氨运输船订单 [60] - 新加坡船东EPS订造6艘1800TEU集装箱船 [63] - 马尾造船获两艘金枪鱼围网渔船订单 [63]
磨床深度报告汇报
2025-06-24 23: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磨床行业 - **公司**:上海机床厂、无锡机床厂、津上机床中国、秦川机床、日发精机、华辰装备、日本京上公司、双林股份、恒尔达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市场规模与份额** - 全球磨床市场规模约 60 亿人民币,中国占 20%约 12 亿人民币,占全球金属加工机床总市场不到 10%[1][2] - 中国国产品牌占国内磨床市场 52%份额,进口品牌占 48%,中国磨床市场 CR5 仅 30%,平面磨床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头部公司市占率 20%-30%[1][2][3] 2. **进出口情况** - 中国磨床出口占比约 26%,远低于德国 80%和日本 56%,中国磨床净进口差额高达 5.9 亿美元,主要进口外圆磨和工具磨,占比 22%-23%,无心磨床出口表现突出[1][6][7] 3. **技术壁垒** - 磨床成本主要由结构件、数控驱动系统和主轴构成,主轴成本占比最高超 20%,对电主轴设计和模杆技术要求高[1][8] - 数控系统国产化进展缓慢,主要依赖西门子、发那科和三菱等外资品牌,磨床工艺复杂,国产公司难以快速突破[10] 4. **行业分类与市场现状** - 按加工方式磨床分为基础款(外圆磨、平面磨、内圆磨)和专用型(轧辊磨、轴承磨、螺纹磨等),基础磨床贡献 70%销售值;按加工精度分为普通、精密、高精密和超高精密级,工业常见精密级产品[2] 5. **企业动态** - 津上机床中国举办展销会展示外螺纹磨床,上海机床厂和无锡机床厂等老牌企业保持领先,上海机床厂年产值 5 - 6 亿元[5] 6. **螺纹磨床情况** - 螺纹磨占全球金属加工机床不到 10%,在所有螺纹中占比不到 17%,技术壁垒包括动态修整技术和主轴震动控制[14] 7. **人形机器人影响** - 人形机器人实现 100 万台量产时,对螺纹磨市场需求弹性增益可达 50%,量产前拉动有限,财务稳健型企业更具优势[2][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关键部件外采**:磨床行业关键部件如滚珠丝杠、工作台和直线导轨大多依赖外采,影响设备一致性和良品率,整机企业通过整体产品影响力建立壁垒[11] 2. **企业发展亮点** - 秦川机床专注滚动功能部件及磨床一体化,2025 年有 9 项年度投资计划[18] - 日发精机从轴承磨切入螺纹磨领域,2023 年营收 5.3 亿元,净利润率 13%,与多家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9] - 华辰装备掌握数控轧辊磨床全产业链核心技术,2024 年营收 3.8 亿元,毛利率 28.4%,2025 年向福立旺提供产品[20][21] - 双林股份 2025 年收购无锡科之新 100%股权,净利润复合增速目标 30%,科之新数控内螺纹磨床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25] - 恒尔达 2024 年滚动功能部件营收 3491 万元同比增长 60%,收购德国 SMS 公司强化研发与产业化能力[26][27] 3. **日本京上公司情况** - 成立于 1937 年,大中华地区主要经营公司是精密机床中国公司,平湖工厂总资产 37.5 亿元,产能年产 13000 台机床和 1 万吨部件,安徽工厂补充铸件产能[23] - 2024 年第 2、3 季度车床营收占比 87%,加工中心占比 4%,精密磨床占比 4%,预计 2025 下半年引入外螺纹磨床[24]
机器人关节轴承深度报告汇报
2025-06-16 23:2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人形机器人、轴承、磨床 - **公司**:德昌机电控股、瑞升科技、哈默纳科、恒立液压、拓普集团、龙溪股份、国际精工、长盛轴承、雷迪克、秦川机床、华辰装备、日发精机、Scale AI、Meta、特斯拉、SKF、舍弗勒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人形机器人产业 - **估值情况**:本周人形机器人板块 200 家上市公司整体估值约 1.2 万亿元,较上周 1.3 万亿元回落,倒推市场预期约 208 万台,较上周 213 万台减少,但仍处 3 月以来历史高位[2] - **热点事件**:北美头部客户审厂、华为链信息催化力度低于预期;6 月 12 日 Scale AI 获软银领投 1 亿美元 B 轮融资,最新估值达 45 亿美元;Meta 开源基于超 100 万小时视频素材训练的视频训练世界模型[3][4] - **技术突破和商业化进展**:下半年北美头部企业新技术和商业化落地或有突破,8 月和 9 月是关键节点;特斯拉和 Meta 用视频数据训练模型,提升机器人跨场景适应性和零样本学习能力,推进具身智能发展[1][5] - **投资潜力公司**:德昌机电控股、瑞升科技、哈默纳科市值中隐含机器人预期低,估值便宜;恒立液压与拓普集团市值仅反映 5 万台人形机器人预期,处于较低位置[1][6] 轴承行业 - **重要性**:是装备制造领域机械传动轴核心支撑部件,保障机械设备性能功能和效率,价格因大小、工况及精度要求而异[8] - **需求变化**:人形机器人发展使轴承需求显著增加,特斯拉 Optimus 单台预计用 14 个交叉滚子轴承和 28 个角接触轴承,若出货量达 100 万台,新增需求超 30 亿元,带来国产替代空间[1][9] - **滚动与滑动轴承区别及应用**:滚动轴承占市场约 87%,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少摩擦损失,在汽车等领域广泛应用;滑动轴承占比约 14%,工作平稳可靠、噪声小、抗冲击载荷能力强,人形机器人关节球面滑动型适用于手腕或脚踝部位[10] - **执行器对轴承要求**:旋转执行器用电机加精密减速器,线性执行器用电机加线性滚珠丝杠,均需配备不同类型轴承,保证机器人精准度和稳定性[11] - **价格影响因素及趋势**:谐波减速器、丝杠、电机所用普通型号轴承价格几十元左右,因体积要求有溢价,未来量产规模扩大价格有下降趋势[12] - **对行业发展影响**:提升行业灵活性和精确度,推动发展与创新;全球市场规模大,2021 年达 1200 亿美元,预计 2030 年超 2430 亿美元;中国产量占比超 50%,但高端领域由海外企业主导,国产替代空间大[13] 磨床行业 - **市场现状及趋势**:2023 年全球磨床市场销售额约 37 亿美元,预计 2030 年达 51 亿美元,年复合增速约 4.3%;2024 年我国进口磨床 88.3 亿美元,占全球 20%;2021 年我国磨床销售收入 25.5 亿元,国产化率不足 50%,高端磨床依赖进口,国产替代空间大[1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国内轴承生产工艺挑战**:生产工艺复杂,高端产品依赖海外设备,冷加工机床和热处理技术落后,高精度检测仪器研发与国外有差距[14][15] - **机器人相关零部件潜力企业**:龙溪股份是关节轴承先锋企业;国际精工专注中高端产品,在工业机器人产品有积淀;长盛轴承自润滑轴承竞争力强;雷迪克等汽车零部件公司及秦川机床等磨床类设备公司有竞争力,随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有望提升估值[17][18]
中金 | 磨床:产业升级与资本竞逐的黄金期
中金点睛· 2025-05-27 07:37
全球磨床市场概况 - 2024年全球磨床市场规模60亿美元,占金属加工机床市场不足10% [1][7] - 中国磨床市场规模84.3亿元,占全球20%,国产化率52% [3][12] - 磨床按加工方式分为基础型(外圆/平面/内圆/无心/工具磨床)和专用型(螺纹/轧辊/轴承磨床)[5] - 按加工精度分为普通/精密/高精密/超精密四档,精度范围从>1µm至≤0.1µm [7] 中国磨床产业现状 - 2024年进口额8.3亿美元,出口额2.4亿美元,净进口5.9亿美元 [3][16] - 出口产品以平面磨床(24%)和外圆磨床(24%)为主,无心磨床出口CAGR达33% [22][23] - 市场集中度CR5仅28.4%,平面磨床CR2超50%,外圆/内圆磨竞争分散 [29][31] - 成本结构中主轴占25%、结构件20%、数控系统15% [24] 人形机器人驱动螺纹磨床需求 - 2024年全球螺纹磨床市场70亿元,占磨床总量16.6% [33] - 假设2028年人形机器人销量100万台,将新增螺纹磨床需求34亿元(内螺纹28亿+外螺纹7亿)[36] - 单台Optimus需14根行星滚柱丝杠,加工效率要求从1.5h/根(2024)降至0.4h/根(2028) [36] - 国产设备加速替代,如华辰装备签约100台螺纹磨床订单 [37] 产业链整合与技术突破 - 丝杠企业通过收购实现工艺协同:双林股份收购科之鑫推出C3级丝杠,恒而达收购德国SMS获取欧洲80%份额 [39] - 秦川机床/日发精机等推出智能控制、复合加工新型号,缩小与进口设备差距 [37] - 磨床生产形成"自制主轴+外采数控系统"模式,砂轮选型直接影响工件表面质量 [28]
人形机器人“卖铲人”系列:磨床篇
长江证券· 2025-05-21 08: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丝杠加工环节复杂,高端磨床是高精密丝杠加工的必要设备,目前螺纹面加工方式多样,但磨床精磨工艺决定表面质量等进一步改性 [16][33] - 人形机器人有望为磨床带来百亿空间,随着人形机器人量产增加,磨床需求和市场空间将显著增长 [55][58] - 国内高端磨床由海外品牌主导,存在贸易逆差,但国产磨床市场竞争力在提升,进口金额下降、出口金额扩张,且部分进口高端磨床单价高,海外品牌优势明显 [65][7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丝杠加工环节复杂,磨床仍是高精密加工的必要设备 - 丝杠加工工艺繁复,经历多道多种混合工艺,每个环节可能累计误差导致多种失效形式 [16] - 螺纹面加工方式多样,除磨削外车削、铣削、滚削在行星滚柱丝杠加工也有应用空间,粗加工用车床等铣削机床,表面质量进一步改性由磨床精磨决定 [33] - 丝杠磨削加工难点主要体现在工艺和设备两方面,工艺上内螺纹加工难度大、磨杆有弱刚性问题、需针对性设计砂轮形状和磨削参数;设备上磨床精度、稳定性及一致性决定丝杠生产性能上限,且加工效率较慢待优化 [37][42] 需求:人形机器人有望带来百亿空间 - 2021年国内30家磨床生产企业磨床产品销量9804台,销售收入25.5亿元,产销量占比前三为平面磨床、外圆磨床和轴承磨床,整体数控化率约41% [46] - 以行星滚柱丝杠为例测算,2025 - 2035年内螺纹磨床、内圆磨、外圆磨、外螺纹磨需求空间将从数亿元增长至超百亿元 [56] - 以微型丝杠为例测算,2025 - 2035年外圆磨、外螺纹磨空间将从数千万元增长至超百亿元 [59] 供给:磨床仍存在贸易逆差,海外高端磨床具有显著优势 - 国内高端磨床由海外品牌主导,进出口贸易常年逆差,2024年磨床进口金额8.5亿美元,贸易逆差约3.3亿美元,进口品牌价格高于国内,不过国产磨床竞争力在提升 [65][67] - 高端磨床国内外发展差距明显,部分进口高端磨床单价达千万级,海外品牌历史悠久,在产品布局、精度、耐用性、稳定性等方面优势明显 [72] - 从进口金额看,中国大陆从德国、日本、瑞士进口磨床金额排名前三;从进口数量看,从日本、中国台湾、德国进口台数排名前三;从设备均价看,从瑞士、德国进口的磨床价格最高 [80] - 工具磨床、外圆磨床、平面磨床为主要进口磨床品类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