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床制造

搜索文档
华辰装备20250728
2025-07-29 10:10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精密磨床行业、人形机器人产业、半导体设备行业、钢铁行业 - 公司:华辰装备、福立旺、长春光机所、阿斯麦、蔡司、日本长濑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华辰装备在行业中的地位**:华辰装备是国内精密磨床民企龙头,在全球轧辊磨床市场排名第三,国内排名第一 [5][6][12] - **产品优势与订单情况**:在人形机器人丝杆磨床领域,尤其内螺纹磨床有较高壁垒,通过自主研发实现国产替代,与福立旺签订 100 台订单,显示强大竞争力;与长春光机所合资布局半导体超精密光学器件磨床,获大订单表明产品获下游认可 [2][7][8] - **财务表现**:2023 年净利率约 25%-26%,毛利率约 34%,反映产品能力及市场认可度较高 [2][9] - **未来发展方向**:将在人形机器人滚轴丝杠、内螺纹磨床以及半导体超精密光学器件等领域继续发力,或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和产业链延伸拓展成长空间 [2][9] - **新产品情况**:发布亚威亚亚 MU 级高端复合磨削中心,是高精度磨床领域首款进口替代产品;推出应用于机器人丝杠、直线导轨模具和光学零部件等领域的定制化产品,预计毛利率和净利率比原有业务更高 [2][3][10] - **主业市场状况**:数控轧辊磨床市场规模约 20 亿元,市场平稳,不属于成长性行业,公司份额提升空间有限,未来可能因反内卷趋势而变化 [5][11][12] - **丝杠市场前景**:丝杠是机器人重要零部件,占成本 20%左右,随着机器人发展市场空间大幅增加,预计 2035 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丝杠市场可达 600 亿元,2029 年全球可达 65 亿美元,但高精度丝杠生产有技术壁垒 [13] - **砂轮业务潜力**:公司砂轮质量优,但因下游国企采购管理严格未大规模进入主流客户,若改革推动下游大量采购,将对备件业务产生积极影响 [14] - **超精密曲线磨床重要性**:用于高精密光学器件加工,光刻机物镜粗磨和精磨环节对设备要求极高,海外依赖蔡司或日本长濑,公司与常光所合作有望填补国内空白 [15][16] - **盈利预测**:预计 2025 年利润达 1 亿多元,得益于 2024 年计提坏账为偶发事件及下半年交付福立旺订单;2026 年部分福立旺订单交付,下一波人形机器人批量订单及半导体设备进展影响后年盈利表现 [5][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浙商证券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有较大发展潜力,提出选股框架,可选择各环节龙头企业和预期估值相对较低但可能超预期的标的,华辰装备虽目前估值高,但因行业前景及设备端进口替代空间值得关注 [4] - 苏州昆山地区调研便利,有助于了解华辰装备发展动态并跟踪业绩表现 [9]
磨床深度报告汇报
2025-06-24 23: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磨床行业 - **公司**:上海机床厂、无锡机床厂、津上机床中国、秦川机床、日发精机、华辰装备、日本京上公司、双林股份、恒尔达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市场规模与份额** - 全球磨床市场规模约 60 亿人民币,中国占 20%约 12 亿人民币,占全球金属加工机床总市场不到 10%[1][2] - 中国国产品牌占国内磨床市场 52%份额,进口品牌占 48%,中国磨床市场 CR5 仅 30%,平面磨床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头部公司市占率 20%-30%[1][2][3] 2. **进出口情况** - 中国磨床出口占比约 26%,远低于德国 80%和日本 56%,中国磨床净进口差额高达 5.9 亿美元,主要进口外圆磨和工具磨,占比 22%-23%,无心磨床出口表现突出[1][6][7] 3. **技术壁垒** - 磨床成本主要由结构件、数控驱动系统和主轴构成,主轴成本占比最高超 20%,对电主轴设计和模杆技术要求高[1][8] - 数控系统国产化进展缓慢,主要依赖西门子、发那科和三菱等外资品牌,磨床工艺复杂,国产公司难以快速突破[10] 4. **行业分类与市场现状** - 按加工方式磨床分为基础款(外圆磨、平面磨、内圆磨)和专用型(轧辊磨、轴承磨、螺纹磨等),基础磨床贡献 70%销售值;按加工精度分为普通、精密、高精密和超高精密级,工业常见精密级产品[2] 5. **企业动态** - 津上机床中国举办展销会展示外螺纹磨床,上海机床厂和无锡机床厂等老牌企业保持领先,上海机床厂年产值 5 - 6 亿元[5] 6. **螺纹磨床情况** - 螺纹磨占全球金属加工机床不到 10%,在所有螺纹中占比不到 17%,技术壁垒包括动态修整技术和主轴震动控制[14] 7. **人形机器人影响** - 人形机器人实现 100 万台量产时,对螺纹磨市场需求弹性增益可达 50%,量产前拉动有限,财务稳健型企业更具优势[2][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关键部件外采**:磨床行业关键部件如滚珠丝杠、工作台和直线导轨大多依赖外采,影响设备一致性和良品率,整机企业通过整体产品影响力建立壁垒[11] 2. **企业发展亮点** - 秦川机床专注滚动功能部件及磨床一体化,2025 年有 9 项年度投资计划[18] - 日发精机从轴承磨切入螺纹磨领域,2023 年营收 5.3 亿元,净利润率 13%,与多家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9] - 华辰装备掌握数控轧辊磨床全产业链核心技术,2024 年营收 3.8 亿元,毛利率 28.4%,2025 年向福立旺提供产品[20][21] - 双林股份 2025 年收购无锡科之新 100%股权,净利润复合增速目标 30%,科之新数控内螺纹磨床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25] - 恒尔达 2024 年滚动功能部件营收 3491 万元同比增长 60%,收购德国 SMS 公司强化研发与产业化能力[26][27] 3. **日本京上公司情况** - 成立于 1937 年,大中华地区主要经营公司是精密机床中国公司,平湖工厂总资产 37.5 亿元,产能年产 13000 台机床和 1 万吨部件,安徽工厂补充铸件产能[23] - 2024 年第 2、3 季度车床营收占比 87%,加工中心占比 4%,精密磨床占比 4%,预计 2025 下半年引入外螺纹磨床[24]
从上海机床厂,看我国磨床产业发展
2025-05-29 23:2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磨床行业 - 公司:上海机床厂、上海电气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上海机床厂 - **技术实力**:作为国内磨床行业龙头,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技术积累,是工具磨床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和磨床分会理事长单位,负责行业标准制修订,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产品规格超 600 种,涵盖多领域;在超重型数控轧辊磨床、大型船用曲轴磨床、纳米级精度超精密机床等高端设备有显著优势,还开发了 CNC 剪薄机和划片机等精密设备 [1][2]。 - **研发成果**:国家 04 重大专项期间(2009 - 2018)承担多个项目,开发数控轧辊磨床、高速高效数控外圆磨床等,提升研发能力;为通用机械生产线提供曲轴磨床稳定运行 3 - 4 年,成功开发 P1 级(已提升至 P0 级)内螺纹和外螺纹成套装备 [1][4][5]。 - **产品种类**:拥有九大类磨床产品,包括外圆、内圆、复合、轧滚、曲轴和螺纹等,在深孔内圆磨床保持技术优势,提供大规格复合膜解决方案 [1][6]。 - **技术升级与创新**:每年稳定推出新产品,如 2025 年展出的复合磨床和深孔内圆磨核心部件;研发人员占比高,研发投入可观,根据不同时期和产品特征匹配用户需求持续创新;与西门子深度合作,自开发兼容多品牌数控系统的虚拟平台和仿真平台 [2][7][9]。 - **市场需求影响**:下游市场需求变化促使公司不断创新与优化产品,船用柴油发动机曲轴需求增加使相关产品产业化效果显著,光学玻璃平面加工领域超精密水平设备受关注 [4]。 磨床行业 - **竞争格局**:竞争格局分散且整合速度慢,原因是应用工艺要求高,细分领域专业性强;研发制造门槛高,细分领域拓展依赖企业自身工艺沉淀及与用户粘性 [8]。 - **加工工艺转化**:加工工艺发展需结合历史和发展眼光,与数控系统厂家合作,深入了解下游产业需求,加强上游零部件及研发层面协作 [8]。 数控系统 - **功能要求**:需在驱动和控制层面实现多种功能,支持复杂工艺解决方案,整合机床企业、用户端相关方面为一个系统,面向自动化或整线的系统解决方案可能需第三方专业配合 [9]。 上海电气 - **产业重视与方案提供**:重视行星滚柱丝杠产业,致力于提供成套解决方案,数控机床能达高精度水平,未来聚焦效率与自动化水平提升 [11]。 - **功能部件与碳纤维应用**:拥有完备制造与供应链体系,核心功能部件自研自制;聚焦碳纤维内源模组应用,探索其在关键零部件上的轻量化及性能提升 [1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上海机床厂在内螺纹磨削设备品类有长期研发投入,该品类市场需求量不大,但国内能响应特定规格需求的基本只有上海机床厂,且内螺纹磨削比外圆磨削精度和专业性要求更高 [6]。 - 上海机床厂不会对某一款机床设立单独产线,而是利用核心制造能力及供应链进行打包生产,根据订单数量响应产能 [11]。
机器人丝杠的终局是磨床
证券之星· 2025-05-19 14:48
行业需求与市场前景 - 人形机器人和半导体设备快速发展推动精密传动部件需求几何级增长,单台人形机器人需搭载14-17根行星滚柱丝杠及30根微型丝杠 [1] - 特斯拉Optimus Gen3 2026年量产目标5万台,对应丝杠需求超70万根,远期百万台产量将新增全球磨床设备需求超100亿元 [1] - 半导体设备对丝杠精度要求更高(C0-C5级),进一步推升高精度磨床需求 [1] 技术参数与工艺挑战 - 人形机器人丝杠传动误差需控制在8-18μm(C3-C5级),表面粗糙度要求0.1-0.4μm,半导体设备精度需达C0级(误差≤3.5μm) [1] - 多线螺纹与花键齿复合加工难题突出,双线螺纹结构使承载能力提升60%-70%,但滚道间距缩短至毫米级 [3] - 砂轮单次进给量需控制在0.01mm以内,换向频次较单线螺纹增加3倍以上,花键齿啮合精度需达GB/T3478.1标准6级精度 [3] - 单件加工节拍长达4小时,需七轴联动数控机床实现0.001°分度精度,国内设备保有量不足全球总量5% [3] 工艺路线与效率瓶颈 - 传统内圆磨削工艺单件耗时40-60分钟,设备综合效率(OEE)仅为32%,砂轮修整频率高达每加工15件/次 [4] - 旋风铣削技术理论材料去除率可达120cm/min,较磨削工艺提升8倍,但国内设备动态径向跳动精度普遍在8μm以上 [4] - 进口德国五轴旋风铣机床精度达2μm级,单台价格超1200万元,核心部件面临技术封锁 [4] - 特斯拉采用组合工艺使单件加工成本下降47%,但工艺稳定性需每班次进行3次激光干涉仪校准 [4] 精度与生产效率矛盾 - 轧辊磨床砂轮线速度需维持在45-60m/s,主轴系统热变形需控制在0.5μm/100mm以内 [5] - 国产高端机型连续运转2小时后主轴温升达3.2℃,导致Z轴定位误差偏移1.8μm [5] - 在线测量补偿技术需配套80万元测量系统,算法模型需针对每台设备进行300小时以上标定训练 [5] 成本与工艺优化 - 中道磨削量从常规0.15mm减少至0.08mm,精磨余量需保留0.03-0.05mm以确保螺纹滚道型面精度 [6] - 精磨余量低于0.02mm时,表面残余应力分布均匀性下降37%,威胁产品疲劳寿命 [6] - 日本THK磁悬浮主轴旋风铣机床实现0.3μm圆度精度,德国Schaeffler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将花键齿加工节拍缩短至45分钟 [6] 国产技术突破与市场验证 - 华辰装备2025年斩获福立旺100台精密磨床订单,支撑行星滚柱丝杠规模化量产 [7] - 秦川机床实现滚珠丝杠P2级精度覆盖,部分产品达P1/P0级,切入特斯拉供应链,2024年产能从5万套跃升至10万套 [8] - 浙海德曼T65/T55系列高精密车床主轴端部跳动控制在1μm以内,供货贝斯特、五洲新春等,沙门基地新增900台/年产能 [8] - 恒而达收购德国SMS高精度磨床业务,加速国产设备向欧洲市场反向输出 [8] 产业链协同与国产化替代 - 沃尔德PCBN旋铣刀具将丝杠加工精度提升至C3-C5级,配合国机精工超硬材料突破,构建完整技术闭环 [9] - 国产丝杠加工效率提升超30%,单位能耗降低25% [9] - 人形机器人产业预计2026-2027年全球产能达百万台级,国产磨床产业链建立"设备-工艺-耗材"三位一体解决方案 [9] - 高端丝杠加工设备国产化替代进入"订单验证"阶段,千亿市场呼之欲出 [9]
计划收购海外磨床企业资产 恒而达连收3个涨停板
中国经营报· 2025-05-16 15:55
公司收购计划 - 恒而达拟以现金方式收购德国SMS公司高精度数控磨床业务,交易对价85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6935.66万元),并承接相关资产、特定合同权利义务及人员 [2][3] - 交易由恒而达全资子公司德国SPV公司实施,涉及有形资产、知识产权(包括存货、技术设备、商标专利等)及员工承接,相关资产账面价值约840万欧元 [3] - 交易交割时间不迟于2025年6月30日,若因中国境外投资审批延迟则延长至2025年7月15日 [3] 交易结构与定价依据 - 采用资产转让模式而非股权交易,以规避潜在法律风险、债务风险及冗长尽职调查过程,加速整合 [5][6] - 定价基于目标资产技术实力、行业影响力、战略价值及盈利水平,以账面价值为基础市场化谈判确定 [3] 目标公司背景 - SMS公司成立于1995年,股东包括Norbert Schmitz(75%)、Reto Ziegler(5.1%)及SMS公司自身(19.9%) [4] - SMS公司于2025年2月启动自我管理破产程序,恒而达通过资产收购剥离其破产相关风险 [5][6] 交易战略意义 - SMS公司在螺纹磨床研发、数控技术及翻新改造领域具备核心技术壁垒,收购可加速恒而达国际化布局并新增海外研发生产基地 [7] - 通过国际协同强化智能数控装备技术能力,推动滚珠丝杠副等滚动功能部件产品研发及产业化 [7] 市场反应与股价表现 - 公告发布后连续3个交易日(5月12日至14日)股价涨幅达20%,此前5月8日单日涨幅15.78% [2][8] - 公司股票因累计涨幅偏离值超30%发布异动公告,但未披露其他未公开信息 [8] 交易进展与审批 - 交易已通过董事会审议,无需提交股东大会,但仍需满足交割条件及中国境外投资备案/登记 [7]
锚定丝杠磨床赛道 高测股份积极开拓业务增长点
证券日报· 2025-04-29 13:12
2024年度业绩表现 - 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4.74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00万元 受光伏行业大环境影响业绩承压 [2] - 核心业务展现强劲韧性 光伏设备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首位 金刚线业务表现亮眼 钨丝快速放量 出货量与市占率持续提升 [2] - 硅片切割加工服务业务出货规模不断扩大 渗透率稳步提升 [2] 业务布局与创新 - 在半导体 蓝宝石及碳化硅领域积极探索 成功构建精密磨削产品研发与制造能力 [2] - 2024年推出面向半导体 蓝宝石及碳化硅市场的倒角机 2025年碳化硅减薄机重磅问世 [2] - 已在碳化硅领域具备"切 倒 磨"全流程设备供应能力 形成一体化解决方案 [2] 新赛道拓展 - 加快磨削研发能力场景迁移 布局人形机器人行星滚柱丝杠磨削设备研发 [3] - 进军丝杠磨床新赛道 与底层研发能力高度契合 半导体等领域的高精密磨削设备研发经验提供支持 [3] - 光伏及半导体装备国产化替代经验与跨行业技术迁移能力为丝杠磨床研发奠定基础 [3] - 丝杠磨床国产替代处于黄金机遇期 市场对降本需求迫切 公司锚定新兴赛道开拓新增长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