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算力

搜索文档
收盘丨A股三大指数放量上涨,超3300股飘红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06 15:29
8月6日,截至收盘,沪指涨0.45%,深成指涨0.64%,创业板指涨0.66%。 | 代码 | 名称 | 现价 | 涨跌 | 涨跌幅 | | --- | --- | --- | --- | --- | | 000001 上证指数 | | 3633.99 c | 16.40 | 0.45% | | 399001 | 深证成指 | 11177.78c | 70.82 | 0.64% | | 899050 | 北证50 | 1459.51 c | 22.73 | 1.58% | | 881001 | 万得全A | 5680.05 c | 34.79 | 0.62% | | 000688 | 科创50 | 1059.76c | 6.12 | 0.58% | | 399006 | 创业板指 | 2358.95 c | 15.58 | 0.66% | | 000300 | 沪深300 | 4113.49 c | 10.04 | 0.24% | 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3300只个股上涨。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73万亿元,较昨日放量逾千亿。 盘面上看,军工股再度大涨,人形机器人掀起涨停潮,PEEK材料、光刻机、汽车零部件等 ...
兴业证券-基金经理们如何看十大问题?——25Q2基金季报观点汇总
2025-08-05 11:20
行业与公司分析总结 1. **宏观经济与市场展望** - **2025年下半年经济展望**:国内经济稳中向好,GDP增速有望保持在5%以上,出口表现亮眼,AI算力等先进制造成为投资需求压舱石[6] - **消费与内需**:消费受益政策补贴增速加快,但基数效应退坡可能影响下半年需求增速[6] - **地产与物价**:地产价格下行和物价指数为负导致投资者信心不足,但长期人均GDP提升空间仍大[7] - **政策与转型**:政策聚焦中长期问题,推动经济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地产拖累逐步减弱[10] 2. **AI投资机会** - **海外算力需求**:海外大厂资本开支未下修,北美算力产业链估值低且业绩确定性高[20] - **国内AI发展**:2025年或为国内AI应用普及元年,LLM、多模态等领域将带来投资机会[22] - **技术瓶颈**:AI推广面临能源问题,数据中心PUE值需降至1.3以下,温控、电源等节能技术受关注[24] 3. **科技投资机会** - **半导体国产化**:中国半导体接近突破美国封锁,中长期将进入高速发展期[25] - **制造业升级**:智能制造、低碳技术(如固态电池、钙钛矿光伏)是未来竞争关键[26] - **机器人产业**: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开启,产业链长且复杂,类比消费电子苹果链[29] 4. **反内卷投资机会** - **政策导向**:中央推动反内卷,治理低价无序竞争,优化产能出清[34] - **行业分化**: - **第一类行业**(钢铁、水泥):需协同限产提升盈利能力[33] - **第二类行业**(新能源车、电池):龙头技术优势显著,海外市场成增长点[33] 5. **新能源投资机会** - **光伏与风电**:光伏供给侧改革加速,海风需求向好,海外订单增长[39][40] - **新技术突破**:固态电池技术落地带动板块上涨,锂电竞争格局趋于稳定[41] 6. **周期品投资机会** - **有色金属**:铜价回升至近1万美元/吨,电解铝利润改善超预期[42] - **工业金属**:供给侧刚性约束下,电解铝和钢铁行业边际减产带来机会[43] 7. **军工投资机会** - **军贸与信息化**:军贸打开利润率天花板,军用电子、无人机等产业链受益[45] - **新质战斗力**:十五五规划聚焦无人化、智能化装备,低空经济等方向受关注[45] 8. **医药投资机会** - **创新药国际化**:ADC、双抗等管线海外授权活跃,临床数据质量获认可[49] - **消费医疗**:医美、眼科等可选消费需求回升,医疗设备招投标数据回暖[49] 9. **消费投资机会** - **新老消费分化**: - **新消费**:潮玩、宠物等渗透率低,成长性显著[55] - **传统消费**:白酒等面临总量下滑,但估值具备底部修复潜力[55] - **出海升级**:国产品牌需提升产品力,深耕本地化供应链[54] 10. **红利投资机会** - **金融板块**:银行股息率高于长期国债,保险负债端成本下降利好利差[57] - **区域银行**:经济发达地区城商行韧性更强,非银金融配置价值凸显[57] 其他重要信息 - **风险提示**:基金经理观点可能随市场变化调整,不构成投资建议[58] - **数据来源**:各基金2025年二季报(如兴全合润、易方达蓝筹等)[6][7][9] (注:部分文档为免责声明或格式内容,未包含实质性分析,故未列入总结)
A股分析师前瞻:有阶段休整需求,但“慢牛行情”趋势不变
选股宝· 2025-08-03 21:47
市场趋势判断 - 短期指数折返不足为虑,"慢牛行情"趋势不变,连续五周上涨后需阶段休整 [1] - 美联储降息预期重燃,国内宏微观流动性充裕支撑A股慢牛延续 [1][3] - 支撑市场上涨的三大核心逻辑未变:政策底线思维、新动能亮点涌现、增量资金入市 [1][3] 行业配置建议 - 经济周期类资产中可配置券商、保险、金融IT、地产等与短期数据不敏感的板块 [2][4] - 景气成长类资产中最看好科创板机会,国产算力Q3因素逐步解决,AI应用将跟进 [2][4] - 增量流动性驱动行情下领涨行业持续集中,AI、创新药、资源、恒科及科创板是重点 [3][4] 美股与A股联动性分析 - 若A股处于牛市高点,美股20%级别调整可能引发A股转熊;若处牛市初期则影响较小 [1][4] - A股与美股估值差异大,中美股市可能逐渐脱钩,外资回流A股比例有限 [1][4] 政策与资金面影响 - 政治局会议定调"稳中求进",宏观政策以落实存量为主,资本市场政策转向长期生态建设 [5] - 居民存款搬家和美元资产外溢提供潜在资金支持,保险利率下调与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流动性 [4] 结构性机会聚焦 - 短期关注低位成长主线及"反内卷"政策导向的长期机会,如上游资源品、非银金融 [3][4] - 科技成长板块(AI算力、机器人、固态电池)及红利板块回调后的配置机会受青睐 [3][5]
中信证券:做趋势还是高切低?
券商中国· 2025-08-03 20:42
行情定位与资金行为 - 增量流动性驱动的行情中领涨行业持续集中而非高切低轮动,资金倾向于高共识品种[1][2] - 复盘7轮流动性行情显示强势板块表现持续至行情末尾,超额涨幅不断扩大,高切低特征不明显[3] - 强趋势行业共性为弱宏观关联性、强产业趋势及高业绩兑现预期[3] 7月行情验证 - 创新药、AI算力链、稀有金属领涨,相关ETF涨幅达20.4%、16.9%、15.4%,反内卷板块如煤炭ETF月末回撤-8.2%[8] - 钢铁ETF表现突出(全月16.1%),显示资金对利润兑现度的偏好[8] - 新能源/光伏ETF涨幅不足5%且回撤明显,高切低模式效率偏低[8] 流动性动态 - 7月主动型公募产品净流出251亿元,但行业/主题ETF净流入303亿元(周期133亿、制造68亿、科技31亿)[10] - 减持规模放大至386亿元(净减持308亿),为近两年单月最高[10] - 停牌核查与股价异动提示增多(7月35家停牌、21次公告),制约活跃资金炒作[10] 重点行业观点 AI - 北美链受巨头资本开支上修支撑,国产链受应用端商业化闭环不足制约[12] - 行情从产业趋势重估转向信息流驱动,硬件端脉冲式上涨但连续性受限[12] 创新药 - 大型药企估值仍低于2020-2021年水平,BD协议(如恒瑞-GSK)为主要催化[12] - 港股18A消化减持压力后存结构性机会,A股或延续小票拔估值[12] 资源 - 小金属、稀土、基本金属(铜/铝)上涨反映涨价弹性,供给受限逻辑未变[13] - 短炒资金离场后预计重回稳定上行趋势[14] 恒科 - 外资对政策敏感导致波动,即时零售补贴降温、腾讯AI应用潜力释放或催化上涨[14] 科创板 - 分层制度调整预期助推行情,半导体补涨(如中芯国际乐观指引)为关键催化[14]
中国芯片企业的2025:光从裂缝中透过来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02 08:28
人工智能算力行业发展 - 2025年上半年是国内人工智能算力企业的关键窗口期 国外芯片受限为本土算力企业创造了机会 国产算力出货量快速增长 [2] - 2025年是AI应用爆发年 关乎国产算力企业兴衰存亡 中国芯片企业需要"冲上去" [2] - 本土算力设施提供商上半年密集拜访20余家企业CIO 在核心经营系统等领域启动合作 预计下半年产生收入实效 [3] 企业动态与业绩 - 某企业AI算力收入同比跃升59% 核心能力基于国产算力构建 [3] - 科大讯飞星火大模型100%基于全国产算力实现 专业术语库覆盖8万+词汇 中英同传效果提升20% [4] - 天数智芯CEO透露2025年芯片在大模型应用中出货量快速增长 应用场景与芯片形成良性循环 [5] 技术迭代与生态建设 - 国产大模型如DeepSeek引领开源潮流 但芯片更新速度落后于大模型半年迭代周期 [6] - 阶跃星辰联合近10家芯片企业发起"模芯生态创新联盟" 旨在建立芯片与模型间的长期协作机制 [6] - 联盟计划打通芯片-整机-模型-应用场景链条 建立统一规范以降低适配成本 [7] 应用场景拓展 - 下半年预计出现更大规模推理落地 各行业基于开源模型的二次开发将催生更多蒸馏版模型 [8] - 中国AI应用场景丰富 零售需高并发 教育需高精度 不同性能芯片均有应用空间 [8] - 金融 教育 医疗 新零售等领域快速部署AI 新兴应用场景持续涌现 [9] 行业竞争格局 - 英伟达成为首家市值超4万亿美元公司 微软因投资OpenAI成为第二家 [9] -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生态优势或将在AI时代重现 为芯片企业提供试错空间 [9] - 企业竞争加速AI落地 10%的效率或成本差异可能决定存亡 [8]
探展WAIC:AI算力、机器人、自动驾驶“突破时刻”已到来
虎嗅· 2025-07-31 13:37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看点 - 大会展示AI算力领域最新进展 [1] - 机器人技术成为展会重要展示内容 [1] - 智能眼镜产品亮相大会 [1] - 自动驾驶技术是大会重磅看点之一 [1]
光大证券:美股AI算力需求火热 AI驱动的市场乐观情绪再次活跃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07:39
从技术、成本和需求多维度分析AI算力的核心增长引擎 算力领涨应用分化,体现了怎样的产业趋势? 1)近期AI算力行情背后有长期产业趋势支撑,彰显全球AI应用的多维度市场需求。①长尾算力需求的 潜在空间远超市场预期;②高性价比的轻量级AI模型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③主权AI算力市场空间广 阔。 2)软件行业基本面稳健,趋势上行但边际改善有限。①营收:超预期公司占比处于历史高位,超预期 程度中位数较为稳定,表明业绩稳健,但AI尚未带来明显超预期的收入增量。②EPS:超预期公司占比 呈现上升趋势,超预期程度中位数下降,软件行业已离开盈利放量周期,走向AI投资和扩张周期。 智通财经APP获悉,光大证券发表研报称,2Q25以来美股AI板块持续强势,AI应用重点公司估值修 复,相比软件行业享有更高的溢价。2025年4月9日至7月28日,关税担忧缓解,美股云厂商指引AI算力 需求强劲,AI算力重点公司市值涨幅高达102%。光大证券选取66家重点AI公司,25M4-25M7,重点AI 应用公司与标普北美技术软件公司的估值差重回历史高位,表明由AI驱动的市场乐观情绪再次活跃。 光大证券具体分析如下: 风险提示:AI技术研发和产品迭 ...
25Q2基金季报观点汇总:基金经理们如何看十大问题?-20250730
兴业证券· 2025-07-30 14:26
核心观点 报告摘选全市场主动偏股型基金经理季报核心观点,汇总成十个问题,探讨2025年下半年市场及热门行业投资机会,供投资者参考[2][5]。 各问题总结 如何判断2025年下半年投资机会 - 谢治宇表示上半年国内经济稳中向好,GDP增速有望超5%,出口、先进制造、消费有亮点,但下半年需求增速或受考验,投融资需求偏弱,经济内生动力不稳固[6]。 - 张坤不认同对国内需求和经济的悲观预期,认为我国人均GDP有提升空间,发挥市场经济力量和科技进步有望带来经济持续增长[7]。 - 刘彦春指出现阶段经济以价换量,各部门冷热不均,内需不足、物价低位时间超预期,但对经济前景有信心,地产拖累将下降,需求有望重现繁荣[9][10]。 - 乔迁认为下半年需关注宏观政策和地缘政治,创新领域进展靓丽,当前经济和估值处于底部抬升过程[11]。 - 陈皓看好下半年A股和港股市场,AI、军工、创新药等产业进展将提升相关公司价值,海外降息和国内政策呵护带来投资机会[12]。 - 胡宜斌认为宏观经济有利条件未变,科技创新效应显现,政策破除“内卷”带来中长期投资机会,新质生产力和新兴消费是经济增长核心驱动力[12][13]。 - 蓝小康坚持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观点,认为股市将全面重估,高科技与传统产业共同提升竞争力,需关注国内长债定价[14]。 - 姚志鹏认为市场风险偏好回归带动部分行业估值提升,若地产企稳更多行业将盈利修复,市场估值修复空间或超预期[15]。 - 周云认为关税摩擦需双方协商解决,中国进入低利率时代和“反内卷”政策支撑中国资产长期慢牛[17]。 - 赵枫认为权益市场向好基础稳固,经济企稳回升企业盈利有望改善,高股息资产稀缺,需甄别结构性成长机会[18]。 如何看待AI投资机会 - 莫海波持续看好AI,A股北美算力产业链回调担忧解除,端侧硬件发展带来相关行业爆发机会[20]。 - 李晓星认为AI是全球科技创新主线,看好AI硬件终端和应用端投资机会,关注半导体国产替代[21]。 - 胡宜斌关注AI和数字经济产业链颠覆性机会,认为2025年是国内AI应用普及元年[22]。 - 梁跃军认为中国AI发展产业逻辑与海外相似,有自身优势,影响因素逐步解决,看好AI核心科技投资[23]。 - 施成认为国内AI投入处于发展初期,2025年加速且国产化趋势陡峭,AI推广面临电气和能源问题,相关领域有投资机会[23][24]。 如何看待科技投资机会 - 刘慧影认为中国科技企业打破欧美技术封锁后,需要“耐心资本”支持,半导体产业将中长期高速增长,重塑全球产业链利润分配[25]。 - 胡宜斌认为全球科技领域持续创新带来机遇,我国制造业优势将转变,企业有望成为全球独角兽[25]。 - 闫思倩认为供给侧改革与技术升级是制造业机遇,制造业+人工智能等蕴含投资机会,机器人是制造业未来竞争关键[26][27]。 - 张璐关注核心机器人公司量产定型和政策支持,认为人形机器人是未来大级别投资机会[28]。 - 秦毅阐述科技板块叙事逻辑三阶段,海外资本支出从担忧到明朗,互联网大厂自研芯片带来基础设施需求[29][30]。 - 莫海波认为人形机器人今年量产元年,未来10年是黄金发展期,短期调整不影响长期趋势[31]。 如何看待反内卷投资机会 - 袁维德表示“反内卷”成共识,产能过剩行业分两类,投资机会分别来自行业协同和优势企业,市值增长或呈慢牛走势[32][33][34]。 - 梁跃军指出舆论与政策密集出台重视“反内卷”,政策纾困与技术迭代加速行业供给出清[34]。 - 李博认为“反内卷”是行业走向优质优价标志,预计将影响更多行业,企业注重品质将形成品牌资产[34][35]。 - 闫思倩认为制造业需产能出清和技术升级,“反内卷”是供给侧改革,技术升级创造稀缺需求[36]。 - 肖觅认为中央关注供给端反内卷,统一大市场框架下公平竞争是实现反内卷的抓手[37]。 如何看待新能源投资机会 - 杨锐文看好新能源长期发展,认为行业拐点临近,应关注反内卷结构性机遇[38][39]。 - 郑澄然认为新能源行业走出产能过剩,光伏需求有望重回高增长,海缆板块下半年有望业绩和估值双击[39]。 - 陆彬认为新能源行业盈利有改善迹象,锂电、光伏、风电各有亮点,投资机会丰富[40]。 - 李晓星认为新能源内部分化,锂电、光伏、风电有投资机会,汽车出海有弹性,长期看好机器人、低空经济[40][41]。 - 施成关注新能源应用去库存结束后的产品升级和终端汽车投资机会,以及固态电池等新技术变化[42]。 如何看待周期品投资机会 - 罗佳明认为美国法案通过使美元利率下行、资源品价格中枢上移,相关公司股价未充分反映景气前景[42]。 - 李晓星看好受益于流动性改善的有色板块,相对更看好工业金属,对不同行业有不同配置倾向[42]。 - 叶勇认为资源股价值核心是价格中枢稳定抬升,三季度资源品股票有望上行,关注中游周期行业反转机会[44][45]。 - 谭丽从美元周期角度配置贵金属和资源品,谨慎选择周期性行业公司[44]。 如何看待军工投资机会 - 李晓星认为国防军工行业基本面好转,关注无人化、信息化、智能化及军民融合领域投资机会[45]。 - 何崇恺看好全球防务支出提升趋势,看好军用电子、军贸、飞机发动机产业链[47]。 - 万方方表示军工板块二季度反弹后调整,未来有望形成短中长期投资节奏共振[47][48]。 如何看待医药投资机会 - 葛兰认为政策稳定,创新药融资渠道有望改善,看好创新药械、OTC、消费医疗等领域,关注创新药全球合作和临床数据披露[48][49]。 - 李晓星看好国内创新药产业趋势,持仓以行业龙头为主[50]。 - 赵蓓增加研发实力强、有出海潜质的创新药公司配置,减持小市值高估值公司,对CXO行业有不同操作,关注消费医疗和医疗设备拐点[51][52][53]。 - 梁跃军认为优质创新药公司业绩有阿尔法,部分医疗器械企业有望迎来业绩拐点[53]。 如何看待消费投资机会 - 李晓星认为下半年消费是结构性行情,外需冲击结果或好于预期,内需大宗消费下半年或承压,服务类消费回暖,看好潮玩、宠物赛道[54][55]。 - 焦巍思考新老消费界限和估值差异,采取分散投资和波段操作参与新消费,跟踪传统消费基本面[56]。 - 胡宜斌认为部分新兴消费品类将成为消费中最具成长性的方向[57]。 如何看待红利投资机会 - 焦巍减持全国性大行,加仓非银行金融、股份制银行和部分城商行,看好保险公司金融消费属性[58]。 - 李晓星认为银行经营稳健,是长期资金配置选择,保险盈利能力将回升,券商有重新配置必要,关注房地产市场企稳情况[58]。
千亿大牛股,重磅!
天天基金网· 2025-07-30 13:09
AI (人工智能)十倍股胜宏科技 7 月 29 日晚公告,为满足公司全球化发展需要,深入推进 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全球品牌知名度及综合竞争力,巩固行业地位,董 事会同意公司发行境外上市股份( H 股)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拟申请公开发行的 H 股股数不超过本次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 10% (超额配售权行使前)。 受益于 AI 大爆发,胜宏科技今年一季度以来的业绩也呈爆发态势。 2024 年,胜宏科技实现营业收入 107.31 亿元,同比增长 35.31%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 股东的净利润 11.54 亿元,同比增长 71.96% 。 2025 年一季度,胜宏科技实现营收 43.12 亿元,同比增长 80.31% ;净利润为 9.21 亿 元,同比增长 339.22% 。这主要得益于其坚定 " 拥抱 AI 、奔向未来 " ,精准把握 AI 算力 技术革新与数据中心升级浪潮带来的历史新机遇。 2025 年一季度,胜宏科技 AI 算力、数据 中心相关产品收入占比超过 40% ,在 AI 算力卡等领域的市场份额为全球第一。 胜宏科技在一季报中还表示,经初步预测,公司 2025 年二季度净利润环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