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克

搜索文档
丁俊晖:为中国台球欣喜 为突破自我努力
新华网· 2025-06-13 09:11
中国台球行业发展 - 中国台球运动在丁俊晖2005年夺得首个斯诺克排名赛冠军后迎来新时代 [1] - 中国台球用20年时间完成从丁俊晖到赵心童的世锦赛冠军突破 被形容为"一杆147分满分杆" [2] - 中式台球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相关赛事 [4] - 中式台球培训、赛事体制和商业规划已处于国际领先位置 赛事覆盖东南亚和欧洲 [6] 赛事与青少年培养 - 中式九球国际巡回赛全球总决赛等大型赛事成为保持项目关注度的重要方式 [3] - 中式台球适合青少年推广 对性别要求不高 有助于提升专注度和逻辑思维 [6] - 中式台球中的八球将在成都世界运动会上亮相 中国选手肖国栋、白雨露等将主场作战 [6] - 中国女子斯诺克选手白雨露在2025年世界女子斯诺克锦标赛中获胜 [8] 行业标杆人物影响 - 丁俊晖被视为中国台球旗帜人物 其早期突破为年轻选手创造了发展条件 [2] - 丁俊晖通过社交媒体与球迷深入交流技术问题 改变传统运动员形象 [8][9] - 丁俊晖2024年在南京国锦赛夺冠 结束5年冠军荒 体现坚持精神 [10] - 丁俊晖未来目标包括突破个人成绩和推广台球运动影响力 [11] 国际化发展 - 中式台球已获国际台球组织认可 吸引外国选手将比赛重点放在中国 [6] - 多位国际斯诺克选手退役后转战中式台球 显示项目发展潜力 [4] - 中国台球选手在国际赛事中的表现提升项目全球关注度 [6][8]
东莞选手白雨露卫冕2025女子斯诺克世锦赛冠军
中国新闻网· 2025-05-28 14:40
赛事结果 - 2025WWS世界女子斯诺克锦标赛在东莞市常平镇体育馆落幕,来自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名选手参赛 [1] - 东莞选手白雨露成功卫冕女子世锦赛冠军,泰国选手攀查亚·查诺伊获得U21青年锦标赛冠军,英国选手泰沙·戴维森赢得元老锦标赛冠军 [1] 白雨露表现 - 白雨露在决赛中以6比4逆转击败世界排名第一的泰国选手旺哈鲁泰,实现卫冕 [2] - 这是白雨露连续3年打进世锦赛决赛,2024年她以6比5险胜旺哈鲁泰夺冠 [2] - 白雨露成为中国首位同年在男、女斯诺克世锦赛中登顶的选手 [2] 白雨露职业生涯 - 白雨露2003年出生于陕西,8岁随父母移居东莞,10岁开始台球训练 [2] - 2024年在东莞首次加冕世锦赛冠军,同时获得正赛和U21冠军,成为中国首位获此殊荣的选手 [5] - 2024年9月赢得世界女子斯诺克英国锦标赛冠军,成为2019年后首位同年赢得世锦赛和英锦赛冠军的选手 [5] - 2024年11月在世界职业斯诺克英锦赛取得三连胜,成为本世纪首位在排名赛中实现三连胜的女子选手 [5]
接班奥沙利文,赵心童为全球斯诺克市场“抬价”
36氪· 2025-05-19 19:13
中国台球市场发展现状 -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台球市场,产业规模达数百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千亿元大关[3][4] - 2024年国内台球相关企业注册量达13.71万家,同比增长28.57%,创历史新高[4] - 2025年前四个月新增台球企业4.31万家,同比增长2.84%[4] 行业供需分析 供给端 - 台球厅投资门槛低,装修简单且无需专业管理知识,成为空置商业场地转型首选[4][6] - 地产市场变化促使商业体降低租金,台球厅因亲民消费属性加速入驻商业综合体[6] - 中式台球球桌和赛事数量激增,厂商通过举办高奖金赛事(最高达500万元)进行品牌宣传[10] 需求端 - 受众年龄跨度大,覆盖"60后"至小学生群体,女性及青少年玩家比例显著提升[6][7] - 中式台球因易上手性(击球难度低、节奏快)成为斯诺克的有效"平替",推动受众分层[7][8] - 职业化路径清晰,中式台球赛事体系成熟,职业选手可通过参赛获得稳定收入[10] 斯诺克与中式台球协同效应 - 斯诺克奠定中国台球发展基础,中式台球因本土化改良实现市场扩张[7][11] - 斯诺克选手转战中式台球表现优异,凸显竞技能力迁移优势[11] - 广东地区斯诺克氛围浓厚,北方则以中式台球为主,地域分布差异明显[8] 中国斯诺克国际化影响 - 赵心童世锦赛夺冠及中国新生代球员崛起(世锦赛最年轻7名选手均为中国籍)推动全球斯诺克商业价值提升[11][12] - 国际球星如奥沙利文、特鲁姆普申请成为中国香港居民,反映市场向中国靠拢趋势[11] - 预计汽车、电子、奢侈品等新赞助商类别将进入斯诺克领域,赛事奖金水平有望整体上涨[14] 行业未来展望 - 中国台球协会旗下CBSA世界斯诺克学院成为青训核心,输出赵心童、颜丙涛等顶尖选手[12] - 女子球员白雨露在国际赛事表现突出,显示人才储备全面性[12] - 英国球员加强青训投入,推动斯诺克风格多元化及全球化竞争[15]
台球市场太火了
36氪· 2025-05-13 17:56
台球运动最近又翻红了。近几年各种类型的台球厅越开越多,傍晚后经常"一台难求"。这项曾经被视为中老年娱乐的运动,正受到年轻一代的青睐。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中国台球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大关,台球爱好者数量已超过2.1亿人,年增长率达到180%。在众多运动项目 中,台球这几年的增长速度和大众接受度尤为突出。 台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5世纪的欧洲,最初是贵族们在草地上进行的一种击球游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运动逐渐移入室内,规则也逐步完善起来,演 变为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台球。 台球被称为和高尔夫、网球等并列的"贵族运动",在正式的台球比赛中,选手们身着西装,沉着冷静地出杆,尽显绅士风范。 但和网球、高尔夫等不同的是,台球在中国的发展路径要"下沉"得多。它进一步本土化,演变为更接地气的"中式台球"——规则简化、节奏更快,入门玩 家也能较快上手。 台球规则多样性为其提供了"下沉"的基础:既有规则复杂、强调精准的斯诺克,也有节奏快、上手简单的美式8球和9球。 因为好上手,中式台球一度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休闲运动之一。而且,相较于篮球、足球等高强度运动,台球的运动量低不会受伤,更适合城市上班族简 单活动。 ...
世界斯诺克巡回赛年度奖项公布 赵心童获最佳表现奖
中国新闻网· 2025-05-10 10:20
世界斯诺克巡回赛年度奖项 - 中国球手赵心童凭借在世锦赛夺冠的表现获得年度最佳表现奖,成为首位赢得斯诺克世锦赛冠军的中国选手,决赛以18:12击败马克·威廉姆斯 [1] - 赵心童从资格赛开始一路打进正赛,共打出12杆单杆破百,半决赛战胜奥沙利文,成为继2016年丁俊晖后第二位闯进世锦赛决赛的中国球手 [1] - "世界第一"贾德·特鲁姆普当选年度最佳球员和球迷票选年度最佳球员,本赛季获得上海大师赛、沙特大师赛等冠军,单赛季107杆破百创造纪录 [1] 其他奖项获得者 - 英格兰名将凯伦·威尔逊获得媒体评选的最佳球员奖项,本赛季赢得西安大奖赛、北爱尔兰公开赛、德国大师赛和球员锦标赛等冠军,并入选名人堂 [2] - 中国女球手白雨露获得年度最佳新人奖,现世界排名第13位的肖国栋收获年度突破选手奖 [2] 年度神奇时刻 - 特鲁姆普在沙特大师赛决赛决胜局对马克·威廉姆斯的清台逆转被评选为年度神奇时刻 [3]
【体育经济】 赵心童夺冠将为中国斯诺克市场再添一把火
证券时报· 2025-05-09 06:07
中国斯诺克运动发展现状 - 赵心童在2025年斯诺克世锦赛决赛中以18∶12战胜马克·威廉姆斯,成为首位获得该赛事冠军的中国及亚洲运动员,此前中国选手最好成绩是丁俊晖2016年的亚军 [1] - 本届世锦赛中国共有10名选手进入32强,创历史新高,标志着中国斯诺克运动全面崛起,正在与英国形成分庭抗礼之势 [1] 中国斯诺克市场历史演变 - 2005年丁俊晖在英锦赛夺冠打破欧洲垄断,推动斯诺克从街头娱乐升级为绅士运动,带动中国斯诺克球迷增长至3000万人以上 [2] - 中国斯诺克职业运动员数量大幅增长,知名选手达数十人,台球厅数量超过16万家,而英国台球厅从1.2万家缩减至4000家 [2] - 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维持了全球斯诺克市场的扩张势头 [2] 中国斯诺克赛事及商业化进展 - 中国每年举办五站顶级斯诺克赛事:国际锦标赛、世界公开赛、上海大师赛、武汉公开赛、西安大奖赛 [3] - 赛事带动门票销售、冠名权、广告代言、培训及设备生产等商业元素发展,市场呈滚雪球式增长 [3] - 赵心童夺冠有望加速斯诺克从小众运动向大众化发展,可能成为中国斯诺克新一代领军人物 [3] 市场规模及增长预测 - 截至2024年中国自助台球厅年均增长率约20%,斯诺克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 [4] - 预计到2028年中国台球爱好者将超6000万人,行业规模增至3.5万亿元 [4] - 斯诺克赛事在中国运营规模已达英国本土50%,上海大师赛等赛事全球收视率创新高 [4]
坚持初心,期待更多——专访斯诺克世锦赛冠军赵心童
新华网· 2025-05-08 09:29
斯诺克行业动态 - 亚洲球员首次夺得斯诺克世锦赛冠军,赵心童以18:12战胜三届冠军威廉姆斯创造历史[1] - 中国球员继丁俊晖2016年后再次进入世锦赛决赛,赵心童在半决赛17:7横扫7届冠军奥沙利文[2] - 赛事关注度提升,冠军效应可能带动更多人关注和喜爱斯诺克运动[3] 运动员职业发展 - 赵心童经历20个月禁赛后通过业余巡回赛四连冠重返职业赛场[1] - 以业余球员身份通过4轮资格赛和5场正赛连胜最终夺冠[1] - 赛后计划将胜利作为新起点,继续争取更多比赛胜利[3] 竞技表现分析 - 决赛中保持稳定心态,7:1领先后顶住对手连扳4局的反扑[3] - 半决赛采取"放得很开"的战术策略,将比赛当作表演赛应对[2] - 赛前做好充分心理准备,预设各种比分可能性并制定应对方案[2] 行业人际关系 - 与奥沙利文建立亦师亦友关系,获得其长期技术指导和心理支持[2] - 2016年首次对阵奥沙利文后保持联系,经常获得主动帮助[2] - 职业球员间保持比赛观察,禁赛期间仍关注其他选手表现[2]
赵心童夺冠,东莞小镇能否再度“挥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7 23:21
中国斯诺克发展历程 - 中国选手赵心童成为史上首位来自中国的斯诺克世锦赛冠军,标志着中国斯诺克运动的新高峰 [1] - 20年前丁俊晖在斯诺克中国公开赛夺冠带动全国斯诺克风潮,东莞常平镇成为斯诺克发展的重要地区 [2] - 东莞常平镇凭借交通区位优势从制造业强镇转型为"斯诺克强镇",推动斯诺克大众化和产业化 [2][4] 东莞常平镇的斯诺克产业优势 - 常平地处东莞东部中心,毗邻广州、深圳、香港(车程约1小时),便于国际赛事组织和资源导入 [4] - 东英桌球俱乐部是东莞斯诺克起步的关键,培养出丁俊晖、梁文博等一批知名球手 [5] - 常平已累计培养职业球员2人,本土裁判员超150人,教练员200人次,形成"培训+制造+赛事"产业链 [11] 常平斯诺克产业的升级与拓展 - 常平承办2024—2026年女子斯诺克世锦赛,是国内首个乡镇体育馆举办的国际A类赛事 [10] - CBSA世界斯诺克学院广东分院落户常平,推动当地从草根赛事承办地向国际资源枢纽跃迁 [11] - 常平吸引12家台球器材企业入驻,研发符合WPBSA认证的赛事级球桌,抢占高端市场 [12][14] 斯诺克产业的文旅与经济潜力 - 常平推出"台球+民宿"、"台球+啤酒节"等文旅项目,提升全民参与度 [10] - 斯诺克主题酒店、产业孵化中心等场景破解"赛事结束即客流流失"困境 [14] - 国内台球相关企业达16.1万家,近十年注册量年均增长超30%,常平瞄准"全球斯诺克产业枢纽"目标 [16] 斯诺克运动的社会影响力 - 丁俊晖2006年斯诺克中国公开赛决赛吸引1.1亿电视观众,创全球赛事转播纪录 [16] - 赵心童夺冠引发社交媒体话题阅读量超10亿,推动斯诺克大众化 [16] - "中国台球87一代"(丁俊晖、梁文博等)推动斯诺克在国内的普及与发展 [5]
中国人拯救斯诺克
创业邦· 2025-05-07 18:38
新王诞生 - 赵心童以总比分18比12战胜马克・威廉姆斯,成为中国以及亚洲首位斯诺克世锦赛冠军 [3][4] - 赵心童在夺冠过程中击败了上届亚军杰克·琼斯、罗尼·奥沙利文和马克·威廉姆斯等传奇选手 [6] - 赵心童在2021年英国锦标赛成为第五位来自中国的排名赛冠军,也是第一个90后的斯诺克三大赛冠军 [9] 赵心童的职业生涯 - 赵心童8岁时目睹丁俊晖夺冠,12岁拜师丁俊晖的教练伍文忠,2016年转为职业球员 [9] - 2023年因赌球丑闻被禁赛20个月,期间积极接受心理咨询并保持系统性训练 [9] - 禁赛期满后参加Q Tour巡回赛,创造32场连胜纪录并两次打出147分满分成绩 [10] 小球带动大市场 - 2005年丁俊晖夺冠吸引了1.1亿观众,扭转了公众对斯诺克的固有印象 [12][14] - 中国的台球厅数量从2005年的3.4万家增长到2015年的10.5万家,目前可能达到30万家 [15] - 台球产业带动江西玉山几十亿产值,台球市场规模从百亿飙升到千亿级别 [14][15] 斯诺克的"中国时刻" - 丁俊晖夺冠后斯诺克排名赛从最少时的6个增加到20站 [17] - 中国台球人口数量达到7000万至8000万,2024年前10个月新增台球相关企业超过11万家 [17] - 部分自助台球厅引入AI教练和AI裁判,收费从9.9元每小时到数百元不等 [17] 行业影响 - 赵心童夺冠将重塑斯诺克商业格局,扩大观众规模并覆盖更多三四线城市 [17] - 斯诺克在中国的青少年培养体系将更加完善,商业模式将更加丰富 [17] - 赵心童的胜利将激励中国和亚洲的斯诺克选手,推动这项运动的发展 [18]
赵心童夺冠:民间体育热潮抬出“斯诺克新王”
经济观察报· 2025-05-07 15:37
中国斯诺克运动发展历程 - 赵心童成为首位夺得斯诺克世锦赛冠军的中国及亚洲选手,决赛以18-12击败马克·威廉姆斯,此前中国选手最好成绩为丁俊晖2016年世锦赛亚军 [1] - 1986年孙麟伯赢得中国选手在斯诺克的首局比赛,标志着台球运动开始在中国传播 [1] - 20世纪90年代台球热显著升温,1994年郭华成为国内首位取得英国职业斯诺克赛事资格的选手 [3] 行业普及与群众基础 - 中国台球厅数量达30万家,消费需求旺盛导致周二预订困难 [5] - 斯诺克因价格低廉、门槛低成为会所、俱乐部热门娱乐项目,民间参与度持续提升 [4] - 2005年丁俊晖连夺中国公开赛和英国锦标赛冠军,被称为"中国斯诺克元年",推动行业热潮至今未消 [4] 职业化与赛事表现 - 2025年世锦赛10位中国选手晋级正赛,6人闯入16强创历史纪录 [5] - 丁俊晖斯诺克学院成立标志职业培训体系完善,为后续人才涌现奠定基础 [4] - 赵心童曾因操纵比赛被禁赛20个月,但复出后夺冠展现行业韧性 [5] 文化与社会影响 - 早期台球被视为"不良少年"活动,但街头台球桌数量仍快速增长因其易上瘾且接地气 [2] - 90年代台球与卡拉OK并列成为小镇青年主流社交方式,推动运动"疯长"式普及 [3] - 民间热潮与职业选手成绩形成正向循环,如街头足球孕育桑巴足球,草根参与是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4]