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智化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卓然股份董事长张锦红: 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与质量 以数智化重构价值链
中国证券报· 2025-06-23 04:23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秉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加大研发投入,培育新质生产力,开拓新业务领域,形成系列成套中国绿色技术,突破国外技术垄断 [1] - 公司经历四个发展阶段:与国外公司合作、集成装备国产化、设计制造一体化、国际化发展新阶段 [2] - 2021年科创板上市后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传统制造与新质生产力融合,加大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研发投入 [2] - 国际化发展依托国内成熟全产业链条件,未来将把握原料地生产与消费地生产兼容的机遇 [2] 行业趋势与机遇 - 全球石化产业呈现"传统产能优化与新兴动能培育双轮驱动"转型特征,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领域重构,能源体系加速低碳化转型 [3] - 石化专用设备行业在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技术、智能化控制等领域有广阔前景 [3] - 公司战略重心向下游精细化工领域延伸 [3] 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 - 重点突破催化材料、高分子改性等核心技术,实现全流程优化,提升产品附加值 [5] - 催化材料创新可提高反应转化率与选择性,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价格竞争力 [5] - 高分子材料研究瞄准高强度、高韧性、耐极端环境等特性,精准对接高端制造业需求 [5] - 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加速技术成果转化,构建技术创新生态体系 [5] 业务模式转型 - 从单纯制造企业转向与客户共同开发新产品、新价值,实现跨界融合发展 [4] - 业务优化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战略升级构筑差异化竞争壁垒,提升研发投入精准度和成本管控效率 [4] 数智化转型 - 全面推进绿色清洁能源战略,从洁净化、规模化、低碳化、产品绿色化等方面探索实践 [6] - 研发"全厂能源智能调控系统数智化平台",计划应用于东莞巨正源120万吨/年PDH项目 [6] - 引入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系统,实现设计到制造、管理到执行的全过程智能化管理 [6] 产业链合作 - 与设计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创新,探索乙烯、绿色能源、绿色化工、新材料等全产业链技术提升 [7] - 突破工艺技术、工程设计难题,提升满足国内外客户多元化需求的能力 [7]
塔吊远程操控、施工机器人,住建领域这场活动“科技范”十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7 20:49
李晓龙强调,今年是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承上启下之年,各地要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完善制度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切实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坚决 防范遏制重大安全风险,推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提质增效。 活动现场组织开展了施工现场隐患查找、消防应急救援演练等活动,项目参建单位代表宣读"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倡议书,并向 一线施工作业人员代表赠送《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宣传画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严重缺陷清单 (试行)宣传画册》等安全生产书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 呼和浩特报道 今年6月是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 6月16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行2025年全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安全宣传咨询日"现场活动。 (活动现场 主办方供图) 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晓龙在活动上表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要紧扣"安全生产月"主题要求,大力厚植全民安全文化,系统普及安全常识,全 面提升风险隐患识别和应急处置能力。重点抓好企业法人、安全总监、项目经理等关键岗位人员的法治教育,推动安全培训 ...
2025年上海市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业服务业发展)项目申报指南发布,支持范围包括AI等
经济观察报· 2025-06-04 09:57
经济观察网讯 6月3日,据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官网,为加快构建本市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产业融合 发展,发挥工业服务业对产业升级的赋能作用,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制定了《2025年上海市促进产业高 质量发展(工业服务业发展)项目申报指南》,支持范围如下: (原标题:2025年上海市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业服务业发展)项目申报指南发布,支持范围包括 AI等) 1、支持工业供应链高质量发展 (1)加强数智化技术运用。支持企业开展物流核心算法研发,探索AI大模型等在仓储管理、线路规 划、智能配载等场景的应用。 (2)强化工业物流场景建设。支持企业进一步拓展数智化平台的物流实时调度、仓配一体、可视化跟 踪追溯等功能。 (3)提升全球物流服务能力。重点支持国际物流企业数智化平台建设,实现国内、国际工业物流全链 路协同。 来源:本网综述 (1)提升工业供应链整体解决能力。支持企业建设服务产品矩阵,打造覆盖研发设计、采购(销售)管 理、生产排期、履约交付、售后维保服务于一体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 链等新技术,支持企业加大软、硬件投入,开展AI本地计算集群部署、云服务器租赁、设备购置,构 建产业级多模态数据 ...
打通人、技、物堵点,让数智化平台更好助力基层治理
中国环境报· 2025-05-28 16:32
近日,在全国各地有序开展的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工作,要求全面施行动态管理,对基层治理数智化 提出了更高要求。 后台AI的贯通,能够在现有海量数据的基础上,进行高效的算力匹配,运用成型的数据模型测算、分 析潜在的问题盲区和疏漏点,起到提前预警、有效防范的作用,更好地进行监管,防微杜渐。为做好数 智化平台建设,笔者建议生态环境基层数智化治理在"三防"措施上下足功夫,在人、技、物三方面打通 堵点、难点,全面助力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焕新。 在"人防"方面,施行"多格合一"。在生态环境执法领域中,现有的执法工作从取证、立案再到后期的申 请法院强制执行,均已采用了电子化流程。以上海为例,根据前年的行政执法改革举措,整合了诸多平 台,形成了上海地区的统一执法平台。目前,应该在基层治理中对网格化监管的数据、信息的归一整合 方面投入更多精力。在职能部门之间共享数据,打破行政壁垒,不断优化监管。在职能部门和属地政府 之间,形成高效的"条块联动",建立健全线索的"发现—处置—闭环"机制,更好地及早发现问题,降低 环境风险。 在"技防"方面,高效发现线索。各地应积极探索属于本地区、本行业的智慧监管系统。拓展数据应用的 广度,向数据处理、 ...
数博会亮相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现场体验区,全景呈现十年发展历程
环球网· 2025-04-30 16:30
据了解,本次数博会参展主要围绕"一会、一展、一交流、一发布、一大赛、一系列活动"六大主线,精 心设计数字化展陈体系,系统呈现了数博会自2015年以来的重要历史时刻、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成果 以及深度参与全球数字治理的典型案例,"数博十年"发展轨迹清晰可见。 同时,数博会展区还特别组织了贵州中云数据服务有限公司、贵州威爱数矩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多彩宝 互联网服务有限公司、贵州有盼头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贵州大数据标杆企业共同参展,集中展示贵州在 算力服务、教育元宇宙、数字政务、人力资源数字化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实践成果。 4月29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正式开幕。本届峰会以"二十五载奋进路 数字中国谱新 篇——数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化、数字化赋能实体经济等关键议题,全方位 呈现数字中国建设的前沿成果与实践路径。 作为峰会的重要板块,本届峰会现场体验区核心展示区域约5.6万平方米,吸引了众多数字行业龙头央 企、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一批优质企业和城市展团参展。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数 博会)作为贵州展团核心单元,精彩亮相峰会现场体验区4号馆4D05展位,全景呈现十年发展历 ...
对话合思CEO马春荃:AI的世界的第一性原理就是降本增效
搜狐财经· 2025-04-28 14:32
©商业与生活 文|朱晓培 校对|大道格 2025年春节期间,DeepSeek发布了更低成本、更高性能的开源多模态模型Janus-Pro与DeepSeek-R1推理模型,撼动了OpenAI的全球主导地位,也推动了各 行各业的"AI接入潮"。 AI时代正在到来,商业世界将如何被彻底的重构?我们还无从得知。就像曾经,电被发现后,过了1700年才有了电灯、电话;就像发动机被发明出来的 时候,有些人制造了汽车,有人制造了蒸汽机。 "我们最重要的事情,并不是急着定义什么是AI,而是要不断地参与到AI的定义当中。我们既要为AI去魅,AI不是无所不能的,也要为AI而恐慌。"合思 创始人兼CEO马春荃认为,当下绝对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是我们普通人一生中为数不多的与科技最前沿共创的机会。 AI时代,人将更加全能、组织将更加高效,但企业追逐利润,是永恒的目标。因此,AI的世界的第一性原理就是降本增效。 合思创始人兼CEO马春荃 2025合思春季产品发布会上,马春荃展示了一份用deepseek做的表格。他将2023年以来的AI领域的新发布做了一个统计表,AI智能体的能力,每7个月就 会翻一倍,而价格则每年会降10倍。而合思的目标,就是 ...
济南能不能支棱起来?
虎嗅APP· 2025-04-05 21:40
济南人口增长与人才政策 - 2024年末济南常住人口达951.5万人,同比增加7.8万人,增速0.8%,增量超过成都、武汉等省会城市,略低于长沙、杭州 [3][4] - 2021-2023年济南常住人口分别增长9.4万、7.9万、2.2万人,2024年增速较2023年(0.2%)翻倍 [12][13] - 济南两年内三次迭代人才政策"双30条",2025版新增青年科创人才支持政策,年投入资金增加近2000万元 [6][8][10] 山东人口危机与省会责任 - 山东2024年常住人口减少42.8万人,连续三年累计缩减近90万,成为全国经济前四强中唯一人口负增长省份 [15][16] - 山东人口流失主因包括自然增长率下降(三年自然增长-48.35万人)和机械增长恶化(两年净流出超43万人) [19] - 济南需在2025年实现常住人口1000万目标,目前缺口近50万,且青岛已率先突破千万人口 [20][21] 产业与人才协同战略 - 济南四大主导产业(大数据与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释放大量人才需求,但存在产业链与人才链脱节问题 [25] - 驻鲁高校毕业生省内就业率从68.21%升至87.37%,济南吸引24.46%毕业生,与青岛、烟台合计占比超六成 [24] - 济南首创"海右人才就业数智化平台",2025版政策强调产才融合,计划精准招引紧缺型人才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